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减毒株裂殖子的细胞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收集于雏鸡十二指肠的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减毒株裂殖子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鸡胚肝细胞、鸡胚小肠上皮细胞和雏鸡肾细胞,41℃培养120小时,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肝细胞中不能继续发育,在鸡胚小肠上皮细胞和雏鸡肾细胞中可发育到卵囊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裂解液与鸡胚成纤维细胞共孵育,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多能性检测,旨在探讨小鼠ESCs裂解液逆转化鸡胚成纤维细胞为多能干细胞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小鼠ESCs裂解液共孵育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均变为圆形细胞,形成了42.33个细胞集落;经AKP染色以及Oct-4和SSEA-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阳性反应,表现出一定的多能干细胞特性;经核型分析表明这些细胞来源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单独的重编程操作过程和与鸡胚成纤维细胞裂解液共孵育均无法将鸡胚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具有ESCs特征的细胞,说明参与重编程鸡胚成纤维细胞的物质来源于小鼠ESCs裂解液。因此,ESCs裂解液诱导体细胞重编程逆转化为多能干细胞的作用能够在小鼠和鸡之间发生。  相似文献   

3.
鸡胚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代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境,使从体内取出的组织细胞生存、生长和传代,并维持原有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性。鸡胚成纤维细胞具有相对容易获得、增殖能力强、适应性强、良好的耐受性、性状比较稳定等特点,使得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许多方面。论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技术,如鸡胚的取材、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同时介绍了应用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和继代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细胞苗,效价(TCID50/mL)无明显差异.采用继代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鸡传染性法氏囊细胞苗,减少种蛋消耗,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试用鸡胚法氏囊原代细胞传代、增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均不同程度地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细胞毒回归鸡试验证实,IBD-VH株组织毒适应于鸡胚法氏囊细胞,并随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增殖能力增强;而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盲传2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比较了IBDV在鸡胚法氏囊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能力的差异,讨论了培养基PH值、小牛血清浓度对鸡胚法氏囊细胞培养及病毒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来源方便,制备简单,耐受性好,且适合于许多病毒的生长繁殖,因此被广泛用于疫苗的生产、病毒的培养以及一些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然而传统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制备方法存在制备时间长、死细胞较多和细胞贴壁慢的问题。笔者根据经验摸索出一种实验室快速制备CEF的简便方法,并通过台盼蓝染色用细胞计数法绘制了原代CEF及次代CEF的生长曲线。该简便方法的建立为实验室快速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鸡胚成纤维细胞提供了方便,同时对其生长曲线的测定也为进行基因转染方面的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禽类的原代细胞培养中,鸡娅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hry fi—broblast,CEF)得到普遍应用。CEF的培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境,使从体内取出的成纤维组织细胞生存、生长和传代,并维持原有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早年的组织培养工作者,如Carrel等曾用鸡胚做过大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应用鸡胚法氏囊原代细胞培养鸡IBDV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用鸡胚法氏囊奈代细胞传代,增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均不同程度地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细胞毒回归鸡试验证实,IBDVH株组织感毒适应于鸡胚法氏囊细胞,并随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增殖能力增强,而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盲传2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比较了IBDV在鸡胚法氏囊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能力的差异,讨论了培养基PH值,小牛血清浓度对鸡胚法氏囊细胞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已由用鸡胚生产鸡新城疫疫苗,改为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疫苗。这种方法比起鸡胚疫苗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因为有些禽病如鸡白血病、鸡伤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枝原体(慢性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病毒致鸡胚成纤维细胞病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鸡新城疫病毒致鸡胚成纤维细胞病变特性.方法:在成功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层的基础上,接种鸡新城疫病毒,继续培养72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测定病毒血凝效价.结果:接种病毒24 h,部分细胞产生病变;48 h,部分细胞脱落;72 h细胞单层明显破坏,培养液中病毒血凝效价可达1:512.结论:鸡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后,细胞变圆、皱缩、折光性增强,胞内形成大量合胞体,直至单层彻底破坏.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同的pH对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在不同pH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研究不同pH对于细胞培养的影响。设置pH值为6.4、6.8、7.2、7.4、7.6和7.8的六个培养条件分别对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同时做重复对照,给每组中生长良好的细胞接毒,观察其接毒后在不同pH下的生长状况。通过观察可以看出细胞的耐酸性要强于耐碱性,而且鸡胚成纤维细胞在7.4~7.6的范围内生长情况最为良好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细胞表面的SAα2,3Gal和SAα2,6Gal2种糖链可以作为新城疫病毒(NDV)入侵靶细胞的受体,但这2种糖链在不同动物细胞上的分布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为明确不同动物细胞上NDV受体的分布和相对含量,分别对鸡胚成纤维细胞、鹅胚成纤维细胞、鸭胚成纤维细胞以及Vero细胞,使用糖链检测试剂盒进行凝集素细胞原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ITC/PI双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禽类细胞上受体分布。结果表明鸡胚成纤维细胞和Vero细胞表面同时分布有SAα2,3Gal和SAα2,6Gal2种受体,而鹅胚成纤维细胞、鸭胚成纤维细胞表面则只分布有SAα2,3Gal受体,缺乏SAα2,6Gal受体,提示NDV受体在不同禽类细胞表面的分布存在种属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优化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鸡痘鹌鹑化弱毒细胞苗的生产工艺中,采用同步接毒法即在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时同时接毒和异步接毒法即鸡胚成纤维细胞形成单层以后接毒,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以同步接毒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细胞培养的时间,简化工艺。  相似文献   

14.
鸡痘病毒诱发细胞融合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痘病毒在鸡胚绒毛作囊膜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交替传代后,用本试验提供的条件,可以明显诱发鸡胚成纤维细胞的融合,形成多量多核细胞。经鸡胚及实验鸡回归试验证实,这种细胞融合现象确系鸡痘病毒所为。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铬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作用,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研究材料,应用酶标仪、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毒性、细胞形态、凋亡率、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胞内钙离子稳态及活性氧水平。结果显示:0.5、1.0和2.0μmol/L CrCl_3促使细胞活性下降、呈现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大,胞内活性氧增多。铬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进程,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干扰胞内钙离子稳态,氧化损伤来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几种鸡胚原代细胞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病毒分离、繁殖,中和试验及药物毒理试验中,细胞培养是经常被选用的技术。本文描述通过选择不同日龄的鸡胚,分别对皮肤上皮细胞、肝细胞和肾细胞进行了组织培养,确定了生长所需的培养液要求。认为12日龄鸡胚适于皮肤上皮细胞的制备,17~20日龄鸡胚适合于肝细胞、肾细胞的制备,并确定了细胞生长的pH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伪狂犬病活疫苗和法氏囊病毒GT株生产上均需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在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过程中,对用连续消化法与玻璃珠分散法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玻璃珠分散法制备细胞,易使死亡细胞数大幅增加,在生产中加大成本,并在旋转培养中,影响活细胞的贴壁及生长;而采用胰酶连续消化法制备的细胞,贴壁较好、成活率高,但比前者工作量大;结合两者优点,找出了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最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雏鸡将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毒复壮,分离发病鸡淋巴细胞并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病变。获得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MD强毒,通过电镜观察、琼脂扩散实验进一步鉴定病毒,并建立了MDV感染CEF细胞模型,为研究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雏鸡将马立克氏病毒(MDV)血毒复壮,分离发病鸡淋巴细胞并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观察其病变。获得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MD强毒,通过电镜观察、琼脂扩散实验进一步鉴定病毒,并建立了MDV感染CEF细胞模型,为研究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QU分离株是一株类似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属于鸭腺病毒1型病毒。通过人工感染和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QU分离株接种无特定病原雏鸡未出现临床病症及生长发育障碍,不致死鸡胚,对鸭胚的致死率明显比引起产蛋下降的HS株低。QU株在鸡胚肝细胞、鸭胚成纤维细胞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良好,产生典型细胞病变,且在鸡胚肝细胞上的增殖滴度最高,但不适应鸡胚肾细胞。这些数据说明QU株系对鸡具有低毒力的腺病毒,有可能用作禽用基因疫苗或基因治疗的候选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