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针对于兔的毁灭性传染病,该病于1984年首次暴发于我国,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全球呈现地方流行性。该疫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义为B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虽目前通过生物安全防控和预防免疫等措施该疫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着新的亚型出现,这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控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因此,本研究主要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诊断及防控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以期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兔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以急性、高度传染性、大面积死亡为特征的家兔烈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可由兔出血症疫苗得到很好防控,但由于免疫程序不当、主观因素导致免疫失败等原因,该病呈零星散发态势,给发病兔场造成严重损失。2010年4月底,江苏溧阳市某兔场发生兔子连续死亡情况,与专家联系,初步判断为疑似兔出血症病例,后经诊断为兔出血症,立即进行兔出血症疫苗紧急免疫,从而避免该兔场发生大规模爆发和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兔瘟又称为兔病毒性出血症,1984年中国学者杜念兴等首次报道~[1],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高度接触性、高度致死性的烈性传染病,一般2月龄以内的仔兔或哺乳兔多具有抵抗力,此病特征是青壮年兔先发病先死亡。该病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有时与球虫病、巴氏杆菌病并发,对养户易造成巨大的损失。兔出血症病毒属嵌杯病毒科兔病毒属,对绵羊、鸡、鹅和人的O型红细胞有凝集作用,可通过人的O型红细胞的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检测诊断。目前因兔瘟苗的普及,该病虽不常见,但仍有零星发生,并  相似文献   

4.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hemorrhagicdisease,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给养兔业带来巨大损失。在该病检测与防控方面,国内外研究者做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兔瘟是对养兔业造成最大危害的一种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具有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其病原体是兔出血症病毒(rabbithemorrhagicdiseasevirus,RHDV),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兔病毒属(Lagovirus)。1984年该病首次在中国发现,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所有的致病菌株只有一个血清型,RHD导致家兔和野兔的高死亡率,个体感染后多在在48-72h死亡。病理变化为呼吸急促、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瘀血肿大和点状出血以及肝脏点状坏死。虽然细胞培养至今仍未实现,但经过许多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还是取得诸多成绩,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兔病毒性出血症诊断、疫苗研制方面的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动物疫病免疫与诊断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以急性、高度传染性、大面积死亡为特征的烈性家兔传染病.目前,使用兔出血症疫苗后该病得到了很好防控,但由于免疫程序不适当或因主观因素不免疫疫苗等原因,该病呈零星散发态势,给发病兔场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6.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该病流行早期也被称为兔致死性病、兔小RNA病毒出血热、兔出血性败血综合征、比利时野兔传染性坏死性肝炎等。它是由兔出血症病毒  相似文献   

7.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的防治一直是家兔养殖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由于有些养殖人员对该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常常导致疫病的发生,使养殖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发病特征及其防治规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以此为契机,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方案,期望为广大养殖人员提供解决方法,助力家兔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病死率可高达100%。文章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变化、诊断和防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兔瘟,又称兔出血症、兔出血热,是由出血性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伤口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2月龄以内特别是1月龄以内的兔很少发病。其主要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等特点,常引起暴发性毁灭性疾病的流行,是  相似文献   

11.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家兔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养兔业。本文从家兔病毒性出血症发病特点、致病机理、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以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四季均有发生,但以秋冬和早春多发,主要发生于青年兔和成年兔,呈群发性,一般在感染后2~3天内迅速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兔病毒性出血症在临床上易与兔巴氏杆菌相混淆,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室检验来确诊该病,提出正确的防治措施。现将某兔场兔出血症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家兔一种急性、烈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死亡率极高,一旦暴发,会给兔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目前兔病毒性出血症仍以疫苗预防为主,而制备该灭活疫苗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理组织悬液的灭活工艺直接影响着疫苗的质量及企业的生产成本。为探索一种适合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该病的潜伏期及病程短促,传播迅速,流行面广,传染性强,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对养兔业威胁较大。近几年,笔者在本地一些兔场对该病进行综合防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烈性、毁灭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免疫学技术的日臻进步,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各种检测方法不断改进完善。本文就近年来针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毒分离、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RT-PCR、荧光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等诊断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全面论述,旨在为不同实验室寻找和建立适合自己的检测方法,及发展新型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为兔瘟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家兔主要疫病发病特点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家兔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疫病主要有:兔瘟(兔出血症)、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球虫病、疥癣病等,综合症有腹泻病、传染性鼻炎。现就其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等分别作一简要介绍。1 兔瘟(兔出血症)1.1 发病特点 本病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家兔一种急性、烈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死亡率极高,一旦暴发,会给兔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目前兔病毒性出血症仍以疫苗预防为主,但是养殖户发现,即使免疫注射过疫苗仍有发病死亡的情况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理论知识积累及实践工作经验,并结合当前养殖实际情况,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总结,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充血、出血,肝、肾、脾以及消化道发生出血为主要症状.该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极高,对养兔生产危害极大. 1 流行病学 该病自然感染条件下,只导致兔发病.病兔、病死兔、隐性感染带毒兔、带毒野兔以及其内脏器官、附属物、排泄物等是该病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病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兔的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传染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肝脾肿大为主要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该病部分品  相似文献   

20.
正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出血性肺炎,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发病快、病死率高为特征;病理上以呼吸系统出血和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德国大量引进长毛兔,1984年开始爆发兔瘟。该病死亡率40%~90%,是危害兔产业健康发展的头号杀手。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