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以结球甘蓝为材料,调查了晨光平头、四月慢及丰田等3个品种自然群体中自交不亲和株的分布;探讨了晨光平头父代亲和指数的不同选择强度对子代亲和指数的影响;分析了丰5、四2、晨27等3个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中各代亲和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甘蓝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自交不亲和性的选择强度越大,选择效果越大;连续选择自交亲和指数低的单株自交4~5代,是选育优良自交不亲和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甘兰利用杂种一代优势,目前主要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一代杂种种子。因此,选育出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是利用甘兰一代杂种优势的基础,我们从1974年开始甘兰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工作,至1978年选育出781、782、783、784、785五个株系的自交不亲和系。  相似文献   

3.
从青种平头中选育自交不亲和系与黑叶小平头自交不亲和系进行组合力测定,选出三个产量较高的杂种一代,初步认为有推广希望。对青种平头、金早生、DT409和丹京早熟四个品种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关于甘兰杂种一代利用及其遗传行为的研究是在1971—1979年进行的。以北京早熟、迎春、金早生、斯达哈诺夫卡等品种为材料,选择优良单株连续自交。根据主要经济性状、亲和性、配合力进行选择并共培育出六个优良自交不亲和系。其同共特性是:性状整齐一致,高产并可作为配制一代杂种的优良亲本。利用上述培育的甘兰自交不亲和系及引自上海园艺研究所的黑叶小平头自交不亲和系的材料,进行了160多个组合搭配,从中选育出一个早熟、二个中早熟优良组合。在培育自交不亲和系及选配优良一代组合过程中也研究了甘兰遗传行为。  相似文献   

5.
结球甘蓝是上海郊区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引种栽培历史仅百余年,经长期驯化,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结球甘蓝品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开展了结球甘蓝品种资源的调查搜集、引种利用和育种研究工作,先后育成了“四月慢”甘蓝新品种,同时还选育出一批自交不亲和系,为结球甘蓝杂种优势利用储备了物质基础;70年代中期以后,利用自交不亲和系为亲本,配置组合育成的结球甘蓝一代杂种,大量用于生产,如“夏光”甘蓝应用至今已30多年,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对我国结球甘蓝的生产及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利用甘蓝的杂种优势生产杂种一代主要有2种途径,即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和利用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一直是甘蓝配制杂种一代的主要方法[1].和自交不亲和系相比,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可以克服人工蕾期授粉繁殖亲本成本高、长期连续自交生活力衰退、杂交率易受留种环境制约等缺陷(杂交率很难达到100%).与核不育相比,胞质雄性不育具有转育简单、不育性容易保持的优点[2].因此,育种工作者在开展甘蓝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都在积极寻找利用雄性不育这一有效途径[3,4].本试验试图利用发现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通过与不同甘蓝自交系杂交及连续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7.
淮南94-10-5甘蓝是利用90-2-5-2-4和92-6两个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中晚熟秋冬甘蓝一代杂种。在品比区试及省内外生产中,表现出丰产、优质、抗寒性强、采收期长等特性,较同类甘蓝品种新丰增产3.7%至10.1%,平均产量75t/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结球甘蓝伏秋-56系我站与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联合育成的耐热甘蓝一代杂种,双亲均为自交不亲和系。1996年被南京市蔬菜局确定为重点推广品种,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一、杂种一代亲本原种的繁殖 1.播期甘蓝的种株要在低温下通过春化才能抽薹开花,所以必须在前一年秋天培育种株.中熟、中晚熟品种的自交不亲和系可在7月中旬育苗或8月初直播,早熟、中早熟品种的自交不亲和系一般在8月上旬育苗或8月20日前后直播.  相似文献   

10.
甘蓝杂种优势利用和自交不亲和系选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关于甘蓝杂种优势利用的问题,我们曾在本刊1977年第2期《甘蓝杂种优势利用》一文中介绍了我们的看法。1977年以来,我们继续深入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并取得较大的进展。现已用育成的10余个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出“京丰1号”等7个早、中、晚熟配套的甘蓝一代杂种,在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京津地区甘蓝一代杂种已占甘蓝总栽培面积的95%以上,对提高甘蓝产量,增加市场蔬菜供应起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12,(2):46-48
正方智远,著名蔬菜遗传育种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甘蓝遗传育种研究。在国内率先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于1973年育成我国第一个一代杂种"京丰1号",后又育成不同类型甘蓝新品种12个,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蓝总栽培面积的60%~70%,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研究总结出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机制及其选育技术等成果,对我国甘蓝遗传育种有重要指导作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  相似文献   

12.
青花菜新品种“绿莲”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莲属秋中熟青花菜一代杂种,母本 86- 9-①- 2- 2- 3和父本 91- 1-①- 2- 1均是从日本青花菜品种分离定向选育的优良自交不亲和系。成熟期 65∽ 75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里绿,增产幅度 33.8%∽ 52.5%,比绿岭增产 8.2%∽ 23.9%。花球扁圆,中小花蕾,灰绿色,紧实,平均单球重量 0.26 kg左右,每 667 m2产量 825.8 kg。抗 TuMV,耐黑腐, Vc含量 1.12 mg/g,蛋白质含量 1.91%,营养价值高,品质优良。适宜天津及华北地区秋露地和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3.
根外追肥对甘蓝结实率及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甘蓝一代杂种多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由于自交不亲和系存在自交不亲和的障碍,繁种十分困难。我们曾利用5%的食盐溶液[1]和钾、钼、硼、锌等肥料[2]对甘蓝进行根外喷施,对改善和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结实率有一定效果,但因各种肥料处理组合较多,对各肥料尚未  相似文献   

14.
从1978年春起,我们开展了甘蓝杂种一代优势利用工作.五年来,已进行小区试种和大面积生产的甘蓝杂种一代有“报春”、“庆丰”、“京丰一号”等12个组合.1981年全社种植早熟、中熟组合面积达158亩,占实播面积的60.54%.一代杂种充分显示了高产、抗病、适应性强、成熟期一致、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本文仅就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繁殖、杂种一代制种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瑞甘17是以不育性稳定、经济性状良好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4-13为母本,以抗病丰产的优良甘蓝自交不亲和系03-8-1-2-4-1为父本配制的结球甘蓝杂交新品种。瑞甘17为中熟秋甘蓝品种,定植至收获70~75 d。植株开展度较大,叶色灰绿,叶球扁圆形,结球紧实,鲜绿色,口感脆甜,品质好。单球质量约2 kg,耐裂性、耐热性强,抗病毒病(TuMV)、黑腐病。瑞甘17作为秋甘蓝栽培综合表现优良、商品性高,产业化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审定甘蓝品种"秦甘50"为早熟一代杂种,该品种的父母本均为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一代种子生产是通过父母本间隔种植昆虫授粉繁殖。父母本种株的田间栽培和适合的父母本栽植比例、适时刹球、摘心、搭架、打顶和增加授粉蜜蜂都是获得"秦甘50"种子高产的关键技术。根据多年种子生产经验和汉中地区气候特点,总结出早熟甘蓝品种"秦甘50"杂交一代种子生产技术规范,其技术应用获得了种子超过50kg/667m2的产量,从而奠定了"秦甘50"大面积推广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新品种豫早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采用流离小孢子培养技术选择出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杂交选育而成.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中的一个选自台湾的极早熟白菜杂交种,另一个选自较抗病的中熟杂交种.该品种具有耐热、抗病、高效、早熟的特性,适宜在7月中下旬反季节栽培,其技术应用及品种选育荣获1999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甘杂5号秋冬甘蓝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黑叶(893-1-2-1-5-6)与自交不亲和系一叶罩顶(894-6-2-3)配制的一代杂种。中晚熟,叶色深绿,平头,结球紧实,外观整齐,净菜率较高,粗纤维少,总糖含量较高,口感好,品质优。适合秋冬季种植,以丘陵地区为佳。从播种到采收125~135 d,单球质量2.55 kg左右,平均每公顷产量67 500~75 000 kg。  相似文献   

19.
孙化军  李继红  秦伟  李可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2):211-211213
商甘蓝一号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甘蓝研究室从河南地方品种鸡心甘蓝的大群体中进行选优纯化,经多代自交分离,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9401和从武汉市郊区种植的圆形越冬甘蓝(品种不详)中经5代自交分离和定向选择,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9408交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以其高产优质、抗寒性强、耐抽薹、适应性广的综合优势赢得广大经销商和种植者的好评.2005年通过市级品种鉴定.参加了国家级区试试验,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绿宝青花菜是以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杂种一代新品种,生长强键,早熟,耐热,抗病性强,主花球大,圆整,紧密,蕾粒细细中等,深兰绿色,品质优良,商品性好,适合各地秋季栽培,是速冻加工和鲜食的兼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