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为了将重组基因转入西瓜体内,首先需要建立植株再生体系.以甜王七号﹑超甜京欣王和早佳3个西瓜品种幼苗为材料,研究培养基种类、6-BA与NAA浓度组合、苗龄、外植体类型以及光暗条件对组织再生的影响,提出西瓜植株再生优化体系.结果表明,西瓜组织不定芽诱导率约为 67%~87%,MS培养基能较好地满足西瓜不定芽诱导,1~2 mg·L-1 6-BA与0.1~0.3 mg·L-1 NAA配合有利于不定芽再生.西瓜组织再生以子叶近胚端较好,苗龄以淡黄色转为淡浅绿色为好.研究发现,下胚轴可以直接诱导不定芽产生,其诱导率为 63%,远远高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的诱导率.不定芽置于1/2MS+NAA 0.1 mg·L-1中生根可形成为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秋水仙素诱导出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建立其体外植株高效再生系统,为泡桐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以二倍体南方泡桐幼苗叶片为外植体,预培养泡桐不同时间(0,8,16 d)后,置于含不同质量浓度(5,10,20 mg/L)秋水仙素的固液双层培养基上处理泡桐不同时间(24,48,72 h),以诱导其同源四倍体植株,并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和叶片单细胞DNA相对含量的测定,进行变异植株的倍性分析;同时,以其四倍体叶片、茎段和叶柄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的组合培养基,筛选建立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的最适培养基。【结果】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影响不显著;在含10 mg/L秋水仙素的MS培养基上处理72 h,未经预培养叶片的四倍体诱导率高达18.8%;同源四倍体幼苗叶片较二倍体大而且厚,叶片单气孔器变大,孔密度变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POD活性降低。MS+0.1mg/L NAA+8 mg/L BA、MS+0.3 mg/L NAA+12 mg/L BA和1/2 MS分别是其愈伤组织诱导、芽诱导和根诱导的适宜培养基。【结论】诱导获得了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建立了同源四倍体南方泡桐的体外植株再生系统;叶片是同源四倍体南方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辐照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3个普通小麦品种为材料,用^60Coγ射线辐照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发现植株再生率下降,在MR1代中观察到广泛的变异,再生植株的育性、株高、抽穗期、单株穗数都发生了明显变异,这些变异较未处理组织培养的再生植株变异、率大、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4.
以陆地棉中棉19号再生植株的真叶、茎段、叶柄为外植体,采用改良MS培养基,添加2.4D、IAA和KT。培养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发生多,并高频产生子叶胚,再生植株率为25%。无菌苗除下胚轴外的各器官均未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2.4D加速再生植株叶片快速出愈,以IAA替代2.4D明显提高出愈率和愈伤组织的质量。再生植株真叶再培养的胚状体发生有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两种途径。用再生植株的真叶再培养是获得高频再生植株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直接成苗培养基上不萌动的四倍体苇状羊茅和多花黑麦草杂种幼胚通过诱导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杂种苗的方法。结果表明,杂种愈伤组织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分化成苗能力逐步下降,在不改变培养基的情况下,分化中保持8个月;发迹脱分化增减基中NH4NO3或KNO3的浓度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此外,还讨论了再生植株的形态变异。  相似文献   

6.
 以章丘大葱子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芽分化、芽点的伸长及根诱导的影响,并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诱导章丘大葱子叶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愈伤组织芽分化、芽点的伸长及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分别为:MS+2,4-D 2.0mg/L+KT 0.5mg/L、MS+2,4-D 2.5mg/L+KT 0.5mg/L、MS+2,4-D 0+KT 1.0mg/L、MS+KT 0.5mg/L和MS基本培养基;试管苗经驯化移栽后,共有22株成活,成活率为92%,对成活的再生植株进行形态学、叶片气孔及根尖染色体鉴定表明,共有3株发生变异,其中2株为外部形态上的变异,而另一株为染色体的加倍变异。  相似文献   

7.
TDZ对仙客来不同外植体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菌条件下培养仙客来种子,并以无菌萌发植株的子叶节、子叶、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进行芽分化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DZ对各外植体的诱导效果不同,用子叶节、子叶、叶片及叶柄均可诱导出再生芽,但以叶片为材料的诱导效果最佳,其中1.0 m g/L TDZ对叶片再生芽的诱导效果最好,而子叶以0.5 m g/LTDZ、子叶节和叶柄以0.2 m g/L TDZ诱导再生芽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刘素英  刘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09-3910,3913
[目的]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基因型及放置方式对蚕豆不定芽诱导效果和植株再生的影响。[方法]以蚕豆幼胚、未成熟子叶、成熟子叶、成熟子叶节为材料,通过诱导不定芽→分成单个小植株→诱导生根这一过程检测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基因型、放置方式对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所试4种外植体中,以成熟子叶节芽诱导频率最高,可达95%;不同外植体所需要的适宜培养基不同;不同基因型对蚕豆子叶节诱导芽效果差异很大;子叶节垂直半埋于培养基比平置于培养基时,其芽诱导效率高,且不定芽在IBA浓度为120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长成完整小植株。[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蚕豆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试验程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豆子叶节再生及农杆菌介导转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大豆早熟一号无菌苗不同外植体进行再生研究发现都能获得再生植株,但再生能力差异较大,以子叶节和顶芽的再生能力较强且以子叶节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较好,宜用带少量子叶的子叶节作外植体,AS浓度160μmol/L、40min浸染时间、共培养2d进行农杆菌介导转化和Kan浓度120mg/L筛选获得的转化抗性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棉花子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花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就激素对其不定芽的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BA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TDZ次之,ZT和KT不能诱导子叶形成不定芽,IAA与BA配合使用,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明显提高;NAA与BA配合使用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有所下降;2,4-D对子叶不定芽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5mg/L GA3有利于芽的伸长。不定芽伸长后在不含激素的MS或MS+0.5mg/L NAA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完全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