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振华  张靠稳  马爱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57-10559
[目的]研究适合于贺兰山紫蘑菇(Corinarius rufo-olivaceus)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通过采用改良CTAB法Ⅰ、改良CTAB法Ⅱ、SDS法、Doyle-Doyle法和KI法5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分别提取贺兰山紫蘑菇的基因组DNA,用DU800核酸蛋白检测仪测定其DNA含量、浓度和纯度,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提取结果比较。[结果]5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均能提取该紫蘑菇的基因组DNA,其中KI法提取的DNA纯度、浓度和得率为最好。[结论]KI法是贺兰山紫蘑菇(C.rufo-olivaceus)DNA提取的适宜方法,该法具有简单、便捷、省时、适合基因组DNA大量提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酶法提取贺兰山紫蘑菇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贺兰山紫蘑菇(Cortinarius rufo-olivaceus)为材料,采用纤维素酶酶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明确蘑菇多糖得率高的单因素最佳值,然后进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出该蘑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浓度1.0%、固液比1∶70、酶解时间100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5.5。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22.58%。  相似文献   

3.
[目的]试验优化了紫蘑菇多糖的提取条件,探讨了紫蘑菇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MTT比色法测定。[结果]试验成功提取了紫蘑菇多糖,试验结果显示紫蘑菇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肝癌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试验为真菌多糖的提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贺兰山紫蘑(Cortinarius rufo olivaceus)的抗氧化活性,以紫红丝蘑菌为原料,通过甲醇超声震荡提取,经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测定各萃取相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及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贺兰山紫蘑各萃取相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同一质量浓度水平下正丁醇相和水相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论为研究贺兰山紫蘑的保健作用机理提供参考,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湖南地区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君昂  李琳  周国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46-1347,1350
对双孢蘑菇的种质资源概况、生物学特性、开发利角价值及国内外的遗传育种现状等作了全面的阐述,并结合湖南的引种情况,分析了双孢蘑菇在湖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栽培一般多采用麦秸为主要原料,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玉米秸秆的产量巨大,目前大多数的农民都将玉米秸秆全部还田,这样秸秆还田量超过科学还田量的一倍,还会影响下茬小麦生长,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如何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增加农业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在麦秸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基础上,探索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试验表明,只要原料复配合理,就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和效益.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增加效益,而且可以将玉米秸秆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高温蘑菇是一种在夏、秋两季栽培的新品种,填补了夏秋季节气温高而不能种植蘑菇的空白,是一条新的创收途径.为了对贵州蘑菇生产提供参考,介绍了高温蘑菇的生物学特性、生长条件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围封保护措施下宁夏贺兰山小麦近缘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对宁夏贺兰山小麦近缘种保护点内的小麦近缘种7年的监测发现,保护点内植被恢复良好,群落中伴生种相对较丰富;保护区目标物种沙生冰草、冰草、赖草、阿拉善鹅观草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由于春旱、采矿及旅游等因素而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建议今后应加大宁夏贺兰山小麦近缘种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9.
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素有"植物肉"之称,内外销量很大.贺州市在1998年开始,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当地食品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蘑菇生产.从1998年的3万多m2、30万公斤,发展到2000年的100.13万m2、70.28万公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丁香叶片的比较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光镜对3种丁香的叶片进行比较解剖学观察表明,贺兰山丁香、华北紫丁香与北京丁香的叶片均为典型双子叶植物背腹型叶。但气孔器类型、叶肉组成和主脉结构三者存在明显差异;贺兰山丁香和华北紫丁香气孔器为无规则型,而北京丁香则为不等型;贺兰山丁香栅栏组织为1层细胞组成,且排列紧密,华北紫丁香和北京丁香为2层细胞且排列疏松;贺兰山丁香主脉机械组织由3~5层厚角细胞组成,华北紫丁香8~9,北京丁香11~14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