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明欧丁香的主要香气成分及比较不同欧丁香品种间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5种欧丁香鲜花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从‘瓷蓝’中检测出49种芳香成分,从‘麦肯’中检测出41种芳香成分,从‘沙萱’中检测出49种芳香成分,烯萜类化合物是它们的主要芳香成分;从‘裘利’中检测出40种芳香成分,从‘莫斯加’中检测出46种芳香成分,烯萜类化合物和芳香烃类化合物为主要芳香成分。将‘瓷蓝’和‘裘利’、‘麦肯’和‘沙萱’、‘莫斯加’分为3种不同的香气类型,并推测出欧丁香的最主要香气成分为烯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比较漳州地区产的蕲艾(Artemisia argyi var. argyi ‘Qiai’)、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及黄金艾(Artemisia vulgaris)挥发性成分。运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分别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并对测定成分进行比较。经GC-MS分析得知,蕲艾含3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91.40%,倍半萜类化合物占2.02%,含量较多的为桉叶油醇(73.56%)、邻伞花烃(4.94%)、樟脑(3.65%)、α-蒎烯(3.41%)、樟烯(2.66%)、侧柏醇(2.41%)、4-己烯基乙酸酯(1.95%)、石竹烯(1.83%)、β-蒎烯(1.49%)及异松油烯(1.15%)。五月艾含1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68.91%,倍半萜类化合物占31.22%,含量较多的为蒿酮(50.29%)、石竹烯(15.56%)、大根香叶烯D(9.05%)、α-蒎烯(7.57%)、蒿醇(3.75%)、侧柏酮(3.49%)、4-己烯基乙酸酯(2.29%)及β-长叶蒎烯(1.60%)。黄金艾含1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77...  相似文献   

3.
‘云抗 10号’ 红碎茶的香气成分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云抗10号’是目前云南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树品种。本研究旨在探明‘云抗10号’为鲜叶原料加工的红碎茶香气成分组成。采用GC-MS技术对‘云抗10号’红碎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从中检测出7类42种化合物,包括醇类、醛类、酯类、碳氢化合物、酮类、酚类及杂氧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多的前10种化合物依次为:芳樟醇、水杨酸甲酯、2-已烯醛、橙花醇、α-萜品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α-乙酸松油酯、苯乙醛、2,6-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1,2,4,5-四甲基苯,这10种化合物占了检测出总量的70.41%,是构成‘云抗10号’红碎茶赋香物质的基础。‘云抗10号’红碎茶主要的特征性成分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且含量较高,其香型表现为稍带甜香尚鲜爽的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洋梨品种间糖酸及风味物质含量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4个西洋梨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果实糖酸含量和芳香成分,并计算其风味指数,研究、比较了西洋梨品种间糖酸含量、风味指数及香味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各个西洋梨品种间糖、酸组分及含量差异较大;在其他因素一致的条件下,风味指数考虑了各个糖组分对果实风味的贡献,更能体现各个品种间果实风味的差异。4个品种中均检测到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乙酸辛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及(2E,4Z)-癸二烯酸乙酯等7种特征香味成分,但各个品种间芳香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而酯类芳香成分相对含量较其他特性芳香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本研究中,从风味指数(味感物质)角度考虑,‘早红考密斯’风味最佳,‘巴梨’和‘康佛伦斯’次之,‘三季梨’风味较淡。从香味成分(嗅感物质)角度考虑,‘康佛伦斯’香味最浓,而‘早红考密斯’香味较淡。  相似文献   

5.
四个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班×印2号’、‘班×印6号’、‘班×印7号’、‘班×印8号’4个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的化学成分。以印尼大叶种和班尼约尔1号为杂交亲本的4个杂交种质:‘班×印2号’、‘班×印6号’、‘班×印7号’、‘班×印8号’为原料,通过GC-MS对这4个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胡椒品种不同对胡椒精油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都有显著影响。(2)3-蒈烯、柠檬烯、石竹烯、α-石竹烯、β-蒎烯、β-月桂烯、δ-榄香烯和α-蒎烯8种烯类物质是这4个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中含量较多的化学成分。其中,‘班×印8号’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中3种特有成分是(+)-环苜蓿烯、白菖油烯和β-萜品烯;‘班×印2号’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班×印6号’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与‘班×印7号’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中单独共有的3种成分是α-萜品烯、β-侧柏烯和α-蛇床烯。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成熟光皮木瓜为试材,在采后2d和采后1月两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方法分析检测木瓜果实中的芳香成分,共鉴定出64种芳香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酮类、呋喃类、萜类、烯烃类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芳香成分有2-己烯醛、反式-2-甲基-环戊醇、4-(2,6,6-三甲基-环己--1-烯基)-2-丁醇、正已醛、(E,E)-2,4-己二烯醛、(E)-3-己烯-1-醇等。存放1月后检测,光皮木瓜的芳香物质含量不但没有降低,而且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醛类、醇类、酮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呋喃类和烯烃类化合物含量有所降低。试验中看出C6化合物是构成光皮木瓜果实清香味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和比较了中药蔓荆子乙醇和乙醚提取液的化学组分,并对成分中萜类物质进行归类,分析蔓荆子在不同极性提取溶剂中化学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蔓荆子乙醇提取液检测出67个峰,经数据库标准图谱比对鉴定出50种化合物,蔓荆子乙醚提取液检测出71个峰,鉴定出56种化合物。两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中有8种相同物质。萜类物质归类分析表明,提取的萜类主要为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相对含量为单萜类物质>倍半萜类物质>二萜类物质。其中乙醚提取液中单萜类、倍半萜类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乙醇提取液,而乙醇提取液中二萜类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乙醚提取液。  相似文献   

8.
基于SPME-GC-MS法分析4种榅桲果实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系统分析‘苹果榅桲’、‘绿榅桲’、‘沟纹榅桲’、‘黄榅桲’这4种榅桲果实香气成分。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检测,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其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苹果榅桲’、‘绿榅桲’、‘沟纹榅桲’、‘黄榅桲’4种果实中分别鉴定出36、47、39、50种香气成分,共有的香气成分10种,并以脂类、萜烯类为主,其次为醇类。各品种榅桲主要香气化合物一致,分别为2-甲基丁酸乙酯、à-法尼烯和辛酸乙酯,相对含量分占各品种前5位;其中‘苹果榅桲’、‘沟纹榅桲’和‘黄榅桲’为果香兼酒香型;而绿榅桲为花香型。各品种间微量香气化合物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别,在香型上不起决定性作用(大部分相对含量1%),但己醇、叶醇、柠檬烯均具备镇咳平喘安神等药理作用,其中己醇存在于‘苹果榅桲’、‘沟纹榅桲’和‘黄榅桲’中,含量分别为6.90%、6.45%、5.72%,叶醇和柠檬烯只存在于‘沟纹榅桲’和‘黄榅桲’中,含量分别为1.55%、1.02%;0.56%、0.52%;为选择‘沟纹榅桲’、‘黄榅桲’为提取食药兼具榅桲精油的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4-羟基-3-甲基丁-2-烯基二磷酸还原酶(HDR)作为甲基赤藓醇磷酸(MEP)途径的关键酶,在植物萜类物质合成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HDR基因在植物体内发挥的特殊功能,以‘鄞红’葡萄为材料,利用RT-PCR等技术克隆了HDR基因全长,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DR基因全长为1 143 bp,编码380个氨基酸。通过多种软件比对分析,‘鄞红’葡萄与柑橘(Citrus sinensis)、南瓜(Manihot esculenta)、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黄瓜(Cucumis sativus)的相似性高达80%以上,亲缘关系较近。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鄞红’葡萄HDR的功能以及揭示该基因在植物萜类物质合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快速分析比较5种蜡梅属植物新鲜叶片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5种蜡梅属植物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蜡梅叶中的特有挥发性成分为罗勒烯(10.5%)、乙酸芳樟酯(27.8%);突托蜡梅叶中的特有成分有1,8-桉叶素(18.27%)和大根香叶烯(37.22%);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及山蜡梅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α-蒎烯、月桂烯、1,8-桉叶素、毕橙茄油烯、β-榄香烯、石竹烯、大根香叶烯、3-(4,8-二甲基-3,7-壬二烯)呋喃等萜类成分。在5种蜡梅属植物中,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和山蜡梅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比较相似,蜡梅与突托蜡梅的成分与前3种略有不同。蜡梅叶中的特有成分罗勒烯、乙酸芳樟酯可与其它4种蜡梅属植物叶进行区分,1,8-桉叶素也是可以区分蜡梅叶和其它4种蜡梅属植物叶片的关键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式可有效富集叶片中的香气成分,且方法简便,重现性较好,可作为蜡梅属植物叶片挥发性成分的前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类型烟草叶片挥发物成分成分差异,[方法]利用顶空动态吸附法收集烟草挥发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烟草叶片挥发物组分和含量存在差异,豫烟11共检测到51种挥发物,8306共检测到50种挥发物,云烟87共检测到48种挥发物,粤烟98共检测到44种挥发物,K326共检测到43种挥发物,晒黄烟共检测到34种挥发物,香料烟共检测到25种挥发物。其中,烤烟鉴定出17种特有化合物。晒黄烟鉴定出6种特有化合物。香料烟鉴定出4种特有化合物。[结论]这些化合物的发现与不同类型烟草间的香味风格特征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3个杏品种果实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个杏品种“金太阳”、“鲁杏1号”、“鲁杏2号”成熟期果实顶空微萃取果肉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金太阳杏检测出33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2.37%,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酸己酯、乙酸-4-己烯-1-酯、二羟乙酸、6-甲基-5-烯基-2-庚酮;“鲁杏1号”检测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1.18%,主要香气物质为二羟乙酸、苯乙醇、二乙基邻苯二甲酸酯、2-苯并噻吩;“鲁杏2号”检出10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48.06%。主要香气物质为乙醇、乙酸己酯、顺-3-己烯基-乙酸酯。三个品种间香气成分和含量均存在差异,杏香气成分是杏选育评价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以燕山地区特有板栗品种“大板红”、“冀栗1号”和“燕山早丰”果实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果实香气成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板红”、“冀栗1号”和“燕山早丰”3个品种中共检测到62种香气成分,分别为33种、38种和34种,化合物的成分以醛类、醇类、酮类为主;3个品种中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0种;不同品种间香气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不同。“大板红”中检测出其他两个品种中均未检测出的乙酸丁酯、乙酸己酯,故乙酸丁酯和乙酸己酯可能是其特有香气物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板栗的特征香气成分及组成,亦为不同板栗品种的香气物质指纹图谱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比较了除虫菊叶片与花序,以及花序5 个开放时期(花蕾期、初开期、平开期、盛开期、开放末期)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成分与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从除虫菊叶片与花序中共检测到19 种挥发性次生代谢物质,分别属于4 个类别:单萜类、多萜类、绿叶挥发物类以及其他等;绿叶挥发物与多萜类是其中具有较高质量分数的化合物类别;(2)在除虫菊花序的不同开放阶段,各类挥发性成分的释放规律不同;花序挥发的次生物质比重最大的(E)-β-法尼烯的释放量在初开期达到最大值;绿叶挥发物类在花蕾期的释放量最高,并且随着花序的发育其释放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单萜类与其他类别的挥发物则都是在盛开期后的释放量有所升高。研究结果为了解除虫菊挥发性次生代谢物质成分奠定了基础,为除虫菊抗虫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旨在利用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对香花型石斛花朵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为云南省香花型石斛兰种质资源筛选、新品种培育和石斛花精油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通过SPME/GC-MS方法,对兜唇石斛、金钗石斛、铁皮石斛和美花石斛4种香花型石斛盛花期花朵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从4种石斛花朵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80种,所共有的挥发性成分为反式-α-罗勒烯和月桂烯。其中,兜唇石斛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乙酸异辛酯和反式-α-罗勒烯,相对含量为45.86%和37.3%;金钗石斛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石竹烯,相对含量最高为20.7%;铁皮石斛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蒎烯、柠檬烯和桉叶油醇,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1.49%、14.6%和13.6%;美花石斛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乙酸异辛酯,相对含量为83.21%。石斛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主要挥发性成分对其香味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Path-Coefficient Analysis of Seed Yield Components in Euphorbia lathyris 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seed yield components in Euphorbia lathyris L. have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path-coefficient analysis. Two of seven components, ‘Number of flowers of primary inflorescence’ and ‘Number of flowers of secondary inflorescences’ proved to be of major importance through direct effects on ‘Total number of fruits’ as indicator of seed yield. Indirect effects generally arc being canalized via the same variables. Selection for seed yield is made possible through the relation between ‘Number of secondary branches’ and ‘Number of flowers of secondary inflorescences’.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分析3种品种(妃子笑、桂味和糯米糍)中主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荔枝花在香气组成和含量上差异明显。妃子笑荔枝花中检出物质仅6种,呈香物质只有3种,香气较淡;桂味和糯米糍荔枝花中检出物质分别为11种和26种,呈香物质均为8种,香气相对浓郁。  相似文献   

18.
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揭示乌龙茶适制性品种(品系)的香气物质基础,为选育乌龙茶适制性品种以及加工高香型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茶鲜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香气组分,分析比较14 个乌龙茶品种(品系)的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40 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5 种。各品种(品系)均以醇类含量最多(14 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39.92%),其次为脂肪酸类(22.71%)、醛类(15.67%)、酮类(5.74%)、脂类(4.00%)、杂氧化合物(2.83%)、碳氢化合物(2.27%),含量最少的是含氮化合物(0.20%)。可见,醇类、脂肪酸类和醛类对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疆核桃主栽品种开花及散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04-109
【目的】对新疆主栽核桃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花粉活力和散粉规律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开花及散粉规律,对提高授粉受精效果以及科学配置授粉树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新新2’、‘温185’ 两个主栽早实核桃品种为材料,在花期通过对花粉量统计测算,花粉活力测定、开花物候期观测、花期散粉量和日散粉量测定等研究。【结果】⑴两个品种每花蕾中花粉粒个数,‘温185’平均为7.70万粒,‘新新2’ 平均为7.14万粒。⑵两个主栽品种散粉量在空间方向基本一致,依次为:南部>东部>西部>北部>内部;同一方向散粉量,中部>内部>外部。⑶平均气温20―24℃是两个主栽品种最为适宜的核桃散粉温度。⑷‘新新2’与‘温185’ 雌雄花期可遇,同为约4d,但‘新新2’可进行自花授粉,而‘温185’因雌花失去可授性,不能进行自花授粉。【结论】温度在核桃散粉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雄花在树冠不同空间方位存在散粉差异;自然条件下‘新新2’可进行自花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