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为温室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2个早熟葡萄品种分别在温室与露地栽培条件下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2个品种露地栽培叶片的Pn均高于温室栽培,露地‘火焰无核’的Ph最高为19.79 μmol/(m2·s);光响应中,温室栽培的红旗特早的Pnm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光补偿点(LCP)最小,温室栽培的光饱和点(LSP)值高于露地栽培;CO2响应中,温室栽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比露地栽培高,羧化效率(CE)比露地栽培低,温室栽培的CO2补偿点(CCP)和CO2饱和点(CsP)均低于露地栽培.[结论]露地栽培葡萄叶片的Pn值高于温室栽培,温室栽培葡萄叶片对较高光强的利用率高于露地栽培,但对高浓度CO2的利用率却比露地栽培低.  相似文献   

2.
以2年生七叶树幼苗为试材,通过设置自然光与遮阴(60%自然光)2种光环境,研究遮阴对七叶树光合生理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使七叶树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光补偿点显著下降(P0.05),光饱和点、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遮阴条件下,七叶树幼苗通过降低光补偿点、增大光饱和点等途径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弱光,同时通过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的相对含量,降低胡萝卜素含量来增加对光的捕获量,从而提高其在弱光时的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为温室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2个早熟葡萄品种分别在温室与露地栽培条件下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响应曲线及CO_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2个品种露地栽培叶片的Pn均高于温室栽培,露地‘火焰无核’的Pn最高为19.79μmol/(m~2·s);光响应中,温室栽培的红旗特早的Pn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光补偿点(LCP)最小,温室栽培的光饱和点(LSP)值高于露地栽培;CO_2响应中,温室栽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比露地栽培高,羧化效率(CE)比露地栽培低,温室栽培的CO_2补偿点(CCP)和CO_2饱和点(CSP)均低于露地栽培。[结论]露地栽培葡萄叶片的Pn值高于温室栽培,温室栽培葡萄叶片对较高光强的利用率高于露地栽培,但对高浓度CO_2的利用率却比露地栽培低。  相似文献   

4.
王庆    李倩    刘国宇    张瑞博    李艳    王玮    杨群力    刘安成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4):56-60
以水果兰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全光照、遮阴30%、遮阴65%和遮阴85%)对水果兰的形态、生理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水果兰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片厚度等形态指标和电导率、叶绿素等生理指标降低,叶片厚度、冠幅、叶绿素a/b、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等光合参数先增高后降低,在30%遮阴强度下最高。说明水果兰有一定的耐阴性,在30%遮阴强度下生长较好,遮阴度过大,水果兰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遮阴对黄精光合特性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遮阴对黄精光合特性和蒸腾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透光率为30%塑料遮阳网和露天栽培下2种栽培黄精的光合特性和蒸腾速率。[结果]结果表明,在遮阴条件下,与露天栽培的黄精相比,透光率为30%塑料网遮阴可以降低直射光对黄精的光抑制强度;露天栽培的黄精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遮阴条件下的黄精光合速率变化呈单峰曲线。与露天栽培的黄精相比,透光率为30%塑料网遮阴黄精的蒸腾速率可降低37.9%,提高水分利用率(WUE)19.5%。[结论]遮阴可以显著降低黄精的蒸腾速率,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遮阴对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草莓品种晶瑶为材料,研究了遮阴处理对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显著降低草莓叶片的羧化效率(CE)、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提高了其表观量子效率(AQY)和CO2补偿点(CCP)。遮阴后草莓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且显著低于对照;遮阴处理草莓水分利用效率早上降低,晚上开始上升。遮阴后,叶片气孔导度(Gs)提高,蒸腾速率(Tr)下降,可能与叶面温度下降有关。以上参数表明晶瑶草莓对弱光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遮阴处理可以减轻强光下的草莓叶片光抑制程度,提高植株对光能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遮阴条件下大叶竹节树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大叶竹节树对弱光的适应性,通过盆栽实验,分析了不同程度(0%,25%,50%,75%)遮阴条件下大叶竹节树幼苗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遮阴程度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合有效辐射(PAR)随之减小,而胞间CO2浓度(Ci)随之增大,说明非气孔制限因素是大叶竹节树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各遮阴条件下叶片总叶绿素(a+b)、叶绿素a和叶绿素b质量比均显著高于全光照,且随遮阴程度的增加叶绿素质量比逐渐上升,而叶绿素a/b值则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强而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的日变化呈单谷曲线;各遮阴条件下Fv/Fm和Fv/Fo值均高于全光照,且与遮阴程度正相关,说明大叶竹节树是一种耐荫性很强的植物.在遮阴条件下,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叶绿素a/b值降低,而叶绿素a和b质量比、光能利用率、Fv/Fm以及Fv/Fo值提高,从而增强弱光条件下的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8.
4种文心兰的光合作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66-167
以自主选育品种玉香、金香和引进品种白力士、光华为材料,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CI-34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光响应曲线,研究其光合作用。结果表明:玉香的叶绿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表明其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4个品种的文心兰基本表现出2个类型,相对于白力士和光华而言,玉香和金香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较低的饱和点和最大光合速率,表明其对光强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低,也就是对栽培环境的光条件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遮阴处理下麻竹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最适拟合模型的研究,探究不同光响应模型对麻竹光合特性的适用性和遮阴环境下的光能利用能力,为麻竹笋栽培和管理提供依据.以3年生麻竹实生苗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遮阴处理,分别为自然光照的100%(对照)、40%、30%、20%和10%,测定不同遮阴处理下麻竹叶片光响应曲线,并选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等4种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遮阴处理下,麻竹净光合速率(P_n)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强而增大;在同一PAR水平下,P_n随着光照强度下降而升高.在不同遮阴处理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2)最大,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误差最小,两种模型的匹配度和精确度最高.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光响应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与全光照对比,其他4种遮阴处理下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均减小,最大P_n均增大,初始量子效率(α)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光饱和点(LSP)与α呈相反的变化趋势,20%和30%光照处理下的LSP达到最大值(2 466.379和2 647.497μmol·m~(-2)·s~(-1)).综上,麻竹在弱光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20%和30%光照处理下表现出较高的光照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分株繁殖自然生长的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 var. Picta)为试验材料,在30%、70%、90%遮阴度下处理50 d后,以全光照对其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遮阴条件下的玉带草叶片光合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随遮阴程度的增加,玉带草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日均净光合速率(P_n)、水分利用率(WUE)逐渐减小,遮阴度达90%时达最小值;30%与70%遮阴度下的玉带草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与表观量子效率(AQY)均高于对照,90%遮阴时低于对照。气孔导度(G_s)、蒸腾速度均随遮阴程度增加而先增后降,90%遮阴度时为最小值;70%遮阴度处理的CO_2响应曲线与羧化效率(CE)高于对照,其他处理均低于对照。遮阴处理降低了叶片的CO_2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R_d);遮阴处理提高了玉带草叶片的叶绿素的含量,且70%遮阴度处理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大田条件下,以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白沙1016"为材料,出苗后采用遮阳网遮光85%,遮光40d,研究了弱光胁迫对花生功能叶片光合特性及光合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弱光下生长的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较低,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较高;弱光胁迫对花生光合诱导过程有显著影响,弱光下生长的花生叶片从黑暗转入强光后气孔开启晚、ФPSⅡ值和净光合速率上升慢,最终的ФPSⅡ值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总之,弱光下生长的花生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非气孔因素限制,其叶片碳同化能力低,光合诱导期延迟是其转入自然强光后光抑制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 of weak light on the photoassimilates distrib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young Jingyu grape plants ( Vitis vinefera L. cv. Jingyn) were studied by shading. Compared to the grape grown under natural light intensity environment,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diurnal variation curve of experimental plants grown in weak light intensity environment was remarkably lower. Its leaf and stem biomass ratio increased when light intensity decreased, the root and new shoot biomass ratio showed an opposite trend. The 14C-photoassimilates was mostly distributed to young leaves and stem, a little was distributed to root. The metabolism of 14C-photoassimilates distributed to the entire grape body were also changed under weak light intensity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紫椴幼树叶片的光合作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长于不同光照环境中紫椴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适度遮荫环境中的幼苗叶片平均光饱和光合速率和平均光饱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全光环境个体,蒸腾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则低于后者,受强度遮荫的幼苗各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在生长高峰期,全光和强度遮荫环境中的个体叶片暗呼吸速率占净光合速率的80%以上,受一层网遮荫个体的暗呼吸速率只占净光合速率的38.3%。表观量子产额测定结果表明,紫椴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当紫椴幼苗处于强光环境中时,幼苗必须采取某种对策避免吸收过量的光能,或者通过某种方式耗散过剩的热能。综合叶片的光合作用特征,认为在生长高峰期的高呼吸消耗是全光环境中紫椴幼苗枝干生长量小、生物量积累相对低的主要原因,光照不足是强度庇荫环境中紫椴幼苗枝干生长量小、生物量积累相对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用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了遮阳率40%、70%、85%和98%4种遮光处理下玉竹的光合日变化曲线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净光合速率(Pn)响应曲线。结果表明,4种遮光处理下玉竹的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该现象主要是气孔限制造成的。全天的Pn值以遮阳率70%下最大,遮阳率98%下最小。4种遮光处理下玉竹的Pari-Pn响应曲线呈快速上升—平缓变化—下降趋势。曲线在Par为600μmol·m-2·s-1以下的净光合速率以遮阳率70%最高,40%次之,98%最低;而Par为600μmol·m-2·s-1以上的净光合速率则以遮阳率40%最高,70%次之,98%最低。从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量子效率、最大光合能力来看,遮阳率70%的玉竹光补偿点最低,量子效率最高,暗呼吸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净光合积累能力;遮阳率40%的玉竹光饱和点最高,最大光合能力最高,但光补偿点较高,暗呼吸速率最大,量子效率较低;遮阳率98%的玉竹光补偿点最高,光饱和点最低,量子效率和最大光合能力最低。综上认为玉竹栽培中以遮阳率70%较适宜,遮阳率98%的强遮光也对其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15.
光照强度对苗期大豆叶片气孔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苗期大豆叶片气孔特征、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变化,揭示大豆叶片光合及气孔特性对荫蔽的响应机制。方法 选用对荫蔽敏感性弱的南豆12和荫蔽敏感性强的桂夏豆7号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盆栽实验,设置正常光照(CK)、轻度荫蔽(LS,遮光20%)、中度荫蔽(MS,遮光40%)和重度荫蔽处理(SS,遮光75%),分析不同荫蔽程度对大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特性、光合荧光参数、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 荫蔽敏感性弱的南豆12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在LS和MS处理下显著高于CK,上表皮气孔在LS、MS处理分别增加26.9%和18.5%,下表皮分别增加了13.9%和39.2%,差异显著,南豆12在SS处理和荫蔽敏感性强的桂夏豆7号在3个荫蔽处理下显著低于CK(P<0.5)。2个大豆品种光合速率在LS、MS处理显著高于CK, 最大值出现在LS处理, 平均为14.33 μmol CO2·m -2·s -1,在CK和SS处理下南豆12显著高于桂夏豆7号;光强减弱,南豆12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先减后增,桂夏豆7号逐渐减小,且南豆12和桂夏豆7号2个品种的气孔导度均在LS处理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57 mm·m -2·s -1和0.30 mm·m -2·s -1;南豆12胞间CO2浓度在LS和SS处理下显著高于CK,桂夏豆7号胞间CO2浓度随荫蔽程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荫蔽程度增加,2个品种的实际光量子产量和最大量子产额逐渐降低,且不同处理下南豆12的实际量子产量均大于桂夏豆7号。相反,南豆12和桂夏豆7号非光化学淬灭系数随荫蔽程度增加而增大。光强降低,南豆12淀粉含量分别显著下降了59.0%、77.8%、95.8%,桂夏豆7号则显著下降了47.5%、67.3%、87.8%;2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南豆12在LS处理下增加了72.7%,显著高于南豆12的CK和桂夏豆7号的LS处理,桂夏豆7号的LS、MS处理和CK无显著差异(P>0.5)。 结论 荫蔽直接影响气孔性状和光合特性,适当的荫蔽会使叶片通过增加叶片气孔开放来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碳水化合物积累量,进而增强大豆的耐荫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光强处理下盆栽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光合生理参数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特征,以盆栽芒萁为研究材料,通过覆盖不同层数遮阳网模拟3种光环境,并以全光处理为对照,测定光合-光响应进程中的气体交换参数、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等参数。结果表明:①随遮阳程度减弱,盆栽芒萁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特征;净光合速率以13.00%全光处理下最大,除对照外,4.75%全光处理下的光饱和点升高,光补偿点和表观量子效率最低。②4个光梯度中,35.96%全光处理是气孔因素向非气孔限制因素转变的转折点,而盆栽芒萁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在13.00%全光处理时达最大值。③盆栽芒萁的可溶性蛋白质为722.27 μg·g-1,MDA为7.74 mmol·g-1,均在全光下达最大值,并与抗氧化酶协同作用以维持盆栽芒萁幼苗的正常生长。因此,盆栽芒萁对光的适应可通过光合生理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MDA的变化获得调节。  相似文献   

17.
苗期弱光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苗期不同弱光条件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L.)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规划麦套花生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花1号为供试材料,在花生苗期用不同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进行遮光,设置不遮光(CK)、遮光27%、遮光43%和遮光77%4个处理。测定遮光后花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合曲线参数、荧光参数以及光合酶的活性,比较不同遮光处理间的差异。【结果】遮光后随遮光程度的增强,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羧化效率、RUBPCase和PEPCase活性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显著增加,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升高;即时光强和长期遮光处理均能明显降低光合酶的活性。【结论】苗期遮光显著降低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原因是气孔限制、非气孔因素即叶肉细胞光合活性下降和光系统Ⅱ光能分配变化;提高了花生利用弱光的能力;遮光27%的影响较小,可据此合理规划麦套花生的种植规格。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光环境对葡萄幼苗光合产物分配与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一年生京玉葡萄幼苗 (VitisvineferaL .cv .Jingyu)为试材 ,利用光合测定仪和同位素示踪技术 ,比较研究了自然光环境和遮阳环境下生长的葡萄幼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生物量分配、光合产物分配与转化等方面的差异。与对照相比 ,遮阳环境中生长的葡萄幼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偏低 ;叶片和茎的生物量比较高 ,根和新稍的生物量比较低 ;其光合产物分配较多流向叶片和茎 ,而向根的分配随遮阳程度的加深明显降低 ;分配到各部位的光合产物的转化利用情况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强处理对三叶青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适宜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生长的光强环境,并为其人工栽培和林下栽培提供基础,以2年生三叶青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它们进行不同梯度的遮光处理,梯度设置为全光照(ck),遮光30%,50%,70%和90%,研究光强对三叶青不同生育时期(快速生长期与高温缓慢生长期)的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浸提法测定三叶青叶片中光合色素,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和蒸腾速率(Tr)等指标,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量子效率(AQE),暗呼吸速率(Rd)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并拟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不同生育时期变化不大;多数光合指标亦随遮光程度增加而呈现增长趋势,多在遮光70%时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且快速生长期(Pn为4.19 μmol·m-2·s-1,Gs为53.54 mol·m-2·s-1,Tr为0.98 mmol·m-2·s-1,LSP为340.49 μmol·m-2·s-1,AQE为0.18 mol·mol-1,Rd为1.20 μmol·m-2·s-1,Pmax为5.34 μmol·m-2·s-1)比高温缓慢生长期(Pn为1.74 μmol·m-2·s-1,Gs为17.53 mol·m-2·s-1,Tr为0.36 mmol·m-2·s-1,LSP为159.28 μmol·m-2·s-1,AQE为0.06 mol·mol-1,Rd为0.70 μmol·m-2·s-1,Pmax为2.45 μmol·m-2·s-1)数值高41.67%~67.26%;Ci和LSP呈现先下降后趋于稳定趋势,表明高温缓慢生长期的强光、高温、低湿等环境条件使其光合活跃度下降,对植株生长产生胁迫。综合试验结果得出结论,不同生育时期三叶青均在遮光度70%的条件下生长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