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虫线清乳油不同浓度防治松墨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是松树上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又是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于4~5月间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荮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122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用此种农药防治松墨天牛,可以降低虫口密度,以便控制松墨天牛危害,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2.
2014年4~5月份,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内蒙古准格尔旗和兴和县沙棘林虫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准格尔旗和兴和县沙棘蛀干害虫非常严重,综合死亡率达52.67%;(2)准格尔旗沙棘木蠹蛾有虫株率达92%,虫口密度达28.53头/株,单株最高达115头,红缘天牛有虫株率达81.33%,虫口密度达6.24头/株。单株最高达20头;(3)兴和县沙棘木蠹蛾有虫株率达72.67%,虫口密度达21头/株。单株最高达69头。红缘天牛有虫株率达88.67%,虫口密度达8.7头/株。单株最高达18头。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对两个项目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的危害,从自配的十多种引诱剂中筛选出1、4、3号引诱剂对松墨天牛引诱效果较好,诱虫率分别为:65.1条/株、64.1条/株和43.9条/株。诱剂浓度以1:3为宜,诱虫时间以4—7月为好。林间大面积释放引诱剂防治松墨天牛结果表明,平均每株诱木可诱46.1条天牛,可显著减轻天牛危害,降低林木枯死率。  相似文献   

4.
红缘天牛是沙棘主要的蛀干害虫,常造成沙棘林成片死亡。由于红缘天牛钻蛀沙棘枝干,生活隐蔽,难于防治,利用天敌防治是控制红缘天牛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红缘天牛,研究了白蜡吉丁肿腿蜂对红缘天牛的室内寄生情况和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在室内,白蜡吉丁肿腿蜂在1︰1和1︰2的接蜂比例下都可100%寄生红缘天牛,5龄红缘天牛每头平均繁殖66.1头蜂;林间,放蜂量为1︰6~1︰10时,寄生率达33.6%,与1︰12~1︰20放蜂量的寄生率34.2%相差不大,故放蜂量为1︰6~1︰10时为最佳放蜂量,红缘天牛的虫口密度由放蜂前的1.2头/株降低到0.4头/株,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管氏肿腿蜂及其携带球孢白僵菌进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死亡率随着接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的接蜂量(虫蜂比1∶2~1∶5)下,松墨天牛龄期越大,被寄生效果越低,对3龄幼虫的平均寄生死亡率为90%,4龄虫平均为77.5%,5龄虫平均为52.5%。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约1×107个孢子时,对4~5龄松墨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5%、75%和100%;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木段内的松墨天牛幼虫寄生感染死亡率为87.13%。  相似文献   

6.
释放花绒寄甲卵防治松褐天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释放花绒寄甲卵对马尾松立木上松褐天牛的寄生效果,进一步探索经济有效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措施。【方法】在林间设置直立木诱木,后在诱木上按5∶1、10∶1、15∶1(寄甲卵数量∶松褐天牛侵入孔数量)3个比例释放花绒寄甲卵卡防治松褐天牛以明确最佳释放比例。另在一年中6个不同时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卡以明确最佳释放时期。此外,在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林场6个小班释放花绒寄甲卵开展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试验以明确大面积释放天敌的防治效果。【结果】释放卵与害虫数量比例为15∶1时的校正寄生率最高,室内为85.17%,林间校正虫口减退率为82.20%。3月上旬、3月下旬、4月上旬、4月下旬、8月上旬和10月下旬在马尾松诱木树干释放卵卡,以4月上旬防治效果最好,校正虫口减退率达82.37%。在林间每株直立诱木上释放4 000粒花绒寄甲卵,越冬代松褐天牛防治效果58.04%~87.39%。【结论】利用花绒寄甲卵防治松褐天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江西中部地区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最佳时间在4月上旬,偏南应提前约10天,而偏北地区则应推迟约10天。  相似文献   

7.
重要林木害虫松幽天牛危害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报道了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Kraatz在河北丰宁的发生和危害状况,讨论了该虫成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和对策。该虫在河北丰宁造成的灾害十分严重,主要危害油松,成灾区有虫株率50%以上,虫口密度126头/株;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油松生存环境恶劣,连续干旱,对该虫生物生态学特性缺乏了解以及缺少有效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哲里木盟奈曼旗等地的光肩星天牛危害比较严重,如新镇林场8.18万亩林地,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率达1 00%,虫口密度在17~30头/株.光肩星天牛是林木蛀  相似文献   

9.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通过5菌株感染松褐天牛幼虫研究筛选出毒力相对较强菌株Ma789,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其1.0×10^5-1.0×10^8个/mL不同孢子含量梯度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其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半致死含量为3.2×10^5个/mL;而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室内寄生试验表明,随着接蜂量的增加,管氏肿腿蜂对幼虫的寄生死亡率不断提高,当虫蜂比提高到1∶4-1∶5时,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6.7%;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Ma789约1.0×10^7个孢子时,对老熟松褐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6.7%,70%和100%。  相似文献   

10.
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6个松褐天牛危害的马尾松林样地,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的卵和成虫。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单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室内和林间罩网寄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在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对当年松褐天牛的寄生防治效果显示: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8.54%,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3.07%;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7.0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8.00%,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均对松褐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室内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不同胸径受害木段中松褐天牛幼虫被寄生的数量比例变化较大,5~8cm胸径的木段中寄生率最高,达72.41%,显著高于10~15cm和>18cm胸径木段的49.52%和49.06%;分别在5,7和9月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寄生率分别为68.50%,21.63%和30.29%,5月份的寄生率显著高于7月和9月。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以5月份释放天敌效果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