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甜柿品种引种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4个甜柿品种在长沙地区的引种栽培及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情况进行研究,证明甜柿可在长沙地区进行栽培,对4个甜柿品种的品比试验表明,湖南丘陵红壤地区宜选用富友和禅寺丸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2.
日本科柿果实发育期间单宁和糖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甜柿是柿(Diospyros kaki Linn.f.)树的自然类型,属日本主要栽培果树之一,其特点是果实采后不需人工脱涩即可食用,甜脆爽口,风味独特。近年来,日本甜柿已在我国大量引种栽培,国内对甜柿的生物学习性和栽培方法已作了不少观察和研究。但对甜柿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及果实发育期间生化物质消长规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作为柿果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3.
甜柿砧木选择是引种繁殖的关键问题。在日本,曾以该国君迁子、柿和野柿三种砧木类型进行甜柿品种嫁接试验研究,为日本的甜柿发展起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也开始进行该项试验。本研究在1987~1990年柿属植物资源调查基础上,收集7种12个砧木类型,开展了甜柿砧穗组合选择研究。经五年多的试验,选择出“浙江柿1号”和“野柿6号”2个优  相似文献   

4.
<正> 1990-1992年,湖北省林科所与罗田县林科所组织科技人员,对我省罗田、麻城二地甜柿资源进行调查,发现二个新的甜柿品种(类型),暂定名为大四饼甜柿和宝盖甜柿。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甜柿主要品种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日本甜柿品种资源及其分布概况.首先,依据园艺学界广为应用的柿分类方法,将柿栽培品种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甜柿又分完全甜柿(PCNA)品种和不完全甜柿品种(PVNA)两个品种类群。本文介绍了日本的主要甜柿品种.同时,还阐述了6个甜柿品种及4个新品种的主要特征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了进 一步发展信阳柿产业 ,信阳市林业工作站于 2017年春从河南省平顶山鲁山县耀伟甜柿中心引进·阳丰, 甜柿新品种进行栽植观察试验研究 ,6年来试验研究出 一套·阳丰,甜柿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丰产期产量达到 4 500kg/hm2 以上 。该品种适应性强 ,病虫害少 ,省工省力 ,经济效益高 ,能够提高山 区群众收入 ,同时改良土壤、改善森林生态 ,对调整 优化、丰富豫南经济林树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7年以来,引种了日本的13个完全甜柿品种和7个不完全甜柿品种,以及中国的“罗田甜柿”等,建立了甜柿品种资源圃。对20个甜柿品种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其果实经济性状观测。在完全甜柿中,早熟品种伊豆,中熟品种次郎,晚熟品种富有、骏河是优良的大果型品种;在不完全甜柿中,西村早生为最早熟主栽品种,正月是特大果型极晚熟品种。在密植丰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下,使甜柿园达到2年结果,3年投产,5 ̄7年最高产量达1  相似文献   

8.
不同套袋处理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套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9种果袋,于7月10日统一对'富有'甜柿果实进行套袋试验,10月7日去袋,至11月7日果实成熟时统一采摘。研究结果表明:采前30 d去袋的套袋处理利于甜柿果实着色,双层袋处理5使果实呈典型的橙黄色。果皮中色素与色泽呈显著相关性。单层袋处理7极显著降低了果面锈斑率及病褐斑发生率。套袋降低了甜柿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以双层袋的降低效应较为明显。单层袋及双层袋处理6显著提高了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各果袋均利于提高甜柿果实内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单层袋处理7使果实内蛋白质的含量达到6.1×10-3 mg·g-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双层袋处理6除对Zn的含量有降低外, 均明显提高其它各类矿质元素的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出,白色复合纸单层袋最适于提高甜柿果实的内外品质,外黄内白双层袋次之。  相似文献   

9.
罗田甜柿资源调查及优良株系选育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对罗田甜柿资源的调查,基本摸清了罗田甜柿的分布、栽培历史以及栽培技术等情况,并从现有罗田甜柿中选择出10个优良株系,同时,新发现了5个甜柿类型,其中具有果大、种子少、品质优等特点的“阴阳甜柿”和“宝盖甜柿”(暂定名),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克服了罗田甜柿果小、种子多的缺点,为我国甜柿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罗田甜柿又称中国甜柿,是我国原生甜柿品种的总称,是我国非常有名的"名、优、特"经济林良种",在生产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基础上,从适生条件、苗木培育、建园、柿园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技术环节,将罗田甜柿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黑枣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及主要价值,并简要介绍了它的繁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苗木培育是渭北旱原柿树生产面临的困难之一。嫁接是培育高质量柿树苗的主要措施。本文对柿树砧木苗培育,砧木苗龄、粗度选择以及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技术等进行了试验,探索出一条本地区比较实用的柿树嫁接苗培育技术,期望在生产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柿子作为我国八大水果之一,被称为“中国的无花果”。柿果、柿花、柿叶等都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及药用成分。对柿树、柿果等柿资源的加工及深加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柿子产业的建议。系统阐释了韩城市发展柿子加工厂、建设柿子规范化种植基地等产生的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离体柿叶和柿叶茶产品进行维生素C的贮藏保存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用聚乙烯塑料包装,置于低温或常温条件下贮藏,可以显著减少离体柿叶维生素C的损失;对柿叶茶采用塑料包装贮藏,能有效地防止维生素C的破坏,显著地提高产品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这些结果,为离体柿叶的贮藏保鲜和提高柿叶茶产品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和日本龟蜡蚧诱导柿树挥发物对天敌昆虫红点唇瓢虫的吸引作用.结果显示:7月份当日本龟蜡蚧处于若虫阶段时,它的危害并不能诱导柿树对瓢虫的吸引;相反,用茉莉酸甲酯处理过的柿树表现出对瓢虫明显的吸引,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波动变化.在MeJA处理后的8 h(当天15:00)和24 h(第2天早7:00)达到高峰期,其对瓢虫的吸引率分别为78.2l%和73.42%.通过GC/MS分析,从MeJA处理的柿树和对照中共检出4类17种化学成分.2[10]一蒎烯和柠檬油精是在处理柿树中新增加的成分.另外3种萜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其中α-蒎烯最为明显.这些挥发物组成的变化揭示了柿树吸引瓢虫的原因.根据对化学成分的分析,选择单组分柠檬油精和α-蒎烯来验证它们对红点唇瓢虫的吸引力.结果证明,两者对该瓢虫都有明显吸引力,在浓度为1×10-4和1×10-5g·mL-1时的吸引率分别为78.95%和75.61%.因此认为,MeJA可以作为一种信号转导分子用于诱导寄主植物释放挥发物,提高对蚧虫的生物防治效果.此外,发现萜类化合物在一天中的波动变化.直到MeJA处理后的8 h,6种萜类物质的含量都增加,但到了12 h,只检出α一蒎烯其含量为0.87%.然而到第2天早上7:00,所有6种萜类化合物又都重新检测到,其中α-蒎烯甚至达到了73.0l%.  相似文献   

16.
柿树在甘肃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结合甘肃的柿树生产现状,对目前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今后发展柿树的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柿饼制作过程中,本研究目的在于监测不同条件下柿皮和柿果中有效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柿果加工成柿饼后,含糖量从1.31 mg·g^-1增加到2.65 mg·g^-1,增加102.14%。而对于鲜柿中的单宁、总黄酮、总酚、Vc等成分,在柿饼中的含量则大幅下降,分别降低了94.06%、83.30%、37.26%、99.92%。同时,通过对柿子皮提取物进行分离分析,发现柿皮中Vc含量达到165.71 mg·(100g)^-1,是果肉的2倍多;总糖、总酮和多酚的总含量约占柿皮提取物的65%,使得柿皮提取物具备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柿树(Diospyros kaki L.f.)树干,由于受太阳光直射和温差过大的影响,常发生日灼,局部皮层深裂、脱落,乃至本质部裸露,造成树体衰弱、减产甚至死亡。经初步调查发现,柿树日灼主要发生在黑枣(D.lotus.L.)砧木上,且与砧木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对东皋长柿品种类型调查,筛选出东皋无核长柿、平珑山无核长柿、西炉长柿3个优良类型,并选山一批优良单株,建立了良种采穗圃,到1994年止全省推广面积达1000hm2。  相似文献   

20.
柿树蚧虫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调查,在石家庄市郊区柿园蚧虫有6种:柿绒蚧、柿真棉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草履蚧、桃树木坚蚧,其中前两者为优势种,柿真棉蚧为国内新纪录。其发生特点是数种混合发生,但以一种为主。对柿树物候和主要蚧虫的生活史观察表明:蚧虫的发生与柿树物候期有一定相关性,从而确定了灭虫的最有效时间是:柿绒蚧在柿树结果后、果膨大前(6月10日前后);柿真棉蚧在柿果膨大前后(6月中旬);日本龟蜡蚧在果膨大以后(6月下旬);草履蚧在柿树芽萌动时期(3月上旬)。控制柿树蚧虫的危害,仍应以化防为主,保护利用天敌为辅。用久效磷或氧乐果喷雾防治,虫口减退率在94%以上,辅之以久效磷涂梢,防效可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