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虎纹蛙与泰国虎纹蛙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丽  刘楚吾  林东  梁伟峰 《水产科学》2005,24(12):31-33
本文应用RAPD技术,研究了中国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和泰国虎纹蛙(R.tigrina cantor)的种内种间遗传多样性及种质特异性分子标记,结果表明:中国虎纹蛙和泰国虎纹蛙多态位点比例(P)分别为53.77%和70.79%;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1345和0.1780;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S)为0.4238,遗传距离(D)为0.6613。两种虎纹蛙遗传多样性都较丰富,但中国虎纹蛙的遗传变异程度较泰国虎纹蛙低。在OPA、OPF、OPP、OPZ几个系列随机引物的扩增中得到了可用于鉴别两种蛙的12条特异性谱带。  相似文献   

2.
泰国虎纹蛙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泰国虎纹蛙又名泰国青蛙,原产于泰国,俗称“泰蛙”,1995年首次引进我国南方饲养。此种蛙个体适中,外形酷似本地蛙,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极为畅销。人工养殖泰蛙周期短,从产卵至商品蛙,只需100天左右,既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又能保护我国野生虎纹蛙。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泰国虎纹蛙成年个体一般250~450克,大的可达650克。其头型短小,皮肤粗糙,背部两侧各有数条不规则的短肤褶,长短不一,若断若续,背部颜色因饲养环境不同而有棕灰、黑灰、墨绿等色,并附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面白色,四肢有黑斑纹…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泰国虎纹蛙以海南为主养区,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也均有养殖。据了解,泰国虎纹蛙养到商品蛙的成活率在70%~80%,2008年6-8月份虎纹蛙大量上市时价格曾跌到6~8元/千克,直逼成本价,冬季市场则一直维持在12~16元/千克。2009  相似文献   

4.
虎纹蛙(Rana tigrina ugulosa),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虎纹蛙属,俗称“田鸡”。虎纹蛙分布很广,遍及我国长江以南诸省(区),常生活于水田、沟渠、池塘、沼泽地等水草丛生的环境;亦分布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由于种植水稻使用农药使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们的过渡捕捉,野生虎纹蛙资源数量日趋减少,成为濒危动物,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国内主要养殖的虎纹蛙有中国虎纹蛙(Ranadgrina rugulosa)和泰国虎纹蛙(R.tigrina cantor)。为探索虎纹蛙养殖,  相似文献   

5.
对黑斑蛙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进行测定,旨在比较分析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的营养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养殖黑斑蛙肌肉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高于野生黑斑蛙,水分含量则低于野生黑斑蛙,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P >0.05);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除谷氨酸和酪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野生黑斑蛙肌肉的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养殖黑斑蛙。根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结果,野生和养殖黑斑蛙肌肉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0.25和72.42。野生黑斑蛙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黑斑蛙( P <0.05),而养殖黑斑蛙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野生黑斑蛙( P >0.05)。野生与养殖黑斑蛙肌肉14种矿物元素中,锌、铝和硒含量有显著差异( P <0.05),重金属元素(砷、镉、铅)含量均在限量范围以内。由此可知,养殖黑斑蛙营养组成价值接近于野生黑斑蛙。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泰国虎纹蛙以海南为主养区,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也均有养殖。虎纹蛙发病少、肉质鲜美且很少用药,养殖效益可观。2010年很多养殖者在看到上半年海南成品蛙8~9元/斤的价格以后,转养虎纹蛙,使得9  相似文献   

7.
虎纹蛙生态养殖创高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纹蛙养殖的历史虽然已有十几年,但由于养殖技术方面的原因,目前成功养殖的还不多。作者根据十几年的养殖生产实践经验,从生态环境的控制、饲料的选择、投喂方式和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总结,提出了一套虎纹蛙生态养殖的高产技术,以促进虎纹蛙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一、营造适宜虎纹蛙健康生长的良好环境1.蛙池地点的选择虎纹蛙生态养殖池应设在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源丰富而又不受洪涝灾害影响、环境幽静、管理方便的地方。2.蛙池的修建或改建蛙池建造的特点:不设蛙岛,采用蝌蚪池、幼蛙池、养成池为一体的养殖方式。在一个蛙池内直…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网箱和水泥池两种方式养殖泰国虎纹蛙60d,网箱平均产量253.9kg,出箱规格169g,成活率75.3%;水泥池平均产量69.8kg,出池规格208.5g,成活率80.9%;两种养殖方式的总体效果比较,水泥池养殖效果优于网箱养殖。水泥池3种不同密度的养殖效果比较,以80只/m^2的养殖密度为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9.
水稻、虎纹蛙生态种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平 《水产养殖》2005,26(6):26-28
2004年在6块总面积6 627 m^2的单季稻田开展了水稻虎纹蛙生态种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过95 d种养试验,平均每667 m^2产商品虎纹蛙422 kg,优质稻494 kg,利润2 772元.试验认为,水稻虎纹蛙生态种养稻田面积不宜太大,面积以不超过800 m^2、幼蛙规格以13~15 g为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田螺科中华圆田螺、中国圆田螺、铜锈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4种螺的肌肉营养成分差异,评价其营养价值,本研究采用国标法对其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4种螺的肌肉中除灰分外,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肌肉水分以中国圆田螺最高,为81.28%,显著高于其他3种螺,肌肉蛋白质以中华圆田螺最高,为13.11%,显著高于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肌肉脂肪含量以梨形环棱螺最高,为1.05%,显著高于其他3种螺。肌肉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4种螺的肌肉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此外,4种螺的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均超过40%,且谷氨酸含量均远高于其他15种氨基酸。4种螺肉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在33%以上,其中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在35%以上,与WHO/FAO模式推荐的标准(35.38%)相近,但4种螺EAAI值较低,均不到80分,其中梨形环棱螺的EAAI值最高,达到74.86。本研究表明,4种螺类肌肉营养组成较丰富,氨基酸比例均衡,均属于优质蛋白原。尤其是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较好的调味品开发和深加工价值。另外本研究阐明了4种螺成体的营养组成,可为其饲料配制提供参考依据,亦可为居民日常膳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泰国虎纹蛙(俗称泰国青蛙,以下简称泰蛙)是近年引进的较为理想的养殖新品种.该蛙个体比美国青蛙小,比本地青蛙稍大,最大个体重达0.5 kg.泰蛙肉质鲜滑脆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低,是理想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12.
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生化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峰  庄平  施兆鸿  章龙珍 《海洋渔业》2010,32(1):102-108
利用常规肌肉生化成分测试方法测定了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的一般生化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中的一般生化成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除水分外,成鱼肌肉的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性高于幼鱼(P<0.05)。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中含有包括色氨酸和牛磺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8.68%和72.92%(质量分数,干样),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总量分别为33.26%和31.05%,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2.28%和42.58%;中国鲳成鱼和幼鱼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中国鲳成鱼和幼鱼的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62.16和77.68,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8%和26.44%(干样)。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中脂肪酸种类丰富,成鱼肌肉含有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8种;而幼鱼肌肉中SFA8种,MUFA6种,PUFA7种。中国鲳成鱼和幼鱼肌肉中EPA含量较低,分别占肌肉脂肪酸的2.49%和4.86%;而DHA较高,分别占肌肉脂肪酸的10.26%和16.23%。中国鲳成鱼和幼鱼必需氨基酸的A/E值较为接近,大小顺序均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3种规格(A组:40-60g;B组:300-350g;C组:650-700g)彭泽鲫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3种规格彭泽鲫肌肉中的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变动不大,差异不显著;脂肪含量较低,为1.0%-1.9%,随鱼体规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5.47%-17.30%,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6.39%-7.25%,占氨基酸总量的41.16%-41.92%;4种鲜味氨基酸总含量均超过33%,3种规格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虎纹蛙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苗素英 《水产学报》2001,25(6):559-563
从新分离感染虎纹蛙的病毒培养细胞中提取病毒DNA作模板,用分别对应于蛙病毒-3型(FV3)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读码框两侧的寡核苷酸片段作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基因片段,进一步将此基因片段插入到pGEM-T载体中,进行全长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编码虎纹蛙病毒的MCP基因的读码框核苷酸数为1392bp,编码463个氨基酸;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虹彩病毒的MCP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显示,该病毒与蛙病毒属的FV3的同源性(98%)明显高于囊肿病毒属的FLDV-1(52%),并且与虹彩病毒科其他成员的MCP基因序列均有所不同,说明该病毒株是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择在5块总面积1.44 hm2的连片单季稻生产田中,放养7~9 g/只和13~15 g/只不同规格的杂交虎纹蛙种,经过90天左右的养殖,每公顷单产稻谷5 939.25 kg,蛙7 539.45 kg。结果表明,投放杂交虎纹蛙在稻田养殖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虎纹蛙能有效地控制水稻虫病害,稻谷种植完全不喷施化肥、农药。  相似文献   

16.
大通湖河蚬软体部分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通湖是湖南省最大的养殖湖泊,河蚬资源十分丰富。本研究对大通湖河蚬软体部分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结果显示,大通湖河蚬含肉率为 (13.01 ± 0.001) %,软体部分含水量为 (90.58 ± 0.01) %,干物质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65.92 ± 0.27) %、(15.86 ± 0.02) % 和 (4.15 ± 0.03) %。所检测的 17 种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 7 种,占总氨基酸含量的 34.82 %;半必需氨基酸 2 种,占 4.19%;4 种呈味氨基酸占 39.87 %,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含量最高的两种氨基酸。苏氨酸的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均最高,分别为 120 和 103,而半胱氨酸+蛋氨酸均最低,分别为 88 和 50。结果表明,大通湖河蚬软体部分呈现高蛋白低脂肪特征,富含鲜味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对鳄龟肌肉部分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分、糖、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71.4%,1.2%,2.5%。鳄龟肌肉中的矿物元素以钠最高,背甲中矿物元素以钙最高。鳄龟肌肉脂肪含量为0.2%,脂肪酸组成以C18:1为主,达33.08%,其次为C16:0,维生素含量中,以B6最高。鳄龟肌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9.6%,疏水氨基酸、亲水氨基酸、解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6.30%、35.90%、40.27%、44.91%和50.72%。氨基酸组成中以Glu含量最为丰富;根据AAS值,鳄龟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Val;根据CS值,鳄龟的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是Cys Met和Val。  相似文献   

18.
虎纹蛙的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纹蛙(Hoplobatrachus tigerinus)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虎纹蛙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自然条件下,虎纹蛙蝌蚪的生存水温为2~35℃,最适生长发育的水温为22~28℃,水温超过35℃蝌蚪易引进死亡;温度低于12℃时,蝌蚪不摄食并开始冬眠。虎纹蛙成蛙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温  相似文献   

19.
黄志平 《水产养殖》2006,27(3):24-25
为探索虎纹蛙生态养殖新摸式,光泽县于 2001-2005年开展了“虎纹蛙、鱼、林生态种养”试验。试验初试成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蛙池条件蛙池由低产池塘改造而成,共9口,连片,均为土池,总面积为3514 m2,每口面积为310-526 m2 不等,池深1.2-1.5 m,水深0.3-0.5m。池底为沙壤  相似文献   

20.
陈章 《科学养鱼》2007,(10):78-78
一、生物学特性泰国虎纹蛙(又称泰蛙)躯体分头、躯干和四肢,头部宽而扁,呈三角形;躯干部宽而短,腹部较膨大,体外侧有2对附肢,即前肢和后肢。嗅觉灵敏,利于防敌,又利于弥补视力不足,摄取静止不动的食物。属两栖动物,喜阴湿多水的环境,喜静怕闹,因此,遮荫的安静水域更适合泰蛙生长,觅食活动区域仅限于浅水区域至离水不远的潮湿陆地。泰蛙生长繁殖的温度为15~35℃,最适的温度则为2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