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爪蟾卵母细胞抽提物处理和牛胎儿成纤维细胞(JBCFF),并以发生重编程的细胞为核供体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研究其对克隆效率的影响.分别超排3只爪蟾,收集卵母细胞后提取其抽提物,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确定其蛋白含量,SDS-PAGE分析其中所含蛋白的种类.应用细胞膜透化剂Digitonin对建立的JBCFF进行通透处理和PI染色,筛选最适浓度;并用获得的抽提物处理牛体细胞,获得重编程细胞.以发生重编程的体细胞为供体进行核移植,同时比较离子霉素+6-DMAP和A23187+6-DMAP两种组合激活后克隆胚的体外发育能力.结果,3个爪蟾卵母细胞抽提物样品的蛋白浓度分别为56.2255、64.6570和71.2158 μg/mL,其中所含蛋白种类一致,主要集中在40~55、70~100 ku之间.经过连续的筛选,透化剂Digitonin对JBCFF通透处理的最适浓度为7 μg/mL,PI染色显示透化效率为55.44%.爪蟾卵母细胞抽提物与体细胞共孵育后继续培养6~7 d,细胞聚集形成"克隆簇".分别以"克隆簇"细胞和未处理细胞为核供体,制备的重构胚在融合率(92.83%和96.04%)、卵裂率(89.64%和89.78%)和囊胚率(24.06%和23.12%)均无显著差异(P>0.05);离子霉素+6-DMAP和A23187+6-DMAP两种激活方式对克隆胚胎的分裂率(92.16%和92.28%)和囊胚率(23.21%和24.18%)均无显著影响(P>0.05).爪蟾卵母细胞抽提物诱导和牛体细胞发生重编程,并恢复到较低的分化状态,但没有显著促进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可见缺少对胚胎发育起重要作用的重编程过程,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TSA处理供体细胞对组蛋白乙酰化和核重编程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隆胚胎基因组的不完全重编程是克隆动物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试验中以第5代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核,以牛卵母细胞作为受体胞质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用75 nmol·L-1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分别处理供体细胞6、12和24 h,通过核移植检测克隆胚胎发育率,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细胞和克隆囊胚组蛋白H3K18乙酰化水平和细胞周期.结果显示:随着TSA处理时间的延长,供体细胞组蛋白H3K18乙酰化水平不断提高;以75 nmot·L-1TSA处理供体细胞12 h的克隆胚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23.5%vs 15.7 %,P<0.05);供体细胞经TSA处理的克隆囊胚组蛋白H3K18乙酰化水平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5);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G0/G1期和S期比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SA对核供体细胞的处理存在时间效应,75 nmol·L-1TSA处理12 h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更易被卵母细胞重编程,显著提高了克隆胚的体外发育能力,初步证实TSA是通过提高供体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来促进供体细胞重编程的.  相似文献   

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是调控基因的关键蛋白酶,乙酰化是一种可逆的蛋白共价修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以改变特定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诱导细胞的分化和凋亡。为了检测一种低毒新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对克隆猪胚胎发育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处理,并在体外检测了胚胎分裂率和囊胚发育能力。研究以对照试验作为基础,以凌源禾丰种猪场长白猪胎儿成纤维作为供体细胞,然后通过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获得体外发育胚胎。将重构胚胎以不同浓度(0、200、500、700、900 nmol/L)Scriptaid处理后,并进行不同时间(0、15、36、72 h)的培养,然后通过观察不同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下胚胎在2细胞阶段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再通过Real-time PCR检测2细胞阶段未处理组与Scriptaid处理组的Oct4、Sox2两个因子的相对表达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与未处理组相比,500 nmol/L Scriptaid处理15 h囊胚发育率显著增加(P0.05),但2细胞阶段分裂率基本不变,而未处理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Oct4基因表达的倍数明显低于经过Scriptaid处理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的表达倍数(P0.05),这说明经过500 nmol/L Scriptaid处理后,克隆胚胎的Oct4表达量明显提高。未经过处理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Sox2基因的表达倍数和经过Scriptaid处理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Sox2基因的表达倍数有差异但是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经过500 nmol/L Scriptaid处理之后,基因Sox2表达虽然有提高,但总体来说和未处理的胚胎相比差异不大(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丙戊酸(VPA)处理对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试验采用培养到第3代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VPA处理后,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绘制及形态、活力、细胞周期的检测,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Oct4和Cdx2的表达情况,经梯度浓度的VPA处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于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表明:当VPA浓度高于0.5 mmol/L时,细胞开始出现异常形态,死细胞数目增多。0.5 mmol/L VPA处理牛成纤维细胞24 h可以显著抑制细胞活力,可将60%以上细胞的周期阻滞在G0/G1期;但处理48 h将导致细胞染色体整倍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VPA处理后,Oct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Cdx2基因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说明用HDACIs VPA处理过的牛成纤维细胞作为体细胞核移植的供体细胞,可能更有利于克隆胚胎重编程及发育。  相似文献   

5.
曲古抑菌素A处理克隆胚对囊胚发育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处理对囊胚发育率的影响。[方法]以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核,以牛卵母细胞作为受体胞质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用80 nmol/L TSA处理供体细胞12 h,核移植后继续处理克隆胚胎0、6、12和24 h,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供体细胞组蛋白H4K12乙酰化水平,并通过核移植检测TSA不同时间处理的克隆胚胎囊胚发育率。[结果]TSA处理12 h的供体细胞组蛋白H4K12乙酰化水平显著增高(P〈0.05);80 nmol/LTSA处理12 h的克隆胚的囊胚发育率(21.9%)高于未处理组(16.5%),差异显著(P〈0.05)。[结论]供体细胞和克隆胚胎经TSA处理的12 h的克隆胚胎,显著提高了体外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实验旨在探讨不同年龄水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为水牛体细胞克隆中供体细胞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细胞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3月龄胎儿水牛、新生水牛、10岁龄水牛的耳部成纤维细胞,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免疫荧光和qRT-PCR方法分析细胞增殖能力和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结果表明:随着水牛年龄增长,原代成纤维细胞扩展速度不断下降,P2代细胞的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3月龄胎儿水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高于新生水牛和10岁龄水牛(P0.05);3月龄胎儿水牛与新生水牛的DNA甲基化水平低于10岁龄水牛(P0.01),3月龄胎儿水牛成纤维细胞的DNA甲基化转移酶基因DNMT1、DNMT3A低于新生水牛和10岁龄水牛(P0.01);随着年龄增长,水牛成纤维细胞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AT1基因的表达降低(P0.0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基因的表达升高(P0.01)。以上结果说明,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处于低DNA甲基化高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可能更适合作为供体细胞用于水牛体细胞克隆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JHDM2A)对猪成纤维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内在的分子机制进行探究。以猪成纤维细胞为材料,采用多西环素(DOX)诱导的慢病毒生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体系,在此基础上过表达JHDM2A,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绘制诱导时间轴检测其对诱导效率的影响;普通PCR技术检测克隆的多能性;免疫荧光检测多能因子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JHDM2A在形成克隆后以及克隆分化过程中对多能因子、组蛋白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JHDM2A过表达组细胞在第3天发生形态变化,第8天形成iPSCs克隆,相比于对照组分别提前了1和2 d。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JHDM2A过表达组克隆形态明显改善,染色着色更深,诱导效率提高8倍。普通PCR结果显示,JHDM2A过表达组iPSCs、对照组iPSCs以及猪成纤维细胞(PFF)均表达内源性Oct4、Sox2、Klf4、c-Myc、Nanog,且iPSCs的Oct4表达量高于PFF。免疫荧光结果显示,JHDM2A过表达组iPSCs表达Oct4、Sox2、Stat3、JHDM2A,弱表达SSEA1、SSEA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猪成纤维细胞相比,JHDM2A过表达组iPSCs的Sox2、Klf4、c-Myc、Nanog、Oct4、Tcl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Tfcp2l1和Zfp57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JHDM2A过表达组P5代iPSCs培养基去除DOX后,随着代数的增加,Sox2、Nanog的表达逐渐降低,Klf4、c-Myc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Oct4、Tcl1、Tfcp2l1、Zfp57的表达先降低后升高。以上结果表明,过表达JHDM2A通过促进组蛋白去甲基化提高猪成纤维细胞的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8.
牛Nanog基因克隆及其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克隆了牛Nanog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皮肤成纤维细胞,获得能够用作核移植供核细胞的稳定转染细胞株。从6周龄的胎牛原始生殖嵴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Nanog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再从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的质粒上切下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CDNA3-FLAG表达载体上,挑选序列正确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Nanog转染牛皮肤成纤维细胞,获得了稳定转染的细胞株。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NanogmRNA和FLAG-Nanog融合蛋白的表达,用免疫染色法验证该细胞株是否具有干细胞特征。结果表明:(1)从胎牛原始生殖嵴中克隆了序列正确的Nanog全长编码序列;(2)所构建的pFLAG-NanDg重组质粒能够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高效表达;(3)所获稳定转染的细胞株能表达Es细胞表面抗原SSEA-4和多能性维持因子Nanog、Oce-4,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多能性。为进一步研究Nanog基因功能,尤其是探讨它在家畜早期胚胎发育、生产转基因动物,以及胚胎干细胞建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Oct4(POU5f1)是诱导重编程的关键性因子,为检测克隆获得的绵羊Oct4基因启动子的表达活性,本研究将前期工作中克隆获得的绵羊Oct4基因启动子与携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p Ac GFP1-N1载体相连接,构建由Oct4启动子驱动的真核表达载体(SPOct4-p Ac GFP1-N1),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小鼠和绵羊成纤维细胞、小鼠胚胎干细胞和小鼠胚胎,以检测其表达活性。结果表明:Oct4启动子序列含有Sp1结合位点和CAAT框等功能区;转染后,小鼠胚胎干细胞和小鼠胚胎中检测到绿色荧光,并且在转染72 h后达到最大荧光强度,而在小鼠成纤维细胞和绵羊成纤维细胞中未能观察到GFP的表达。说明由克隆获得的Oct4基因启动子驱动的真核表达载体具有在多能干细胞中特异的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4,(6):999-1004
本试验旨在探讨玻璃化冷冻对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MⅡ期)组蛋白乙酰化和膜蛋白CD9表达的影响。牛MⅡ期卵母细胞采用OPS法冷冻,即卵母细胞于10%EG+10%DMSO溶液中预处理30s,然后再移入玻璃化溶液EDFSF30中处理25s,以OPS为承载器投入液氮中。毒性组卵母细胞未投入液氮,其他过程与冷冻组相同,新鲜牛MⅡ期卵母细胞为对照组。卵母细胞解冻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存活细胞DNA组蛋白乙酰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9mRNA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冷冻组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93.8%)和存活率(92.7%)显著低于毒性组(100.0%,97.2%)和对照组(100.0%,98.5%)(P<0.05),而毒性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超低温冷冻后,卵母细胞DNA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显著上升(P<0.05),CD9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以上显示,玻璃化冷冻不但降低了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存活率,而且改变了DNA组蛋白乙酰化和膜蛋白CD9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旨在建立崂山奶山羊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成神经分化的能力。取怀孕3个月的崂山奶山羊胎儿股骨,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测定其细胞倍增时间,利用RT-PCR技术检测Oct4、Nanog、Sox2基因的表达;取P3 BMSCs分别向成神经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从组织学水平和基因水平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呈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可表达Oct4、Nanog、Sox2基因;传代接种后第4天进入指数生长期,第8天进入平台期,前10代BMSCs的平均倍增时间为29.7 h;P3 BMSCs成神经诱导后,尼氏体经甲苯胺蓝染色后可见紫蓝色,其特异性表达基因ENO2和GFAP表达呈阳性。获得的崂山奶山羊BMSCs具有成神经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多能基因Oct4和Nanog及DNA甲基化相关基因Dnmt1和Tets在徒手克隆(handmade cloning,HMC)胚胎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5-Aza-CdR处理重构胚对这些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Oct4、Nanog和Tet3的表达在2细胞时期达到顶峰,Dnmt1和Tet2基因的表达随HMC胚胎发育而下降,而Tet1基因随HMC胚胎发育表达上升。使用5-Aza-CdR处理重构胚没有改变Oct4、Tet1和Tet3基因的表达模式,使Nanog基因在胚胎发育初期表达增加,Dnmt1和Tet2基因在胚胎发育初期表达降低。研究初步确立了Oct4、Nanog、Dnmt1和Tets基因在HMC胚胎的表达模式,5-Aza-CdR对重构胚的处理可对HMC胚胎的甲基化模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316-1321
通过比对人、鼠、兔和牛的Nanog启动子保守区设计引物,PCR扩增绵羊Nanog基因启动子序列并分析其调控位点。将其连接到去掉自身CMV启动子的pAcGFP1-N1载体上,构建一个由Nanog启动子带动的真核表达载体(SNanog-pAcGFP1-N1),即构建一个能由该启动子序列带动并产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用脂质体法转染入终末分化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和绵羊成纤维细胞)、胚胎干细胞和小鼠胚胎,检测其表达活性。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出1 836bp Nanog启动子序列,通过分析发现该序列含有SP1结合位点、CAAT框、TATA框等功能区;当转染SNanog-pAcGFP1-N1重组质粒后,小鼠胚胎和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能检测到绿色荧光,且在转染72h后达到最大荧光强度,而在小鼠成纤维细胞和绵羊成纤维细胞中不能观察到GFP。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获得绵羊Nanog启动子,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具有在多能干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利用特定诱导因子Oct4、Sox2和SV40T的体外转录mRNA实现安全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特定诱导因子Oct4、Sox2和SV40T的mRNA体外转录载体,并对体外转录mRNA进行了5′和3′端加工修饰;进行了诱导因子mRNA的293和IMR90细胞转染试验,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了Oct4、Sox2、SV40T和Nanog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以上2种细胞以Oct4∶Sox2∶SV40T=2∶1∶1的mRNA比例转染后均表达这3种特定诱导因子,且相应蛋白都正确地定位在细胞核上。转染细胞中Oct4和Nanog的表达都特异性地增高。结果提示,3种诱导因子的体外转录mRNA能够在体内协同作用,激活细胞内源性干性标志基因Nanog的表达,为开启重编程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为核移植提供供体细胞,本研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SRA-Ipr1,并研究了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进行了Ipr1基因转染.克隆Ipr1基因和SR-A启动子,并构建了巨噬细胞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体外经传代、纯化后,用电穿孔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EGFP-SRA-Ipr1转染至经体外纯化的第4~10代牛胎儿成纤维细胞,24 h后观察荧光表达,48 h后加入600μg·mL-1 G418,筛选1周,300 p.g·mL-1持续筛选,然后挑选单克隆,继续扩大培养.对稳定转染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PCR检测和核型分析.结果,转染24 h后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并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PEGFP-SRA-Ipr1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株,经PCR检测在大约1500 bp处有目的片段,经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细胞染色体倍型未发生变化,仍是二倍体.说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同时保持了遗传稳定性.可以作为核移植进行转基因克隆牛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旨在构建含有乳铁蛋白肽基因和a干扰素基因的载体,并制备转基因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为研制抗乳房炎和口蹄疫转基因克隆牛提供供体细胞.本研究构建了由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启动的牛乳铁蛋白肽基因和由CMV启动子调控的人α干扰素基因的载体,以E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neo基因作为筛选基因;分别采用脂质体和电击法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得到转基因阳性细胞,并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细胞中目的基因的整合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干扰素蛋白的表达.结果,得到了同时含有牛乳铁蛋白肽基因和人α干扰素基因的转基因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并且α干扰素蛋白在转基因细胞中能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5,(10):102-105
为了使靶基因适当的表达,除了利用高效的启动子之外,也可提高DNA转移效率,增加到达细胞核的DNA量。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在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s)中,通过特异性siRNA成功干扰组蛋白脱乙酰化酶6(HADC6)表达。同时,通过检测BFFs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证明HADC6干扰致使电穿孔法、化学方法 (如阳离子脂质体法)的转染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检测p21基因在牛卵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首先利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对不同成熟阶段牛卵内p21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然后从牛成纤维细胞中克隆了p21基因并构建pVenus-P21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2000介导重组质粒pVenus-P21转染Hela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检测,确认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最后应用体外转录试剂盒将p21-venus体外转录为cRNA,并注射牛卵母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及定位。结果显示,在牛卵体外成熟过程中,各时期均存在p2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Venus-P21能够在Hela细胞中正确表达及定位。p21-venus cRNA显微注射牛卵后其融合蛋白也能实现准确定位,为研究P21在卵母细胞成熟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筛选牛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选取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8细胞期和囊胚期胚胎为试验材料,进行mRNA差异表达研究。初步克隆出4个牛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差异表达的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它们分别与高移动样蛋白盒结构域4基因(HMGXB4)、热休克蛋白40亚家族C成员8基因(Dnajc8)、突触膜胞吐调节2基因(RI MS2)和核糖体蛋白L31基因(RPL31)高度同源。RT-PCR检测验证,HMGXB4、Dnajc8、RI MS2和RPL31在牛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mRNA表达量存在时间性差异,可能与其参与不同的生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构建溶葡萄球菌素基因牛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EPB),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为制备溶葡萄球菌素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牛提供核供体细胞.本研究以pEGFP-C1为载体骨架,通过PCR扩增牛2.6 kb的β-酪蛋白5′调控区及0.6 kb的3′侧翼区(poly A)序列作为调控序列,制备成含有绿色荧光和新霉素筛选标记的牛乳腺特异表达载体,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后,用转染试剂FuGene HD反复转染牛pEPB乳腺上皮细胞3~5次,用催乳素诱导后,经免疫荧光分析,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然后,用电转染法转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细胞后,把阳性细胞扩大培养并提取其基因组,因为溶葡萄球菌素基因是外源基因,经PCR及Southern blot 检测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已经整合到细胞的基因组上.结果表明,溶葡萄球菌素基因在牛乳腺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并整合到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中,得到了转溶葡萄球菌索基因的核供体细胞.结果显示,本研究所获得的转基因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可作为体细胞核移植的供体细胞进行转基因克隆牛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