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来,我国利用外资成绩斐然。但相比之下,农业利用外资规模较小,我国农业利用外资水平低。近20年来,尽管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农业外资利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技术含量低,农产品对外贸易额占农业总产值和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都偏低,相对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相适应。我国农业外资利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根据省市实施经济国际化的战略部署,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取得了较大突破。2000年,全市新兴办利用外资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4152.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56万美元。2001年,我们将进一步顺应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把海阳经济放到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中进行审视定位,千方百计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质量和效益。具体奋斗目标是:合同利用外资54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20万美元,增长25%;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比2000…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农业发展的现实,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引进利用外资的现状,阐述了外资对现代农业建设的作用,提出了加速引进外资、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安徽农业对外开放全面发展,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农业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对外科技交流与多边、双边合作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带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的世界经济背景下,安徽农产品对外开放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分析了安徽农业对外开放的现状,以及进一步开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业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二敏  干吉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49-5152
自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安徽农业对外开放全面发展,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农业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对外科技交流与多边、双边合作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带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的世界经济背景下,安徽农产品对外开放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分析了安徽农业对外开放的现状,以及进一步开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业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通过实施利用外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省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对外开放,推动全省农业的发展,在谋划农业利用外资项目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言论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对外开放必须要上新水平。要在努力推动外贸转型、有效利用外资的基础上,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这是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形成优进优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山东省农业利用外资发展迅速,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应当看到,山东省农业利用外资的总体水平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与农业大省和沿海重要对外开放省份的地位也很不相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山东农业如何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山东省已把其列入了“山东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和山东省农业厅的外经工作者对此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探讨,并写出了这篇报道。省领导李春亭、杜世成、陈延明等同志都对此报道极为关切,并多次做过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9.
1986年,中国农牧渔业部门认真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农牧渔业外事工作更加主动活跃,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利用外资的渠道有所扩大,参加国际活动增多以及技术合作深入扎实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外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渠道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农业利用外资仍存在的很多问题,影响了其水平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必要性、现状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利用外资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智能小车控制系统以MC9S12G128控制器为核心,利用一排18个激光发射管与6个接收管作为路径识别传感器,通过MC9S12G128的I/O口获得传感器信号,并利用特征提取方法提取赛道类型,实现起跑线、十字交叉线识别。根据道路信息,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输出PWM波形来控制舵机的转向,完成对小车的方向上的控制,采用光电编码器提取小车速度,经过与当前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速度偏差,采用PID算法计算并输出PWM脉冲来控制电机调节小车速度,完成对小车运动速度的闭环控制。实验验证,该系统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地膜智能识别要求,对垂直拍摄的6叶期单垄单行烟田图像进行研究,分析图像中地膜、烟苗和土壤的RGB和HSV分量的直方图,发现B分量和V分量采用阈值分割法能分割出地膜。对地膜图像进行手动阈值分割、迭代阈值分割、大律法分割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大熵值法等分割算法比较,发现迭代阈值分割算法目标识别率最高,为71%,且处理过程用时较短。通过对无人机不同飞行高度下地膜识别情况分析,发现50 m飞行高度下的地膜识别率最高,为80.06%,地膜识别面积为246.83 m2,地膜覆盖率为30.12%。该研究为残膜的智能识别提供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车辆路径规划与跟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证智能车辆在转向避撞过程中的主动安全性,基于改进的人工势能场模型进行了转向避撞路径规划,利用椭圆化距离代替传统斥力势场中的实际距离,同时,引入道路边界斥力场模型,从而在较小车道空间内获得汽车避撞局部路径.另外,建立了以前轮转角为控制变量的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规划路径进行了跟踪.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人工势场法可获得平顺且安全的局部避撞路径,而提出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路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种公羊运动行为识别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解决种公羊运动行为的识别依赖饲养员观察耗时耗力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种公羊运动行为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节点采集种公羊的运动行为信息,对行为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无线传输,分析传感器4种部署方案下(背部、颈部、前腿、后腿)采集到的羊行为数据,并利用K均值聚类法和区间阈值分类法进行分类。试验表明传感器的4种部署方案中将传感器部署在种公羊的背部靠近前腿处得到的加速度数据最稳定。但K均值聚类法平均识别率为77.05%,识别效果差,因此又提出了区间阈值分类法,通过对加速度数据识别测试获得区间阈值,对静立、行走、奔跑行为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5.96%、95.78%和96.89%,3种行为的平均识别率达到96.21%。本研究所获得的运动行为数据可应用于种公羊的运动量补充和健康状况监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由ARM内核微处理器芯片LM3S615构成的EasyARM615开发平台的基础上,运用PWM直流电机调速技术,进行外围电路的扩展,实现简易智能小车系统。同时通过灰度传感器检测路面黑线,利用外扩液晶显示器显示出传感器采集的各个参数,完成对运动轨迹跟踪等一系列控制。重点叙述了系统设计原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车身电器网络实验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网络技术在国内汽车车身尚无应用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汽车车身网络系统的建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桑塔纳2000型轿车车身电器实验台上。将车身电器按区域划分为9个部分,通过CAN智能节点连接到总线上。对总线参数进行设置,包括节点ID、位定时、位同步、信道延迟等,使得各节点能够有效进行通信。选用89S51单片机和SJA1000CAN控制器设计CAN智能节点。试验室测试时采用PCI-5121智能CAN接口卡将上位机连入总线系统中,分别以单帧和多帧2种方式进行通讯,普通双绞线为通信介质,通讯时间24 h,节点传输速率为40 kbit/s,通讯成功率100%。系统能够实现节点间的可靠通信,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构建合理的跨区域多农机调度服务作业系统可以减少传统农机作业调配方式的成本,避免多区域作业农机的盲目流动,提升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目前,跨区域多农机调度服务作业是我国农业的主要作业方式,智能调度模型和优化算法被广泛应用到农机调度中.针对基于时间窗的农机智能调度技术的特点,综述了农机调度与传统车辆调度的区别,以及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与总结国内外设施蔬菜自动对靶喷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为该技术在设施蔬菜自动对靶喷药机器人的发展应用上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的方法,汇总、整理及分析。【结果】导航技术国外主要采用基于GPS、机器视觉、激光雷达等技术开发的路径识别及智能避障技术,国内主要采用电磁诱导、基于GPS、激光雷达和视觉技术的道路边缘获取与道路识别技术。病虫害检测现阶段国外主要采用图像识别、红外成像和高光谱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病虫害识别技术,技术较为成熟,国内现阶段主要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利用作物颜色、纹理及形状特征进行识别。国外对靶喷药采用机器视觉、激光主动视觉和超声波技术并结合传感器对目标作物进行识别,利用变速喷药技术在生菜、番茄等作物上进行了应用,国内开发了温室自主喷药机器人,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靶标病虫害位置信息,对喷头进行单独控制,以达到精准对靶施药的效果。【结论】导航技术、病虫害识别技术及对靶喷药技术是自动对靶喷药技术的核心。导航方面在温室中利用机器视觉和激光雷达技术相比GPS技术更加可靠、灵活,精准度更高,高光谱与病虫害识别技术可提高病虫害识别的效率,对靶喷药技术中目标作物的识别与冠层稠密程度的判断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在智能车辆局部路径规划中未充分考虑车辆动力学和运动学约束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障碍物的局部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环境、车辆运行状态和道路交通规则分析车辆行驶安全性并获得虚拟车道线的解析表达,再进行车辆驾驶行为决策并生成受约束的动态虚拟障碍物,最后采用考虑动力学和运动学约束的改进人工势场法进行局部路径规划.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动力学和运动学约束的前提下,能够在不同初始速度、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工况下获得较好的规划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螟虫害图像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常规玉米虫害识别方法存在的准确率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GoogLe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玉米螟虫害图像识别方法。【方法】首先通过迁移学习将GoogLeNet的Inception-v4网络结构知识转移到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虫害识别的任务上,构建模型的训练方式;然后通过数据增强技术对玉米螟虫图像进行样本扩充,得到神经网络训练模型的数据集;同时利用Inception模块拥有多尺度卷积核提取多尺度玉米螟虫害分布特征的能力构建网络模型,并在试验过程中对激活函数、梯度下降算法等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引入批标准化(BN)操作加速优化模型网络训练,并将该模型运用到玉米螟虫害识别中。【结果】基于TensorFlow框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神经网络算法对玉米螟虫害图像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6.44%。【结论】基于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适用性,可为玉米等农作物虫害识别、智能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