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发展节水农业与防治土壤盐渍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尤文瑞 《土壤》1992,24(4):181-185
本文从发展节水农业对调控土壤水盐动态的作用及区域水盐平衡的观点,论述了盐渍地区发展节水农业有利于防治土壤盐渍化。提出了盐渍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1.实施合理调控土壤水盐动态的最佳节水防盐灌溉制度;2.采用节水防盐的灌水技术;3.减少输配水系统的渗水损失;4.合理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总被引:54,自引:14,他引:40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和农业用水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农田灌溉节水途径与技术措施,提出根据经济现状,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发展节水灌溉应重点普及输水节水技术,加强地面灌水技术和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与推广,适度发展喷、微灌技术,并注重各项节水技术措施的综合集成,实现农田灌溉各个环节上的全方位节水  相似文献   

3.
辽西低山丘陵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多、平地少的土地资源特点,以及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采取修建集流聚肥梯田、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措施,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含水量,缓解作物需水矛盾,但这些旱作节水技术措施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将它们与雨水集蓄工程、节水灌溉及抗旱保水剂应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打破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制约,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以河北省为例, 阐述了目前我国北方节水的关键。认为节水的关键在农业, 而农业节水的重点在小麦。提出在发展工程节水的同时, 注重发展生物节水和农艺节水, 以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小麦品种为先导, 与配套的节水栽培技术相结合, 实现小麦生产的节水, 这对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石麦15”和“石家庄8号”节水栽培实践论述了培育节水品种的可行性以及推广节水品种在农业节水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浅议南疆干旱农区灌区节水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疆属极端干旱农业区,生态环境脆弱,是典型的绿洲农业,以灌溉为主的绿洲经济,节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全面启动,节水已成为本区灌溉工程的重点。节水是由节水工程措施、田间节水措施、节水农艺措施、节水管理措施等有机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在本区目前节水大致分为:工程性节水和非工程性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6.
旱灾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威胁。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北方干旱地区按水利设施条件可划分为无水利设施区域和有水利设施区域。前者应以旱作农业为重点,推广地膜覆盖、作物绿肥带状轮作培肥保墒、蓄水保墒耕作、秸秆覆盖、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窑窖蓄水灌溉等旱作农业技术;有水利设施区域则以节水农业为重点推广输水系统节水、田间节水、节水型井灌、非充分灌溉和局部灌溉等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7.
节水农业是一项农、水技术紧密结合,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的系统工程,其内涵极其丰富,包括农学范畴的节水、灌溉范畴的节水和农业管理节水。节水农业的中心问题是提高降水和灌水的利用效率,用水有效性无疑成为判断各种节水措施效果与潜力的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节水措施的标准应该由有效用水向高效用水发展。  相似文献   

8.
干旱丘陵山区水资源奇缺,人畜饮水难以保证,生产用水十分困难.大力推广旱井、水窖等集流蓄水设施,蓄积天然降水,可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脱贫致富.集流蓄水设施综合利用调查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今后在大力发展上:一要明晰集流蓄水设施的产权,强化管理责任;二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三要积极发展节水微灌;四要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显著的经济效益引导广大农民建设、管理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节水农业及其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发展节水农业是促进我国北方地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述了节水农业的原理及技术体系,并着重就节水农业的生物学基础及生物学研究成果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发展节水农业应采取综合技术途径,但生物节水技术是进一步实现节水增产的潜力所在.最后就我国当前节水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38,自引:11,他引:27  
在分析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国际节水农业发展趋势与国内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阶段节水农业科技发展的5大战略,即综合节水战略、技术创新与集成战略、产业支撑战略、虚拟水开发战略,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战略。同时,进一步提出近期中国节水农业研究的重点应该主要集中在生物节水技术、非传统水资源开发技术、旱作节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以及节水农业区域发展模式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水问题: 若干研究重点与讨论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农业用水是水资源的主要消耗方式,尤其在华北地区,因地表水资源不足,大量农田灌溉导致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的不足。水循环过程是农业节水的科学基础。从水循环过程出发,开展水量转化研究,在农田水文过程界面加以调控,进行系统的节水研究,是节水研究的重点。重视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农业的市场机制,促进节水设施建设;同时深入开展水循环的基础研究,充分利用非传统水资源,是解决我国农业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地区总体上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其时空分布不适宜于农业生产。很多灌溉设施不能正常工作。与此同时,大量的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被浪费掉。因而一遇干旱,这一地区便常常缺水。这对农业生产乃至农民生活构成严峻威胁。本文分析了这一地区水资源及其在农业上的利用以及农业灌溉系统的现状,提出了节水灌溉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集成相关技术、措施与政策,加强节水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与平整土地,开发和应用适用技术以及建立良好的法规政策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灌溉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途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为探究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水平,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灌溉用水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用水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体现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特征的代表性指标,构建农牧交错的农业用水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2020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各旗县间农业灌溉用水量相差较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趋势,灌溉水量为582.41~4 905.86 m3/hm2,灌溉水利用效率为51%~84%;各旗县农业用水综合评价得分为2.26~3.67,农业用水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29个旗县中较高水平占比44.80%,中等水平占比55.20%;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对比,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实际情况,对于农牧交错带中农业用水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旗县地区,需加大力度发展农业节水措施,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资源紧缺及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中国农业水资源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农业用水中的水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节水农业是解决中国缺水问题的唯一途径。该文分析了中国当前农业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农艺节水、抗旱品种选育以及农业用水管理创新等方面论述了目前国内外节水农业上的研究进展,并由此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发展节水农业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资源紧缺及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中国农业水资源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农业用水中的水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节水农业是解决中国缺水问题的唯一途径.该文分析了中国当前农业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农艺节水、抗旱品种选育以及农业用水管理创新等方面论述了目前国内外节水农业上的研究进展,并由此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发展节水农业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集流节灌是雨养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缺乏、供需错位、土地条件差和人本素质低、农业投入少、技术含量低是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资源利用率差的主要影响因素.集流与节灌配套,是雨养农业持续、快速、优质发展的生长点,集流节灌技术既必需又可能.采用混凝土处理的地表(坡度10°)的降雨集水效率达58%,集水成本为0.52~0.70元/m~3.与常规灌溉相比,采用集水灌溉技术省水效率达60%~90%,同时还可降低空气、地表土壤湿度,减少土壤蒸发,降低植株发病率,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消除或减缓供需错位和供需矛盾,增产效益达30%~100%.果园滴灌,当年增收是总投入的2.94倍;农田、果园补灌,当年增收分别是总投入的4.33和8.55倍.  相似文献   

17.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节水农作制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节水农作制是实现干旱内陆区水资源安全的一种有效途径。该文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案例,采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及理论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该区域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用水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区域节水农作制发展的思路,并依据玛纳斯河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和水资源条件,提出了7种适宜不同类型区的节水农作制发展模式,包括低山丘陵区旱农旱牧农作制模式、冲积洪积扇中上部果蔬特色种植农作制模式、冲积扇缘带牧草咸水灌溉农作制模式、泉水溢出带水旱轮作制模式、冲积平原区现代棉作制模式、干三角洲区复套种多熟农作制模式、古湖滨平原区高效农林生态型农作制模式。该研究为推动新疆干旱区节水农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绿洲是干旱区人类活动的载体, 水是绿洲存在和发展的核心, 干旱区绿洲规模及可持续性问题与水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 依据水热平衡原理, 建立绿洲适宜规模数学模型, 结合现状气象水文资料, 测算绿洲适宜发展规模。结果表明: (1)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绿洲一直处于时空演变的过程; (2)水资源的消长变化是影响绿洲时空演变的直接驱动力; (3)水资源是制约绿洲发展规模的根本原因, 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供给现状下, 可利用水资源量已达到所能维系的最大绿洲规模, 耕地面积不宜再扩大。最后, 结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和绿洲发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在干旱区绿洲农业发展过程中, 要着力发展绿洲节水产业, 大力推广节水技术, 改进灌溉方式, 加快径流调节工程建设, 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和管理,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干旱区绿洲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Water scarcity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issues worldwide in rela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arid area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e‐off between improv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an oasis ecosystem in these areas, this study took the Heihe River Basin in northwestern China as a cas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oasis dynamics and their human driving for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ong with the 11·0% expan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he total water demand for irrigation increased by 6·3% during 2000–2010. Although tremendous economic incentives for farmers spurred the oasis expansion and cropping system changes, the key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oasis expansion in the study area was closely related to sufficient irrigation water guaranteed by new water sources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fforts that were the results of the “water‐saving society” project (cropping system adjustments and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in irrigation). This loose regulation of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partially attributable to the ignorance of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the study area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strict regul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throughout the basin and the invisible water provided by the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基于虚拟水战略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往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着重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不适于生态环境及人类生存环境极其脆弱的西北干旱缺水地区。该文在总结原有优化模型基础上通过设置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环境改善对物质水需求的刚性约束条件,提出基于虚拟水战略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并以民勤县为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虚拟水贸易系数的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而蔬菜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其经济效益与用水效益都明显提高,区域粮食依赖性也随之加剧。方案7、8在贸易基础上实施技术节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粮食安全,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有利于旱区生态环境改善。该模型求解出的优化方案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