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北京杨作对照 ,研究了辽宁西部地区 15年生 10个杨树无性系的丰产林。通过对树高、胸径和材积方面的对比研究及个别年份的生长因子的方差分析、数量成熟年龄的分析 ,进行了优良无性系品种选择。研究表明 ,对于营造丰产林 ,87号杨 (P .×beijingensis) ,83号杨 (P .× popularis ) ,84号杨 (P .×deltoidesBartr.cv .‘Shanhaiguanensis’)较适合。为该地区选择优良的杨树无性系营建纸浆林及杨树丰产林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胡杨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胡杨(P.opulus simoniiP.euphratica)是由辽宁杨树研究所通过小叶杨(P.simonii Carr.)与胡杨(P.eu-phratica O liv.)杂交再与速生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L)复合杂交而选育出的新品种,在当地具有速生、耐盐碱的特性。平罗县及周边地区宜林盐碱地面积较大,急需速生且耐盐碱树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疆伊犁州引进的426个杨树品种(无性系)两年生林木生长特性进行调查,筛选出速生品种,为该地区杨树的良种选择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杨树品种两年生林木生长状况,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树高和胸径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类[结果]可将426个杨树品种两年生林木分为三大类:第Ⅰ类为生长快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4.21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4.89 cm;第Ⅱ类为生长较快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3.57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3.84 cm;第Ⅲ类为生长慢类,树高年均生长量为2.81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2.52 cm.筛选出杨树优良品种(无性系)220个,其中树高和胸径生长快型的95个,树高和胸径生长较快型125个,占总数的50%以上.[结论]初步筛选出220个杨树优良品种,这些杨树品种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宜在伊犁河流域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5个杨树无性系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为杨树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和杨树制浆造纸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中汉22杨(P.×deltoidescv.‘Zhonghan-22’)、皖林1号杨(P.×deltoidscv.‘Wanlin-1’)、Z9(P.×deltoidscv.‘Z9’)和B3(P.×deltoidscv.‘B3’)5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分别测定其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无性系及不同材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综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提物、10 g/L NaOH抽提物的含量,在所测的5个杨树无性系试样中分别为749.7~830.7,398.1~434.1,177.1~198.0,8.8~14.8和190.2~237.2 g/kg。5个杨树无性系成熟材中的综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均高于幼龄材,木质素含量均低于幼龄材;苯醇抽提物含量除皖林1号杨外,其余无性系均表现为成熟材大于幼龄材;10 g/L NaOH抽提物含量在不同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综纤维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苯醇抽提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余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无性系之间,综纤维素含量和10 g/L NaOH抽提物含量在P=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木质素含量在P=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余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从化学成分来看,5个杨树无性系均是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由于无性系之间化学成分差异显著,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在选择制浆造纸原料时,应优先考虑无性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4个黑杨派新无性系苗期生长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Logistic方程对黑杨派(Populus aigeiros)杨树4个无性系的扦插苗高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显著,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对影响苗木生长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认为气温对苗高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杨树肿茎溃疡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树肿茎溃疡病,是一种新病害,近年来在黑龙江、吉林两省普遍发生,为害多种杨树品种,其中以小×黑(Populus simonii×nigra)、小青×黑(Populus pseudosimonii×nigra)和北京杨605(Populus pakinensis-605)受害严重。由于肿茎溃疡病,会导致育苗和造林的失败,对杨树威胁很大。为确保杨树育苗和造林成果,自198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5个杨树无性系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为杨树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和杨树制浆造纸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Neva’)、中汉22杨(P.×deltoides cv.‘Zhonghan22’)、皖林1号杨(P.×deltoids cv.‘Wanlin1’)、Z9(P.×deltoids cv.‘Z9’) 和B3(P.×deltoids cv.‘B3’) 5个杨树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分别测定其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化学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无性系及不同材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综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提物、10 g/L NaOH抽提物的含量,在所测的5个杨树无性系试样中分别为749.7~830.7,398.1~434.1,177.1~198.0,8.8~14.8和190.2~237.2 g/kg。5个杨树无性系成熟材中的综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均高于幼龄材,木质素含量均低于幼龄材;苯醇抽提物含量除皖林1号杨外,其余无性系均表现为成熟材大于幼龄材;10 g/L NaOH抽提物含量在不同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综纤维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苯醇抽提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余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无性系之间,综纤维素含量和10 g/L NaOH抽提物含量在P=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木质素含量在P=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余化学成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从化学成分来看,5个杨树无性系均是制浆造纸的优良原料。由于无性系之间化学成分差异显著,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在选择制浆造纸原料时,应优先考虑无性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是我国平原地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之一。速生杨均属杨派无性系,是从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107、108、中林46、2025等速生树种,因其在太康县生长快、出材率高、经济价值显著,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成为四旁绿化及林网的主栽品种。太康县林业局经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其丰产栽培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个白杨派无性系抗寒性的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6个I-101(Populus alba)×84K(P.alba×P.glandulosa)优良杂种无性系(‘02-3-32’‘02-8-21’‘02-21-13’、秦白杨1号、秦白杨2号、秦白杨3号)、4个I-101×毛白杨优良杂种无性系(‘04-16-10’‘04-14-15’‘04-17-12’‘04-19-14’),以及I-101、84K、毛白杨30号3个对照无性系的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在一系列低温胁迫(-15、-20、-25、-30、-35℃)处理24 h后,测定他们的电导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4个不同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各无性系的抗寒性的结果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明显,抗寒性由强到弱表现为秦白杨2号、‘04-16-10’‘04-14-15’‘02-21-13’、秦白杨3号、84K、I-101、秦白杨1号、毛白杨30号、‘04-17-12’‘04-19-14’‘02-3-32’‘02-8-21’。研究表明,在4个抗寒指标综合评价中,秦白杨2号抗寒性表现最好;‘04-16-10’与‘04-14-15’抗寒性也明显强于其他无性系,可为抗寒性优良新品种选择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杨树的抗寒性,以5个参试无性系和3个对照无性系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在-15、-20、-25、-30、-35℃低温下胁迫处理24 h后,测定其生理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方法对8种美洲黑杨无性系抗寒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半致死温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用于定量评价8个供试无性系的抗寒性,各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显著;8种美洲黑杨无性系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为南抗杨‘08H1-6’‘03S4-1’‘08H11-11’陕林3号‘08H2-16’69杨‘08H4-5’;在5个抗寒性指标综合评价中,‘08H1-6’、‘03S4-1’、‘08H11-11’抗寒能力介于南抗杨和陕林3号之间。该研究可为杨树优良抗寒性新品种选择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抗寒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以9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了相对电导率、钾离子相对渗出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并进行了苗木生长恢复试验,根据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各无性系抗寒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抗生差异较大,尤其B429,易县毛白杨、B433与其它5个无性系相比抗寒能力较差,各一系抗寒性由大到小依次是:MXI〉B432〉B430〉MX2〉B431〉B414〉B429〉易县毛白杨〉B433。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布局作物生产,利用东北地区71个站点的气象资料以及年鉴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综合效益,按产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吉林省南部和中部平原及辽宁省大部地区最适宜种植玉米;黑龙江省大部地区及辽宁省东南部地区最适宜种植水稻;而大豆适宜种植在东北北部、东部低温或多雨地区。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低温胁迫下8个白杨派无性系抗寒性强弱,以1年生休眠苗为试验材料,测定-15~-35℃下的电导率、SOD、POD、CAT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配合拟合的logistic方程并求出半致死温度,采用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对其抗寒能力进行排序,并对6项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抗寒性差异明显,其半致死温度在-32.40~-23.53℃;无性系A50的隶属函数值最大,各项测定指标表现良好,抗寒性最强;依据相关性分析,相对电导率、POD、MDA与无性系抗寒性综合评价值呈显著相关,可对8个无性系的抗寒能力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综合评价方法对抗寒性的排序为A50>秦白杨1号>84K>新疆杨>A46>I-101>毛白杨>A39。  相似文献   

14.
辽西河滩地杨树立地质量代换评价及适地适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数量化地位指数方法实现了小青杨、北京杨、小钻杨、健杨等辽西主要适宜杨树种类间的立地质量代换评价,建立了6对树种转换评价的配对方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地适树分析,将江西河滩地分为5个地力等级,分析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树种生长特性,在高地位质量条件下健杨生长最好,在中等立地条件下小钻杨为最优造林树种,在立地条件较差时小青杨、小叶杨较为适宜,北京杨则不作为辽西今后大力发展的树种。最后为不同地力等级内的各立地类型设计了最优造林树种和主要的改土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5.
84K杨的生长特性及杂交可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育苗、造林试验及相关研究,得出了84K杨的生长特性主要表现为:生长迅速,1年生苗通直高大,平均高3.5m左右,最高达5.0m;苗木速生期出现在6、7月份,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64.5%和46.4%。对比试验林中材积生长量比毛白杨高79.8%,比毛白杨3个优良无性系大11.3%;抗病性强,3年生对比林中84K杨对主要病害黑斑病、叶枯病和锈病的感病指数分别为1.60%、1.18%和0.28%;对干部溃疡病,生长旺盛的植株几乎不感染;抗寒、抗旱性强,84K杨的抗寒、抗旱性比新疆杨、M101杨、毛白杨30号都强;根系发达,根蘖能力强,育苗成活率高;84K杨作亲本的杂交组合杂交可配性好,杂种优势强,是很好的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6.
在东北西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为了给正确选择营造薪炭林的树种提供依据,从紫穗槐、胡枝子、柳、榆、杨、沙棘等树种的生理特性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这些树种的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及水分状况,选择了一些光合速率高、叶绿素含量多、抗旱性强的树种。经过几年的测定和选择,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在内蒙北部和吉林西部应大力营造紫穗槐、胡枝子等;在黑龙江省西部应发展柳、榆、杨等;在辽西发展紫穗槐、沙棘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杨树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抗寒性强的杨树品种在晋西北地区适地推广,以大同杨树局选育的6种杨树为试验材料,分析越冬期间其主要保护酶SOD、PPO、POD活性变化规律,探讨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的关系,并为6种杨树的抗寒能力进行排序:C4>A20>K7>C38>C51>C1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2000年以来,辽宁省杨树遭受5次严重的越冬伤害,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构建有效冻融伤害模型,能够为杨树越冬伤害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本文在阐明杨树越冬伤害机理并提出有效冻融伤害累积效应假说基础上,选择发生有效冻融的天数、发生有效冻融的日最低气温、树木健康指数和无霜期作为参数,构建杨树有效冻融伤害模型,并进行检验。  结果  黑杨派速生杨树对无霜期的最低要求天数是170 d。在抗寒锻炼期和脱锻炼期内,当日最低气温 ≤ ?3 ℃、日最高气温 > 0 ℃,且日较差 ≥ 12 ℃时,黑杨派速生杨树会发生有效冻融伤害。有效冻融伤害风险指数(RIO)越大,越冬伤害的风险越大。应用构建的模型绘制辽宁省黑杨派速生杨树越冬伤害风险评估图。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黑杨派速生杨树越冬伤害评估的准确率达到75%。  结论  杨树有效冻融伤害模型有较大实用价值,为辽宁省等省区的杨树越冬防、减寒灾打下基础,为中国北方地区杨树造林和营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姚志红 《北京农业》2012,(18):137-138
杨树是辽宁省的重要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可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农业防护林。本文浅析了杨树苗的扦插技术,以及扦插后的树苗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7个杨树无性系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电阻抗法对其抗寒性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弛豫时间(τ) 、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电阻率(r)、电阻率(r1)、胞外电阻率(re)、胞内电阻率(ri)拟合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与电导率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re是相对适用的一个参数,可较好反映出不同无性系的抗寒能力;采用电阻抗法测定不同无性系抗寒性结果与传统的电导率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具操作更简单、快捷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