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茶圣陆羽在余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清源 《农业考古》2002,8(2):25-27
唐代茶圣陆羽(733—804年),其足迹遍及全国32州的茶叶产区,经多年的认真考察,写出了《茶经》三卷,《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故后人称奉他为“茶圣”、“茶仙”、“茶神”。……  相似文献   

2.
陆羽年谱史迹考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说明陆羽,是中国茶饮艺术跨进文化殿堂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其著《茶经》以划时代的学术意义,赋予他“茶圣”的崇高声誉。但在中国浩翰的史海中,对他的生平记载却又语焉不详,莫衷一是,扑朔迷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茶文化的研究发展,又陆续挖掘和增补了部分相关陆羽的史料,但仍然满足不了人们对陆羽的关注与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就手头掌握的一些资料汇辑和稽考,企图通过对相关人物和史实的考辨,对陆羽的史迹按年谱顺序作上探寻,以确定比较可靠的年代和地点,其证均以所见到的史料为准。由于史料浩茫,尽管史实中对陆羽在巴蜀、余…  相似文献   

3.
世纪的传人──陆羽(日本)丹下明月悠悠中华,英雄辈出,许多人用武力写下历史。遥远的唐国,诞生了陆羽,于是神给陆羽下旨意:“给世界播种茶吧!”骑在大鹏背上的陆羽,把茶种洒向了葱郁富饶的亚洲,小小的茶种育成了树苗,接着长成了大树。行云流水,岁月流逝,《茶...  相似文献   

4.
陆羽《茶经》对唐代经济的影响湖北天门市陆羽研究会李明阳史称“茶兴于唐”,确切的说,茶事的兴盛应该是中唐以后。这个时代正是我国茶史上第一位伟人陆羽从事学术活动,发挥学术影响的年代。他的《茶经》广泛吸收前代经验和当代科技成果,经过消化整理,把科学实用的茶...  相似文献   

5.
陆羽,字鸿渐,湖北天门人,以所著《茶经》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茶学家,而且博学多才,并写下了大量方志、地学、游记和诗歌,不过大多已经流失。值得庆幸的是,在陆羽仅存的著作中,他给我们留下了一篇记载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事迹的传记,为我们保存了研究怀素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在历述怀素学习书法的情形中,提出了“屋漏痕”、“壁坼路”等重要的书学概念,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书论著作,这就是《全唐文》卷四三三中的《僧怀素传》。因此,考察陆羽与怀素的交往,不但可以进一步弄清陆羽的生平史迹,而且可…  相似文献   

6.
《陆羽与茶经研究》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羽 ,一生嗜茶 ,精于茶道 ,以著世界上第一部茶及茶文化专著《茶经》闻名于世 ,对中国乃至中国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 ,被誉为茶圣 ,尊为茶仙 ,祀为茶神。陆羽《茶经》 ,是唐及唐以前茶文化、茶生产、茶科学、茶经济的系统总结 ;是陆羽毕生事茶 ,躬身实践 ,广采博收茶人经验的结晶。对此 ,宋人陈师道为《茶经》作序 ,盛赞陆羽是“夫茶之著书 ,自羽始。其用于世 ,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茶人寇丹 ,学识广博 ,平生与茶结缘 ,尤精于茶文化研究 ,颇有建树。近 1 0余年来 ,先后发表了许多茶事著述。这次 ,又把近十年来写的关于陆…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为纪念陆羽《茶经》问世1220周年,澳门茶艺界在今年4月15至24日,于 于花城公园举办了一系列茶文化活动。其内容包括: 《茶经、茶书、茶具展》:展出《茶经》各种版本、陆羽生平简介、各种茶文化书刊、历代茶具。时间从4月15日至4月24日。 “茶缘茶会”暨茶艺示范:来自澳门、台湾、香港、广州、珠海五地的茶艺爱好者,举行露天茶会。时间为4月15日下午3时开始。 陆羽《茶经》专题讲座:由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和香港茶艺专家叶惠民两位教授主讲“《茶经》对中国及世界茶文化的影响”、“《茶经》对中国茶…  相似文献   

8.
寇丹 《农业考古》2000,(4):203-205
茶圣陆羽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是世人皆知的。但对陆羽的研究和目前茶文化事业的进展有相当的距离。这是因为除了他的《茶经》之外的一切,留给我们只是一个大的轮廓,哪怕就是一个年表,在编写中也存在许多空白与矛盾。陆羽是怎样一个人?一种是出于崇敬之心,把陆羽带有神秘色彩的一生加上想象寄托,让他头上的光环一再扩大;一种是取其传说故事加以渲染附会,诉诸于文艺影视作品;再一种是从他生活的时代、足迹、交往及在《茶经》中折射出的思想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认识。因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一本权威性的研究陆羽的专著来全面地、历…  相似文献   

9.
陆羽与越州     
陈郑 《农业考古》2021,(2):197-201
陆羽《茶经》第一次系统整理了茶事,建构了后世茶学著作的基本架构,为普及茶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陆羽也被尊称为"茶圣"。为考察茶事,陆羽走访了很多地方,其中包括越州。在越州,陆羽品鉴越茶,到会稽山祭祀,和越州结下了深厚的渊源。越州的考察经历也影响到陆羽的创作,在其创作的作品中,尤其是《茶经》中,也留下了与越州相关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圣经”.发展当代茶文化必须继续重视陆羽《茶经》,以弘扬光大陆羽的精神;必须精研陆羽《茶经》,于继承中创新;必须超越陆羽《荼经》,接轨世界,与各国茶人合作.建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各国茶经济、茶文化专家编撰《世界茶经》,以推动全世界的茶经济、茶文化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1.
赵大川 《农业考古》2002,(4):205-230
提 要一、古籍对陆羽在上元初的记载 ,有“结庐于苕溪之湄”、“更隐苕溪”、“隐苕溪”、“隐居苎山”、“隐居苕” ,和“闭关读书”、“阖门著书”、“著茶经其地”等说法 ,需考证清楚。二、陆羽著“茶记”、“茶经”考。古籍上对陆羽有著“茶记”一卷 ,“茶记”二卷 ,“茶经”三卷 ,“茶经”二卷 ,“茶论”三卷等说法 ,应以陆羽著“茶经”三卷又“茶记”一卷为妥。三、“余杭苎山考”。大量古籍、地图证实陆羽曾隐居余杭苎山并著“茶记”一卷。四、苕即余杭考。南宋嘉泰二年进士、兵部尚书、兼修国史洪咨夔之“余杭县治记” ,是“苕…  相似文献   

12.
陆羽的一桩茶事冤案──对《新唐书·陆羽传》“更著毁茶论”一说的质疑中华茶人联谊会王郁风“复著毁茶论”──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约作于八世纪末)①。“更著毁茶论”──北宋·宋祁撰《新唐书·隐逸列传·陆羽传》(1044—1060年)②。所谓陆羽“著毁茶...  相似文献   

13.
台1994年11月法门寺国际茶会期间,北京茶叶学会张大为先生召集了出席会议的湖北天门、浙江湖州部分代表讨论了一组4枚中华茶文化内容的邮票设计意见,焦点是陆羽的形象问题。陆羽的形象特征,唯一的依据是传为他自己写的《陆文学自传》。这个自传是他诏拜太子文学不就的49岁以后写的,不但写了长相还写明了衣着。大家讨论时都希望能重新塑造一个劳动实践型的,而不是士大夫式的陆羽,我谈到我收集10幅关于陆羽的画像印刷品,并寄了一些给张大为先生转给设计者看看。1997年4月邮票发行了,在茶人中意见较大的也就是面值50…  相似文献   

14.
陆羽,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后人奉其为茶神、茶仙、茶圣,并且根据自己的揣度,绘其像、塑其形以供之,成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但是流传至今的有关茶神陆羽的形像却极为罕见。最近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整理文物过程中,发现一尊河北唐县出土的白瓷陆羽瓷像,“此像上身着交领衣,下身着裳,戴高冠,双手展卷,盘腿趺坐,仪态端庄……。”这件瓷像是与风炉、茶壶等一组邢窑茶具同出,故可推测为茶神陆羽像,其手中所捧书卷可能代表《茶经》一书。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生于唐玄宗开元15年(727年),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他是怎样一跃而为茶神的?或者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奉为茶神的?《新唐书  相似文献   

15.
丁俊之 《农业考古》2003,(2):187-188
一、陆羽茶文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茶文化是中国乃至亚洲文化精华之一 ,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茶不仅是止渴的饮料 ,也是保健饮品 ,还是显示文化艺术修养的载体。因为茶不仅是物质生活 (健体和美的享受 )又是精神生活 (茶道、茶艺、健心 )所不可少的。“2 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世界”、“茶是 2 1世界的主导饮品”已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1 2 0 0多年前陆羽的《茶经》 ,是国内外公认的世界第一部茶业专著 ,流传环宇 ,影响深远。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1 96 3年出版的茶学教授CR·哈勒博士在他的著作《茶叶制造》(TeaManufacture)的前…  相似文献   

16.
陆羽与信阳茶信阳地区农牧局黄道培,黄予涛据史载,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茶圣陆羽的抱负和决心得到“伯乐””贬谪竟陵司崔国辅的赏识和支持,崔公将自己心爱的白驴、乌牛和文槐书函赠给陆羽。时逢盛唐,经济文化发达,茶区已由巴蜀发展至江淮一带。陆羽遂由竟陵...  相似文献   

17.
陆羽的《茶经》和唐代茶文化的产生,有它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广泛的社会背景。今天,我们来简析它们的形成过程,对指导现在以及今后的中国茶文化活动是有好处的。陆羽《茶经》和唐代茶文化的形成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现在,我姑且分两个方面加以叙说。一、陆羽《茶经》产生的时代背景陆羽的一生经历,促成他写出了卓越的《茶经》。1.坎坷一生,钻研茶学,积累了丰富的茶学知识。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3年),复州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门市)。唐代的竟陵是一个河渠纵横、风景秀丽的鱼米之乡。开元、天宝,号称唐代盛世,国家富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了茶树和利用了茶叶。茶叶由最初药用到成为世界性的饮料,至少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茶的发现和利用是我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茶是与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密切相连的,体现民族意趣、心态、习俗以及某些生活方式的文化。人们对茶的认识和广泛利用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础,而唐代的陆羽在他所著的《茶经》中对茶的认识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深刻的论述,对发展我国茶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陆羽和他的《茶经》是茶文化中具有世界影响的茶学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献。研究陆羽的《茶经》不仅对发展我国传统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创造具有  相似文献   

19.
“茶神”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芋翁,又号竞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县)人。其确切生卒年代不详,大约唐朝开元二十一年至贞元二十年间(公元733——804年)在世。陆羽一生嗜茶成癖,他为了研究茶学,亲自访茶、采茶、造茶、烹茶,足迹几乎遍及祖国广大茶区,积累起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唐朝诗人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生动地记述了陆羽穿山越岭不辞辛劳采摘香茶的情景,诗云:“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野,相思一磬声。”陆羽在长期实践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总结,终于写出了我国茶史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对饮茶的历史,茶的起源、性质,茶的产地、栽培,采茶的器具,制茶的  相似文献   

20.
殷玉娴 《农业考古》2007,(5):195-196,199
陆羽为唐代著名的文人及茶人,著有《茶经》二卷,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的专著,素有“茶仙”或“茶圣”的美誉。《新唐书》卷一九六有传,另外《文苑英华》卷七九三有陆羽所作的《陆文学自传》。由于他生平的神秘色彩以及在茶道上的知名度,去世不久,便在元和、长庆年间被民间尊奉为神。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载:“江南有驿吏,以干事自任。典郡者初至,吏白曰:‘驿中已理,请一阅之’,刺史乃往,初见一室,署云酒库,诸酝毕熟,其外画一神。刺史问:‘何也?’答曰:‘杜康’。又一室,署云茶库,诸茗毕贮,复有一神。问曰何?曰:‘陆鸿渐也’”。可见陆羽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