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不同果袋颜色对种间杂交黄肉新品种‘金艳’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提供可选的果袋,从而达到提质增效。选取5种不同颜色果袋对黄肉猕猴桃品种‘金艳’果实进行套袋,对采收与软熟时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套袋处理较对CK均能显著提高果实光洁度、商品果率;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是JY-5处理,达到了17.15%,套袋能显著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提前成熟,所有处理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在后熟阶段呈连续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在后熟过程中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同颜色套袋对果实的维生素C影响较大。综合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情况等因素,JY-5处理对‘金艳’猕猴桃果实套袋品质最好,JY-4处理果实品质最差,JY-2处理对果实在常温贮藏性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40 ℃、45 ℃、50 ℃热处理和8 ℃低温贮藏技术,以海南主栽红毛丹品种“保研-7号”为研究对象,研究热处理对采后红毛丹果实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5 ℃热处理后低温贮藏,能有效延缓采后红毛丹果肉中TSS和Vc含量的下降,降低果皮相对电导率,同时抑制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延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下降,延缓花色素苷的降解速度。因此45 ℃热处理后低温贮藏能有效提高采后红毛丹果实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据《园艺学报》2012年第11期《草酸处理减轻杧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作者薛锡佳等)报道,以杧果"Zill"果实为试材,采后经5mmol·L-1草酸溶液浸泡10分钟后,在低温(10±0.5)℃下贮藏27天,再移至常温25℃贮藏4天,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  相似文献   

4.
据《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生长期喷钙提高锦橙果实品质及延长贮藏期》(温明霞等)报道,为探讨钙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及衰老的影响,为合理调控柑桔钙素营养、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以北碚447锦橙为试验材料,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树体补钙,研究钙对果实贮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珍珠番石榴为试验材料,研究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对番石榴耐藏性的影响,为番石榴保鲜技术提供参考。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番石榴果实10min,晾干后置于室温(5~15℃,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存放,贮藏期间每6 d测定1次番石榴果实的好果率、失重率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阴香叶乙醇提取物不仅能减缓番石榴果实水分散失,还有效抑制番石榴果实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呼吸强度和质膜相对透性,减缓苯丙氨酸酶(PAL)活性的下降,有利于延长果实的贮藏期限;以20%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10min的保鲜效果为佳,贮藏24 d后,番石榴好果率仍达84.21%,贮藏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6 d。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番石榴果实的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据《西南农业学报》2012年第2期《采前喷钙结合低温处理对金柑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李明娟)报道,以阳朔金柑为试材,采前喷0.2%CaCl23次,果实成熟时置于4℃和25℃贮藏,探讨采前喷钙结合低温处理对金柑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金柑果实贮藏60天后,采前喷钙结合4℃低温贮藏比采前  相似文献   

7.
据《Scientia Horticulture》(2012年8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土耳其伊斯帕尔塔果树研究工作站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前使用氨基乙氧基乙烯甘氨酸(AVG)对常规贮藏(NA)和气调贮藏(CA)"Monroe"梨品质的影响。采前7天喷施15% AVG 150 mg/L,果实采收后立即运往园艺部生理实验室,AVG处理和对照果实贮藏在0℃和相对湿度(90±5)%的环境中,常规贮藏6周、气调贮藏8周,于贮藏开始时和贮藏期间每两周测定果实重量损失、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色、乙烯含量和呼吸速率,并进行感官(外观、风味和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浓度1-MCP(0、0.5、1.0和1.5μL/L)处理12h对在(25±2)℃、相对湿度85%下贮藏的‘四季桃’番石榴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贮藏期间测定了果皮色差a*、b*、L*值和色调角h值,果实失重率,果实乙烯释放量及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可显著的抑制贮藏过程中番石榴果实的失重率、推迟果实乙烯的释放高峰、延缓果实的黄化进程;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对‘四季桃’番石榴果实的保鲜效果不同,其中1.0μL/L 1-MCP处理12 h的保鲜效果最好,在(25±2)℃下贮藏时,‘四季桃’果实未出现明显的乙烯释放高峰。因此认为,浓度为1.0μL/L的1-MCP处理12 h可以作为‘四季桃’番石榴果实在(25±2)℃、相对湿度85%下贮藏保持其果实品质、延长其贮藏寿命的最适宜的浓度条件。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了热水处理对番石榴常温条件下贮藏品质与生理变化的影响。番石榴果实经过45℃ 5min、45℃ 10 min、50℃ 5 min和50℃ 10 min等4种不同条件的热水处理后,结果显示出50℃ 5min热水处理对番石榴的保鲜效果最好。50℃ 5min热水处理可以抑制番石榴的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保护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延缓番石榴采后衰老速度,有利于延长番石榴的贮藏时间和保持番石榴果实原有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普通冰糖橙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普通冰糖橙果实采后的科学处理和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成熟普通冰糖橙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BC蜡液(BC)和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TD)处理,常温贮藏。对处理后的果实在不同时间节点检测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同时对皱缩度、风味和总体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贮藏60 d后,BC和TD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并且可以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常温贮藏中后期,BC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果实亮度;整个贮藏过程中,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固酸比差异不显著;贮藏60 d后,BC和TD处理的果实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综合结果可知,BC蜡液和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对减少普通冰糖橙果实腐烂率和保持果实新鲜度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4.09.004),来自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的Me Kying Ong等人研究了不同浓度臭氧对番木瓜果实贮藏期气孔交换、果实成熟、表皮特性和防御相关酶等有关的生理变化的影响。番木瓜果实放置于不同浓度(0,1.5,2.5,3.5和5.0μL/L)臭氧下熏蒸96个小时,之后置入(25±3)℃、(70±5)%相对湿度环境下贮藏10天。  相似文献   

12.
延缓或促进果实成熟,调节市场供给,是提高水果生产经营效益的现实需求。延缓果实成熟的方法主要有低温贮藏或1-甲基环丙烯处理,影响果实内源乙烯释放及果实软化过程,进而达到延长果实贮藏寿命的目的;而促进果实成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乙烯利或乙烯气体等催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果业信息》2005,22(5):39-40
据2005年第5期《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的科研人员2002—2004年连续两个年度开展了锦橙果实留树贮藏试验.研究了果实转色前两个月(8月中旬)到果实自然成熟期后的一个月(1月中旬)期间,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重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重,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果实成熟期及采后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15.
<正>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6期《温度对"冰脆李"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李德燕等)报道,以"冰脆李"为试材,0.5℃预处理2 d后,将果实装入0.05 mm厚的PE袋内(孔径8 mm,共10孔,)并扎口,分别置于1℃和5℃冰箱贮藏,每袋2.5 kg,每处理3次重复,以室温贮藏为对照。研究了1℃、5℃以及室温贮藏对"冰脆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有机酸及维生素C含量均逐渐下降,而可溶性糖含  相似文献   

16.
据《果树学报》2008年第4期报道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以成熟的丰水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常温条件贮藏过程中不同浓度溶菌酶涂膜处理对丰水梨果实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为溶菌酶在丰水梨常温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贮藏20天后,溶菌酶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的失重率、烂果率和呼吸强度,平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5%、19.8%和12.2%;溶菌酶处理能有效维持丰水梨果实的内在品质,经溶菌酶处理的丰水梨果实硬度、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平均比对照分别高出O.47kg/cm。和3.5mg/kg,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含量平均比对照分别高6.6%和9.8%;溶菌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果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显著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据《食品科学》2012年第4期《低温预贮对冷藏桃果实冷害及能量水平的影响》(作者赵颖颖等)报道,将桃果实在12℃预贮藏6天,后于0℃贮藏30天,每隔5天测定果实的褐变指数、硬度和出汁率等冷害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红美人’果实品质特征,从其果实自身形态特征着手,研究了果实大小形态、着生方位、挂果时间及低温贮藏等因素对果实内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糖酸比超过20、SSC超过14%的优质果实多分布在果重为150-240 g、果形指数小于1.0的区间。单个果实不同纬度的品质差异较大,从果梗到果顶部位,果皮厚度呈逐渐变薄的趋势, SSC依次升高,而TA 的含量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树冠方位的果实品质均无显著差异。在果实的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由初熟期的13.65%增长至完熟期的15.29%。可滴定酸含量(TA)则呈现一个降低再升高的过程。5+0.5℃的低温贮藏60 d,果实SSC和TA均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在贮藏初期下降速率显著,后期的变化则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19.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杨震峰等研究人员以“大乌”杨梅为试材,在5℃下12天贮藏期间,分别用40%、60%、80%和100% O2及空气气流连续处理。结果表明,高氧处理对果实总酸、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及pH值无明显影响;60%~100% O2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腐烂,O2浓度越高,腐烂率越低,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各采摘期果实品质及各项理化指标对“糖心”形成的影响,进而指导果农在生产上依据现销与贮藏来调整果实的采收时间,以降低“糖心”对于贮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昭通市洒渔、小龙洞及鲁甸三个地区的不套袋‘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从9月21日至11月24日每7天采样一次,对不同采收期‘富士’苹果“糖心”果率、成熟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等指标测定分析。【结果】昭通不套袋‘富士’苹果从9月底陆续开始形成“糖心”,“糖心”果率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升高而上升,且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对“糖心”形成有一定的影响。9月下旬到10月下旬“糖心”果率较低,糖酸比平均在25-45之间,硬度平均在9kg/cm2以上,果实酸甜适宜,耐贮藏;10 月下旬到 11 月中下旬“糖心”果率较高平均达60%以上,糖酸比平均在40-55之间,果实风味甜爽浓郁;11月下旬以后“糖心”果率有所降低,糖酸比平均在60以上,硬度平均低于8kg/cm2,果实甜味过高且不耐贮藏。【结论】9月下旬到10月初为昭通‘富士’苹果用于贮藏果实的最佳采收期,10月初到10月下旬为昭通‘富士’苹鲜果销售的最佳采摘期。10 月下旬到 11 月中下旬为昭通“糖心”苹果的最佳采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