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丁潮洪  李汉美  章根儿  刘庭付 《园艺学报》2015,42(Z2):2927-2928
‘丽芸2号’菜豆是由‘丽芸1号’ב浙芸3号’杂交选育而成。蔓生,早中熟。商品豆荚平均长、宽、厚分别为19.2 cm、1.0 cm、0.87 cm,单荚质量11.85 g;商品豆荚浅绿色,豆条直,不易鼓籽,嫩荚不易纤维化,耐贮藏,品质好。抗锈病,中抗枯萎病、炭疽病。适宜在浙江省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
丽芸1号是以地方品种红花黑籽为母本,黑珍珠为父本,杂交组配并连续多代自交,比较鉴定,单株选择育成的品种。生长势较强,嫩荚长约17.2 cm,单荚质量约10.8 g,荚色较绿,不易纤维化。海拔550~800 m的高山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1 666 kg左右,耐热性和耐旱性较好,适宜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丽芸1号是以地方品种红花黑籽为母本,黑珍珠为父本,杂交组配并连续多代自交,比较鉴定,单株选择育成的品种.生长势较强,嫩荚长约17.2 cm,单荚质量约10.8 g,荚色较绿,不易纤维化.海拔550~800 m的高山露地栽培每667m2产量1 666 kg左右,耐热性和耐旱性较好,适宜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建德市高山菜豆品种应用现状及品种推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浙江建德市高山菜豆生产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建德市高山菜豆生产存在的品种杂乱等问题,提出了推广适应当地高山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等相关对策,并推荐了红花白荚、碧丰80、星级白荚冠、浙芸3号4个适应品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浙江省优越的山地气候条件种植菜豆新品种"丽芸2号",为广大市民保障了反季节、无公害菜豆的供应。山地栽培"丽芸2号"产量可达3 284.6kg/667m~2。选择适宜的海拔,4月下旬至6月均可播种。栽种田最好是水旱轮作田或2~3年未种植过豆类作物的田块,以减少病害发生。整个生育期做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嫩荚成熟期及时采收,以求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丁潮洪  华金渭  刘庭付  李汉美 《园艺学报》2010,37(11):1883-1884
‘丽芸1号’菜豆是由‘红花黑籽’ב黑珍珠’杂交选育而成,中早熟,嫩荚浅绿色,嫩荚长×宽×厚平均为17.2cm×1.1cm×0.9cm,不易纤维化,质地较糯,嫩荚含粗纤维0.9%,粗蛋白1.35%,维生素C187mg·kg-1,可溶性固形物7.50%。产量24995.7kg·hm-2,耐热、耐旱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7,(5):21-23
蔓生菜豆新品种‘丽芸3号’是以‘红花青荚’为母本、‘浙芸3号’为父本,于2008年春季杂交配组,经多代系谱选育,于2011年育成的常规品种。该品种表现为长势较强,商品豆荚平均长、宽、厚分别为19.55 cm、9.05 mm、8.20 mm,单荚质量10.50 g;商品豆荚浅绿色,豆荚直,扁圆形;嫩荚采收弹性期大,质地较糯、微甜,品质好;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2 670.8 kg。该品种长势较强,适当稀植。适宜于浙江省及生态环境相似的高山和平原地区春季大棚、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正皋研豆1号为蔓生型菜豆,荚绿白色且表面光亮无粗糙感,平均每667 m~2产量1 520kg,抗病、耐贮藏。适宜江苏省及气候相近省份春季大棚早熟栽培或秋季露地栽培。菜豆是江苏省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的豆类蔬菜品种之一,在出口创汇蔬菜中占据重要地位。如皋市菜豆栽培品种主要以老品种红花白荚为主,缺少适于露地和大棚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菜豆品种。2009年,笔者在红花白荚菜豆(幼苗茎及子叶均为绿色,荚绿色,荚表面略有粗糙感,种皮褐色,种脐灰白色)栽培过程中发现变异单株,  相似文献   

9.
春季露地栽培菜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菜豆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了春季露地栽培试验,对其生育期、豆荚性状、产量及抗性等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绵豆10号综合性状优良,可在宜昌城郊进行推广种植,KR-09绿霸王和五峰红花白荚性状较优,可适当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菜豆"丽芸2号"(四季豆)是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蔓生菜豆新品种,早中熟,生长势旺,平均单株分枝2.3个,平均单株花序数22.1个,平均单株结荚数20.9个,商品豆荚平均长18.9cm,平均单荚质量11.3g;花粉红色,节间长15.3cm;结荚节位为第3节,商品豆荚绿色,豆条直,不易鼓籽,品质好;种子肾状,抗锈病,  相似文献   

11.
大连地区菜豆主栽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连地区菜豆栽培品种单一、单位产量低、连作病虫害严重的问题,为了筛选出适合大连地区栽培并符合市民口味的菜豆品种,对大连地区7个主栽菜豆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比较其在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商品荚性状、抗病性、产量及营养物质方面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连农923始收期最早,始花节位最低,产量较高,但不抗锈病;连农无筋6号和连农无筋2号生长势旺,分枝数多,均中抗锈病;连农97-5属于中熟品种,种子千粒质量大,中抗锈病;连农特嫩5号属于白色荚系列,无筋,较早熟,不抗锈病,产量较低;连农架豆10号较早熟,产量最高,高抗锈病,品质优秀;连农紫霞1号商品荚为紫色,含有较高的花青素,可以满足市民对特菜的需求,但不抗锈病;供试品种均不抗炭疽病。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绵阳地区魔芋病害严重问题,特引进“鄂魔芋1号”进行适应性研究,分别在绵阳3个不同海拔地区(550、1000、1800 m)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抗病性及产量等性状上,“鄂魔芋1号”在海拔550 m及海拔1000 m地区表现明显优于当地花魔芋,其中以海拔1000 m处避雨栽培效果最佳,其生育期达173 d,软腐病发病率仅为2.8%,667 m^2产量达到2050.24 kg。“鄂魔芋1号”是适合中低海拔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露地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杨静荣 《北方园艺》2011,(22):31-32
在吉林地区,对“津春2号”、“津研7号”、“夏丰1号”、“津研2号”、“津春4号”、“津研4号”6个黄瓜品种进行露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津春2号”、“津研2号”综合表现优良,可作为吉林地区露地黄瓜生产的首选品种,“津研7号”、“夏丰1号”、“津春4号”次之,而“津研4号”则表现产量低、抗病性差,不适宜在吉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缩短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1号液体种生长周期,提高菌丝体产量,为大球盖菇液体种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试验以大球盖菇1号菌丝球干质量(Y)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得出玉米粉、MgSO4和VB1对大球盖菇的生物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大球盖菇液体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得到大球盖菇1号最适液体培养基为蔗糖20 g·L^-1、蛋白胨6 g·L^-1、酵母膏2 g·L^-1、KH2PO43 g·L^-1、MgSO44.56 g·L^-1、玉米粉4.25 g·L^-1、VB12.43 g·L^-1,通过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大球盖菇1号菌丝生物量为1.2154 g·150-1mL-1,较基础培养基相比生物量提高36.2%,且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观察值相符,相对误差约为1.9%,证明响应面法优化大球盖菇1号液体培养基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在福建省厦门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太空豇豆品种,首次引进2个航天豇豆品种,以当地适宜品种比优20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航豇1号产量最高,商品性、抗病性表现较好,粗纤维含量低,耐老化,各项食品质量检测指标较好,有推广价值;航豇2号多项食品质量检测指标最优,耐老化,但产量较低,商品性、抗病性表现一般,不适合在厦门地区高温高湿的季节种植,是否有推广价值,尚待进一步在春季试验。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资源02-4搭载于神舟3号后选育的稳定优良变异材料06-5-25-7-1为父本,以2005年引进的农家品种(编号为03-33)为母本,得到杂交组合14F1,系统选育出航育黄瓜2号。该黄瓜品种瓜长棒状,长30 cm左右,回头瓜多,刺密,瘤中,瓜把短,瓜皮深绿色,瓜肉浅绿色,口感香脆,品质好,单瓜质量300 g左右,适宜春秋保护地或日光温室栽培,667 m^2产量5 4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福州地区种植的无籽西瓜新品种,引进了15个无籽西瓜新品种,以暑宝为对照,开展了品种种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郑抗无籽10号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抗逆性较强,果实商品性和丰产性表现突出,综合性状优,适合在福州地区进行推广种植;郑抗无籽5号、黑巨霸、北农998和黑宝二号等品种表现也较好,可以进一步试种观察;其余品种在本次试验中表现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