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植物作为校园景观造景的要素之一,对于校园景观的塑造与表达至关重要。如何运用相对特殊的植物在校园景观中巧妙布局来展现丰富的校园风貌,是本文主要分析的角度。秋色叶植物独特的观赏价值是校园景观中优秀的造景元素,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秋色叶植物在校园景观中别具魅力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分析,相应地提出校园景观中植物造景所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整体的阐述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鹏 《中国园艺文摘》2012,(8):93-94,87
目前在我国的校园建设中,校园景观成为建设的一个重点。如何对植物群落进行优化配置已经成为关系到校园景观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植物群落配置的意义在于将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配,通过统一的规划布局和设计,最终达到美化校园景观的目的。通过对西北地区校园的实际分析,列举在西北地区校园中现有的植物群落,并探讨如何对植物群落实现优化配置,最终达到优化校园景观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花卉》2020,(6)
通过使用对比的方法,从古代书院的建筑布局、手法等方面与校园景观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校园景观的特点功能进行总结。一方面,校园景观在空间布局上,应该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另外设计师在设计考量时,需要运用了科学的理念,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具备育人的功能,从而更好的促进校园景观的打造。  相似文献   

4.
闫川  刘慧颖 《现代园艺》2024,(3):139-142
2021年4月,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构建一流的大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扩大招生体系的稳步推进,许多高校相继在其他省市或地区建立分校区,为校园建设和发展拉开了新的篇章,注入了新的活力。系统梳理了我国校园发展历史,总结和评述国内校园发展概况。对校园景观的类型进行区分,并以史为鉴,从选址、风格、布局、功能分区等多个层面着重论述校园中不同区域景观设计中的重点,从建筑、水体、道路广场、雕塑小品等角度,探讨不同校园景观要素设计中需注意的要点,为校园景观设计提供一个普适性高、可操作性强的设计要素体系。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景观设计学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景观,并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阐述了景观设计学的内涵,并分析了尊重场地、形式布局、景观空间、植物配置、文脉特质5个方面在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其对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景观的后期维护提供建设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婧怡 《现代园艺》2013,(20):109-109
本文主要对日式景观住宅设计的特点进行探讨,包括设计中的规划布局、入户景观、中心景观、宅旁绿地、道路景观、建筑小品、植物配置、景观色彩等几个方面;然后结合我国目前景观住宅设计的实际情况,分析对日式景观住宅设计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李小霞  王蕾 《现代园艺》2022,(9):139-142
近年由于国内都市农业的兴起、田园生活热潮的出现、校园景观功能转变,及相关教育改革政策推动等因素,可食用景观亦逐步走进校园空间.基于广州市小学可食用景观实地调研,就小学校园中可食用植物应用情况、养护管理情况与场地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并就小学空间中可食用景观设计的功能布局、种植分区、植物选择方面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为相关类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绿化最直接地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本文分析了开平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以及城区三大类型道路的植物景观特色,探讨开平道路植物景观设计在设计理念、景观布局、行道树选择等方面的发展及其在城市人居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既有校园景观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景观空间,具有实用功能和精神作用,良好的景观环境有利于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西南林业大学老校区面临师生增加,校园复合功能需求增加,校园景观环境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空间转化、道路景观改善、绿化造景优化、校园文化提炼4个方面进行景观微更新,增加校园景观的连续性,增加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脉延续,让老校区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以展示湿地景观及文化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于一体的大众化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其湿地景观的塑造和表达特色明显,在总体设计、道路布局、空间疏理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且将各种类型的湿地景观化、情景化,在追求精密风格的同时,还夹杂着东方园林中的空间渗透与穿插的浪漫情结。现就中国湿地博物馆景观空间结构及形态设计进行分析,归纳出还原自然,虚实相交、柳暗花明,动态布局,步移景异等湿地景观展示特色。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渐渐普及,高校迅速增加。由于我国校园景观设计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较少,所以大多数高校景观布局模式相似,造成多处消极景观空间。本文对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的景观空间进行研究,通过校区的现状分析景观空间情况,针对校内景观空间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消极景观积极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绿化景观的不断提升,富有乡土气息的果树逐渐成为道路绿化中不可或缺的植物种类,并已成为绿地景观中的一个亮点。通过对西安道路绿地中果树的应用分析,探讨果树在道路绿地景观中的作用,为果树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寻求更广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行道树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进行长期的观察、测量和取样调查,系统分析热带地区校园行道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美观性和交通适应性等问题以及病虫为害情况,创造性地提出根据校园人流量进行行道树功能区分的概念,在人流密集道路边注重遮荫性,种植榕树、非洲楝、苦楝、火焰木等树冠较大,遮荫功能较好的树种,在人流不太密集的道路旁种植椰子等热带植物,着力展现热带风情的同时,避免椰果坠落砸伤行人车辆的弊端。根据热带地区蚊虫滋扰师生生活比较严重的问题,提出在师生宿舍等生活区广泛种植非洲楝和苦楝,在美化校园的同时,防蚊驱蚊,消除疾病传染源,保障师生健康安全,同时提出校园行道树建设应该遵循经济性原则等一系列校园行道树景观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曹帅  庞灿 《现代园艺》2023,(5):108-110
通过实地调研广州3所民办高校校园思政景观建设情况,调查校园思政景观在育人方面发挥的功能,分析民办高校校园思政景观建设问题。结果表明,广州软件学院在校园思政景观建设方面较为突出,广州南方学院校园思政景观形式较为单一,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校园思政景观较为缺乏。建议民办高校要注重思政文化在校园景观建设中的融入,将校园建设成为思政育人的第二课堂,积极探索思政文化传承与发扬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绿地道路作为校园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生活各功能区的连通性上发挥了主要作用,但这些道路是规划中多数参考园林绿地规划,比如道路延长性、景观完整性等,忽略了人们生活中对道路的现实需求,使绿地中因踩踏形成新的“小路”,破坏了绿地的景观效果。以南昌工程学院的绿地道路规划为例,从人性化需求的角度,浅谈校园道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合理的绿地道路规划,使道路更具有人性化,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最终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卢婷 《花卉》2021,(12):26-2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普及化,人们越来越重视校园景观环境、绿化环境。面对当前的校园规划发展趋势、院校整合等问题,为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校园景观绿化改造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校园景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讨论高校校园景观绿化改造中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校园从单纯教学功能迈向多元化,校园外部环境设计也随之不断演变发展。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合川校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为例,从山地校园景观结构布局、文化内涵的表达、特色景观塑造的角度详细阐述,对山地校园景观构建作多维度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高校校园的景观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而校园景观中的雕塑小品是一所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最容易结合学校特色设计的景观。通过对湛江地区3所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对高校校园内的雕塑小品应用手法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教书育人理念的不断更新,校园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人性化,校园交通景观作为校园整体景观的分支之一,在校园中扮演着结构骨架式的重要角色。但是,校园交通景观大多借鉴的是城市交通景观的设计手法,没有突出其独特性和校园使用主体的需求。从环境心理学的感觉体验论和空间行为论入手,通过实践观察和访谈,分析校园中不同性质的出行活动对校园交通景观不同的需求度的方法,再将所得的景观需求度结合目前大学校园交通景观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出大学校园交通景观设计方案,为创造安全、舒适、符合大学校园氛围的人性化校园交通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标准。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上升。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城市,布满绿化的城市一直是人们的向往。在城市生活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上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因为其与那些为别的非生活道路设计景观还不一样。生活型道路分为很多种。基本可以分成三种道路绿化形式。针对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对生活型道路的绿化景观的设计还有布局进行分析。争取为我国设计出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