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入口空间是城市与公园连接的重要部位,具有自身的复杂特性,其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对公园品质产生影响。抚宁县紫金山公园以"人与自然共生,传统与现代共生"为设计理念,形成"一环,一轴,六区"总体布局。文章主要对其入口空间的各节点处理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入口集散区、服务中心、管理用房、跌水台阶和中心广场,并提出在设计中应遵循功能性、整体性、地域性和保护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的进程下,城市公园的影响不断加深,而公园入口作为公园标志性的场所,不仅拥有疏导人群的功能,也代表着城市公园的典型特征,本文通过对滁州市公园入口空间的研究,进行入口空间元素及形式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金华生态景观公园主入口设计的分析和讨论,阐明了建设生态公园主入口的生态景观对整个生态公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研究了生态公园主入口生态景观设计、创造和景观序列的安排及生态景观之间的有机组合;研究了生态景观经过艺术和人文的建设所表现出特有的意境和人文内涵,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从自然生态景观到人文生态景观的变化,具有更高的观赏性和更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4.
景点入口是公园景观序列中比较关键的节点。对游人来说起着标识、指示和视线引导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广州天河公园、兰圃和越秀公园等8个公园景点入口的植物配置情况进行调查,运用植物配置的一般原则。通过实景图和植物配置图,探索分析各景点入口的植物配置方法,归纳出景点入口的植物造景规律以及常用的配置模式,以期为日后的公园建设和植物造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型城市公园是当代全世界范围内风景园林规划与建设的热点,在我国目前正在拟建、设计和规划的大型城市公园数目众多。入口景观是公园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的出发点。通过研究我国大型城市公园的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大型城市公园入口景观的表述特点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公花园东区改扩建东便门与南入口设计公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帝三十一年(1905),初名“锡金公园”(清雍正二年将无锡县分为无锡、金匮两县,但两县仍同城而治,故名),是我国最早由国民捐资建造的城市公园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沈阳市北陵公园进行了可达性的分析,为北陵公园以后合理规划、沈阳市三环内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和道路空间网络系统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空间句法Dethmap得到的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变量值,对沈阳市三环内北陵公园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局部整合度图中心和西南方向路网暖色范围较大;东西入口可达性高于其它入口,重点建设东和西入口,增加公交站点和停车场等设施,提高可达性;在北陵公园附近增加一些通往北陵公园的游憩步道;沈阳市三环内居民前往北陵公园时以中心区和西南方路网通行更易到达北陵公园。  相似文献   

8.
生态公园入口规划设计应与场地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在满足居民休闲活动的同时,要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突显森林生态的理念。文章分别以闽北县城——松溪县求龙山森林公园以及建阳市潭山公园火门入口广场设计为例,从生态性、地域文化性的表现方面,对闽北山区城市生态公园入口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生态公园入口规划设计应与场地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在满足居民休闲活动的同时,要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突显森林生态的理念。文章分别以闽北县城——松溪县来龙山森林公园以及建阳市潭山公园大门入口广场设计为例,从生态性、地域文化性的表现方面,对闽北山区城市生态公园入口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居住小区入口的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小区入口景观是居住小区和城市街道的连结点,也是展示居住小区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从设计构思、位置选择、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及空间形态5个方面探讨了其基本的设计手法。具体为:兼顾小区总规、城市规划、小区周边环境3个方面确定位置选择;在结构、使用功能、形象、空间、意境5个内容上考虑设计构思;从对称式与不对称式、广场型与非广场型、人车分流与人车合流等多种形态来平面布局;从风格、比例与尺度、虚实线条、重点与细部、色彩与质感6个方面论述了立面造型的处理手法;从空间对比、景观序列、引导与暗示、对景与框景、渗透与层次、借景与障景6个方面探讨了空间形态的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11.
陶晓辉 《广东园林》2010,32(2):25-27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态绿地被纳入到城市建设范围,更广泛地介入到城市活动中,其边界区域也日益活跃,景区入口空间作为边界上最突出的活动点,从功能到形式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文章以若干实例为基础,初步探讨当前新型入口空间的营建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儿童公园的场地设计中,地形地貌的特点与场地的尺度大小、形态构成、活动空间安排等均关系密切。根据儿童公园以游戏空间为主导的特点,提出场地设计中地形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及合理改造的原则。选取广州儿童公园场地设计中的地形利用佳例,重点分析儿童公园的入口空间、典型游戏空间、挡墙处理、地形利用等,探讨结合场地特点营造丰富有趣、特点鲜明的空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苏志龙  赵晨  叶毅 《绿色科技》2021,(7):8-10,25
指出了湿地公园一方面承担着生态建设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担负着休闲游憩的功能。以普洱市梅子湖湿地公园为例,从市民休闲的角度,以景观分析的手法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空间营造。研究表明:梅子湖湿地公园整体分为入口景观空间、儿童景观空间、游赏景观空间,各景观空间依据空间构成要素及周围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类型,可满足市民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入口不仅是城市居民的游憩场所,它更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空间,是现代城市的“绿色名片”,是城市传统文化传播载体。,本文以河南陕县东入口景观规划为例,对项目背景、总体概念、空间布局、主要节点设计、种植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城市门户景观规划建设如何引入城市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有文化的城市入口景观。  相似文献   

15.
浅析公园景观的空间设计手法——以深圳市人民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宏 《广东园林》2009,31(4):53-56
公园是为人们提供游览观赏景观和休闲活动空间的地方。景观空间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而如何创建优美的空间,营造怡人的环境.是景观设计师要面临的问题。通过深圳市人民公园的实例,对其实地调查以及所营造的各类怡人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其园林空间艺术特色,探究其处理方法,以期对公园空间环境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杭千高速入城口防护林设计为例,以"森林景观、森林意向、森林意境"的营造为主线,通过"森林美"为主题的设计布局,探讨城市绿地设计中体现"师法自然"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洛阳周山森林公园与河南省其他城市公园一样普遍存在的游览场地不足、道路系统不够合理、设施陈旧、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等问题,提出了集休闲观光、文化体验、运动健身、生态集约为一体的开放性、全景式、互动型的城市森林公园的洛阳周山森林公园核心区设计提升目标,和主要以森林公园入口空间、道路系统、景观节点为重点的"乐活之山"设计,彰显周山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传承的"文化之山"设计,打造集雨型城市森林公园的海绵体系的"生态之山"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蒙·保罗·弗理德伯格作为ASLA(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的主要成员之一,于2004年获得了ASLA的最高设计荣誉奖(the ASLA Design Medal).文章通过分析他在城市公共空间领域的设计作品,总结归纳了他提出的"互动式娱乐空间"(Play and Inter-Play)、"公园广场"(Park plaza)、"低收入住区人居环境改造"的独特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这些方法对我国当今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对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在地域文化、植物配置、节点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