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汪南湖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衍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8-21849,21867
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可提高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以贾汪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线索,介绍了景观特质营造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景观策略。从生态、人文、美学的角度说明了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方法,提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以瓮安水瓮田梯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景观类型、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对山地梯田湿地景观设计的立意构思到景观营造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分析设计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提出山地梯田湿地景观设计应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地域文化为内涵、"减量设计"为手法,将主题理念与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相结合,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梯田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3.
孟瑾  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18-7919,7985
基于山东临朐弥河湿地公园的地理特色,解读了临朐自然浸润、人杰地灵、文风昌盛、世外桃园的地方历史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弥河湿地公园的规划策略和规划内容,从湿地系统的生态修复、休闲系统的统筹构建、地域特征的充分表达等方面,探讨了湿地修复与景观营造的新途径。湿地系统的构建着重于水系设计、地形处理、植被构建、生物多样性营造;休闲系统与湿地系统相叠加,划分为湿地休闲区、湿地娱乐区、人文景观区、湿地科普区和湿地体验区,分别进行特色构建。规划充分解读了场地特征,分别在河流与植物、土壤、人之间寻求一种能量的平衡和物质转化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张小茜  张文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24-9826,9880
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和功能,根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三元论”的理论,解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原则.结合南京鱼嘴公园景观营造的实例,从以文化为“神”,以自然为“骨”,以景观为“肉”3个方面探讨了其景观营造手法,旨在营造一个形神兼具,随城市发展而生长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了"枣庄湿地景观区荷花周年开放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项目,研究集成的荷花在运河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上,维护运河湿地生态平衡、保护运河湿地生态功能、保障运河水质和运河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在概括介绍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生态恢复原理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应用生态恢复原理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符合乡村个性特征的景观营造模式,提出优化乡村景观风貌的规划方法。  方法  以杭州市瓶窑镇为例,从乡村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基于瓶窑镇的空间数据和调研信息,通过ArcGIS对景观特征要素进行空间图示表达,划分景观特征区域,并构建与景观特征相联系的景观功能评价模型,对乡村景观特征区域进行评价。  结果  ①瓶窑镇形成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域;②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的项目层指标得分从高到底排序分别是: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态性景观)、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态性景观)、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  结论  景观特征识别能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准确信息,鉴于此,本研究为杭州市瓶窑镇提出了4种兼顾景观特征和景观价值的典型乡村景观营造模型:瓶窑镇山地聚落景观营造模式、平原农业景观营造模式、历史遗址景观营造模式和平原湿地景观营造模式,可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3参25  相似文献   

8.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江都花鱼塘湿地公园地域特色景观营造手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总结地域特色景观的概念,研究地域特色景观在湿地公园中的营造手法,并得出3个营造要点,即遵从自然环境,创造宜人的游憩空间;传承地域文化,寻找心灵的故乡;选择合理材料和技术工艺,彰显时代的气息。以江都花鱼塘湿地公园为例,在现状调查、规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题分区以及主要特色景观设计来避免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日益严重的趋同现象,以期为今后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程韵 《乡村科技》2019,(16):55-57
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百花洲为例,分析济南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保护与营造背景,阐述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的营造策略,并对济南市百花洲如何保护与营造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提出建议,将城市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传承和发展纳入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实现发展和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1.
聊城是京杭运河流经的14个城市之一,京杭运河从城区中部蜿蜒穿过,为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笔者以该段运河为标本,通过对现状植物景观分析和植物种类的调查,总结得出运河聊城区段的植物配置的经验和不足.由此带来对滨河植物景观问题的思考,借由这些问题引入"赏观性"和"透水性"概念,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对滨河植物景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为相关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宁夏中卫市美利湖湿地公园为例,从美利湖沙区湿地生态状况出发,提出沙漠湿地公园规划原则,探索沙漠湿地生态保护方法,提出营造融合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沙漠湿地旅游区的规划思路,以实现沙漠湿地保护与防沙治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毕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53-15455,15462
概述了场地分析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所处阶段和作用。以宜昌市运河公园为例,探析了公园规划设计的思路,将该案例的设计思路归纳为:延续场地历史与文化脉络;形成稀有的城市湿地景观;尊重周边环境,融休闲游憩及理想山水格局于一体;通过核心景点展现地域风情;利用植物规划体现地域特色5方面。通过分析运河公园的项目特色,揭示了城市公园特色营建的4条路径,即以围绕城市发展的需求,用新思想引导;体现地域风情;挖掘当地的历史资源;充分表达公园性质。认为城市公园特色营建应从场地分析入手,通过对该场地显性的自然景观特色和隐形的人文历史资源的挖掘和提炼,分解、加工、整合之后使之成为具体的概念,借由具体的景观要素体现该场地乃至该城市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湿地公园"的提出使得湿地的生态问题进入公众视野,然而关于湿地公园的互动性景观研究甚少。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以"以人为本"、"自然性"和"交互性"3个设计原则对海口市的凤翔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凤翔湿地公园中人与自然的互动景观营造的优点,人与地方文脉互动性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影响互动效果的结论,针对凤翔湿地公园的互动性设计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为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21,(10)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在新的时代发展下,古代运河文化经过挖掘和保护,也形成了独具时代性的价值。在绵延一千多公里的运河长廊上,所经过的地区也以乡村为主。利用运河文化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运河山东段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运河文化元素的挖掘,提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运河文化与乡村旅游充分结合,在沿岸乡村地区建设运河文化公园、运河文创产品等运河文化元素的开发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哈尔滨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对当前哈尔滨市沿江湿地旅游开发现状及沿江湿地旅游景区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从水系营造、驳岸规划、道路系统规划、植物规划、动物规划、建筑小品规划、冰雪景观规划7方面探索了哈尔滨市沿江湿地旅游开发中的景观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奕  严力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98-15502,15507
通过对湿地的介绍,引出湿地公园的概念,以上海嘉定北郊湿地公园规划案例为例,介绍了规划区现状,从交通条件、区位、用地、生态环境、文化资源、景观等方面分析,提出湿地公园的规划理念及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潇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43-6645
探讨了湿地植物的配置方法,认为在植物种类选择方面,水面应以水生植物成片种植为主,陆地以乔灌草搭配种植为主;在湿地植物配置方法上,应注重湿地植物的色彩景观营造,并将乔灌草搭配种植,营造陆地空间层次景观。以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介绍了公园概况及其植物配置现状,指出其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湿地水生植物景观单一,陆地植物选择及配置单一。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阅海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方法,以营造多样性的生物景观序列,构建丰富的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日赏樱文化的差异,以及二者对樱花之美的不同追求,阐述了丰富的樱花文化及其中日差异具有的园林应用价值,并对樱花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樱花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赵王河公园规划中,对赵王河的正确定位做了充分的研究和考虑。利用重点地段的改善,带动新城市的建设发展。包括商业设施的完善和提高,文化休闲设施的增建,以及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利用和修复。赵王河地段的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则重点强调展示湿地生态河道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优美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