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河北省遵化市属我国北方燕山前盆地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除8-9月外,温差均在10℃以上,极适宜变温出菇的香菇四季栽培。20年来,遵化靠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把香菇栽培规模发展到1.5亿袋以上,实现了科技兴菇,农民综合纯收益达到8亿多元。从2010年开始,以遵化市立强食用菌研究所为单位,承担了河北省科技厅山区办“山地低碳型香菇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燕山地区低碳型香菇生产模式化研究与完善,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香菇产业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劳动力日益不足,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相对效益在下降等问题,建立实施"菌棒生产工厂化,栽培管理基地化"标准化生产新模式.集成推广包括优良品种选育、胶囊菌种、自动化菌棒生产设备、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了包括标准体系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废菌棒回收制度,开展专项治理等监督监控制度,确保新模式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3.
信息荟萃     
“庆元香菇”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项目最近 ,“庆元香菇 (干品 )标准化栽培示范区”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 ,被确定为第四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据悉 ,该县在申报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同时 ,就开始试行香菇标准化生产。“庆元香菇”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 ,更为庆元香菇组织生产和产业的提升发展提供了依据。庆元香菇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项目后 ,通过“示范区”项目推广 ,将有效推进该县香菇标准化生产的提升提速发展。 浙江省庆元县工商局 胡光一 ,骆小宾平菇生产富了高寨村 :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高寨村 ,依靠地理、…  相似文献   

4.
低海拔平原地区反季节夏香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海 《食用菌》2006,(Z1):50-51
“低海拔平原地区反季节夏香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一改香菇只能秋栽或春栽的历史,成功地在气温较高的夏季低海拔平原区探索出反季节夏季香菇这一优势产业,从而填补了夏季香菇栽培的空白,文章具体在“提早制棒、选育和选用高产优质菌种、科学配料、抢温接种,保温培养、定向发菌、强制转色、降温出菇、第3潮覆土出菇、适时养菌,追施菇丰、科学防止杂菌污染”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使夏香菇生产实现“三高”,印制棒成功率高(95%以上),生物学转化率高(100%- 120%),经济效益高,为大规模反季节栽培夏季香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香菇出口生产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菇无公害生产全程技术监控,包括优化产地生态环境栽培原材料把关,精选优良菌种,菌袋生产规范化,出菇科学管理,控制农药使用,产品标准化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香菇胶囊菌种技术最早应用于日本、韩国的椴木香菇栽培模式,2000年以来,庆元县食用菌科技人员在引进日、韩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代料香菇生产模式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和创新,终于研制成功“代料香菇胶囊菌种繁育技术”,近年来在庆元、丽水等代料香菇产区已形成产业化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7.
近日,陕西省安塞县山地苹果栽培示范区被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013年底完成示范任务。根据项目示范任务,安塞县将充分应用农业标准化手段规范苹果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肥料使用、加工、包装、运输、贮藏等生产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安塞山地苹果标准化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使安塞山地苹果成为该县“名片”。  相似文献   

8.
香菇是庆元县的传统产品和优势产业。为进一步提高庆元香菇国内外市场声誉、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庆元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庆元香菇”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的契机,在全县范围大力推广香菇标准化生产。2 0 0 3年,该县香菇标准化生产规模已达2 0 0 0万袋。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效益明显提高;香菇产量比原来提高1 5~2 0 % ;干菇价格每公斤比同类普通菇高5元左右。目前该县已有2 0多个行政村开展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受训菇农上千人,标准化香菇生产规模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倍,争取达到4 0 0 0…  相似文献   

9.
彭士静 《现代园艺》2014,(11):50-48
<正>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2012年底,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0万吨,实现产量三年翻两番。2013年全县新增食用菌3000万棒,总规模达到1.3亿棒。香菇是承德县食用菌生产主要菌种之一,为更好地指导菌农香菇生产,现将其春季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时间的选择适宜的栽培时期是保证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栽培时间过早,外界气温低,菌种不易萌发;过迟,不能完成转色越夏。一般以外界平均气温已上升到13℃以上,有利于菌种萌发定植。在这个时期,空气干燥,环境  相似文献   

10.
遵化市地处河北省中部、西邻京津,与天津市蓟县连片发展成了国内最大的白灵菇生产基地,日最高产鲜菇近千吨。实现了北方无公害白灵菇规范化高效栽培,2007年1月,《北方无公害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被列人唐山市地方标准和承德市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1.
徐寿海 《食药用菌》2015,(3):147-152,195
介绍香菇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包括香菇长棒式栽培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香菇短棒式栽培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以及防污染液体菌种生产装备系统。长棒式栽培机械涵盖了输送、装框、灭菌、接种、封膜、培养和注水等香菇生产全过程。短棒式栽培机械有带套环短棒生产装备、热合封口短棒生产装备。比较说明防污染液体菌种生产装备系统相对于传统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农业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农产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健康,提高产品质量,食用菌产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食用菌质量,保证安全卫生,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一直致力于食用菌标准化技术体系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食用菌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成,这一体系涉及到菌种、环境、基质和生产过程等各个环节。目前,已经颁布的相关标准中有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62项,地方标准163项,大型企业还制定了相应的企业标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开展了无公害行动计划,食用菌行业广泛开展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实施,以规范食用菌生产,促进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2018年我国香菇总产量1 043.12万吨,占食用菌总产量27.15%,出口(干品) 153 961.80吨,金额231 955.40万美元,是我国食用菌年产量最大、创汇额较高的单品。随着香菇产业的发展,香菇标准化工作逐步推进,国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共收录香菇相关标准102项,基本形成覆盖产地环境、菌种、栽培、检验、保鲜加工、产品、菜品、卫生、安全生产等产业链环节的标准体系。但香菇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研究滞后于技术创新,且标准内容重复交叉,指标不统一,执行难度较大,不能覆盖产业链全要素等问题,还需健全香菇标准内容和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宣贯及监督,加快香菇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推动香菇产业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香菇大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庆元县高度重视推广香菇标准化生产,即采取“公司 基地 农产”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统一原材料、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培育技术控制和烘干加工的原则组织标准化生产。目前该县已建成香菇标准化基地85个、完成标准化香菇生产总量200万段。通过香菇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香菇质量和香菇生产成活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新型标准化食用菌胶囊菌种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变传统菌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推进菌种的标准化繁育 ,向菇农提供质量可靠、接种方便快捷的新型标准化菌种 ,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承担了浙江省重点项目 ,从日本和韩国引进了胶囊菌种工厂化生产线及繁育技术 ,研制成功了香菇 939、90 15、2 41- 4、135、L2 6、武香 1号等菌株的胶囊菌种 ,以及灰树花、平菇、杏鲍菇、白灵菇等胶囊菌种 ,并总结出胶囊菌种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 ,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食用菌行业的菌种标准化繁育、工厂化生产及菌种质量控制与检测的技术难题。1 香菇胶囊菌种的特点胶囊菌种 ,一颗颗象胶囊一样压在塑料穴盘…  相似文献   

16.
查阅30余种文献,概述中国食药用菌栽培菌种的技术沿革,内容涉及食药用菌"菌种"概念的由来、定义及研究菌种技术沿革的意义、前提;我国传统栽培的香菇、草菇、银耳、木耳、茯苓等5种食药用菌的生产情况和地区分布;我国食药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阶段和菌种技术沿革及其评述;食药用菌菌种生产规范化的进程及各级菌种名称应用的统一规范;菌种质量和生产技术的统一规范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香菇菌种“三态”在栽培发展的不同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作用,论证了香菇产业要继续发展,首选的是菌种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而带来栽培工艺的改进。提出当前应以液体菌种取代固体菌种,同时开发适应于液体菌种栽培的工艺,使香菇产业产生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正>香菇菌种是香菇生产的基础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香菇生产的成败与效益。香菇菌种按级别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按培养基种类可分为斜面试管种、固体菌种、液体菌种等。笔者根据近20年的生产经验,对以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固体香菇栽培种生产的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培养基配制1.1严格按配方配制香菇栽培种的培养基常规配方为杂木屑  相似文献   

19.
"胶囊菌种"是指利用冲压机械将食用菌生产(栽培)用种填压于蜂窝状塑料穴盘上,每片600颗,菌种呈锥形,上盖透气、防尘的泡沫盖片,如同我们平常服用的胶囊药物一样。胶囊菌种技术最早应用于日本、韩国的椴木香菇栽培模式,2000年以来,庆元县食用菌科技人员在引进日、韩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袋料香菇生产模式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和创新,研发成功"袋料香菇胶囊菌种繁育技术",但胶囊菌种生产的机械、容器(塑料蜂  相似文献   

20.
书评     
《中国北方香菇栽培》是王柏松等三位专家撰写的,1902年1月由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定价6.50元。此书根据我国北方环境特点和著者20多年栽培食用菌经验写成,它的出版对香菇的生产发展肯定能起到推动作用。此书内容包括概述、生物学特性、香菇菌株选育及其优良菌株、制种技术、段木栽培、菇房压块栽培、菇棚菌袋栽培、半地下菇棚菌筒栽培、人防地道压块栽培、塑料温室直立排筒栽培、沟畦生料菌床栽培、香菇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采收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