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丝瓜又名天罗、天罗瓜、天罗絮、天络、天丝瓜、洗锅罗瓜、线瓜等,为葫芦科丝瓜属植物,全世界共有8个种,起源于亚洲热带地区即东印度一带,在起源地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现主要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分布有两个栽培种,即普通丝瓜(瓜  相似文献   

2.
<正>丝瓜又名天丝瓜、天罗、蜜瓜、布瓜、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水瓜、絮瓜、缣瓜、蛮瓜、绵瓜。丝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又称吊瓜,原产于南洋,明代引种到我国,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丝瓜的药用价值最高,全身都可入药。丝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丝瓜又名天罗、蛮瓜、布瓜、绵瓜、天丝瓜、天络等。是葫芦科丝瓜属的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为嫩瓜。可用来炒食或做汤菜,瓜肉细嫩柔软,清香滑口,味道鲜美。丝瓜是夏季淡季蔬菜之一,除平民百姓食用外,在国宴上也可见到丝瓜的踪迹。丝瓜主要在我国的南方,如广东、广西栽培较普遍。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外游人的增多,北方也开始栽培丝瓜,产量增加,品质提高,深受宾馆、酒店及广大市民的欢迎。成为北方夏秋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4.
佳蔬良药话丝瓜湖北洪湖市沙口农技站苗雁丝瓜,又叫天丝瓜、天络瓜、蛮瓜、绵瓜和布瓜等,原产印度,约在唐未宋初传入我国,由于它产量高、品质好,既可当蔬菜食用,又可作药用,所以我国南北各地普遍种植。丝瓜性喜高温湿润,田间庭院随处都可种植,只要阳光充分,肥水...  相似文献   

5.
丝瓜,又叫天丝瓜、天络瓜、蛮瓜、绵瓜和布瓜等,原产印度,大约在唐末宋初传入我国,由于它产量高、品质好,既可当蔬菜食用,又可作药用,所以我国南北各地都普遍种植.丝瓜性喜高温湿润,田间庭院随处可种,只要阳光充分,肥水充足,便可长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相似文献   

6.
丝瓜又叫天丝瓜、天罗、蛮瓜、水瓜等,原产于印度,唐朝时传入我国。丝瓜以嫩果为食,其中蛋白质、钙、磷、铁等矿物质及胡萝卜素的含量在瓜类中是较高的。丝瓜含有多种生物碱、氨基酸、皂甙、丝瓜苦味质、瓜氨酸、喷瓜素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日光温室栽培丝瓜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可实现亩产5 000千克,产值超万元的效益。是农民脱贫致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无蔓金丝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瓜又叫天丝瓜、天罗、蛮瓜、水瓜等,原产于印度,唐朝时传入我国。随着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对天然绿色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丝瓜经深加工后可成为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的欢迎。丝瓜因其外观色泽好,营养丰富,产量高,均匀整齐,以其香、鲜、嫩而畅销。日光温室栽培丝瓜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可实现产值超万元的效益。现将其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地选择土壤疏松、无污染的田块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8.
丝瓜又叫天丝瓜、蛮瓜等,以嫩果为食,其中蛋白质、钙、磷、铁等矿物质及胡萝卜素的含量在瓜类中是较高的。丝瓜含有多种生物碱、氨基酸、皂甙、丝瓜苦味质、瓜氨酸、喷瓜素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日光温室栽培丝瓜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每亩(1亩=1/15ha)可产瓜5t,产值超万元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八棱瓜是丝瓜的一种,以食用嫩瓜为主,因其肉质比无棱丝瓜硬,可煮汤,也适炒食,深受人们喜爱。八棱瓜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清热解毒、保健美容之功能。丝瓜络(八棱瓜)和瓜蔓断后溢出来的汁,叫做“天罗水”,在中药中有止咳、除痰等功效。丽水水阁是八棱瓜的集中产地,在2000年以来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0.
信息荟萃     
《中国农村科技》2003,(12):50-52
湖北孝南区引种 丝络宝沐浴丝瓜 丝络宝沐浴丝瓜是湖北孝南区肖港镇从浙江义乌市引进的杂交丝瓜,今年在永长、保二、堰边等村试种获得成功。丝络宝沐浴丝瓜与本地丝瓜一样同属草本植物,茎蔓生,生长期7个月,果实成熟后可到1-1.3米长,鲜重可达12.5千克,晾干后制成带状,经深加工制成保健手套、保健鞋垫等保健用品,产品销往俄罗斯、日  相似文献   

11.
丝瓜又名天丝瓜、天罗,是一年生草质攀缘藤本。丝瓜起源于亚洲,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00年前印度已有栽培,6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嫩瓜供食。丝瓜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及加工沐浴用品等加工原料,丝瓜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均可入药,因此。发展丝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丝瓜又名天丝瓜、天罗,是一年生草质攀援藤本。丝瓜起源于亚洲,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00年前印度已有栽培,6世纪初传人中国,以嫩瓜供食用。丝瓜络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及加工沐浴用品等原料,丝瓜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均可入药,因此,发展丝瓜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丝瓜是蔓生农作物,适应性广、抗逆力强。不施化肥、不喷或少喷施农药栽培的鲜瓜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其适宜庭院栽种,既美化居家环境,又拓宽种植领域。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良种,杯钵育苗选用高产质嫩、含瓜络较少的鲜食丝瓜优良品种。为培育壮苗,增强抗逆力,一般采用营养钵  相似文献   

14.
丝瓜又名布瓜、天丝瓜、天萝等,为葫芦科丝瓜属1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其嫩瓜可以炒食、凉拌,用以做汤味道更为鲜美,常食丝瓜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丝瓜是广东紧俏蔬菜之一,秋季种植丝瓜可以在蔬菜淡季上市,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丝瓜是夏秋季节的主要蔬菜,瓜络可配制中药,又可在日常生活中用作擦洗餐具、桌椅的好刷具.丝瓜种类很多,按生长期划分,可分为迟熟丝瓜和早熟丝瓜两种.迟熟丝瓜于立春在塑料大棚育苗,惊垫移栽,6月初结瓜,结瓜期延至初冬,主要是农户单独种于屋前屋后及四旁五边地;早熟丝瓜于头年大寒开始在塑料大棚育苗,雨水前后移栽,5月底结瓜.  相似文献   

16.
丝瓜又叫天罗,原产于东印度,在我国南方栽培极为普遍。丝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瓜氨酸以及核黄素与B族维生素、维生素C,还含有人参中所含的成份—皂甙。以嫩瓜食用,其味道鲜美、滑爽,老幼皆宜,在炎夏季节作为汤食或炒食,风味颇佳。  相似文献   

17.
南瓜、黄瓜、丝瓜等瓜类作物生长中,有大量的瓜丝与雄花会消耗掉不少养分,若在绑扎过程中除掉瓜丝及部分雄花,不仅可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也便于绑扎.使藤蔓分布更为合理.据试验,采用该措施一般可使瓜类增产2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其具体方法如下: 1.除丝:在精细栽培条件下,瓜类藤蔓完全靠人工绑扎,留下瓜丝只会消耗养分,因此可以全部除掉.  相似文献   

18.
普通丝瓜与有棱丝瓜亚种间杂交的正反交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有棱丝瓜品系(有棱丝瓜1号、有棱丝瓜2号)与3个普通丝瓜品系(极早丝瓜、短棒丝瓜、长沙肉丝瓜)配制的12个正反交亚种间杂交组合杂种F1代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棱丝瓜作父本或母本在F1 代第一雌花节位和前期产量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且不同有棱丝瓜材料对正反交效应影响较大;F1 代瓜长、瓜径、单瓜质量表现出较小差异,不同有棱丝瓜材料对正反交效应影响不大.普通丝瓜无论作母本还是父本,与有棱丝瓜1号的杂交F1代第一雌花节位负向杂种优势均大于与有棱丝瓜2号的杂交组合;而杂交F1代的瓜长、瓜径、单瓜质量杂种优势基本上也大于与有棱丝瓜2号杂交的组合.  相似文献   

19.
1丝瓜的生长特征丝瓜是蔓生植物,需要有棚架供其缠绕生长,瓜蔓早晨含水较多、易折断,中午则会垂软。它喜欢温暖气候,在土壤湿润、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上生长最好。当水分不足时,生长不良;在排水不良的地块或干旱地区,果实会短而小,产量变低。丝瓜可以连作,但需多施肥,前茬多选豆科作物。2品种选择丝瓜品种繁多,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鲜瓜食用和老熟瓜脱皮后的瓜络药用或制作保健用品(在本地主要选择后者)。3育苗在泗门镇一带一般以营养钵育苗为主,可缩短缓苗期,使幼苗生长健壮,幼苗移栽后不伤根,根系发育良好,增强幼苗抗逆性能。3.1营养土…  相似文献   

20.
耐寒、丰产、最适春秋种植的丰抗丝瓜 ,瓜长约60厘米 ,横径6厘米 ,丝瓜重450 -500克 ,皮色深绿 ,棱色黑绿 ,早熟 ,结瓜多 ,抗病力强 ,产量高 ,品质好。1 -4月 ,7 -8月为适播期 ,播种至初收春植48天 ,夏秋植38天 ,亩产约3500公斤。栽培技术如下 :1 选地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