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村级财务管理是村民财产合理使用、农村发展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与物质保障。本文通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等方面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分析。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会计队伍不稳定,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低在村级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村会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给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主要表  相似文献   

2.
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的团结,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和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财务管理仍然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一、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财务管理混乱。一是帐款没有分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帐  相似文献   

3.
由于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核算不准确、公开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发生。使得"白条子"入账在农村财务管理中成为一个普遍现象,造成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混乱,从而导致贪污侵占村集体财产的案件时有发生,也是造成村级财务混乱的主要根源。本文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中白条子报账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入手,认真细致的分析了白条子报账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今后村级财务管理规范白条子报账现象提出来合理、规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村级财务管理状况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几年,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为搞好村级财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农村财务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公开透明度不够、村集体资产流失,村级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违法违纪时有发生,村民上访,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本文根据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实践,对当前村级财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农经工作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村级财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而引起的矛盾纠纷在农村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给和谐社会带来了多种不和谐因素。本文分析了村级财务管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出来建议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马瑛 《现代农业》2012,(12):58-59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的全面推行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切实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效率。在当今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出现了多种管理模式,文章针对各种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依此提出了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泉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等促进泉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村级财务管理是当前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农村审计可以有效遏制村级乱开滥支现象,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切实维护村级组织及群众切身利益。但从近年各地的实践情况看,农村审计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主体、客体、职责不明确,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质量低下等问题,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程度上妨碍了农村审计的有效开展,也  相似文献   

9.
农村财务管理一直是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农村财务管理既是巩固和发展村级政权的基础,更是老百性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党群干群关系。一、当前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村长、会计队伍不稳定,素质偏低。由于村民委员会换届制度等原因使得村长、会计更换频繁,有许多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不懂得财务管理人员被选任为村长、造成财务知识更新慢,制度理解不透,作为村级管财务的领导对一些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多加阻挠,  相似文献   

10.
村级财务管理是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怍,对于稳定农村经济,密切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02年以来,我县依照《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依法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发现我县村级财务管理依然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监督不力等问题,造成集体资金被占、挪、贪等现象。本文就我县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养鸡专业户出现和发展的必然性与兽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古人的这句话表明,发展多种经营是农民的致富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我国城乡逐步出现了一批商品专业户,其中养鸡专业户尤为突出,一改过去每户养几只、十几只鸡的情况,发展到每户养几百甚至上千只鸡。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养鸡村、养鸡街。城乡不少地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养鸡热”。  相似文献   

12.
农民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绍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53-4455
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应重视农民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研究,更新农民教育观念,加大农民教育统筹管理和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教育投入效益和实际效果,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级各类农民教育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与就业服务工作的统筹管理,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地研究和调查研究方法,对贵州山区新农村建设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合作行为现状与原因,提出加快合作组织建设、完善项目管理等措施,以探寻政府、企业和农户个人等利益相关方多方共赢的合作形式,进而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ere is a large literature on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Included in this literature are debates about the role world view or attitudinal variables play in adoption decisions, and whether smaller farms or larger farms exhibit superio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r differ in commitment to environmental values.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extend the literature in this area by proposing and measuring discre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pproaches among sixty-six farmers in Northern New York. Using key informants interviews, purposeful sampling of farmers and a mail survey we find tw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ypes: (1) the larger-scale conservation farmer; and (2) the alternative/ecological farmer.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柏  李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98-13699,13702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原始的生产资料,为农村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是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根本与关键都在于土地。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和方法,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实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县级图书馆关注农村,服务于农民的意义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按心问题,解决的办法,拓宽为农民、农村服务的领域,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何种因素对不同规模经营主体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省926个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在OLS模型基础上采用优势分析法,比较成本收益和政策环境2个维度变量对小农户及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意愿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种稻顷均收入对小农户和种粮大户转入土地意愿均有积极促进作用,而顷均成本仅对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此外,政策环境类变量中,仅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满意度对小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政府对粮食种植的支持力度、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满意度及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满意度均对种粮大户转入土地有促进作用;对于小农户,其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主要受家庭人力资本禀赋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及家庭农业收入占比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对于种粮大户,其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主要受其感知的农业政策环境的影响,其中,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作用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太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这一主线。“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诱导边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二是诱导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并吸纳农民与其一起向农业产业化企业工人转变。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重点在于打破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僵化的农村土地政策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投入的农业科研项目资金越来越大,这对农业科研院所的壮大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随之而来的贪腐行为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文章就当前农业科研院所廉政建设工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的工作对策,从而更好地构建廉政建设体系,保证农业科研院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升食用葵的生产率是推动其产业可持续发展与保障我国油料作物安全的有效路径。基于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较前沿的GML和EBM模型,分析了我国食用葵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整体情况及其在不同产区和生产者上的差异表现,探讨了其中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食用葵的生产率整体上正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技术效率改进是其中的最主要动力,进一步减少技术效率损失的重点在于改进劳动与物质生产资料的投入规模。在地域上,黑龙江、宁夏、河北和吉林4地是推动食用葵生产率快速增长的最主要产区,而陕西食用葵的生产率正面临着下降的压力。各主要产区稳定增长并提升增速的关键在于,立足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实现种植面积的改进。在主体上,中青年生产者是推动生产率增长的中坚力量,实现其技术效率与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是劳动投入的改进,而推动老年生产者生产率增长的重点在于物质生产资料投入上的节本增效。对此,应当进一步加强先进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优化食用葵生产的空间布局,在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用活土地托管等生产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