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连叶片中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黄连的综合开发水平,确定乙醇提取黄连叶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最佳工艺。采用回流提取,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总生物碱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以不同浓度乙醇作为提取介质,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盐酸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叶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体积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该条件下黄连叶片中生物碱得率为2.59%,得到的结晶纯度为78.34%。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提取效果较高的黄连小檗碱,为其野生品质评价提供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浸提法对梵净山野生黄连小檗碱的提取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了浸提温度、乙醇浓度、固液比、浸提时间对浸提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65℃、固液比1:25、浸提时间60min,在该条件下小檗碱的提出率可达12.20%左右。  相似文献   

3.
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考察过程要综合很多因素,提取时间与溶剂浓度都应划进考察范围,小檗碱含量为检测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当盐酸小檗碱浓度保持在每毫升0.004~0.020 mg时,溶剂浓度同其吸光度存在线性关系,且呈现情况较为显著,线性方程为Y=49.993X+0.028 9,R=0.993,平均回收率为99.29%,用75%乙醇溶液提取3 h,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最高,达12.42%。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5%乙醇溶液,提取时间3 h。该提取条件可为中药黄连制剂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声提取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出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盐酸小檗碱在医药工业上的研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乙醇为溶媒,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L9(34)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媒倍数对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综合考虑成本及提取效率,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以150倍45%乙醇作溶媒,60℃超声提取一次,时间为40 min.[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超声提取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达11.9633 mg/g,进一步证实以乙醇为溶媒、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小檗碱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以市售黄连饮片为原料,优化黄连中盐酸小檗碱提取的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连药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置不同超声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乙醇浓度试验对黄连中盐酸小檗碱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响应面法分析筛选出影响盐酸小檗碱提取率较显著的三个因素: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进而优化提取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盐酸小檗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4.760W,超声时间46.744min,乙醇浓度74.442%,预测提取率为9.308%。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出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盐酸小檗碱在医药工业上的研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乙醇为溶媒,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L9(34)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媒倍数对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综合考虑成本及提取效率,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以150倍45%乙醇作溶媒,60℃超声提取一次,时间为40 min.[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超声提取永思小檗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达11.9633 mg/g,进一步证实以乙醇为溶媒、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小檗碱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中小檗碱的提取工艺。由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知,在本实验考察的影响因素中,温度对提取的影响最大,固液比对提取的影响次之,提取次数对提取的影响最小。实验结果确定黄连中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为60℃,9倍体积的50%乙醇,提取2次,每次1h。在此条件下,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率达到91%以上。分光光度法测定小檗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38%。6次平行的相对标准偏差CV为1.38%。  相似文献   

8.
洛南连翘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洛南连翘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方法提取芦丁、槲皮素的较优工艺,以期为洛南连翘资源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采用乙醇法和丙酮法并以超声波辅助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连翘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探讨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芦丁和槲皮素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表明:乙醇提取法提取芦丁和槲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60℃,得率分别为3.220 mg·g-1和0.186 mg·g-1。丙酮提取法提取芦丁和槲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7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70℃,得率分别为1.529 mg·g-1和0.337 mg·g-1。  相似文献   

9.
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丙酮作溶剂提取金樱子黄酮.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乙醇法提取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60%、水浴温度70℃:、固液比1:150,此时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0.451 2 mg/ml.丙酮法最佳提取条件:丙酮浓度60%,水浴温度500℃,固液比为1:50时.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0.524 1 mg/ml.  相似文献   

10.
优选丁香叶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丁香叶中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得率为考查指标,考查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率,确定乙醇回流法作为提取手段,并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影响,优化提取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20 1、提取时间为2.5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118.71 mg·g-1。该方法操作方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黄连中小檗碱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檗碱是一种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的季胺类生物碱,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黄连中小檗碱的各种提取工艺及工艺原理进行了概述,并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察提取时间、操作步骤、产品产量和纯度等因素对黄连中黄连素提取的影响,研究黄连中黄连素的3种传统提取方法的优劣,筛选出适合于学生试验的最佳提取方法。同时,对乙醇法提取黄连素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为黄连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7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寻找果树病害防治的植物源抑菌物质,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获得17种植物的提取物,并用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丁香(Syringa aramaticum)、黄连(Coptischinensis Franch)、细辛(Asarum sieboldii)提取物5 mg/mL浓度处理药后7 d抑菌率均为100%,1 mg/mL浓度处理抑菌率则分别为60.68%、51.88%、15.64%,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苦参(Sophora flavescens)、花椒(Pricklyash Peel)提取物5 mg/mL浓度处理药后7 d抑菌率均达60%以上;5 mg/mL浓度处理花椒、黄连、黄柏、细辛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孢子囊萌发抑制率都在60%以上,而花椒的抑制率最高,达73.08%。不同植物提取物抑菌效果受温度和pH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对丁鱥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00尾平均体长为10.84cm、体重为22.8g的丁鱥进行了饲料诱食剂的初步研究。选用10种中草药(丁香、肉桂、八角、山萘、薄荷、黄连、黄柏、黄岑、枝子、胡椒)作为诱食剂,以2%的添加量分别加入到基础饵料中,用迷宫试验记录试验鱼进入诱鱼室和空白室的次数,以及试验鱼咬啄饵料球的次数,以分析不同中草药对丁鱥的诱食效果。试验期间水温为22-24℃。结果表明:丁香、薄荷、八角和黄连对丁鱥具较好的诱食效果(P〈0.05)。中草药的浓度不同,诱食效果也不同。其中:6%黄连、4%薄荷、2%八角对丁鱥的诱食效果最好;黄连与八角以1%的浓度添加在饲料中后对丁鱥的诱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南郑县黄连根茎干物质积累及小檗碱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省南郑县海拔600m和1100m处味连的根茎重量及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结果,根茎重量和小檗碱含量均随植物生长年龄、月份、生育阶段而变化.3~5年生为根茎重量和小檗碱含量大幅度提高时期,到第6年开始,提高速度缓慢下降.在一年中根茎重量和小檗碱含量的变化随季节和生育时期的不同有较大的起伏,每年的3月和花期根茎重量最轻,小檗碱含量最少,7月和夏季休眠期根茎重量和小檗碱含量均达最高峰.  相似文献   

16.
梵净山野生黄连花粉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测定花粉活力,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蔗糖含量、硼酸含量等因子对野生黄连花粉活力的影响,以期为探索梵净山野生黄连的生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时,梵净山野生黄连花粉活力达最大值(45.9%),比温度20℃、相对湿度70%时的花粉活力(10.5%)增加35.4个百分点。随着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加或降低,梵净山野生黄连花粉活力均呈下降的趋势。当蔗糖含量20%、硼酸含量0.006%时,花粉活力为93.4%,当蔗糖含量大于或小于20%,硼酸含量大于或小于0.006%时,梵净山野生黄连的花粉活力均表现为下降。因此,在梵净山野生黄连开花时,控制温度26℃、相对湿度60%,同时喷施20%蔗糖、0.006%硼酸,可以大大提高黄连的花粉活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选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小檗碱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设计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最佳水提取工艺;以成型性、制粒情况为指标,考察辅料、矫味剂的种类和配比。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连用70%乙醇提取后,药渣与处方中其他6味药混合,提取3次,第一次加9倍量水,煎煮1 h,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 h,第三次加6倍量水,煎煮0.5 h;最佳的辅料种类和比例为浸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甜味素=1:0.6:0.2:0.015,85%乙醇为润湿剂。结论 该工艺合理可行,适宜做无糖型半夏泻心颗粒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8.
以3~5年生黄连(味连)样品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时期黄连植株各部位生物量及其药根碱、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含量,分析了黄连植株不同部位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连根茎、须根和叶生物量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根茎生物量不断积累,所占整个植株比重不断增大,五年生黄连根茎生物量达到总生物量的54.06%~65.28%。黄连须根与叶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占总生物量比例均在逐年减少。黄连叶片和叶柄中6种生物碱要比根茎和须根中的生物碱含量低。叶片与叶柄中的总碱含量在1.71%~2.47%间,须根在4.18%~5.51%,根茎在10.17%~14.35%。除药根碱外,其它生物碱在根茎中的含量比在须根中高。除小檗碱外,各生物碱及总碱含量在叶柄和叶片中以三年生黄连较高。在须根和根茎中,主要是以四年生和五年生黄连中生物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回流法提取落新妇中岩白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岩白菜素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溶剂(A)、提取时间(B)、料液比(C)、提取次数(D)4个因素对落新妇中岩白菜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落新妇中岩白菜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回流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A2B3C1D2,即4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2.5h,料液比为1︰20,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最佳参数组合下,岩白菜素得率为2.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