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中农户笼养蛋鸡环境研究Ⅱ冬春季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关中地区农户笼养蛋鸡舍冬季10户、春季7户环境测定结果表明:冬季舍内温度最高、最低分别为(13.7±0.82)℃和(7.4±1.9)℃,春季为(21.3±0.6)℃和(15.6±1.4)℃,冬春两季笼内平均温度分别为(9.9±1.3)℃和(17.7±0.9)℃;两季平均舍内相对湿度为(64.3±4.4)%和(59.5±19.4)%;舍内气流速度分别为0.06m/s和0.07m/s;照度分别为(19.4±5.3)lx和(45.163±37.7)lx.以上指标冬春季节除照度偏大、变异范围较宽及冬季舍温偏低外,其它均可满足蛋鸡需要.两饮水点(自来水),冬春两季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较高,细菌数量严重超标,pH值均符合饮水标准.  相似文献   

2.
鸡舍中的NH3已成为影响人畜健康的重要污染物,为了解蛋鸡养殖环境中NH3浓度变化规律,采用便携式畜禽舍环境动态监测仪对密闭笼养蛋鸡舍内NH3浓度和温湿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试验鸡舍内日平均温度春季为(20.9±1.3)℃、夏季为(24.3±0.8)℃、秋季为(20.4±0.9)℃、冬季为(14.7±0.9)℃;日平均相对湿度春季为37.7%±4.9%、夏季为70.7%±3.0%、秋季为52.6%±3.4%、冬季为52.6%±1.6%;日平均NH3浓度春季为(2.46±1.01)mg·m-3、夏季为(0.03±0.02)mg·m-3、秋季为(4.72±1.73)mg·m-3、冬季为(3.05±0.41)mg·m-3。不同季节鸡舍内NH3浓度与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在高温条件下,鸡舍内NH3浓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增高,而在低温条件下,鸡舍内NH3浓度则随湿度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环境的温湿度对鸡舍内NH3浓度影响很大,对鸡舍内温湿度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节是降低舍内NH3浓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搞好防暑降温蛋鸡产蛋的适宜温度是13℃~20℃,当舍温经常处在29℃时,蛋鸡的产蛋量就会下降.为了降低鸡舍内的温度,要求鸡舍通风条件好,南北窗子应全部打开,但应加设铁丝网,以防鼠害和猫、狗危害.……  相似文献   

4.
汪忠明 《新农村》2007,(6):19-19
蛋鸡喜凉爽、怕炎热,最适宜的温度为13~25℃。气温超过30℃时,就会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剧、采食量减少、抗病力降低等情况,母鸡生产薄壳蛋或软壳蛋;如果外界温度超过35℃,就会出现病理性呼吸、软瘫等热应激。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1.改善鸡舍环境,降低舍内温度(1)遮荫防暑夏季来临前,鸡舍四周可种植瓜果或藤蔓植物遮荫,有条件的鸡场也可采用遮阳网遮荫。(2)喷水降温三伏天气,中午气温高时可在鸡舍内喷水,每小时喷1次。外界气温达32℃以上时,喷水可使舍温下降3~5℃。(3)湿帘降温采用塑料纱窗或麻纱等湿帘降低鸡舍温度,密闭式…  相似文献   

5.
吴健 《农村科技》2005,(1):28-28
一、提高鸡舍温度 产蛋鸡最适合的温度是18-24℃,鸡舍温度长时间在15℃以下,产蛋就要受到一定影响,产蛋率随温度下降而下降,低于-10℃则停止产蛋。因此,冬季保持蛋鸡有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提高鸡产蛋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入冬前就要做好防寒准备,若舍温太低,应有供暖设备,温度以保持10℃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桔小实蝇以蛹越冬,成虫发生高峰期为9~10月份。研究表明:桔小实蝇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30±2.83℃、11.96±0.84℃和102.38±21.26日度、153.57±9.75日度。9月中旬~翌年1月,室温下成虫饲养结果表明,成虫产卵较少或几乎不产卵。  相似文献   

7.
廖静  赵新华  张寅  吴迷芳  吴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93-1894,1898
在对北方某市进行大量水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细菌总数(Heterotrophicplatecount,HPC)与温度、余氯、三氯甲烷、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organiccarbon,AOC)、磷的关系。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细菌总数的关键性因素;细菌总数随总余氯的减少而急剧增加;三氯甲烷与细菌再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AOC与细菌总数相关性不高,不能仅用AOC来评估管网的生物稳定性;总磷与细菌总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该市水质生物稳定性的标志,水厂可通过工艺的改进来控制TP<3μg/L,以达到水质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冬季蛋鸡高产高效五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做好保温工作蛋鸡产蛋适宜温度为13~27℃,因为在这一温度水平下,鸡的产蛋率与饲料效率都是最高的。当温度降到13℃以下时,产蛋量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加强鸡舍的保温工作,防止贼风侵袭,可在门窗上加盖一层塑料布,堵塞墙壁漏洞;有条件的可安装暖气等以提高舍温。二、加强通风换气通常以人进入鸡舍无刺鼻气味为宜。如果进入鸡舍感到气味难闻,就说明通风换气不良,需要进行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可在中午11:00~14:00进行,换气量大小以保持或略低于适宜舍温为宜,但绝不可使冷风直接吹到鸡体上,否则将会引发呼吸道疾病等。三、调整日粮配方冬季…  相似文献   

9.
一、降温 鸡没有汗腺,体内产生的热量只能靠呼吸散失,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当舍温超过25℃时,可在进风口设置水帘,使热空气经过冷却后再进入鸡舍.这种方法可使舍温降低5℃,保持降温时间6~8小时,当舍温超过30℃时,可用高低雾量旋转嘴喷雾器,向房顶或鸡体直接喷凉水,每2~3小时喷1次,可使鸡舍温度降低8℃.  相似文献   

10.
张闯  李亮 《新农业》2011,(6):22-23
1.创造适宜的舍温条件 通过设置隔热层、喷水、通风等方法降温,给蛋鸡创建优良的生产环境。可在鸡舍的房顶上覆盖一层湿草席或加盖一层低价石棉瓦,用白色涂料或石灰将鸡舍向阳面的墙壁及其顶部涂白,以降低鸡舍温度。在气温超过32℃时,可用高压旋转式喷雾器,向鸡舍顶部喷洒凉水或对鸡进行冷水喷雾降温,一般可降低舍温5~10℃。  相似文献   

11.
吴卿  赵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90-2391
为了研究饮用水管网中氮化合物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对细菌指标的影响,对我国北方某市配水管网中细菌总数、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自由余氯、浊度、总有机碳等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管网微生物学水质较差.从管网入口到管网末梢,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浓度沿管网逐渐降低;氨氮与硝酸盐氮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氨氮与亚硝酸盐氮的变化趋势一致.应严格控制出厂水中氨氮的含量,降低饮用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网中微生物的繁殖水平,进而对保障管网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及管网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水质安全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冬季养鸡要提高产蛋率,增加经济效益,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防寒保暖冬季比较寒冷,要采取一定的防寒措施,保证鸡舍温度在10℃以上,如果防寒工作疏忽,可能由于舍温下降而严重影响产蛋率。特别是早春2月~3月份育的雏鸡,一般在7月~8月开产,这时正处夏天炎热季节,进入冬季由于舍温下降,可能造成停产,这将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损失。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3℃~20℃,而在13℃~16℃产蛋率最高,15℃~20℃饲料利用率较高。因此,要让鸡持续高产,必须给鸡创造高产的环境温度,可以在入冬以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如封严鸡舍和修补除换…  相似文献   

13.
<正> 盛夏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对鸡的产蛋影响很大。只有做好防暑降温,改变鸡舍小气候,才能使鸡多产蛋。 1.降低舍温。产蛋鸡最适宜的生活环境温度是20—25℃;饲料利用率最好的温度是15.5—20℃;能保持良好产蛋的环境温度为10—24℃,产蛋的最佳环境温度是13—15℃。当气温升高到21℃时,采食量减少,蛋壳变薄,蛋白变稀;超过29℃时,产蛋量下降15—20%;若超过32℃时,产蛋量急剧下降,甚至停产,再高就会中暑或死亡。笼养鸡群过大时,舍内就应安装电风扇、换气扇等,以使空气流通、新鲜。鸡舍外应搭凉棚,种植葡萄、南瓜、丝瓜等藤蔓类,避免阳光直射。平养鸡还应在舍内、活动场铺垫卫生砂子,让鸡沙浴,灭去体外寄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大棚番茄果实形成过程中光、热、水的劝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迅速肥大期对光、热、水条件的变劝最为敏感,座果期的红熟期次之。果这迅速肥大期内日时时数9&#177;1h,日平均气温23&#177;3℃,日积温500&#177;20℃h/d,日最低气温15&#177;2℃,土壤毛管负压130&#177;20mmHg,地温20&#177;3℃,可获得高产,座果期内平均最低气温〉10℃,土壤负压180&#177;10mmHg有利丰产  相似文献   

15.
温湿度对马铃薯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定温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uculata(Mots.)卵、幼虫(各龄期)、蛹的发育速度与湿度呈线形上升关系,卵巢发育在27℃以上受阻,发育速度下降.不同湿度下饲养结果表明,卵在RH50%以下不能孵化;各虫态发育适宜的RH卵为90%,1~3龄幼虫为65%~75%,蛹为65%.4龄幼虫对高湿敏感,但在RH35%~75%条件下发育历期无差异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4251,9.4831,9.3460℃;有效积温分别为68.6587,239.2038和75.1445日度.越冬虫态的过冷却点及体液冰点分别为(-7.52±2.80)℃和(-5.05±2.85)℃.试验结果提示高于27℃的温度可能是影响该虫化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甲醇+水(体积比为55:5)中于(54&#177;1) ℃下贮存7和14 d,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33.59%和54.45%,印楝素B的为11.96%和21.11%;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54&#177;1) ℃下贮存7和14 d,印楝素A的降解率为82.35%和94.79%,印楝素B的为20.32%和54.75%;印楝素干粉于(54&#177;1) ℃下贮存14 d,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90.15%和81.85%.在(54&#177;1) ℃下热贮7 d,在甲醇、甲醇+水(9:1)和甲醇+印楝油(9:1)中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29.65%、44.99%和12.76%,印楝素B的分别为19.68%、25.65%和9.67%.印楝油对印楝素A和印楝素B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1温度关 温度对家禽的生长发育、生产力、产品质量与繁殖力影响极大.产蛋鸡的最佳温度在15.5℃~20℃之间.在实际生产中,密闭鸡舍的舍温也不能维持恒定,所以不必追求过窄的最佳温度.环境温度控制在10℃以上,最低也不低于5℃.  相似文献   

18.
采用碳/氮分析仪测定法与标准木解析法,研究大兴安岭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草丛沼泽、灌丛沼泽、毛赤杨沼泽、白桦沼泽和落叶松沼泽)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和土壤)、净初级生产力、植被年净固碳量及其沿沼泽至森林方向过渡带水分环境梯度的分布格局,揭示其空间变异规律性,并定量评价寒温带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的碳储量与固碳能力及其长期碳汇作用。结果表明:①5种天然沼泽湿地的植被碳储量分布在(0.48±0.08)-(8.33±0.66)kgC/m2之间,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呈递增趋势;②土壤碳储量分布在(19.21±6.17)-(38.28±4.86) kgC/m2之间,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却呈递减趋势;③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在(27.54±7.16)-(38.76±4.58) kgC/m2之间,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基本呈恒定分布规律性,且以湿地土壤碳储量占优势地位(69.8%-98.8%);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布在(0.68±0.10)-(1.08±0.12) kg·m-2·a-1之间,毛赤杨沼泽最高,草丛沼泽、灌丛沼泽、白桦沼泽居中,落叶松沼泽最低,且总体上低于温带森林湿地而高于寒温带天然落叶松林;⑤植被年净固碳量分布在(0.32±0.09)-(0.51±0.06) kgC·m-2·a-1,毛赤杨沼泽最高(高于全球植被平均年净固碳量)、灌丛沼泽和白桦沼泽居中(达到或接近全球平均值)、草丛沼泽和落叶松沼泽最低(略低于全球平均值),故这5种沼泽湿地均属于碳汇功能相对较强的湿地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9.
夏季气候炎热,蛋鸡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因此,要保持蛋鸡夏季高产,须抓好以下技术措施。一、搞好防暑降温产蛋鸡的适宜舍温为15℃~25℃,舍温高于25℃,则产蛋量下降;超过30℃,产蛋量和采食量都急剧下降;超过37℃时,鸡群会发生热昏厥死亡。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通风换气。开放式鸡舍可将门窗全部打开,以增加通风换气量。但必须在门窗上安装铁丝网,以防兽害。密闭式鸡舍要开动全部风机,昼夜运转。(2)洒水降温。可在鸡舍顶部洒水降温,有条件的可安装能转动的喷头,也可用自来水降温。(3)鸡舍四周植树和搭凉…  相似文献   

20.
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及细菌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养殖大黄鱼5℃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特征及新鲜鱼、货架期终点时细菌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用Gompertz方程定量描述了冷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细菌生长情况。新鲜大黄鱼菌落总数(TVC)为(5.52±0.41)log10cfu/g,挥发性盐基氮(TVBN)为(10.65±0.41)mg/100g,细菌相比较复杂,革兰氏阴性菌占84.3%,主要包括气单胞菌属(Aeromonasspp.)7.1%,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p.)15.7%,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10.0%,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12.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18.6%,革兰氏阳性菌玫瑰小球菌(Micrococcus rose)7.1%。货架期终点216~264 h时,菌落总数为(7.63±0.28)log10cfu/g,挥发性盐基氮为(30.35±0.95)mg/100g。冷藏过程中细菌相发生很大变化,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增殖比其他细菌快,货架期终点比例为8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