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进行河蟹人工养殖时,有一些河蟹个体较小,往往栖息在洞穴中,很少出来活动和觅食,因此生长缓慢,被称之为“懒蟹”。 产生“懒蟹”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由于池水中溶氧量低而造成河蟹在水中感到不舒服离水上岸栖息。这样时间一长就造成了河蟹在沿岸洞  相似文献   

2.
<正> 在河蟹人工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个体较小、体色深暗,缺乏光泽,不爱活动和栖息于洞中的河蟹,称之为“懒蟹”。形成“懒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原因 1.1 水质恶化、溶氧低会引起河蟹不适,其逃出水中,爬上岸栖息,久而久之,便在池  相似文献   

3.
“懒蟹”,也称“落脚蟹”,在河蟹饲养过程中,发现不少塘口有此种蟹。当年蟹苗年底大的体重达到2两左右,而小的只有几克,个体悬差很大,有些蟹栖居远离水层的穴洞里,终日不出来活动和觅食。这种蟹一旦发现,如不采取措施,其个体  相似文献   

4.
孙建富  吴胜 《水产科学》1996,15(4):27-28
懒蟹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孙建富吴胜(大连水产学院,116023)(大连水产学校)关键词:河蟹,原因,防治通常把长期栖居在远离水层的穴洞、泥沙、石缝中、终日不出来活动、觅食,很难蜕壳长大的河蟹称之为懒蟹。懒蟹个体极小,最小的只有高粱米粒一般大小,又不易...  相似文献   

5.
幼蟹培育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蟹培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河蟹的养殖生产。目前,在幼蟹的培育过程中,常会由于某种原因,使一部分幼蟹个体较小,不肯生长或生长缓慢,它们长期栖息在洞穴之中,不愿出来活动和觅食,这部分幼蟹被称之为懒蟹,俗称“小老蟹”。现结合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幼蟹培育过程中懒蟹的控制作如下分析:1严格控制放养密度现在有许多的养殖户存在着放养密度越高幼蟹出池量就越多,获得效益也越高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高密度的培育幼蟹,往往会使养殖水体水质处于不良状态,而且极易造成饵料的不足,这是懒蟹形…  相似文献   

6.
在一龄蟹培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出现一部分个体奇小,似乎始终长不大的幼蟹。它们往往柄居在远离水面的穴洞里,懒得出来活动和觅食,俗称“懒蟹”。“懒蟹”的形成严重影响了养蟹的产量与效益。因此,在蟹种培育阶段如何有效控制“懒蟹”的形成是值得各养殖单位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养殖河蟹仅见效快,而且收益高,但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类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懒蟹“、“洞蟹“,影响着河蟹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每当金秋时节,人们在品尝河蟹时,常听到一些人议论:“这种河蟹味道鲜美,好吃”,“这种河蟹味淡,土腥味重,不好吃”。同样是河蟹,为何会出现不同的肉味品质呢?河蟹品质可分为个体品质及肉味品质两种。从个体规格看,成蟹个体越大,品质越好,价格越高。因此,在增养殖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生长快,个体大,疾病少,性成熟晚的长江水系河蟹为好,以求获得更大规格的个体,获得更高效益和更佳的品质。在长江水系河蟹中又分为三种:一种是直接从长江捕捞的幼蟹;另一种是从长江口海边捕捞的蟹苗培育成的幼蟹;其三,用长江水系亲蟹人繁后…  相似文献   

9.
关于河蟹质量评比标准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河蟹养殖业历经10多年的大发展,“吃蟹难”问题已经解决:2004年河蟹总产量已达41.8万吨。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商品蟹的上市规格小、品质差。小个体(体重50~100g)的河蟹占总产量的70%左右,价格低下;而个体硕大(150~400g)、膏脂丰满、肉味鲜美的优质蟹数量少,价格仍居高不下。解决“吃优质蟹难”的问题,改大养蟹为养大蟹、养优质蟹,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各养蟹大省的行政管理部门纷纷举办“螃蟹节”,旨在促进河蟹及加工产品的营销,  相似文献   

10.
<正>曲靖市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绝大部分地区水温都是河蟹的适宜生长温度。在市农业局科技示范园稻田开展河蟹大眼幼体培育扣蟹及商品蟹养殖示范研究表明,在不用任何蜕壳素的情况下,同期河蟹蜕壳周期比江苏等地有所缩短,个体有所增大。在曲靖师宗溜子田水库天然放养大闸蟹仅5个月,在不投任何人工饲料情况下,雄蟹最大个体达320克、雌蟹最大个体达280克,河蟹肉质鲜甜、黄膏饱满。曲靖市农业部门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河蟹养殖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养殖户在养蟹过程中,常有一些河蟹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觅食,且个体较小。据笔者多年对养蟹池的观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养殖水体溶氧太低河蟹对水体的溶氧要求需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溶氧过低就会引起河蟹不吃食、不蜕壳;当水中溶氧低于4毫克/升时,河蟹在水中就感到不舒适,有时就要往岸上爬,打洞穴居;当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河蟹则大部分离开水体,上岸栖息,时间一久,它就能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且个体也难长大,形成“懒蟹”。2养殖水体变动频繁由于河蟹属两栖动物,它既能在水中生活,…  相似文献   

12.
河蟹是我国特产,又称螃蟹、大闸蟹和毛蟹等,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各海域沿岸及通海的河流、湖泊中。在分类学上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螫蟹属。该属有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四种。后两种个体小,经济价值不大;而前两种个体大,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实际上是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总称。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在北方,由于当年生产的河蟹苗不能长到商品蟹规格,扣蟹要经过越冬后,第二年秋天才能达到商品蟹规格。另外,秋季正是大部分河蟹收获的季节,价格较低,若要经过越冬,在春节或第二年开春后出售,价格就会很高,所以说一般的河蟹养殖户都会采用越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 秋天,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有的养蟹户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引起河蟹大批死亡。预防河蟹死亡,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 自然死亡 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份,都有一批生长了两年的河蟹由“黄蟹”蜕壳成为“绿蟹”,性腺成熟,进入其生命的最  相似文献   

14.
<正> 长江水系生长的河蟹(以下简称长江蟹),由于具有水源充沛,水草丰茂,生长期长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以其“金爪黄毛,青壳白肚,个体硕大,肉质鲜美”而在国内及港台地区享有盛誉。为了把长江蟹种移植到河北生长,也为了补充长江蟹苗的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11月4日,第四届"中国名蟹"大赛(首届蟹王蟹后争霸赛)暨全国河蟹"三产"融合发展峰会在兴化举行。今年的名蟹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6个河蟹重点产区的40多家养殖单位参加,他们各自带来了获得国家、省、市级优质河蟹品牌的各水系中华绒螯蟹。参赛雄蟹个体体重250g以上,雌蟹个体体重175g以上,个体重量均衡,体质健壮,行动敏捷、活力强,两螯八足齐全。为保证本次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参赛的所有大闸蟹一律只见编号、不见品牌,按雌雄分别辩色、称重、测量体长,输入计算机,按照组委会通过的《中国名蟹大赛评比标准》,采用《中华绒螯蟹优质蟹评比软件系统》进行评审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蟹池有效水体,提高河蟹养殖综合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河蟹、鳜鱼、异育银鲫、青虾等养殖品种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态学原理,在组装嫁接“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伊乐藻在蟹池中的应用”“、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等河蟹养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经过3年时间(2002年~  相似文献   

17.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在海水里生,淡水里长的洄游性动物,河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偏高,是淡水中名、特、优水产养殖珍品.在试验中,虽然投放扣蟹规格整齐,但出池规格并不整齐,主要是河蟹投放雌雄比例失调.雄性河蟹生长速度快,最大个体150g以上.我们认为,投放比例适当,是提高河蟹饲养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一种在淡水中生长育肥、在海水中生殖繁衍的洄游性甲壳类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辽河、瓯江三大水系,其中长江水系河蟹因其生长快、个体大而成为我国河蟹养殖业的主力军~([1])。20世纪50年代沿海河流兴修水利工程,阻断了河蟹的洄游路线,造成降海产卵的亲蟹减少,幼蟹又难以入湖肥育,导致河蟹野生资源急剧下降,甚至在个别河蟹产区  相似文献   

19.
推行河蟹健康养殖,既是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必要途径,也是确保河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与此相关的“四质”问题,作肤浅的探讨。一、种质优良的种质是推行健康养殖的基础。近年来,由于“南蟹北调、北蟹南下”,加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蟹种混杂及种质退化。主要表现为:个体性腺成熟前提,养殖病害特别是“颤抖病”等传染病增多,成蟹规格减小。这种品种本身的退化给养蟹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值得一提的是,对河蟹品系的认识,存在一种误区,即片面强调长江水系是正宗中体绒螯蟹。事实上,无论是…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大闸蟹,隶属于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两岸江河湖泊。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和长江天然河蟹的大肆捕捞,天然蟹苗日益枯竭,其质量已无法满足河蟹养殖发展的需要;80年代以后我国海水河蟹育苗技术成功并得到推广,河蟹的增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产量持续增加,但养殖出的河蟹依然存在个体规格小、抗病性差等种质资源退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