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不同风沙土含水量因子的抗风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环境、社会和经济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它是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包括土壤风蚀、风沙流、风沙沉积和沙丘前移的一系列过程,其中土壤风蚀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和首要环节。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约为165.3万km^2,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部分半湿润地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沙漠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沙漠化研究伴随着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近50年的艰苦探索历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我国沙漠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重点阐述了中国沙漠化研究领域在有关沙漠化的环境背景研究、沙漠化的物理学和生物学过程研究、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沙漠化景观生态学研究、沙漠化的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整治模式和技术体系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及成就。并进一步明确了在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漠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沙漠化研究伴随着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近50年的艰苦探索历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我国沙漠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重点阐述了中国沙漠化研究领域在有关沙漠化的环境背景研究、沙漠化的物理学和生物学过程研究、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沙漠化景观生态学研究、沙漠化的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整治模式和技术体系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及成就。并进一步明确了开展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沙漠化研究现状及问题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志珠  董光荣 《水土保持研究》2002,9(3):133-135,145
沙漠化是少质荒漠化的简称,对其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沙漠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制定有效防沙治沙措施的科学依据,对我国目前流行的几种沙漠化概念作了介绍,评述和综合分析,为使其概念表达简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论和便于推广使用,建议应把沙漠化定义中的时间,地点和成因等限定条件全部去掉,认为沙漠化是指“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以及原系沙漠地区环境条件的强化与扩张过程”,并对土地沙漠化等级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空间分布特点和面积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188万km2,急待治理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2万km2,分布在东起西辽河沙地,西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广大地域。进入80年代,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2100km2,目前仍呈继续扩大的趋势,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创造和总结了许多先进和适用的治沙技术。结合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就可以逐渐把沙漠和沙漠化土地改造成农林牧副加工各业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土地沙漠化,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干旱区的内陆河流域。以黑河流域为例,从流域沙漠化的现状和特点;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沙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景泰川是中国西北最主要的引黄灌区之一。但是,灌溉使地下水位迅速上升,耕地盐碱化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景泰川西北部与我国的腾格里沙漠的南缘相连,多风干旱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使沙漠不断向东南蔓延,沙漠吞噬农田,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土地盐碱化需要解决地下水位上升,而防止沙漠蔓延又面临水资源短缺。如何寻求农田盐碱化治理与土地沙漠化治理的切合点?论文研究认为,可把多余的地下水作为解决治理沙漠所需的水源,同时,在电能缺少的沙漠边缘地区,可充分利用丰富的风能与太阳能以解决喷灌滴灌所需的动能问题。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下游土地沙漠化及绿色走廊的保护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塔里木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从下游沙漠化的历史和现状,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沙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呈现"整体扩大,局部逆转"的态势,治理与破坏并存,治理速度低于沙漠化速度,演变的结果是沙漠化与绿洲化并存,互有消长,但以沙进人退为主,而沙漠和绿洲之间由林地、草地和自然水域构成的过渡带不断缩小,防护功能持续减弱,形成了绿洲受到沙漠威胁的严峻态势,严重影响到该区域以致整个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针对该区沙漠化现状,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沙漠化是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作为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危及我国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沙漠化土地的整治一直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生态建设项目。本文通过对近期我国土地沙漠化危害的分析,讨论了我国沙漠化问题的基本态势,分析了沙漠化的成因并进行了趋势预测,提出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防治的战略目标、步骤及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跃辉        张林波      郭杨      何萍      刘伟玲      杜加强      王丽霞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32-137,143
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六省区为研究区,分析了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4个时期的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空间格局分布和时间动态变化特征,探讨变化成因并采用CA-Markov耦合模型对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格局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六省四期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格局相似,各级敏感区按分布面积大小排序为:轻度敏感区域 > 中度敏感区域 > 高度敏感区域 > 不敏感区域 > 极敏感区域。极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土壤质地为流动沙地的沙漠区域,不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山、湖泊附近;人口增多、人为活动强度增加的区域敏感性程度增高;建立治沙工程的区域敏感性降低。对2020年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格局预测结果显示,相比2010年,极敏感区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外围扩张了7 120.04 km2,增幅为4.63%。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六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时空格局与趋势,为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分区策略制定和划分沙漠化扩展屏障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有干旱少雨、多风和丰富的沙物质,人为因素有生产活动、耕作经营方式和人口增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沙地水分分布状况及其意义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6  
冯起  程国栋 《土壤学报》1999,36(2):225-236
按生物气候带、干燥度、沙地土壤水分平均含量和降水量组合等特点,将我国沙地和沙漠分为荒漠带、半荒溴带、干草原带、半湿润带和南方湿润带五个沙漠区(青藏高原区除外)归纳分析各沙区水分运动基本规律、稳定含水率和有效储水量等项目,探讨影响我国沙地水分分布状况的主要因子,提出了我国不同沙带固沙造林具体措施和适宜选用的植物种。最后讨论各沙地开发和农业生产方向以及灌溉农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全球荒漠化现状和我国荒漠化研究的动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球荒模化的最新评估和我国荒漠化研究的动向。荒漠化最近定义为: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我国荒漠化研究在过去的条件下,将大部分力量投入上述荒漠化研究的一部分,即:我国北方地区沙质荒漠化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目前除了在该领域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及在不同地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探讨整治模式外,已按“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要求,向广义荒漠化研究扩展。鉴于国内外荒漠化研究在学术上仍存在较大分歧,为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笔  相似文献   

14.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但由于地处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扩展均十分严重。资源富集和环境脆弱已成为该市资源环境的两大重要特征,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生态经济是该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榆林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特色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等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沙漠化过程中,人为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沙漠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在1994~2000年这6年的时间尺度下,选取张掖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张掖地区粮食总产量和黑河中游耗水量为指标,尝试性地来定量探讨了人为因素在黑河流域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人为因素在黑河流域张掖地区沙漠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占68.5%。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在 RS与 GIS技术的支持下 ,对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具体表现为通过空间分析 ,对不同土壤侵蚀下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貌特征下的土壤侵蚀状况、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的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 ,其次为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我国的水力侵蚀以微度水力侵蚀为主 ,随着侵蚀强度的增加 ,侵蚀面积在逐渐减少 ;我国的风力侵蚀以剧烈风力侵蚀为主 ,随着侵蚀强度的增加 ,侵蚀面积逐渐增加 ;在冻融侵蚀区以微度冻融侵蚀为主 ,随着侵蚀强度的增加 ,侵蚀面积逐渐减小。对我国威胁最大的是风力侵蚀 ,因此 ,研究如何防治风力侵蚀 ,阻止土壤沙漠化 ,在目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景观格局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86年、1993年及2000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陕北农牧交错带19862000年土地荒漠化景观格局的演变。结果显示,该区近15年来荒漠化的范围逐渐扩大,景观结构上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剧。但荒漠化程度明显下降,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21474.5hm^2,荒漠化的主导类型已由严重荒漠化转变为中度荒漠化。1986~2000年荒漠化景观整体上向西南和东北方向扩展,严重威胁着西南和东北部黄土丘陵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8.
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齐善忠  王涛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4):98-101,109
利用最新的土地沙漠化遥感监测数据(2000年),研究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土地沙漠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其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具体对策和措施。结果表明,2000年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共有沙漠化土地13508.4km2,土地沙漠化类型包括耕地、草场、砾质沙漠化以及沙丘活化4种,总面积占监测土地面积(114446km2)的11.8%,其中轻度沙漠化土地27.4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0.2%,中度沙漠化土地1321.4km2,占9.8%,重度沙漠化土地2274.3km2,占16.8%,严重沙漠化土地9885.3km2,占73.2%,区内土地沙漠化形势严峻,以严重沙漠化土地类型占优势,特别是在黑河流域下游地区。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对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其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张雄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4):178-181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但由于地处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扩展均十分严重。资源富集和环境脆弱已成为该市资源环境的两大重要特征,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生态经济是该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榆林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特色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等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Desertification in north China is ongoing despite the endeavours to mitigate it over the past 50 years. Overall examination of the context of desertification and defects of desertification‐combating programmes is a prerequisite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which is now attracting general concern in China. The physiographic circumstances of north China, including the dry, continental, mid‐latitude climate, easily erodible soil surface and water shortage, provide the background to desertification. Climatic arid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d use and land management in recent decades have produced great stress on the land. The ineffectiveness of anti‐desertification measures ascribed to inadequate scientific involvement in decision‐making, neglect of the human dimension and the lack of a well‐organized desertification monitoring system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