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降香黄檀又名黄花梨,花梨木。随着社会的发展,降香黄檀由于优质、稳定、坚硬的木材特质,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类珍贵木材成为人们制作家具与生产药材的最佳选择。本文分析降香黄檀的病虫害发生原因,对目前科学使用高效、科学的化学药剂为主的降香黄檀病虫防治技术进行介绍。相关研究后,发现在采取了相关防治方式后,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为豆科黄檀属常绿半落叶乔木,仅天然分布于海南岛,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既是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又是特有的名贵药材和香料树种。由于人类不合理的采伐以及大量的盗伐,降香黄檀的野生资源几近枯竭。同时,全球范围内降香黄檀的销售一直以来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也导致降香黄檀的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已经达到“以斤计价”、“稀缺难寻”的地步。此外,降香黄檀心材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的形成时间也比较漫长,一般7年左右才开始形成心材,而成熟需要30年以上的漫长时间。因此,开展降香黄檀繁育技术研究,不仅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还可以减轻对其残留天然资源的盗伐压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降香黄檀的繁育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基于此,文章从有性繁殖(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无性繁殖(扦插、嫁接、组织培养)以及人工林定向培育(注射生长调节剂、接种微生物、种植管理措施)等方面,综述了降香黄檀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降香黄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优良种质资源不足、高效栽培技术和定向培育技术缺乏、新品种物质基础研究不足、活性成分挖掘不系...  相似文献   

3.
降香黄檀木是一种十分珍稀的用材树种,既是高档家具的主要材质来源,还具有香料及药用价值,值得大力进行人工栽培。对降香黄檀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论述,对降香黄檀与几种相似材质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并就降香黄檀的人工栽培进行了详细论述,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4.
降香黄檀是我国珍贵的红木树种之一,其材质较为坚实,抗腐蚀性较强,香气怡人,是我国家具生产以及工艺品雕刻的上等原材料。此外,降香黄檀在医学方面具有止血止痛、行气活血等重要应用功效,市场经济价值较高。本文对降香黄檀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对其发展方向进行概述,旨在提升降香黄檀种植质量与产量,扩大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低温胁迫下降香黄檀的生理变化,筛选降香黄檀耐寒产地和向北引种栽培推广提供依据。通过来自8个不同产地的降香黄檀幼苗进行人工模拟先降温再复温处理,测定分析降香黄檀幼苗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激素等10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筛选抗寒性能力强的产地降香黄檀。结果表明,8个产地降香黄檀叶片的REC、MDA含量和POD、SOD和CAT活性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低温胁迫下ABA显著>对照,GA3、IAA和ZR减少。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不同产地降香黄檀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四川乐山、浙江温州、贵州罗甸、广东怀集、广东韶关、广西崇左、广东高要、海南尖峰。通过低温驯化,可以适当增强降香黄檀幼苗的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尾巨桉和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不隔、网隔及膜隔3种根系分隔方式和不施肥、3.0 g/盘、6.0 g/盘3个氮水平,分析了间作尾巨桉和降香黄檀的干物质量和生理代谢指标,探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和施氮水平对尾巨桉与降香黄檀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和根系分隔方式改变了间作尾巨桉和降香黄檀的生理生长特性。施氮显著提高尾巨桉与降香黄檀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活性、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特性,但根系分隔处理对尾巨桉和降香黄檀生理代谢的影响不一致。在不隔模式下,不施氮、低氮和高氮水平的尾巨桉幼苗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高于网隔、膜隔8.74%、6.97%、5.49%,16.43%、24.18%、15.32%;降香黄檀则是膜隔效果最优,在3种施氮水平下,其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高于不隔和网隔32.70%、30.82%、38.75%,11.26%、15.39%、4.25%。3种根系分隔模式中尾巨桉竞争力强于降香黄檀,尾巨桉幼苗叶片生理代谢和光合作用表现为不隔网隔膜隔,降香黄檀为膜隔不隔网隔。因此,尾巨桉和降香黄檀混交是通过提高生理代谢和促进植株光合作用来提高植物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光合细菌在降香黄檀苗木培育中的应用前景比较研究了复合肥及光合细菌的两种浓度和两种 施用方法对降香黄檀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能显著促进降香黄檀的生长和增加其生物量的积 累,效果优于常规复合肥且效力具有持续性光合细菌能够提高降香黄檀叶片SOD 的活性和增加其叶绿素的含量。 光合细菌在降香黄檀上的使用以根施的效果显著优于喷施,以稀释50 倍的浓度较佳光合细菌作为一种生物肥料 不仅能促进苗木生长还能改善土壤条件,在降香黄檀的苗木培育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黄檀属Dalbergia种类较多,很多种类通过形态学方法难以区分,给中国进口木材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研究黄檀属木材的分子鉴定方法,选取进口木材中常见的7种黄檀属木材,通过比较不同的木材DNA提取和纯化方法,摸索出了适合于黄檀属木材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磁珠相结合的DNA提取和纯化体系,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433 bp的matK基因片段,共发现12个碱基位点差异,可以将7种进口黄檀属木材及我国的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逐一区分开,为黄檀属木材分子识别鉴定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2表1参23  相似文献   

9.
海南降香黄檀人工林重要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香黄檀是我国海南珍贵的红木树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降香黄檀自然种群濒临灭绝。在此形势下,降香黄檀人工林面积迅速增加,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而相关报道甚少。本文开展海南降香黄檀重要害虫及天敌种类的调查,旨在了解降香黄檀害虫与天敌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降香黄檀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以期实现降香黄檀人工林的健康可持续经营。经调查发现,降香黄檀主要害虫有6种,有虫株率达到了66%,虫咬率为10.30%,叶部危害最严重。害虫天敌有6种,分别是南方刀螳螂(Tenoderaaridifolia Stoll)、螟蛉悬茧姬[Charops bicolor(Szepligeri)]、瓢虫(Coccinellidae)、草蛉(Chrysopidae)、黄带犀猎蝽(Betta macrostoma)、食虫虻(Aslidae)等。  相似文献   

10.
以降香黄檀、交趾黄檀和微凹黄檀木材为研究对象,提取木材DNA并扩增trnL和trnS-trnG序列,比较黄檀属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成功率,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评价不同DNA条形码序列的鉴定能力。结果表明:3种黄檀属木材叶绿体编码基因片段trnL和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S-trnG序列的PCR扩增成功率分别为82%和59%,PCR产物克隆测序成功率均为100%。候选DNA条形码序列种间的碱基变异和插入缺失数量均高于种内。基于叶绿体编码基因序列trnL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能够成功区分3种黄檀属木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外界诱导的降香心材与天然降香心材有效化学成分异同。[方法]采用无水乙醚对降香心材粉末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液中的化学成分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外界诱导形成的降香心材样品中主要化学成分与天然降香心材的基本相同。[结论]外界诱导对降香心材形成有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降香黄檀SRAP分子标记的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降香黄檀基因组DNA,选用4个降香黄檀DNA作模板,对256个SRA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以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为引物筛选原则,最后共筛选出25个组合作为降香黄檀SRAP分子标记的核心引物,为后续SRAP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周吴萍  何莲莲  容元平  梁丹  黄尘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94-18794,18799
[目的]优化降香挥发油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药材粒度对挥发油收率的影响。[结果]优化的降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为:用药材细粉加8倍量的水,提取7 h。[结论]该试验得出的提取条件下,降香挥发油提取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全面了解和重点调查、踏查及标准地详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降香黄檀规模化生产和管理中常见病虫害及种类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降香黄檀的引种栽培和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降香黄檀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Chen)同一枝条上4种不同部位的插条为参试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16(45)为试验方法,通过极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着重研究了基质类型、激素类型、激素浓度、浸泡时间、插条类型等5种因素对降香黄檀插条各生长指标的影响及其最优组合,以建立降香黄檀扦插繁殖体系.结果表明:生根率、生根总数、插条平均根长、插条平均根粗中任意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基质类型、插条类型是影响插条生根效果的重要因素;激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插条生根效果的作用表现为高抑低促,因此各处理因素的最优组合为A3B3C1D2E4,即以珍珠岩为基质,基部插条用100 mg/L ABT1溶液浸泡2 h.  相似文献   

16.
勐海县降香黄檀引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勐海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到海南引种降香黄檀后在勐海特有的气候条件下开展育苗技术的研究,总结了一套科学提高降香黄檀苗木品质的繁育技术方法。经研究表明,该方法培育的苗木造林后生长迅速、干性良好,无严重病虫害,效果良好,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降香黄檀最佳的容器育苗方法.[方法]对降香黄檀容器苗培育过程中以不同的容器规格、不同的基质配比、不同的肥料为因素开展正交试验,初步研究容器规格、基质组合、肥料种类对当年生长的降香黄檀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及冠幅影响.[结果]容器苗各生长性状受到不同容器规格×基质组合×肥料种类交互作用影响,使得不同处理之间生长差异十分显著.[结论]综合比较认为,容器规格40 cm×50 cm、基质配比为椰糠∶蔗糠∶大田土=1∶1∶1以及含N为3%的复合肥的组合最适合降香黄檀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病原鉴定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的病原进行研究,结合危害症状、病原菌的菌落形态以及分生孢子特征等将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周吴萍  黄洁芳  容元平  梁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84-18585
[目的]确定降香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包合物得率与挥发油利用率为评价指标,优选降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条件。[结果]降香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和挥发油的包合比例为6 g:1 ml,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1 h。[结论]此包合工艺简单可行,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利用率高,适合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