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稻水象甲在麒麟区、嵩明县等地已发生危害多年,通过对其发生危害、防治技术的调查研究,找出其取食、繁殖、发生危害的规律,为云南省科学防治稻水象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红棕象甲危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是一种对棕榈科植物危害严重的害虫.从红棕象甲的危害状况、防治技术及防治策略3个方面对其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近年来其主要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对该虫在我国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该虫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也有实用意义,为棕榈科植物在生产上有效防治红棕象甲提供较为全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毛竹竹笋泉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竹笋泉蝇对竹笋的危害程度;毛竹林的密度不同其防治效果也不同,当密度较大的毛竹林发笋率愈高,竹笋泉蝇危害的几率愈大,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危害,提高竹林发笋成竹率。  相似文献   

4.
毛竹竹笋泉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竹笋泉蝇对竹笋的危害程度;毛竹林的密度不同其防治效果也不同,当密度较大的毛竹林发笋率愈高,竹笋泉蝇危害的几率愈大,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危害,提高竹林发笋成竹率。  相似文献   

5.
栗实象甲又叫栗实象鼻虫,是栗产区主要的栗实害虫,最近几年也开始为害北方的蒙古栎。由于其具有隐蔽钻蛀的危害特点,对其进行防治具有一定难度。目前,对南方板栗栗实象甲的防治研究比较多。本文综述了栗实象甲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不同防治手段,为北方蒙古栎栗实象甲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稻水象甲是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其病害在我国多地都有发生。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稻水象甲的危害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寒地区油菜茎象甲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油菜茎象甲的发生跟油菜的播种期、种植密度、连作年限有关,总结了油菜茎象甲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是一种对棕榈科植物危害严重的害虫。本文对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对其形态、危害、发生及不同温度下蛹的羽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进行了大田的药剂防治试验,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榛实象甲给我国榛子产业造成的危害,介绍了棒实象甲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化学药剂防治、人工捕杀、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等榛实象甲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芒果象甲是危害芒果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危害芒果的3种芒果象甲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甘薯蚁象在重庆地区的发生规律,2011—2012 年对甘薯蚁象在重庆巫山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甘薯蚁象在重庆地区主要以幼虫、蛹、成虫在窖藏薯块和田间遗留的薯块中越冬。甘薯蚁象在育秧田发生集中,危害严重。育秧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玉米套种田发生危害较轻。成虫发生高峰期在8 月上旬—10 月上旬,没有明显的世代数。甘薯蚁象繁殖力强、能够安全越冬和不间断食物链是重庆地区甘薯蚁象成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是世界上的濒危物种,对它的保护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对大熊猫主食竹的研究是保护大熊猫这一珍贵动物的首要任务。在此,从大熊猫主食竹的资源状况、生物生态学特性、生理生化特征、以及更新复壮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大熊猫主食竹研究的进展。最后进行了大熊猫主食竹种研究的问题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稻水象甲的生态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在稻田生态食物链的环节中放养鸭子,研究了稻-鸭共生对稻田生态系统中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稻-鸭共生对稻水象甲具有显著的生物态控制效应,其中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效达92.56%,对水稻白叶率的防效达98.15%,均优于化学防控效果。[结论]稻-鸭共生特别适合对如稻水象甲等繁殖力强、化学防治难度大的虫害,为生态控制稻水象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述国内外关于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我国稻水象甲的监测、防治和持续研究等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官网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汇总及对比分析。【结果】 稻水象甲起源于密西西比河流域,在南美洲、亚洲、欧洲等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建立种群。1988年我国河北省唐海县发现该虫疫情,目前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63个县(市或地区)有分布;稻水象甲在国内外传播扩散的路径主要是零星扩散和快速扩散,方式包括:稻苗、气象风力、迁飞、爬行/飞行移动、随风/水飘移。稻水象甲在我国遗传结构繁杂、异质性较高,种群遗传差异较大;稻水象甲以爬行、游泳和飞翔3种活动方式为主,其迁移扩散依赖气流和水流运行,不断变化的光照强度、湿度、温度以及气流对稻水象甲迁飞活动的影响是交互的、叠加的;在我国稻水象甲适生性大体在N16.53~26.73°,E97.85~116.75°。【结论】 稻水象甲在世界上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建立种群,稻水象甲种群定殖、扩张与不同生态环境具有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防治稻水象甲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已组装、集成一套对稻水象甲应急封锁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红棕象甲是我国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具有隐蔽钻蛀的危害特点,对其进行防治具有一定 难度。在我国,对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的研究还很少报道,为对我国红棕象甲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及建议,综 述了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原细菌以及其他天敌对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云杉树叶象(Phyllobius sp.)1984~1986年在黑水县林区的苗圃地及附近的更新幼树上普遍发生,苗木受害后似火烧状。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在土室内化蛹,成虫于5月上旬羽化。并出土行补充营养,危害苗木嫩梢及芽苞,啃食针叶成缺刻状。5月下旬交尾产卵,6月中旬幼虫孵化危害苗木根皮,幼虫危害期长达280多天。通过对此虫的防治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就此虫害提出综合防治方法及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7.
云南板栗新害虫二斑栗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在云南省寻甸、玉溪、禄劝调查板栗象甲时发现一种鞘翅上有两个斑纹的栗实象,与文献记载的栗实象甲形态完全不同,经鉴定为二斑栗象(Curculio bimaculatus Faust),该虫系国内分布新记录。作者于1987~1989年对该虫形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是国内首次对该虫较详细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8.
危险性害虫褐纹甘蔗象的识别及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棕榈科植物和甘蔗(Sacchrum sinensis)的重要害虫--褐纹甘蔗象(Rhabdosceluslineaticollis(Heller))的形态及为害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运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的方法,从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方面综合评价了该虫的危险性.结果表明,褐纹甘蔗象对我国是具高度危险性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9.
竹子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玮  谢锦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281-5282,5286
就重要的资源植物竹类在过去的几十年其抗寒性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比其他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分析竹类植物在抗寒性方面的不足,并对竹类植物的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竹类植物的抗寒性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稻象虫在安徽省沿江地区发生危害情况 ,分析了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