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兔瘟兔瘟仍是獭兔的头号“杀手”,近年来明显出现了早龄化、非典型性和散发型的特点。发病年龄呈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刚断乳的仔兔也有发生,最早在40日龄左右。  相似文献   

2.
1 兔瘟 兔瘟是獭兔的头号“杀手”,近年来该病明显出现了早龄化、非典型性和散发型特点。发病年龄是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刚断乳的仔兔也有发生,最早在40日龄左右。临床症状和解剖特点也并非与典型性的兔瘟完全相符,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死亡,浑身瘫软。剖检特征均表现胸腺肿大出血,其他如肺部和气管出血,肝脏变性,肾脏肿大出血,直肠内有胶冻样粘液,肛门有淡黄色粘液,有的1—2条症状,有的多条,并不统一。另外兔瘟很少大面积流行,  相似文献   

3.
兔瘟易感日龄和免疫效果测定试验郭伯曾,张守明,戚凤霞,王全吉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急性、败血性、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潜伏期短、病程急、发病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危害养兔业最为严重的烈性传染病。自应用兔瘟脏器灭活苗进行免疫注射以来,通过几年的实...  相似文献   

4.
对规模化獭兔养殖业中疾病发生规律及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獭兔主要发生的疾病有腹泻、腹胀、兔瘟、球虫病、中耳炎、疥螨病等。1月龄高发腹泻,2月龄和3月龄高发腹泻、腹胀、球虫病,3月龄和4月龄高发腹胀、兔瘟、球虫病、疥螨病,5月龄高发兔瘟。春季高发腹胀、兔瘟、中耳炎,夏季高发球虫病,秋季高发腹胀、中耳炎、疥螨病,冬季高发兔瘟、疥螨病,腹泻一年四季均发。  相似文献   

5.
兔瘟又名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是兔业养殖的头号"杀手"。近年来,随着养兔业的不断发展,兔瘟的发病情况也随之出现了多元化现象,呈现出早龄化、非典型性与散发性等特点。笔者通过对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免疫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对该病进行更好的防控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开春时节正是家兔的繁殖旺季,乍暖还寒,雨雪天气多,兔瘟、传染性鼻炎、皮肤真菌病等易多发,给养兔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防控。1兔瘟兔瘟又名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其来势凶猛、传播迅速,病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危害养兔业的主要疾病之一。1.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多,炎热夏季发病较少。近年来,兔瘟发病趋于低龄化,死亡幼兔中40~60日龄兔占很大比例,改变了以往兔瘟多  相似文献   

7.
1兔瘟 近年来该病出现了明显的早龄化、非典型性和散发性特点。发病年龄呈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刚断乳的仔兔也有发生,最早在40日龄左右。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死亡,浑身瘫软。剖检均表现胸腺肿大、出血,肺部和气管出血,肝脏变性,  相似文献   

8.
兔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各品种的兔都极易感染,但仅2月龄以上的兔发病,乳兔和不满2月龄的小兔一般不发病。早春至初夏是本病的流行季节,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常在2~3天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很高,致死率几乎100%,故为毁灭性流行。兔瘟多发生于青壮年兔,特征是在一群兔中,  相似文献   

9.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自1984年首次在江苏暴发流行。到目前为止,该病已呈世界性分布,其发病率、致死率都很高,流行广、传播快,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要想发展养兔业,首先必须控制兔瘟,但现在所使用的兔瘟单价或多价疫苗,多数用户反映效果不如以前,免疫有效期短,保护率低,有些疫苗即便是超剂量使用,免疫有效期还不到3个月,致使非典型兔瘟呈上升趋势。目前该病并没有病毒变异株或多个血清型的报道,但是其流行病学又有了新的特点———发病日龄低龄化,甚至哺乳兔也有发病,为此我们用本场兔瘟野毒制取灭活疫苗,它的保…  相似文献   

10.
正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家兔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也是危害养兔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这几年随着养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兔瘟的发病日龄越来越早,越来越频繁,症状越来越不典型。这样很容易造成养殖户误诊,  相似文献   

11.
正兔瘟,又称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年兔和成年兔,病兔死亡率较高,对母源抗体低且首免不及时的幼兔发病率死亡率也较高。对免疫效果不好,日常管理不规范的长毛兔场,常呈大面积流行,对长毛兔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1发病特点本病自然感染只发生于兔子,尤以长毛兔最易感。病兔和带毒兔只是主要的传染源,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配种、剪毛等是主要的传播媒介。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来势猛、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极高的家兔传染病 ,俗称兔瘟 (以下简称兔瘟 )。该病于 1984年首次在我国江苏发现 ,其危害性在目前发现的兔病中是最严重的。兔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春、秋、冬季发病较多。长毛兔最易感 ,其次是獭兔和肉兔 ,野兔也可自然发病。发病兔以青年兔为主 ,4 0日龄以下幼兔和部分老龄兔不易感 ,哺乳仔兔不发病。在新疫区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易感兔在几天内几乎全部发病 ,绝大部分死亡。兔瘟的症状以最急性型为主 ,其次是急性型 ,目前也有部分病例呈亚急…  相似文献   

13.
养兔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业 ,但随着养兔业的发展 ,广大养殖人员普遍反映“兔子好养 ,疾病难防” ,因此兔病的防治问题也就相应地变得比较突出。为帮助广大养殖户养好兔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 ,将家兔防疫工作中常用的疫苗及药品简介如下 :兔瘟灭活疫苗 用量 1mL、免疫期 6个月、保存期 1年 ( 2~ 8℃、阴暗处 ) ,用于预防兔瘟和紧急预防接种 ,45日龄初免 2mL ,6 0日龄加强免疫 1mL ,紧急预防加倍量。兔瘟蜂胶灭活疫苗 用量 1mL、免疫期 6个月、保存期 1年 ( 2~ 8℃、阴暗处 ) ,用于紧急预防接种以及 45日龄幼兔初免和…  相似文献   

14.
1兔瘟蜂胶疫苗该疫苗不分兔种和年龄,一律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注苗3~5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一般情况下,仔兔40~45日龄皮下接种1毫升,由于免疫力不够强,必须在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接种1毫升,以后每6个月免疫注射1毫升。如果该病发生流行,可在流行地区进行加倍剂量免疫接种。2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苗该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兔瘟、兔巴氏杆菌病。一般在仔兔40~45日龄皮下注射2毫升,由于免疫力不够强,必须在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接种2毫升,以后每6个月免疫接种1毫升。一般接种后5~7天产生免疫力,兔瘟保护期为6个月,巴氏杆菌病保护期为…  相似文献   

15.
兔瘟是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3月龄以上的家兔发病率、死亡率高达95%以上。应用兔瘟灭活疫苗能有效地防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现报道一起使用失效兔瘟灭活苗免疫兔群发生兔瘟病病例。1发病情况盱眙黄花塘某村养兔户杜某,饲养毛兔206只,其中青年兔126只,成年兔80只。2005  相似文献   

16.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2月龄以内特别是1月龄以内的兔很少发病。其主要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等特点,常引起暴发性毁灭性疾病的流行,是  相似文献   

17.
马芬  马丹 《养殖技术顾问》2010,(12):192-192
1兔瘟兔瘟是死亡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来势猛、传播快,常在2~3天内全群传播。50日龄以下的仔、幼兔一般不发病,但50日龄以上的青壮年兔发病死亡率可达70%~100%。防治本病关键是建立防疫制度。严禁外来人员随便进入兔场,不要到疫区购买种兔,新购种兔要隔离观察至少半个月才能混群。  相似文献   

18.
兔瘟又称病毒性出血症,是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各品种的兔都极易感染,2月龄以上的兔易发病,乳兔和不满2月龄幼兔一般不发病。本病传播迅速,常在2~3天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很高,所以做好预防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兔瘟灭活疫苗用量1 mL、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1年(2~8℃,阴暗处),用于预防兔瘟和紧急预防接种,45日龄初免2mL,60日龄加强免疫1mL,紧急预防加倍量。  相似文献   

20.
1兔瘟蜂胶疫苗该疫苗不分兔种和年龄,一律每只皮下注射1mL,注苗3~5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一般情况下,仔兔40~45日龄皮下接种1mL,由于免疫力不够强,必须在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接种1mL,以后每6个月免疫注射1mL。如果本病发生流行,可在流行地区进行加倍剂量免疫接种。2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苗该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兔瘟、兔巴氏杆菌病。一般在仔兔40~45日龄皮下注射2mL,由于免疫力不够强,必须在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接种2mL,以后每6个月免疫接种1mL。一般接种后5~7d产生免疫力,兔瘟保护期为6个月,巴氏杆菌病保护期为4个月。3兔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