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济麦22为试材,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设置4个试验处理:N0(不施氮),施氮量210 kg/hm2(N210)、270 kg/hm2(N270)、330 kg/hm2(N330),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70 kg/hm2内,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施氮量,籽粒产量无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效率均降低;氮肥利用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以施氮量270 kg/hm2最高。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以施氮量27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利用、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豫农20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锌配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吸收的影响,并探讨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氮锌配施能够促进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与单施氮肥相比,氮锌配施的冬小麦在开花期、灌浆期吸收的氮素较高,成熟期小麦茎杆氮素含量较低而籽粒含氮量较高.氮锌配施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施氮90、180和270 kg/hm2分别配施锌肥15和30 kg/hm2,与单施等量氮肥相比,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8%~14.4%、1.4~9.8 kg/kg和0.6~6.4 kg/kg.氮锌配施比单施同量氮肥增产8.6%、10.5% (N90),5.9%、14.6% (N180)和5.9%、5.3%(N270),其中施氮180 kg/hm2配施锌肥30 kg/hm2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锌配施比单施同量氮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3%、9.8% (N90),11.4%、2.3%(N180)和6.9%、5.7% (N270),其中N180Zn15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180Zn30在实现高产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是比较好的氮锌配施组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启动氮对可溶性糖积累、分配的影响,确定最佳施氮时期,延缓大豆叶片的衰老,增加叶片的光合能力,采用框栽法,按照氮肥施用时期设置了5个处理,研究启动氮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15+35R4(启动氮15kg.hm-2+R4期追氮35kg.hm-2)处理有利于大豆生育后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延缓叶片衰老,增强叶片后期的光合能力,并利于后期茎秆中可溶性糖的运转,增加籽粒中可溶性糖积累量,增加产量。N15+35R4较N50(基肥一次性施氮50kg.hm-2)处理产量增加了16.5%,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烟草为试材,设置3个氮素水平,研究氮素用量对暗棕壤烤烟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烤烟氮积累总量为96.99 kg·hm-2;N1和N2处理氮积累总量分别为143.35 kg·hm-2和155.73 kg·hm-2。施氮处理增加了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中氮素和烟碱含量,降低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N2(60.0 kg·hm-2)处理烤烟各部位叶片中烟碱含量大于国际优质烟叶规定的烟碱含量(3.5%)。综合考虑,暗棕壤上种植烟草,施氮量应控制在45~60 kg·hm-2之间,有利于生产优质烤烟。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启动氮对可溶性糖积累、分配的影响,确定最佳施氮时期,延缓大豆叶片的衰老,增加叶片的光合能力,采用框栽法,按照氮肥施用时期设置了5个处理,研究启动氮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15+35R4(启动氮15kg.hm-2+R4期追氮35kg.hm-2)处理有利于大豆生育后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延缓叶片衰老,增强叶片后期的光合能力,并利于后期茎秆中可溶性糖的运转,增加籽粒中可溶性糖积累量,增加产量。N15+35R4较N50(基肥一次性施氮50kg.hm-2)处理产量增加了16.5%,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6.
施氮对大豆植株氮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采用两个品种,设置3个氮水平,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大豆植株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氮肥的反应不同,黑农48的蛋白质含量高于黑农44,黑农44和黑农48的各器官全氮含量变化为:籽粒>叶>茎>叶柄;在N50处理下大豆各器官全氮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N50处理最高,N100处理对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蛋白质含量低于N50处理,N0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低;黑农48的需氮量高于黑农44,增施适量氮肥能提高大豆氮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锌氮互作对糯玉米籽粒营养品质及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Zn)是人体必需微量营养元素,缺锌引起"隐形饥饿"引发疾病,通过锌氮互作提高糯玉米(Zea mays L.)籽粒锌含量是改善人类锌营养有效措施.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比较"晋单糯41号"在4个供氮水平和5个供锌水平下营养品质及籽粒锌含量.结果表明,糯玉米籽粒赖氨酸、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及锌含量均在锌氮互作N2Zn3(氮肥240 kg·hm-2、锌肥9 kg·hm-2)处理最高,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67.58%、317.81%、78.28%、12.42%、55.65%.锌氮互作下糯玉米籽粒脂肪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以N1Zn0(氮肥180 kg·hm-2、锌肥0 kg·hm-2)处理最高,较对照显著提高31.35%.锌氮互作显著提高糯玉米籽粒锌含量,在N2Zn3(氮肥240 kg·hm-2、锌肥9 kg·hm-2)处理达到40.12 mg·kg-1,达到玉米籽粒锌强化目标值.单施氮肥、单施锌肥及互作对籽粒锌含量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各因素对总变异贡献表现为锌肥>锌氮互作>氮肥.综合建议考虑营养品质及锌含量,以氮肥240 kg·hm-2、锌肥9 kg·hm-2配施为宜.  相似文献   

8.
精细化施氮对膜下滴灌棉花地上部植株氮素吸收积累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田间膜下滴灌,在390 kg.hm-2施氮量下,设N1、N2、N3、N4、N5共5个不同追氮处理,监测棉花全生育期植株各器官的养分吸收累积量,分析不同处理对产量和养分吸收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4处理能显著增加单铃质量,达到6 782.49 kg.hm-2的高产水平;蕾期棉花叶片含氮量随5个处理施氮分配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初花期的施氮由N1、N2转变为N3、N4处理,棉花茎的含氮量也由2.67%显著增加到3.89%。盛花期棉花叶片含氮量由N1处理的4.94%显著增加到N4处理的6.81%。盛铃期的施氮处理由N1、N2转变为N3、N4,棉铃籽粒中的含氮量由4.15%显著增加到5.05%,比叶、茎、铃壳的含氮量变化明显;5个施氮处理棉花全生育期氮素累积量分别达到199.29、197.18、201.74、218.881、92.79 kg.hm-2,与产量呈协调一致的变化规律,N4处理全生育期氮素累积量最大,初花期和吐絮初期氮素吸收量达到35.41和13.14 kg.hm-2的最大值。等施氮量下不同追氮比例处理对棉花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并同步影响氮素的吸收累积量。"前重后轻"的N4处理能提高棉花初花期氮素吸收水平,协调全生育期氮素吸收累积量,从而形成高产。  相似文献   

9.
大田条件下 ,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对优质中筋小麦扬麦 10号和优质弱筋小麦宁麦 9号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旗叶光合特性及植株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扬麦 10号以中氮 (2 2 5kg·hm-2 )或高氮 (337 5kg·hm-2 )高磷 (15 0kg·hm-2 )高钾 (15 0kg·hm-2 )和中氮高磷低钾 (30kg·hm-2 )处理籽粒产量最高 ,其籽粒蛋白质含量亦较高。宁麦 9号亦以上述 3处理产量最高 ,以中氮或高氮高磷高钾两个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 ;宁麦 9号籽粒蛋白质含量以低氮 (112 5kg·hm-2 )高磷高钾和中氮低磷 (30kg·hm-2 )高钾处理最低 ,其产量也最低。两品种籽粒产量与开花期旗叶光合参数、叶面积指数 (LAI)显著相关 ;宁麦 9号开花期叶片全氮含量及开花至成熟期叶片全氮含量差与籽粒蛋白质呈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氨水平下,增加氮肥施用量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水稻有效穗数、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和稻草N含量及氮素积累量,但施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均以施氮180 kg/hm2处理最高;籽粒、稻草N含量.稻草氮素积累量及氮素总积累量则以施氮225 kg/hm2处理最高,而N180处理仅次于N25处理;氮肥用量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影响明显,氮素利用效率(NUE)、氮素收获指数(NHI)、氮素农学效率(NAE)、氮肥利用率(RE)和氮肥偏因素生产力(PFP)等指标均随氮肥施用量的提高而降低,施氮180 kg/hm2处理的氮素吸收利用各项指标均高于施氮225 kg/hm2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和生物产量是影响氮素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因子,单位面积成穗数和结实率对氮素利用吸收效率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本育9号、平安18、丰禾10号、四单1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蛋白质含量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含量在不施氮肥与施氮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施纯氮200kg.hm-2是提高春玉米淀粉含量的最佳施氮量,氮肥不足或过量施氮均降低春玉米淀粉含量。氮素用量对春玉米脂肪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施用量对马铃薯品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坝上地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N0(0 kg·hm-2),N1(35 640 kg·hm-2),N2(47 520 kg·hm-2),N3(59 400 kg·hm-2),N4(71 280 kg·hm-2),N5(95 040 kg·hm-2)6个有机肥投入水平和1个常规施肥处理(N6),以马铃薯病害发生情况、产量、品质指标和土壤硝态氮、速效磷残留作为综合评判指标,寻求有机肥最佳投入量。结果表明,N2,N3和N4处理的马铃薯病害发生率较低,N4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最高,N3处理的马铃薯淀粉、粗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N0,N1,N2和N3处理的土壤硝酸盐含量在1403~1516 mg·kg-1之间,显著(P<005)低于N4,N5和N6处理。建议有机肥施用量为59 400 kg·hm-2,既可以在保持土壤肥力的基础上降低环境风险,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规律,试验设计3个处理,即无氮肥,基肥,基肥+追肥处理,3个处理的P2O5用量为65 kg·hm-2,K2O用量为45 kg·hm-2。试验结果表明:基肥+追肥处理的玉米根系、茎、叶、玉米芯、玉米粒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玉米粒含氮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2.73%;磷含量在喇叭口期和快速生长期所有处理根茎叶内含量相同,收获期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收获期基肥+追肥处理的茎、玉米芯、玉米粒中的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他部位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玉米氮肥施用中采取基肥+追肥的施肥方式对提高玉米各器官养分含量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基肥的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research effects of the nitrogen top-dressing levels on carbon-nitrogen metabolism and yield of Desmodium styracifolium,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the research farm of Guangxi University in 2007. Some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d yield of D. styracifolium were compared among five nitrogen top-dressing levels (0, 37.5, 75.0, 112.5 and 150.0 kg N · hm-2).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ogen top-dressing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soluble protein, sucrose and nitr...  相似文献   

15.
为给寒地水稻的生产提供技术方案,通过不同高氮肥水平试验,研究了寒地水稻在产量及群体形态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尿素施用量为362.5kg.hm-2时,龙粳18和龙粳20产量达到了最大值(11 407.41和9 710.24kg.hm-2),尿素施用量400kg.hm-2时龙粳14产量达到9 246.19kg.hm-2,并且各个处理小区增产效果明显;增施氮肥对穗长和剑叶的长度无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平均穗粒数具有显著增加趋势,而在最高的氮肥应用量上结实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干旱区农业发展新途径,研究在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3P2K2(N 326.25kg·hm-2,P2O5138kg·hm-2,K2O 90kg·hm-2)处理下马铃薯株高、大(中)薯数、单株薯重明显提高,小薯数明显降低。在N3P2K2处理下马铃薯产量达到最高,达61 516kg·hm-2。施氮量217.50kg·hm-2处理下,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31%;施磷量69kg·hm-2处理下,磷肥利用率最高为16.09%;施钾量45kg·hm-2处理下,钾肥利用率最高为64.67%。N3P2K2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80.17kg·hm-2·mm-1。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于烤烟钾积累、分配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于黑钙土设3个施氮处理分别为0、52.5和67.5 kg·hm-2,磷钾肥用量分别为90 kg·hm-2 P2O5和157.5 kg·hm-2 K2O,研究了钾在生长期内积累,分配以及钾肥利用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生育期延长烤烟钾积累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施氮处理钾积累量明显高于对照,而施氮量不同钾积累量差异不大;根茎内钾的分配比例随烟株生长逐渐增加,而叶片内钾分配比例随生育期增加逐渐降低;钾肥利用率随生育期逐渐增加,钾的利用率在27.24%~30.63%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缩节胺对不同施氮量棉田的调控作用,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20(N320)和480 kg·hm-2(N480)2个纯氮水平和67.0(H1)、150.0(H2)、260.5(H3)、371.0 g·hm-2 (H4)4个缩节胺剂量水平,研究不同处理下机采棉的株高日增量、株型、叶面积、比叶重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冠层株型指标无显著差异,叶面积指数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多而增大;上部主茎节间长度、中上部果枝长度随缩节胺剂量增多而降低。N320水平下棉花叶片SPAD值和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C)较高;且在H3处理下,主茎叶片比叶重、单株结铃数及单铃重最大,施氮量和缩节胺用量对籽棉产量存在互作效应。综上,施氮量增多使棉花徒长,中期通风透光差;缩节胺剂量增多对棉花株型有明显抑制效果,但会降低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因此,施氮量和缩节胺用量分别为320.0 kg·hm-2和260.5 g·hm-2时有利于塑造良好株型,既可以保持棉花后期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又可使田间中期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增加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合理施用氮素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并最终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玉米生理参数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先玉335’和‘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分别设N1(150 kg·hm-2)、N2(210 kg·hm-2)、N3(270 kg·hm-2)和N4(330 kg·hm-2)4种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氮素水平对玉米生长、生理参数、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2个玉米品种的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干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而茎粗从N1至N3处理不断增大,到N4处理降低,另外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夹角同样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京农科728的叶面积指数高于先玉335,且各个处理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从吐丝期至灌浆期升高,到成熟期又降低的趋势,施氮量从N1至N3处理逐渐升高,到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