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期特别策划从"莼鲈之思"的典故开始,西晋有位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吴江人,在离家三千里的异地做官,每当秋风起,他就想到家乡的鲈鱼,为了品尝家乡的鲈鱼,他竟弃官返回故里吴江,并作《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由此可见吴江鲈文化发展由来已久,但现今的鲈鱼养殖与千年前的鲈鱼养殖方式已大相径庭。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我国加州鲈产量达43.21万吨,集中于广东珠三角、江浙皖、贵川等地,近年湖北、湖南、河南地区也逐渐形成规模,其中广东占全国养殖产量的59.81%,江浙皖以浙江湖州、江苏吴江为主,浙江占11.79%,江苏占9.19%。2017年江苏加州鲈的养殖产量3.647万吨,2018年达3.9714万吨,同比增长了8.89%。我们历时3个月前往苏州、南京等加州鲈主产区调研,着重深入剖析江苏地区加州鲈全产业链的情况,包括江苏典型区域的养殖现状、现有苗种的种质资源及苗种繁育技术、养殖面临的瓶颈及解决方案、未来加州鲈的发展方向及绿色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加州鲈养殖的兴起,这条鱼日益受到养殖户的追捧,因其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可观一度被业内称为"四大家鱼"外的第五大家鱼。据统计,全国加州鲈养殖面积28万多亩,养殖区域集中于广东珠三角、江浙皖、贵川等地,近年来湖北、湖南、河南地区也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珠三角占到全国养殖产量的50%以上,江浙皖以浙江湖州、江苏吴江为主,占全国养殖产量的30%以上。为了更真实深入地了解2018年华东地区加州鲈的养殖现状、颗粒饲料推广情况、市场销售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科学养鱼杂志社调研了江苏吴江地区、浙江湖州地区加州鲈养殖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湖州市于1992年从广东引进加州鲈鱼苗开始养殖,之后加州鲈的养殖便发展迅猛。目前,广东养殖规模最大,约10万亩,浙江湖州养殖面积也达到2万多亩,另外,江苏吴江、南京等地也有较多养殖。一、产业现状1.养殖概况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加州鲈已经成为湖州及浙江省名优鱼类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据年报统计,2013年,浙江省加州鲈养殖产量在18162吨,约占全省淡水养殖鱼类产量的2%,按平均25元/千克计算,  相似文献   

4.
一、产业现状1.养殖概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加州鲈的年产量已达到16万吨,其中广东省的养殖量占全国的75%,江苏和浙江等地养殖量占20%,四川和江西等地共占5%。广东省加州鲈养殖面积超过4万亩,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一带,其中顺德区养殖量占全国的50%,南海区占25%。经过多年的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5.
正苏州加州鲈养殖主要集中在吴江区,2017年吴江区加州鲈养殖面积19375亩,产量19375吨,占苏州加州鲈总产量和面积的97%以上,利润达1.3万元/亩以上。加州鲈养殖已成为吴江特色产业之一,为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吴江区加州鲈养殖模式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介绍和探讨,为我国加州鲈养殖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加州鲈网箱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江苏吴江市平望镇庄西漾荡利用大水面发展网箱生态养殖加州鲈,网箱面积250米2(3只)。2003年5月21日购进加州鲈鱼苗种9000尾,经一年的饲养后,成活率为85%,分别在今年的5月3日和6月11日全部上市。总产3076郾5千克,每平方米产量12郾3千克,产值48050元,利润19925元。一、放养  相似文献   

7.
加州鲈即大口黑鲈,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肉质鲜美、无肌间刺、生长快、易起捕、适温较广的肉食性鱼类.广东于1983年引进中国,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逐渐成为名优养殖品种.据统计,2016年我国淡水鲈鱼(主要为加州鲈)养殖产量3.7×105 t,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  相似文献   

8.
正加州鲈作为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的名贵肉食性鱼类,在我国养殖越来越广泛。加上近几年我国饲料厂鲈鱼饲料的研发成功,使得鲈鱼养殖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高密度养殖面临的病害也随之增多,受水体污染、气候突变、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加州鲈的病害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本文列举加州鲈几种常见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对鲈鱼养殖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广东加州鲈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鲈原产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从国外引进加州鲈并于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年加州鲈从台湾引进广东[1].经过多年的发展,近年广东加州鲈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0万t以上,成为广东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下面将广东省加州鲈产业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郑州市场2016年以前供应的鲈鱼主要来自于广东,随后开始试养,取得初步成功。2017年在郑州中牟县进行了加州鲈养殖试验,从广东引进加州鲈优鲈一号鱼种,利用40亩池塘,取得了15743.45元/亩的良好养殖效益。一、养殖条件试验地点位于中牟无公害养殖基地,水源为黄河滩区地下水,水质良好,水深2米,水量充足。电力配套齐全,交通便利。配备有增氧机、  相似文献   

11.
加州鲈的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加州鲈鱼是近几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淡水肉食性鱼类,它具有生长快、单位产量高、易捕捞、肉食鲜美、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本人养殖中的实践总结如下:苗种培育池要求面积小,一般2~4亩为宜,在没放鱼之前,先采用生石灰干法清塘,再...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省德阳市近年来加州鲈养殖面积扩大,已形成规模效应。四川市场对加州鲈的认可、加州鲈养殖的赚钱效应、广元白龙湖的加州鲈养殖产业转移等多种因素,使德阳的加州鲈养殖得到极大的发展。在2015年6月笔者在德阳市旌阳区现场考察了多个加州鲈养殖池塘,进行了多次诺卡氏菌病的现场诊治。德阳当地的加州鲈养殖,一般是一年一次成鱼养殖。苗种从广东购入后,在成都新津等地标粗,上一年12月至当年2月放苗,当年7-8月成鱼上市。苗种投喂以饲料+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大陆加州鲈苗种最早于1983从台湾省引进,在广东试养成功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加州鲈的养殖。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加州鲈种质出现了种质退化现象,表现为生长慢、抗逆性差。鉴于此,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加州鲈原种,开展了加州鲈新品种选育。为了推广示范加州鲈新品系养殖,2019年5-10月,在公司进行主养加州鲈、套养黄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4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九江镇沙头南金水产基地,谭永全兄弟俩名下的加州鲈鱼饲料店正式开张迎客。广东加州鲈人工配合饲料推向市场已有多年,但仍无法改写加州鲈依靠摄食冰鲜鱼的养殖历史。据了解,谭永全的饲料店所经销的名为"东裕丰"牌的加州鲈鱼膨化饲料由浙江东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目前在同为广东加州鲈主产区的顺德乐从已有两名经销商。据使用过"东裕丰"牌加州鲈饲料的养殖户反映,  相似文献   

15.
<正>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因其肉质鲜美、生长快、经济价值高而成为我国主要的养殖鱼类,广东、江苏和浙江是我国的主要养殖区域。加州鲈以池塘养殖为主,根据产区的不同,一般出鱼时间为当年的10月左右及次年的4月以后。传统的加州鲈养殖是以投喂冰鲜低值小杂鱼为主,养殖水体污染严重,病害发生率高。近年来兴起全程配合饲料养殖,大大降低了水体污染程度。但不管采用何种饲料养殖,加州鲈养殖水体环境的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北方地区池塘主养加州鲈试验我国自80年代初首次从台湾引进加州鲈,随后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相继引种。在北方地区有过池塘套养的试验,而池塘主养却无报道,我们于1993年从广州引进加州鲈夏花鱼种在洮南市水产良种场进行池塘主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全国加州鲈重要养殖基地之一。近年,随着加州鲈养殖面积的急剧扩大和鱼池租金的提高,养殖户为了提高加州鲈当年商品率、产量和养殖效益,放苗时间逐年提早,带来了加州鲈夏花鱼种培育成活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户。为优化加州鲈夏花鱼种培育模式、提高加州鲈的养殖经济效益,笔者2014年上半年结合省水产三新工程《大口黑鲈"优鲈1号"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在吴江惠农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探索和研究加州鲈夏花鱼种"分段式"  相似文献   

18.
湖州市位于浙江省的北部,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是加州鲈的主要产区,全市养殖面积2-3万亩,养殖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饲料容量在2万吨以上,但2014年湖州地区的饲料厂生产加州鲈饲料的总量不到2000多吨,因此有很大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温水性淡水肉食鱼类,因其生长快、抗病力强、易起捕、适温较广,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该品种以来,加州鲈在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广泛养殖,以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为主,但受环境条件限制,网箱养殖已大面积减少,将  相似文献   

20.
苏北地处长江以北,加州鲈养殖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该地区春季池塘水温较低,自然水温条件下不适宜进行春季鲈鱼水花培育,养殖户须从5月中下旬开始在池塘进行苗种培育或6月中旬从苏州、湖州等地引进大规格苗种。因鱼种放养日期较晚,往往养殖到第2年7-8月才能上市销售,养殖周期长、成本投入高、养殖风险大,严重制约本地区鲈鱼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