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对锁阳进行分离提取,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结果表明:在锁阳萃取物中共检测到48种物质,其中25种不饱和脂肪酸(73.49%)、17种饱和脂肪酸(21.49%)、醛酮类3种(0.25%)、醇酚类3种(0.16%)。新检测出十五碳酸、十七碳酸、二十一碳酸、二十三碳酸、顺-10-十七碳烯酸、9,12-十七碳二烯酸等6种脂肪酸。锁阳中油酸(23.36%)、α-亚油酸(22.81%)、棕榈酸(13.87%)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香榧子(Torreya grandis)超临界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超临界CO2提取香榧子中脂肪油,总合油量为16.21%.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萃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确定香榧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与油酸为主,质量分数分别为38.228 5%与35.521 9%,其次为棕榈酸和5,11,14-二十一碳烯酸,质量分数分别为7.451 7%与7.405 2%.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萃取薏米油的最佳工艺,实验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0 MPa,静态萃取30 min,动态萃取210 min、分离温度50℃。所得产率为11.59%,气相色谱分析得出薏米油产品中亚油酸含量30.07%、油酸含量55.54%、棕榈酸含量12.71%。  相似文献   

4.
研究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物料颗粒度对超临界C02流体萃取博落回种子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萃取的种子油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确定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0L/h、粒径24目、萃取时间60min,此条件下种了油得率达35.19%.首次利用GC-MS分析出博落回种子油的8种成分,其中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分别为78.83%、13.60%、4.78%和152%.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_2萃取芦柑籽油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芦柑籽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芦柑籽油最优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 MPa、CO2流量25 L·h-1、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50 min,所得芦柑籽油萃取率为42.6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表明,芦柑籽油含10,13-十八碳二烯酸(36.37%)、(Z)-9-油酸(29.42%)、棕榈酸(27.95%)、硬脂酸(3.54%)、亚麻酸(2.7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8.10%。  相似文献   

6.
花椒超临界CO2萃取物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品艾  睢超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857-10857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技术分析了花椒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鉴定出46种化合物。萃取产物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9,7-十八碳二烯醛(21.25%)、2,5-双(1,1-二甲基乙基)噻吩(14.25%)、棕榈酸(15.00%)、芳樟醇(6.31%)、油酸(4.52%)、丁香烯氧化物(4.35%)、十六烷内酯(3.53%)、亚油酸甲酯(2.65%)、1-柠檬烯(2.25%)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对陕西黄龙薄皮核桃油进行提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所得核桃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以正己烷为溶剂时出油率均超过45%;核桃油中分离鉴定出6种脂肪酸化合物,分别为亚麻酸、亚油酸、棕榈油酸、油酸;超声波提取法中还含有两种不饱和脂肪酸:花生酸、反十八碳烯-9-酸,说明不同提取方法对脂肪酸的分离有一定的影响,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总含量占到78.14%以上,黄龙产核桃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8.
为天麻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的评价提供依据,以不同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天麻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酯化及萃取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建立同时检测天麻中非挥发性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酯化及萃取条件为10%浓硫酸和5%对甲苯磺酸试剂8mL,于50℃下对样品酯化45min,冷却后加20mL正己烷,超声萃取10min。在优化条件下,天麻中草酸、苹果酸、柠檬酸、棕榈酸、亚油酸和油酸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回收率较高(89.2%~102.1%),重现性较好(RSD4.0%)。天麻中含有丰富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其中苹果酸的含量较高,平均为5.00mg/g;柠檬酸含量次之,平均为3.47mg/g;油酸含量较低,平均为0.13mg/g。  相似文献   

9.
GC-MS分析澳洲坚果脂肪酸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澳洲坚果果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有13种脂肪酸,主要有油酸、棕榈油酸、异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69.12%),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30.87%),其中油酸相对含量高达49.69%.该结果有助于对澳洲坚果的深入研究,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尖鳍鲤的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常规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尖鳍鲤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其水分含量为79.29(±1.54)%,粗蛋白含量为16.77(±0.31)%,粗脂肪含量为2.48(±0.1 1)%,粗灰分含量为1.54(±0.1 1)%.使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对尖鳍鲤的肌肉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各组分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重.结果表明,尖鳍鲤肌肉中共分离和鉴定出1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AF)8种,分别是2-己基-环丙烷辛酸、月桂酸、12-甲基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珠光脂酸和硬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4种,占总脂肪酸的40.4%,分别是9-十六烯酸、9-十八烯酸、11-十八烯酸和11-二十碳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6种,分别为9,12-十八碳二烯酸、11,14-二十碳二烯酸、α-亚麻酸、11,14,17-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和DHA,占总脂肪酸比重的17.0%.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质色谱法对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的3个品系沙棘脂肪酸的化学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种提取方法对脂肪酸的化学组成影响不大,索氏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的得率较高,占总脂肪酸含量70%以上.GC/MS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的3个品系沙棘脂肪酸的化学组成略有差异,其中栽培品系2号和中国沙棘均含有十六烷酸(棕榈酸)、9,12-亚油酸、9-十八碳烯酸(油酸)、(9,12,15)-亚麻酸、十六烯酸5种主要脂肪酸,但栽培品系1号不含有(9,12,15)-亚麻酸.  相似文献   

12.
对庆元县13株野生浙江红花油茶植株茶籽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茶籽脂肪含量在54.4%~66.1%之间,均值为61.1%,油脂中共检测出棕榈酸(C16︰0)、棕榈烯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花生酸(C20︰0)和顺-11-二十碳烯酸(C20︰1)8种脂肪酸组分,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其中,以油酸含量最高(81.8%~87.2%),其次分别为棕榈酸(6.6%~9.4%)、硬脂酸(2.2%~4.3%)、亚油酸(0.5%~6.1%)、顺-11-二十碳烯酸(0.4%~1.1%,2株未检出),其他脂肪酸组分含量较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酸与棕榈酸、亚油酸分别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硬脂酸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组分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野西瓜果实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质联用法对野西瓜(Capparis Spinosa)果实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应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研究其镇痛作用,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检测出15个峰,占总峰面积的99.99%.其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化合物有n-十六酸(8.34%),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46.00%),9,12-十八碳二烯酸(31.01%),硬脂酸(1.74%),δ-维生素E(4.75%),β-维生素E(2.68%)等.研究表明野西瓜果实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中化合物的类型主要为饱和脂肪酸酯、不饱和脂肪酸和甾醇类化合物等,萃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车勇  李松涛  张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22-782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酸枣果肉中的脂肪油成分,并通过GC—MS法分析测定脂肪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萃取物中共含有21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油酸(24.52%)、棕榈酸(22.38%)、十四碳烯酸(12.09%),亚油酸(4.11%)等脂肪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能鉴定花生品种与评价品质的新型检测方法,筛选高油酸花生特异性脂质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对2个油酸含量差异显著的花生品种,即高油酸品种开农1715(KN1715)和低油酸品种冀花7号(JH7H)进行农艺性状考察、近红外分析(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与广泛靶向脂质组学(Widely targeted lipidomics,WTL)研究.[结果]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品种KN1715的主茎、第一侧枝长度比JH7H分别高11.72%和33.74%,差异显著;而单株荚果数、单株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分别低46.23%、5.02%、5.35%、11.68%、17.17%,差异显著.品质性状检测结果表明,KN1715的油酸、硬脂酸、花生酸、蛋白质、氨基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JH7H,亚油酸、棕榈酸、山嵛酸、二十四烷酸含量则相反;广泛靶向脂质组代谢物分析表明,高、低油酸品种间存在较大的脂质代谢物差异,共筛选到16类295种脂质分子,进而通过对差异代谢物多元统计分析,最终筛选到3类31种核心差异脂质分子.结合核心差异脂质代谢物与品质指标,通过聚类与相关性分析,得到可视化表型与脂质代谢物特征图谱.[结论]该方法基于广泛靶向脂质组学与近红外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从表型与脂质分子层面对花生品种进行品种与品质鉴评.  相似文献   

16.
应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 ((Blanco)Merrill)]果实的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石油醚萃取部分共鉴定了29种脂溶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9.67%.并确定其相对含量: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是顺-9,12-十八碳二烯醇(12.35%)、棕榈酸(9.67%)、于9,17-十八碳烯醛(8.97%)、亚油酸(7.97%)、油酸乙酯(5.81%)、伊谷甾醇(4.88%)、亚油酸乙酯(4.10%)。在此基础上.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测定了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石油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均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40、22和288μg/mL,由于石油醚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远远大于其它萃取物.因此笔者等先行对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研究紫芝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紫芝超细粉中提取分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从挥发油萃取物(1.47%,w/w)中检出46个峰(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化合物(匹配度>83%),总相对含量占79.2%,主要成分有十六(烷)酸(18.88%)、(E)-十八碳-9-烯酸甲脂(...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辣木籽仁的化学成分,采用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萃取辣木籽仁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无水乙醇萃取率为3.566 7%,乙酸乙酯萃取率为16.433%;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萃取辣木籽仁共鉴定出41种化学组分,这2种方法萃取辣木籽仁提取物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油酸、异油酸、反油酸、甘油单油酸酯和棕榈酸。  相似文献   

19.
澳洲坚果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澳洲坚果果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有12种脂肪酸,主要有油酸、棕榈油酸、11-二十碳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69.03%),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31.32%),其中油酸相对含量高达49.24%。该结果有助于对澳洲坚果的深入研究,促进其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方法提取灵香草挥发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辅助萃取与微波辅助萃取方法提取了灵香草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灵香草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9,12,15-十八碳三烯酸(18.776%)、9,12-十八碳二烯酸(16.313%)和十六酸(12.372%)。超声波辅助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得到的灵香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较接近,主要成分为葫芦巴内酯、1,2,4-三甲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