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这些年来,我国的兽医临床发展迅速,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免疫佐剂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增生剂,本身不具抗原性,但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内能增强免疫原性(见抗原)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细胞因子具有明显的免疫佐剂效应,能够加大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疫苗的保护效应,从而产生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尤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从免疫佐剂的作用特点出发,综述细胞因子免疫佐剂效应机制及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佐剂与抗原混合后注射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其辅佐作用。凡是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均可称为佐剂。目前新城疫灭活疫苗的佐剂免疫增强效果不理想,亟待开发一种适用于鸡新城疫灭活疫苗的免疫佐剂。试验对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佐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佐剂溶液中含有左旋咪唑2~10 mg·mL~(-1)的用量配比效果最优,且用此佐剂制成的鸡新城疫灭活疫苗,疫苗免疫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将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联合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作为免疫佐剂,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弱毒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后,评价其诱导产生的细胞免疫水平,探讨将IL-12和雷帕霉素作为PRRS弱毒疫苗免疫佐剂的可行性。首先将PRRS弱毒疫苗免疫小鼠,然后连续3 d注射(包括免疫当天)IL-12和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的含量,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记忆性CD8+T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将IL-12联合低剂量雷帕霉素作为PRRS弱毒疫苗免疫佐剂可明显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IFN-γ的分泌,,提高记忆性CD8+T细胞的数量。说明IL-12联合低剂量雷帕霉素可增强PRRS弱毒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具有作为免疫佐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佐剂是免疫系统的调节剂.Ramon(1926)最初将佐剂定义为:在与特异性抗原疫苗配合使用时,能促使疫苗的免疫水平提高.现在该定义包括:(1)在增强半抗原或抗原的抗原性上,或(2)在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上起作用的任何物质,尽管佐剂被广泛使用,但其作用方式基本上不清楚. 1 佐剂的分类佐剂可分为五个不同的类群:  相似文献   

5.
佐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可持续性,它能引导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原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反应。文章着重介绍了目前常用及研究较多的佐剂及其特点,并就免疫佐剂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开发研制高效、低毒、结构新颖的免疫佐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免疫佐剂是一种先于或与抗原同时使用,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但其本身不具备抗原特性的物质.文章对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霍乱毒素(CT)、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细胞因子等几种主要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发现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作用机理研究相对滞后、忽略肠道黏膜免疫机理特殊性、使用成本过高、安全性等问题,建议今后加强对鱼类肠道黏膜免疫机理以及口服疫苗免疫佐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优化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免疫剂量和程序,降低生产成本,研发出更为广泛、廉价的口服疫苗免疫佐剂,提高其安全性等,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免疫佐剂是一种先于或与抗原同时使用,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但其本身不具备抗原特性的物质.文章对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霍乱毒素(CT)、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细胞因子等几种主要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发现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作用机理研究相对滞后、忽略肠道黏膜免疫机理特殊性、使用成本过高、安全性等问题,建议今后加强对鱼类肠道黏膜免疫机理以及口服疫苗免疫佐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优化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免疫剂量和程序,降低生产成本,研发出更为广泛、廉价的口服疫苗免疫佐剂,提高其安全性等,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岩  吕志强 《浙江农业科学》2014,(3):416-420,424
壳聚糖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和理化特性,用其制备的微球疫苗是目前缓释疫苗佐剂的研究热点之一。微球佐剂能保护抗原、实现缓释作用,提高抗原利用度,促进机体免疫反应。本文围绕壳聚糖微球的研究和应用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免疫佐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抗原(免疫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可持续性,它能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原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反应。近年来,免疫佐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着重介绍分子佐剂CpG DNA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以为开发研制高效、低毒、结构新颖的免疫佐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猪丹毒丝菌灭活疫苗免疫佐剂,将5种佐剂(聚合物佐剂、矿物油佐剂ISA 201 VG、蜂胶佐剂、弗氏佐剂、铝胶佐剂)分别与3株猪丹毒丝菌株(AEr21、AEr31和AEr32)制备成15种灭活疫苗,经物理性状检验、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合格后分别免疫小鼠,应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含量(IL-4、IL-10、TNF-β、IFN-γ、MCP-1)。通过腹腔注射和灌胃2种方式对免疫后小鼠进行攻毒,计算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5种佐剂与3株猪丹毒丝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均可刺激小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矿物油佐剂ISA 201 VG疫苗免疫组诱导小鼠产生的IgG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含量最高,与铝胶佐剂、弗氏佐剂疫苗免疫组差异显著(P<0.05),与聚合物佐剂、蜂胶佐剂疫苗免疫组差异不显著(P>0.05);矿物油佐剂ISA 201 VG疫苗免疫组在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最高,对腹腔注射和灌胃攻毒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0%、80%、60%和100%、100%、80%。试验结果表明,矿物油佐剂ISA 201 VG可作为猪丹毒丝菌灭活疫苗制备的候选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1.
E515-A是一种含人参茎叶皂苷(GSLS)的白油佐剂。将E515-A和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抗原的水相在低剪切力(转速200r·min~(-1))下混合,形成油乳剂疫苗。为观察E515-A对PEDV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72只ICR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进行2次(间隔2周)皮下注射:(1)0.9%NaCl溶液,(2)PEDV抗原+0.9%NaCl溶液,(3)PEDV抗原+GSLS,(4)PEDV抗原+白油佐剂,(5)PEDV抗原+E515-A和(6)PEDV抗原+氢氧化铝铝胶。于一免后24h采血检测血清IFN-γ水平和NK细胞杀伤活性;于二免后检测血清特异性IgG及IgG1和IgG2a水平,制备脾淋巴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E515-A对于PEDV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免疫增强效果优于铝胶佐剂。和对照组比较,E515-A油佐剂可以显著促进免疫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促进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增强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刺激的增殖应答能力,提高血清IgG及其亚类IgG1和IgG2a水平。为增强猪的疫苗免疫效果,E515-A作为猪疫苗的佐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E515-A是一种含人参茎叶皂苷(GSLS)的白油佐剂。将E515-A和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抗原的水相在低剪切力(转速200 r·min-1)下混合,形成油乳剂疫苗。为观察E515-A对PEDV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72只ICR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进行2次(间隔2周)皮下注射:(1)0.9% NaCl溶液,(2)PEDV抗原+0.9% NaCl溶液,(3)PEDV抗原+GSLS,(4)PEDV抗原+白油佐剂,(5)PEDV抗原+E515-A和(6)PEDV抗原+氢氧化铝铝胶。于一免后24 h采血检测血清IFN-γ水平和NK细胞杀伤活性;于二免后检测血清特异性IgG及IgG1和IgG2a水平,制备脾淋巴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E515-A对于PEDV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免疫增强效果优于铝胶佐剂。和对照组比较,E515-A油佐剂可以显著促进免疫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促进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增强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 A)和脂多糖(LPS)刺激的增殖应答能力,提高血清IgG及其亚类IgG1和IgG2a水平。为增强猪的疫苗免疫效果,E515-A作为猪疫苗的佐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IL-18在IL-12的协同下能诱导T、B、NK细胞产生大量的IFN-γ,促进Th1细胞产生IFN-γ、IL-12、GM-CSF及上调IL-2Rα的表达;IL-18在没有IL-12的协同下,能诱导T细胞、NK细胞、嗜碱性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IL-13和(或者)IL-L等Th2相关细胞因子,促进Th2细胞的分化。所以IL-12和IL-4等主要细胞因子对IL-18Ra的这种正负调节决定了IL-18在免疫反应中的不同作用。因此,IL-18能增强Th1和Th2引起的免疫应答。本文就IL-18对小鼠Th1和Th2细胞免疫应答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壳寡糖(COS)对大熊猫轮状病毒(GPRV)重组蛋白VP6-VP7的免疫增强作用,以原核表达的重组VP6-VP7蛋白为抗原,添加浓度为2.0 mg·mL-1 COS作为免疫佐剂制成GPRV VP6-VP7-COS亚单位疫苗。选取SPF级昆明小鼠78只随机分为4组。PC组免疫纯化的重组VP6-VP7蛋白,A组免疫VP6-VP7-COS疫苗,B组免疫VP6-VP7氢氧化铝胶佐剂疫苗,NC组注射PBS(对照组)。在0、15、30 d进行免疫接种,每次接种完成后于每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小鼠采血分离血清,分别检测小鼠血清IgG、IgA抗体效价、T淋巴细胞转化率、细胞因子的含量,评估COS对GPRV重组VP6-VP7蛋白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的调节作用。试验结束后,取各组小鼠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以评价COS作为免疫佐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VP6-VP7-氢氧化铝胶佐剂组、VP6-VP7-COS组免疫小鼠血清中所产生的IgG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VP6-VP7-COS组小鼠产生的IgA抗体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VP6-VP7-氢氧化铝胶佐剂组和VP6-VP7-COS物理混合组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P<0.05)高于VP6-VP7蛋白组。VP6-VP7-COS组、VP6-VP7-氢氧化铝胶佐剂组中IL-2、IL-4、IL-5及IFN-γ的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以COS作为佐剂的VP6-VP7亚单位疫苗免疫小鼠后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未出现病理变化。本研究表明,GPRV重组蛋白VP6-VP7能够显著诱导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壳寡糖对GPRV VP6-VP7蛋白呈现较好的免疫增强效果。本研究为研制安全、无副作用和高免疫保护力的GPRV 亚单位疫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CpG基序对坏死梭杆菌免疫原的免疫佐剂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坏死梭杆菌来源CpG、弗氏完全佐剂、氢氧化铝佐剂与坏死梭杆菌免疫原配制的抗原免疫小白鼠,通过检测坏死梭杆菌免疫原抗体变化,来探讨CpG对坏死梭杆菌免疫原的佐剂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坏死梭杆菌来源CpG有较好的免疫佐剂效应,可望进一步研制成为坏死梭杆菌疫苗佐剂成分。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坏死梭杆菌来源CpG、弗氏完全佐剂、氢氧化铝佐剂与坏死梭杆菌免疫原配制的抗原免疫小白鼠,通过检测坏死梭杆菌免疫原抗体变化,来探讨CpG对坏死梭杆菌免疫原的佐剂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坏死梭杆菌来源CpG有较好的免疫佐剂效应。可望进一步研制成为坏死梭杆菌疫苗佐剂成分。  相似文献   

17.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是衡量肉品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肉的嫩度和风味。脂肪细胞分化是受多种细胞因子或信号通路调控的复杂网络体系。IL-33/ST2(Interleukin-33/interleukin-1 receptor like 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调控脂肪代谢功能的重要信号通路。综述了IL-33/ST2信号通路成员白介素1受体样1(ST2)变异体及其调控机制、白介素-33 (IL-33)与ST2的相互作用、IL-33/ST2信号通路对白色脂肪米色化、棕色或米色脂肪产热调节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脂肪细胞分化、脂肪沉积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复合中药佐剂的制备及其对鸽SOD活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蜂胶、黄芪、扶芳藤等按一定工艺研制成复合中药佐剂,并以其不同含量与鸽禽I型副牯病毒病(PA/PMV-I)灭活抗原制备成疫苗,鸽接种后定期检测血清HI效价和SOD活性含量,以观察种鸽对PA/MV—I疫苗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复合中药佐剂组均能显著提高PA/PMV—I疫苗免疫的HI抗体效价、SOD活性的含量,其中以12%复合中药佐剂疫苗组的效果最佳,初步证明了复合中药免疫佐剂与PA/PMV—I灭活抗原同时使用能较好地提高免疫效果,具有免疫增强剂的功效,且安全,易被机体吸收,在接种部位不会形成硬结,不影响胴体晶质.  相似文献   

19.
佐剂可非特异性地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式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物质结合,从而诱发机体产生长期、高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保护能力.随着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研制出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纯度高、特异性强,但分子小,免疫原性相对较差,难以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需要佐剂来增强其免疫原性或宿主对抗原的保护性应答.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β-胡萝卜素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活化和成熟的影响,从小鼠骨髓中分离获得前体细胞, GM-CSF和IL-4诱导使其分化成未成熟的BMDCs,并用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进行作用,检测BMDCs的表型标志、吞噬能力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β-胡萝卜素作用后BMDCs进一步与异种CD4~+T细胞混合培养,检测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相比,经β-胡萝卜素作用24 h后, BMDCs表面分子CD40、MHCII、CD80和CD86的表达量显著上调, BMDCs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显著下降,细胞因子IL-12p70和IL-10的分泌水平显著上升, BMDCs刺激CD4~+T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这说明β-胡萝卜素可促进DCs的活化和成熟,可作为潜在的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