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薏苡仁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薏苡仁,以水提醇沉的方法获得薏苡仁粗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各样品中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使用HPLC-UV法对酸水解后的薏苡仁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薏苡仁单糖组成分析方法,发现薏苡仁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单糖组成,其中葡萄糖所占比例最高,并初步分析了7种单糖的质量分数,发现不同产地的薏苡仁存在的差异较大。[结论]研究方法专属性强,可为薏苡仁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铁皮石斛茎叶中多糖含量变化情况,掌握海南中部山区铁皮石斛在不同收获期及不同海拔地区总多糖含量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含量。试验结果表明,3—5月为茎秆中总多糖含量高峰期,其中4月最高达到42.17%;叶片中总多糖含量在一年内变化不大,最高出现在12月为12.19%;高海拔种植点的铁皮石斛茎秆中总多糖含量显著高于低海拔的,而叶片中总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海南中部山区非常适合铁皮石斛种植,在海拔较高(300m)的地点发展种植,在3—5月采收,生产的石斛鲜条品质好。  相似文献   

3.
以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成熟期果实和果实着生处叶片为材料,通过洲定果实及叶片内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多糖含量,粗多糖得率,粗多糖的单糖组成,比较枸杞果实和叶片在糖分积累及枸杞粗多糖含量和单糖组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枸杞果实和叶片内葡萄糖、果糖、蔗糖及多糖变化规律为果实内主要以积累己糖(葡萄糖、果糖)为主,占果实内这3种糖总量的97.2%,蔗糖仅占2.8%;枸杞叶片内这3种糖占其总糖分的比例差别不大,蔗糖为36.1%,果糖为33.6%,葡萄糖为30.3%.枸杞果实内多糖质量比达2.95%,而叶片内多糖质量比仅为0.20%.枸杞果实和叶片粗多糖的单糖组成有明显差异,果实内粗多糖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而叶片中粗多糖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搪、葡萄糖和半乳糖4种单糖组成,说明枸杞叶片内存在的多糖与枸杞果实内存在的多糖在糖链结构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茶树菇深层发酵产物与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超  邬敏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42-1343
对茶树菇深层发酵产物和子实体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不同来源的茶树菇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菇发酵菌丝体、发酵液和子实体均合有17种氨基酸,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茶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都以亮氨酸含量最高,发酵液以赖氨酸含量最高.茶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中均含有较高的Ca、Fe、Zn等人体易缺少的微量元素,菌丝体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易受培养基成分的影响,与子实体中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别.胞内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11.2%,胞外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20.3%.不同来源的茶树菇深层发酵多糖在单糖组成上基本相似,都是以葡萄糖作为其主要成分,其次是半乳糖,除了5种标准单糖外,可能还含有其他单糖.茶树菇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各主要单糖组成及质量分数分别为阿拉伯单糖0.74%、1.10%,木糖1.41%、0.62%,甘露糖0.96%、1.30%,葡萄糖22.3%、26.3%,半乳糖2.97%、3.15%.  相似文献   

5.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铁皮石斛破壁饮片中甘露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了12批铁皮石斛破壁饮片中甘露糖的含量。药材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除杂后,水煎煮制得石斛多糖,然后将多糖经酸水解为单糖,再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处理,以盐酸氨基葡萄糖作为内标进样测定。结果平均校正因子为0.8248,RSD为0.6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3%。每批铁皮石斛破壁饮片中单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但均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6.
陈建红  黄岛平  黄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28-13230
[目的]测定广西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采集云芝35份和全国不同地区采集云芝15份云芝中的多糖组成。[方法]对多糖水解物进行HPLC测定。根据单糖对照品、样品色谱峰,确定其单糖的组成。[结果]云芝多糖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纯品云芝多糖(80%以上)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木糖的摩尔比为5.93∶2.20∶0.90∶1.26∶0.81∶0.43。[结论]广西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采集云芝多糖组成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铁皮石斛水溶性多糖超声辅助热水提取法,本文比较了常温和热水提取体系中超声辅助提取对‘圣兰8号’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水溶性多糖得率及其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显著提高了铁皮石斛水溶性多糖得率,并使提取时间从2 h缩短至3 min;超声辅助-热水提取(95~100℃)可进一步提高得率,其中500 W超声3 min的效果最佳。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超声辅助提取的多糖多分散度显著增高。‘圣兰8号’铁皮石斛水溶性多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组成,提取方法对多糖红外光谱和单糖组成无明显影响。铁皮石斛水溶性多糖具有刚果红结合能力,超声辅助提取不改变其与刚果红的结合特性。将500 W超声辅助-热水提取方法应用于13个铁皮石斛品种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发现茎中水溶性多糖质量分数在69.40~130.10 g/kg之间(按鲜质量计),叶片中则在15.30~34.10 g/kg之间(按鲜质量计),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提取工艺对刺梨多糖的理化性质是否有影响,分别以热水浸提、微波提取、超声提取、酶法提取四种提取方法提取刺梨多糖,并对四种提取方法最优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刺梨多糖的糖含量、单糖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提取方法所得刺梨多糖糖含量大小依次为:酶法提取(34.47%)热水提取(33.18%)微波提取(31.89%)超声提取(30.58%);四种刺梨多糖单糖组成基本相同,除微波辅助提取刺梨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这五种单糖组成外,其余三种多糖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这六种单糖组成。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不同阶段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软脚红杆铁皮石斛为实验材料,参考《中国药典》(I部)标准,对其原球茎、丛生芽、瓶苗茎、炼苗茎和鲜条进行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1)软脚红杆铁皮石斛不同阶段多糖和甘露糖含量都达到了中国药典的标准。(2)软脚红杆铁皮石斛植株在不同生长阶段,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差异较小。(3)人工组培的石斛不同阶段中,都含有丰富的多糖和甘露糖,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原球茎与鲜条的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差异虽然不大,但与鲜条相比,具有生长时间短、简单易得等优势。(4)在当今野生铁皮石斛紧缺的情况下,通过组培方式获得的铁皮石斛原球茎和丛生芽,可以弥补野生铁皮石斛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不同产地的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形态学指标及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的茎粗、叶长宽比、折干率及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Y1产地的折干率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0.5%和31.36%。  相似文献   

11.
以嘟乔山种和广南种铁皮石斛为材料,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对铁皮石斛植株生长、栽培产量及植株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促进铁皮石斛植株生长,提高栽培产量,但不利于铁皮石斛植株多糖积累;嘟乔山种铁皮石斛施用发酵花生麸有机肥能够获得较高的栽培产量和品质,栽培产量比对照提高58.8%,多糖含量比对照下降0.2%;广南种铁皮石斛施用发酵混合料有机肥(牛粪+羊粪+花生麸,各1/3)能够获得较高的栽培产量和品质,栽培产量比对照提高70.2%,多糖含量比对照下降0.8%。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时间对铁皮石斛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云南省3个栽培基地所生产的铁皮石斛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检测其多糖含量以及醇溶液浸出物含量,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生产的铁皮石斛之间品质差异,以及同一产地生产的铁皮石斛品质与采收时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同一地点两年生铁皮石斛在全年各个采收期中采收时,其多糖和醇溶液浸出物的含量有所差异,3个地区的多糖含量和醇溶液浸出物含量在全年中都呈现出稳定的、相似的趋势.3个地区大棚产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在春季、冬季出现显著性差异,其醇溶液浸出物含量在春、秋、冬季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研究为铁皮石斛栽培选址的选择以及采收品质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查学强  魏鹏  罗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64-8465,8473
研究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电泳图谱与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之间的关系。利用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电泳技术,对来自8个产地的8种铁皮石斛的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分析表明,8种铁皮石斛材料共得到119条谱带,特异性条带6条,多态性谱带占总谱带数的94.6%。在3种同工酶中,POD的谱带最为丰富,8种材料共得到36个条带;而PPO的谱带最少,8种材料只得到22个条带,说明其蛋白质和同工酶在种类和表达量上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对8种铁皮石斛电泳条带进行的主成分分析表明,8种产地铁皮石斛的遗传变异不同,可分为4类。该研究对铁皮石斛的引种、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川芎多糖的分子量和单糖组成,为药量学研究和中成药加工奠定基础,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川芎多糖,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纯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分子量。然后用硫酸水解,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水解后的单糖,衍生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DEAE-纤维素柱层析获得3个川芎多糖组分LCXP-1、LCXP-2和LCXP-3,分子量分别为11.916、20.793和701.875kDa。LCXP-1和LCXP-2均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分别为1:495:3.7:1.2和1:632:4.3:1.2;LCXP-3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1:6.5:1.5:248:50:14。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川芎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桑枝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的方法.[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桑枝多糖,CF3 COOH水解多糖,水解产物用盐酸羟胺、吡啶和醋酸酐衍生化,生成糖腈乙酸酯衍生物,气相色谱法测定桑枝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含量.[结果]新疆桑枝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等组成,含量分别为鼠李糖(11.8 mg/ml)、阿拉伯糖(14.4 mg/ml)、木糖(1.6 mg/ml)、甘露糖(1.9mg/ml)、葡萄糖(22.3 mg/ml)及半乳糖(28.0 mg/ml).[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桑枝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闽东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闽东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闽东4个县、福安5个海拔高度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多糖含量在5.60%~6.20%,总氨基酸含量在3.48%~3.95%,总黄酮含量在0.55%~0.82%,总生物碱含量在0.062%~0.098%。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闽东不同县以及不同海拔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多糖、总生物碱含量以周宁县最高,总氨基酸、总黄酮含量以寿宁县最高,与福安、柘荣金线莲比较,达到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水平。多糖含量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显著,海拔730、840m金线莲多糖含量与海拔420、530m金线莲比较,达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水平;总氨基酸含量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在海拔420~730m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海拔730、840m金线莲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与420、530m金线莲比较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总之,多糖、黄酮、生物碱含量在650m以上海拔与650m以下海拔之间有显著差异,650m以上3种海拔之间有效成分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植物组织培养种质资源可以优先选择寿宁、周宁产地野生金线莲,人工栽培金线莲可以选择在650m以上的区域地带,可能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系统研究被子植物初生壁果胶结构单糖的组成成分及其与被子植物两纲分类的关系,结合单糖单一环式的衍生化方法,采用GC/MS测定22种被子植物初生壁果胶中单糖组分及含量,并对测得的结果进行主成分、t检验和香农 威纳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被子植物细胞壁果胶由木糖、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7种单糖组成,其中鼠李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含量较高;岩藻糖和甘露糖含量极少。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决定22种被子植物间糖含量差异的5种果胶单糖分别为: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和葡萄糖。主成分二维图和t检验结果显示:可通过果胶单糖含量实现被子植物中双子叶和单子叶两纲植物的区分,且木糖和半乳糖决定了两纲间的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香农 威纳指数结果显示了被子植物两纲在单糖含量的多样性上也存在差异,且双子叶植物的单糖多样性显著高于单子叶植物(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探讨提取维药阿育魏实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为溶剂回流提取,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显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阿育魏实中总多糖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维药阿育魏实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50、提取次数1次;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均在488 nm处有最大吸收,总多糖溶液浓度在0.002 5 ~0.012 5 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加样回收率试验的RSD值分别为0.6%、0.5%、0.069%和0.9%,同时得到阿育魏实多糖平均提取率可达3.41 mg/g.[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阿育魏实中总多糖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