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牛肉品质的评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肉品质检测在牛肉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牛肉品质评定的感官指标、内在指标以及测定牛肉品质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牛肉品质评定的主要指标   总被引:43,自引:6,他引:37  
牛肉的色泽、大理石花纹等级、肌内脂肪含量、嫩度、系水力和微生物数量等标识牛肉的等级、食用性和加工品质,是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的主要依据.作者从感官指标、内在指标和加工指标3个方面综述评价牛肉品质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研究领域。中国牛肉目前仍需要大量进口,提高牛肉肉品质一直是我国畜牧和食品行业科研工作者尽心研究的一大课题。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从蛋白质水平研究肉品质及形成机理,对提高肉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肌肉主要由水及蛋白质等成分组成,且肌肉的性状以及品质主要就是由蛋白质来表达的。因此,研究牛肉蛋白质组学对认知以及调控牛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及其在牛肉品质研究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牛肉品质性状与感官指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对健康的日益关注,牛肉品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牛肉的色泽、pH值、大理石花纹、嫩度、持水力等感官指标与牛肉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牛肉品质主要包括眼肌面积、系水力、大理石花纹、肉色和嫩度等,牛肉品质的优劣是受牛品种遗传基因和饲养方式、饲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遗传的只有基因。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牛肉品质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有一种因素影响牛肉品质,即表观遗传。  相似文献   

6.
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牛肉品质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作为动物的必需营养素,在改善牛肉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维生素E的生理活性入手,阐述了维生素E改善肉品质的作用机理,并着重从维生素E在肉中的蓄积、肉品颜色的稳定性、肉品滴水损失、肉品风味、牛肉中微生物指标、pH和嫩度六方面介绍了维生素E对牛肉品质评价指标的影响,为今后牛肉品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养牛大国,我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虽然我国的养牛历史比较悠久,但长期以来,养牛主要为了役用,牛肉主要来源于经淘汰的老弱残牛,其品质很差,所以近20~30年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肉牛产业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为了改变国内的高档牛肉市场被进口牛肉垄断的局面,我国的肉牛养殖业必须把提高牛肉品  相似文献   

8.
影响牛肉品质的饲料与饲养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庆翔  李艳玲 《饲料广角》2005,(1):26-28,30
我国是养牛大国,牛肉产量居世界第3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养牛主要以役用为主,牛肉大多来自于淘汰下来的老弱残牛,牛肉品质差。为了改变国内高档牛肉市场几乎被进口牛肉所垄断的局面,必须加强牛肉品质的研究。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应当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牛肉品质标准。影响牛肉品质的饲料与饲养因素很多,本文综述了关于出栏时间、高谷物饲喂、抗酸性大肠杆菌污染、谷物籽实中黄曲霉毒素、电解质或铬、维生素、饲料油脂、生长促进剂等对牛肉品质影响的进展。最后展望了我国肉牛生产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检测肉牛品种、月龄、大理石花纹等级对牛排食用品质的的影响,采用"01"评分法对牛排的嫩度、风味、多汁性权重进行确定。实验结果表明,在牛排食用品质中,三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50、0.38、0.12,牛肉嫩度在牛排食用品质中所占权重最高,大理石花纹A5与A4之间差异性不显著。而A5、A4与A2之间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在中国生产A4级的牛肉就能满足国人消费,过量的大理石花纹对牛肉食用品质没有提高,反而增加人体对脂肪的过量摄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不断调整改善,对牛肉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及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优质牛肉为人们所青睐。本文就牛肉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论述,综述了品种、日龄、营养水平及饲养方式等因素对牛肉品质的影响,并汇总了近年来有关牛肉品质改善机理的研究,旨在为我国牛肉品质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拟制备2~3个氨基酸组成的鸡肉小肽,为鸡肉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在110℃温度下研究盐酸浓度、水解时间、料液比对鸡肉制备小肽的水解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平均肽链长度和氮回收率,确定最佳的盐酸水解小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水解工艺条件对总氮、游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平均肽链长度、肽平均分子质量各项指标均有影响,对各指标进行极差分析,盐酸浓度是决定总氮、游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平均肽链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水解时间与料液比次之。鸡肉小肽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4 h、盐酸浓度4 mol/L、料液比1∶3,在此条件下,小肽中的氮水解回收率为81.79%。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昆明海关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等单位联合研发的蓝舌病病毒B-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YN BTVB-ELISA)的临床适用性,将YN BTV B-ELISA检测试剂盒与法国ID.VET公司研制的蓝舌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ID.VET C-ELISA)进行比对检测试验。本试验对1 278份牛羊血清进行比对检测,另外对1份已知背景的阳性血清倍比稀释后进行检测,比较两种试剂盒的敏感性。结果显示:YN BTV B-ELISA检测试剂盒与ID.VET C-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相对敏感性、相对特异性分别是99.92%、99.63%、100%;将两者一致性用Kappa值表示,Kappa=0. 998;YN BTV B-ELISA、ID.VET C-ELISA检测阳性血清效价的最低稀释倍数分别是1:128、1:16。试验表明,YN BTV B-ELISA检测试剂盒与ID.VET C-ELISA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相对敏感性、相对特异性均较高,并且YN BTV B-ELISA检测试剂盒敏感性更高,在蓝舌病病毒抗体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贮存温度和时间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鸡蛋品质的影响,收集饲喂6种日粮的41周龄海兰褐蛋鸡所产蛋,每组40枚,随机均分为2份,分别放置于室温和4 ℃冰箱,在保存0、15、30、60和90 d时各取4枚测定鸡蛋失重率、比重和蛋黄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富含PUFA鸡蛋在贮存过程中失重率、比重和蛋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05);鸡蛋室温与4 ℃贮存相比3个指标差异极显著( P <0.01),室温贮存失重率是4 ℃贮存的3倍左右,且失重率与贮存时间呈显著正相关;鸡蛋室温贮存比重下降大于4 ℃贮存,且比重与贮存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室温贮存蛋黄MDA含量均高于4 ℃贮存( P <0.05),各组蛋黄MDA含量随贮存时间延长呈显著正相关增加趋势。研究揭示,富含PUFA鸡蛋在储存过程中失重率、比重和蛋黄MDA含量变化与普通鸡蛋无差异;鸡蛋室温贮存15 d或4 ℃贮存30 d仍为鲜蛋,4 ℃贮存优于室温贮存。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酵母硒和酵母铬对羔羊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26±4.75)kg的呼伦贝尔羔羊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每只羊作为1个重复。日粮采用2×3多因子设计,其中2个酵母硒水平(0和0.3 mg/kg,以硒计)和3个酵母铬水平(0、0.2和0.3 mg/kg,以铬计),试验共进行12周。随着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羔羊采食量显著线性升高(P <0.05)。酵母硒组羔羊末重、总增重和日增重随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线性升高(P <0.05)。无酵母硒组随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浆葡萄糖水平显著线性升高(P <0.05)。血浆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随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 <0.05)。酵母硒组血浆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随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线性升高(P <0.05),而血浆尿酸含量显著线性下降(P <0.05)。无酵母硒组随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眼肌面积和胴体蛋白沉积量显著线性升高(P <0.05)。酵母硒组添加酵母铬对羔羊胴体相关指标均具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屠体重、热胴体和冷胴体重、眼肌面积和能量沉积量随酵母铬添加水平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 <0.05),而脂肪含量和脂肪沉积量显著线性降低(P <0.05)。综上所述,硒酵母与铬酵母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羔羊生产性能和改善胴体组成,改善血液激素和代谢产物,从而提高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徐凤  邱发明  邱扬 《中国饲料》2019,(16):30-34
文章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橙子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378只产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2只鸡(分别饲养在126个重复鸡笼中,每笼饲养3只母鸡),其中对照组饲喂无橙子皮的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含9%橙子皮的日粮,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8g/kg橙皮素和0.005g柚皮苷,3组试验日粮为等氮、等能量日粮,试验共开展30d。试验结束后测定鸡蛋的氧化稳定性,以每克蛋黄中丙二醛(ng)的含量表示,并测定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参数。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橙子皮的饲粮对新鲜和贮藏30d和90d鸡蛋的氧化稳定性均有改善(P<0.05)。蛋鸡饲喂橙子皮日粮10d显著提高蛋黄氧化稳定性(P<0.05),延长鸡蛋货架期。与对照组和橙皮素组相比,日粮添加橙子皮显著降低蛋鸡采食量和产蛋率(P<0.05),显著提高料蛋比(P<0.05),采食量的降低可能是由于橙子皮适口性较差,不仅对产蛋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导致蛋品质参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用橙子皮饲喂蛋鸡产出的鸡蛋更轻,蛋壳百分比、厚度和强度更低,蛋黄颜色变浅(P<0.05)。综上所述,蛋鸡日粮添加9%橙子皮可显著提高鸡蛋新鲜度和贮藏氧化稳定性,但对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有一定负面影响,这种不利影响是由于适口性差使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采用PCR和ELISA进行病毒核酸与抗体检测,采用不同的净化方法,选取云南省3个自繁自养种猪场,A场同时净化PRV和PCV2,免疫接种PRV疫苗;B场净化PRV,免疫接种PRV疫苗;C场同时净化PRV和PCV2,免疫接种PRV和PCV2疫苗。结果表明,C场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前gE阳性率为15.94%,gB阳性率为86.96%,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3年后gE阳性率为1.43%,gB阳性率100%。结果提示,C场在同时净化PRV和PCV2,同时接种猪伪狂犬病和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模式下,净化效果最优,为地区种猪场提供疾病净化思路。  相似文献   

17.
铝毒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南方酸性土壤地区种植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筛选能够在酸性富铝化土壤中生长优良的苜蓿材料,对于紫花苜蓿在南方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27份云南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100 mg·kg-1浓度铝胁迫处理下供试材料株高、脯氨酸、根系活力以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铝对苜蓿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材料反应敏感性不同。铝对供试苜蓿株高和根系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铝处理下苜蓿叶片中游离脯氨酸、有机酸含量显著积累(P<0.05),所有供试材料的相对脯氨酸含量均大于100%,但不同材料相对有机酸含量表现差异较大。采用聚类分析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苜蓿材料的耐受性,以15,12,14,13号材料表现较优,可用于选育适应酸性富铝化土壤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以研究日粮钙水平与空怀云南半细毛羊能量代谢间可能存在的互作。试验选取50只日龄、体重和体况相近,经产两胎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5个钙含量分别为0.40%、0.44%、0.53%、0.65%和0.84%的日粮。进行44d饲养试验,包括14d预饲期和30d正式试验。饲养试验开始和结束各称一次体重,消化代谢试验进行5d,每天全收粪尿。结果表明:(1)0.84%Ca组、0.65%Ca组的粪能较0.44%Ca组降低18.90%、17.17%(P<0.05);代谢损失能都降低15.66%(P<0.05)。(2)0.40%Ca组、0.53%Ca组、0.84%Ca组的摄入总能较0.44%Ca组低5.11%、3.35%、4.66%(P<0.01),较0.65%Ca组高3.58%、5.50%、4.07%(P<0.01),0.44%Ca组较0.65%Ca组高9.16%(P<0.01)。(3)尿能、甲烷能、尿能占总能的比例、甲烷能占总能的比例、尿能占消化能的比例、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日粮钙水平越高,粪能和代谢损失越低,而日粮钙水平对空怀云南半细毛羊的能量代谢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选用30份玉米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AFB1)进行测定比较,得出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其中,使用HPLC-MS外标法定量时,设计两组标准曲线,分别是玉米基质液加标组曲线和纯标组曲线,得到的结果再与ELISA比较。结果显示:用ELISA筛选出的阳性样品,用HPLC-MS法确证亦为阳性,判定结果一致,但具体检出量存在差异。当样品中AFB1含量为2~6μg/kg时,测定结果 HPLC-MS(纯标组)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云南省昆明市动物园动物体内大肠杆菌(E.coli)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从圆通山动物园37个动物种群粪便中分离出37株E.coli,采用生化鉴定方法鉴定大肠杆菌,PCR方法检测19种毒力基因。鉴定结果表明:37株E.coli中,ompA、iroN、fimC、aatA、vat 5种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100%、95.49%、83.78%、70.27%、51.35%,ibeA、neuC、iutA、traT、stx 5种毒力基因携带率为0,其他9种毒力基因携带率均低于40.00%;分离菌株普遍携带8种以下毒力基因,同时携带10种以上毒力基因的概率为8.10%;分离株强毒力岛基因携带率较高,分布较为普遍。结果表明,昆明市圆通山动物园内流行的大肠杆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不同种类动物体内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可能与动物的饲养环境以及动物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关。因此,对于动物园内具有较高大肠杆菌致病风险的动物,要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防止大肠杆菌病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