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水产》2011,(11):68-68
10月12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担的江苏省高技术研究(农业)项目“青虾新品系的选育”通过了受江苏省科技厅委托,由无锡市科学技术局组织专家的验收。验收专家审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项目组汇报,经质询与讨论,认为该项目全面、超额完成了项目合同所要求的所有任务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2.
<正>"太湖1号"杂交青虾为太湖流域的日本沼虾和海南沼虾杂交后代,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选育而成的青虾新品种。2009年苏州市逐步引进试养并进一步推广。为了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太湖1号"青虾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模式,2012年,项目组在昆山市周市镇斜塘村选择了2口池塘,开展了"太湖1号"青虾的的双季主养模式的  相似文献   

3.
"太湖1号"青虾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选育成的一个杂交青虾新品种,锡山区承担了江苏省"太湖1号"青虾推广项目,并于2011年在东港镇开展"太湖1号"良种青虾池塘繁育技术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鲌亚科鱼类中的翘嘴鲌、黑尾近红鲌、团头鲂等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对象,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项目组以经选育的翘嘴鲌为母本、经选育的黑尾近红鲌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2012年培育出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杂交鲌"先锋1号"。鉴于黑尾近红鲌优良养殖性状和良好的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青虾"太湖2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经过多年科研攻关,于2018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的淡水虾类新品种(GS-01-009-2017)。具有生长速度快、规格大、抗病力强等优势,这一品种的成功培育,有效地解决了青虾种质退化问题。苗种是水产养殖的基础,项目组于2014-2018年在南京、苏州、常州等地开展苗种扩大生产和中试试验,在专题试验、分析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135"育苗技术管理模式,即1个基本点、3个环节、5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太湖1号"杂交青虾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用太湖流域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杂交选育而成,并通过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淡水虾蟹类新品种。为研究"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生长特点和池塘养殖技术,2011年我们开展了"太湖1号"杂交青虾与日本沼虾主养模式下生长情况的对比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广西水产研究所于2007—2008年实施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下达的《罗氏沼虾的引种》和《罗氏沼虾的良种选育》项目,近日已通过有关部门的阶段验收,该项目由国家级广西南宁罗氏沼虾良种场实施。两年来,项目组共引进孟加拉、越南和缅甸等3个天然野生罗氏沼虾原种,分别采取了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两种方法进行良种选育工作,现已取得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
《渔业科技产业》2006,(1):44-44
青虾是江苏省金坛市仅次于河蟹的第二大主导产业。2005年,金坛市青虾主混养面积达万亩,年产青虾吨,实现产值亿元。针对目前青虾养殖业存在的单产水产偏低、商品率不高、个体趋向小型化等问题,金坛市今年将启动青虾品种改良工程。即:应用群体选育技术,从太湖、长江引进亲本虾与长荡湖青虾进行正交、反交等试验,筛选经济性状优良的良种,以加快实现青虾种苗本地化、良种场和高效化。  相似文献   

9.
青虾"太湖2号"良种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太湖1号"基础上连续6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规格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势。但由于传统青虾育苗技术落后、育苗产量偏低,亩育苗量40万~50万尾,只能满足不到5亩的养殖需求,育苗效率不高,导致良种缺口较大、育苗塘口配比高、资源消耗量大,严重影响了良种推广效率。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项目组研发推广了青虾"太湖2号"良种1培——培育大规格抱卵虾、1定——确定最佳抱卵虾投放时段、2增——增加生物饵料和增加栖息空间的"112"育苗技术及管理模式,大幅提高了育苗效率。  相似文献   

10.
淡水虾类的人工种间杂交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首获成功。项目组从2001年开始,承担了江苏省“十五”攻关下达的青虾品种改良项目(该项目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基金资助),首次对青虾的遗传育种进行正式立项研究,探索淡水虾的杂交技术,并藉此对青虾进行品种改良。经过艰苦的探索,现已取得重要进展———青虾与海南沼虾的人工杂交已获得成功(青虾与海南沼虾为同属不同种,相互间不能自然杂交),其孵化率超过90%并能正常变态。F1代杂种已发育至成体,其形态介于双亲之间。同时,建立了在非繁殖季节和室内水族…  相似文献   

11.
根据无锡市科委下达的科研任务,我们进行了青虾活体长途运输的试验。采用双层尼龙袋充氧装箱法,自无锡市通过火车、轮船直接运输到湖北沙市市和北京市,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运输青虾的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一、青虾活体运输前的暂养技术为提高青虾运输存活率,必须将池塘或大湖中捕获的青虾活体暂养2—3天,使体质差的青虾淘汰,健康的青虾恢复正常。这期间停止喂食,使其腹空,有利于运输途中减少排泄物污染水质。我们采用三种暂养方式,其效果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0月,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张文宜助理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青虾池塘生态养殖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620772529.X。该发明为一种青虾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相互连通的青虾养殖池塘、水生经济植物种植区域和鲢鳙鱼养殖池塘。所述青虾养殖池塘内设  相似文献   

13.
青虾活体长途运输及耗氧率、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淑宜 《淡水渔业》1993,23(5):14-17
<正> 青虾又称日本沼虾(Macrogbrachivm nip-ponese)(de Haan)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欢迎的名特优水产品。近年来,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的企业家要求移植我国的青虾,并在国外合作开发。同时,我国西北地区和一些山区,也都希望移养和发展青虾。根据国内外这一形势,我们承担了有关部门下达的青虾活体长途运输的研究项目,项目要求达到安全运输时间的指标不少于18小时,即空运到上述两个国家的途中总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4.
<正>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隶属于甲壳动物亚门,沼虾属,俗名青虾,是我国主要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在发展青虾养殖业的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青虾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出现了养殖青虾个体小型化、性早熟、生长减慢、抗逆性减弱等种质退化现象~([1]),因而新品种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太湖1号"青虾新品种,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科研攻关,于2009  相似文献   

15.
<正>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湖泊、池塘中,该虾适应性强,分布广,具有养殖周期短,繁殖力强,养殖效益高等特点。"太湖一号"青虾是江苏省三项工程重大示范推广项目的重要养殖品种,作为新品种,其养殖技术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试验。越冬期间(12月~翌年2月),多数青虾养殖户在管理上往往采取不投饲料,自然冬眠的方法,但根据青虾生物学特性和  相似文献   

16.
长牡蛎壳金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雪磊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水产学报》2016,40(12):1889-1896
采用家系选育与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方法,以壳金性状和生长性状为主要选育指标,经过连续4代的选育获得了长牡蛎第4代壳金选育品系(F4)。本实验以F4代为亲本,采用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成功构建了25个长牡蛎壳金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每个家系生长到9月龄时30个个体壳金性状颜色参数和生长性状,分析了2类性状的表型变异,并对壳金性状的遗传参数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壳金性状颜色参数L*、a*、b*、ΔE的遗传力分别为0.13±0.09、0.69±0.19、0.30±0.13、0.38±0.15;L*、a*、b*和ΔE之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范围分别为–0.25~0.37、–0.1 9~0.8 0;颜色参数与各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较低,分别为–0.04~0.26、–0.10~0.13。本研究表明长牡蛎壳金性状颜色参数的遗传力多为中高等水平,对其颜色继续进行选择改良,预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壳金性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较低,不能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互选择,只能将壳金性状和生长性状均作为目标性状进行协同选择,以实现同步改良2个性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2014,(9):50-50
<正>2014年8月,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相关专家在锦州市海水苗种繁育中心,对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和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共同开展的"长牡蛎新品系引进与繁育"相关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现场查阅了苗种繁育记录等相关资料。项目组以长牡蛎金壳品系F4代为亲本,繁育F5代D形幼虫3.5亿个、稚贝2 886万个,稚贝金黄壳色比例占98%。长牡蛎俗称太平洋牡蛎,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养殖产量最  相似文献   

18.
  忠等 《科学养鱼》2014,(3):6-7
<正>建湖县水产技术指导站承担省"太湖1号"青虾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开展了"太湖1号"青虾引种和繁育,建立"太湖1号"青虾培育池7.1公顷,现将亲本强化培育及虾苗繁育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的选择与准备1.池塘选择项目实施地位于建湖县华盛虾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太湖1号"青虾繁育面积14.4公顷,选择长方  相似文献   

19.
<正>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我国大规模养殖淡水虾类中唯一的本土虾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名贵水产品。主产地集中于苏、浙、皖等华东地区,养殖规模也不断增长,近年来养殖范围已扩展至20多个省(市),青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一、新品种青虾"太湖2号"目前养殖的青虾多为未经系统遗传选育的野生种在池塘多代繁殖的后代,随着青虾养殖业的高速发展、生产规模和养殖产量的急剧增加、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  相似文献   

20.
<正>杂交青虾"太湖一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利用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进行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经过8年成功培育出的淡水虾新品种,它是第一个通过农业部审定的淡水虾蟹类新品种,也是国内外人工育成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2013年天津市引进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并进行了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