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确一代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的迁入路径和各发生区域间的虫源关系,对二代幼虫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北地区黏虫重发的典型年份2021年,收集多地黏虫时空种群动态数据,采用FNL再分析数据资料绘制风场图,利用基于WRF模式的轨迹模型对迁飞轨迹进行模拟,并使用R 4.0.2进行轨迹的可视化。虫情监测表明,2021年一代黏虫迁飞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上中旬,中西部地区高峰期呈多峰现象,蛾峰日期随纬度升高依次推迟。风场分析显示,一代黏虫北迁期间,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受东北气旋、蒙古气旋和东亚气旋交替控制,适于黏虫远距离迁飞的偏南气流间歇性出现,但很难实现一次性远距离迁飞,锋面天气阻碍了黏虫的北迁,并造成聚集降落。轨迹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江淮地区一代黏虫羽化后,部分滞留当地,大部分迁入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东西部地区存在虫源交流;宁夏、陕西、内蒙古等西北地区重发生区虫源主要来自山西、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重庆北部等地。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黏虫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2015年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2015年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 为其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基于扫描昆虫雷达观测、常规监测、轨迹模拟及天气背景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因虫源基数及增殖倍数较高, 二代黏虫蛾种群数量较高; (2)二代黏虫蛾迁飞以不利其回迁的西南风、南风为主; (3)观测初期未见黏虫聚集成层迁飞的现象, 直至后期才见黏虫向西南方向迁飞; (4)气流和降雨是二代黏虫蛾未能有效回迁的主要原因, 三代黏虫发生的虫源, 是北迁的种群和本地种群共同繁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2018年我国黏虫发生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二代黏虫在我国东北、华北、黄淮、西北、西南地区普遍发生,内蒙古、辽宁、陕西、山西、宁夏、四川出现高密度为害田块;三代黏虫主要在东北、华北和黄淮地区,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天津、陕西、山东和宁夏等地发生严重,虫口密度高。在二、三代发生区,玉米、小麦、谷子、水稻等多种作物受害较重。本文总结了2018年黏虫各代次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关键时期天气条件、高空气流、田间生态和防控措施等因素对黏虫发生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粘虫季节性迁飞为害假说及标记回收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根据粘虫发生为害資料的分析及其种羣数量变动規律的研究,指出了粘虫发生在我国东半部地区有五种类型的发生区。各发生区之間,粘虫种羣数量的变动似有密切关系。据此提出了粘虫季节性南北接力式往返迁飞为害規律的假说。这一假说指出粘虫迁飞为害具有春、夏季从南向北飞迁;以及秋季由北返南的季节性規律。在一、五代及五代多发区,春季第一代或前一年末一世代的成虫于2—4月间羽化,除少数保留原区外,大部向北迁飞,集中到一代多发区繁殖为害;另一部分可能继續北迁以至二、三代多发区,而形成該区春季世代的外来虫源。在一代、三代及五代多发区,第一代粘虫发生于3—6月,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各区第一代成虫羽化后,除少数保留原区外,大部分继續向北迁飞,集中在二代多发区(以一代多发区为主,羽化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繁殖为害,形成該区主要为害世代的(外来)虫源。7月中、下旬二代成虫羽化后除部分保留在原区繁殖为害外,大部向南迁飞,集中在三代多发区繁殖为害,成为該区主要为害世代卽第三代的外来虫源。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第三代成虫羽化后,除少数保留外,絕大部分继續南迁,至五代多发区或一、五代多发区而形成該区主要为害世代——第五代(按迁飞概念应为第四代)的外来虫源。标記回收試驗的結果,使假設初步获得了証实。为进一步探索粘虫大发生世代虫源;提高預测預报技术与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黏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具有偶发性和暴发性的特点,在贵州省福泉市不能越冬,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点、片的插花性发生,其虫源主要是由外地迁入一代蛾,造成二代暴发为害。介绍黏虫的形态特征,分析黏虫暴发的原因及为害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广西兴安地区褐飞虱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广西兴安地区单双季稻混作模式下褐飞虱发生规律,采用灯光诱捕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早、中、晚稻田褐飞虱发生动态,并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 4.8对2011年褐飞虱迁飞高峰进行了迁飞轨迹分析。广西兴安地区褐飞虱种群数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发生6代,迁飞活动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褐飞虱发生高峰期与单季中稻生长期吻合,在单季中稻田的发生量最大。2011年广西兴安褐飞虱5—6月迁入虫源主要来自海南稻区以及泰国、越南和老挝中部稻区;7—8月迁入虫源来自广西南部、东南部和广东西部稻区;回迁虫源来自湖南西南部和江西西部;10月从本地迁出的虫群主要迁向广西中部和贵州南部。研究表明,偏南方向的低空急流为褐飞虱的大规模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降雨是迫使稻飞虱降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信阳黏虫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利用高空探照灯对2016年-2019年黏虫成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19年在河南信阳监测的黏虫成虫主要为东方黏虫(又称为黏虫)和劳氏黏虫,均一年发生5代,整个监测期间均出现多个高峰期。其中,东方黏虫以一代为主,占全年总诱虫量的54.62%~82.96%,并且大部分虫源向外迁出,少部分留在本地;劳氏黏虫以三代或四代为主,以留在本地或迁入为主,只有少数向外迁出。本研究为河南省信阳地区黏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2019年6月11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出植物病虫情报,预警2代黏虫暴发。1代黏虫发生面积大,局部残虫量高。据国家气象局预测,6月中旬,华北北部、东北和西北东部地区累计降雨量10~30 mm,局地40~60mm,天气条件对大部地区2代黏虫发生有利。预计今年2代黏虫总体为中等发生,北方地区局部二代黏虫将暴发为害;河北、山西等北方局部降水丰沛、管理粗放地方会出现高密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2018年6月14日发布消息,目前正是病虫防控的重要时期。据监测,江淮、黄淮等地黏虫1代成虫高峰集中向东北、华北地区迁移。同时,受境外虫源和迁飞条件适宜因素影响,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和吉林西部部分地区草地螟成虫突增,呈重发态势,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对此,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玉米黏虫和草地螟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及早落实防控措施,遏制玉米黏虫和草地螟暴发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吊飞装置测定了棉铃虫成虫不同日龄的飞行能力,测得3日龄雌蛾平均飞行速度为0.92m/s,平均飞行时间为9.72±3.62h,并与其他迁飞性和非迁飞性昆虫作了比较。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食料对生殖前期及繁殖的影响,证实此虫适于迁飞的生理时期较短,最多仅1~2个夜晚。用雌蛾卵巢解剖方法比较了江苏丰县和辽宁朝阳两地二代和三代的虫源性质,分析了两地的发蛾特征。证实朝阳1995~1996年的二代和部分三代成虫均从外地迁入,但与粘虫不同,迁入种群无突增现象,蛾群稀疏而持续不断。而江苏丰县则在1994~1996年均无明显迁入现象,以本地虫源为主。讨论了中国棉铃虫的迁飞势能和兼性迁飞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代草地螟将为我国发生最重的世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发生危害规律、2009年1代幼虫的虫源数量以及温湿条件可能变化趋势的分析,对我国2009年1代幼虫的发生危害程度进行了预测。2009年1代幼虫的有效虫源面积为600万hm2,总量为43 022亿头,为2004年1代幼虫虫源数量的113倍。为此,预测2009年1代幼虫的发生危害面积将超过1 100万hm2,为历年历代最重。到时将有430万亿头幼虫危害,如不防治,将有2.15亿t的植物被吃掉。其中以东北和华北地区受害较重。同时还会波及一些与虫源区相邻、但历史上较少发生草地螟危害的地区。东北地区将会出现发生危害早,本地虫源与外来虫源混合发生,受害十分严重的现象。由于越冬成虫的羽化时期长,蛾蜂多、虫态重叠、作物多次受害的现象将十分突出。最后,本文就如何应对2009年1代幼虫大发生,减少草地螟灾害损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粘虫是吉林省粮食作物上最主要的猖獗性害虫,防治工作上迫切需要中、长期預测方法。为此,作者等研究了吉林省粘虫猖獗世代的虫源,已經查明粘虫在吉林省不能越冬,猖獗世代的虫源是由省外迁入的。通过国內粘虫主要发生地区的发生动态的整理和分析,初步認为吉林省猖獗世代虫源的主要策源地为皖北、苏北、魯南、豫东、豫南、鄂北等粘虫常发生的地区。同时認为不同年度各策源地的发生时期和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吉林省春季成虫盛发期和数量。一般年分5月末、6月初的成虫与鄂北、豫南、皖北等地区的虫源有关;而6月上旬以后的成虫則与魯南、苏北、豫中的虫源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稻纵卷叶螟的田间种群动态和虫源性质,本文通过田间调查、雌蛾卵巢解剖及风场分析,对2010年江苏仪征市单季稻区第3、4代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和田间种群的虫源性质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第3代基本为迁入种群,分别在7月19-22日、26-27日、7月29-8月1日,出现3个明显的迁入峰;第4代为本地繁殖大部分迁出种群,分别在9月4日、7-9日、11日、16-17日、19-21日出现明显的蛾量突减现象.同时对迁飞高度(850 hPa)的高空风向分析表明,在这个区域内的第3代发生期间高空盛行偏南风,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成虫从南方迁入,而第4代发生期间高空盛行偏北风,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成虫向南回迁.第3代发生期间的降雨量、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对稻纵卷叶螟的大发生影响不显著,第3代(主害代)高峰日蛾量与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卵量发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最后讨论了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在仪征市发生为害加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北疆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作用因子构建了北疆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并对棉铃虫种群生命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由于棉田捕食性天敌的大量发生,北疆棉铃虫2代的3、4龄是关键虫期;另外, 2007年2代6龄发生期大量降雨,气温很低,空气潮湿,不利于棉铃虫幼虫的发育生长,同时茧蜂和寄蝇等寄生性天敌也大量发生,因此6龄也是关键虫期。棉铃虫3代的低龄期,由于棉田捕食性天敌草蛉、瓢虫、蜘蛛、食虫蝽的大量发生,卵至1龄为关键虫期。同时这段时期大量降雨,气温降低也不利于棉铃虫幼虫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个粘虫季节性远距离迁飞的模式图。粘虫在广东、广西省1—2月間发生一个世代,为害小麦。这一代羽化的成虫(可能还有湖南、福建等地越冬幼虫羽化的成虫)于3—4月間向北迁飞:绝大多数迁到江苏、安徽、河南及山东南部地区,并在該地繁殖为害,产生第二代;一部分可能迁至河北、山东北部、山西、豫北等地,在这些地区也能繁殖一代,但因环境条件不适合,基本上不为害;一小部分甚至于可以迁至更北地区,如东北中北部,但在这些地区不能生存繁殖。在江苏北部、河南等地繁殖后的第二代成虫,在5—6月间又向北迁飞,这就成为东北地区的主要为害世代。在河北、山西等地,除了有这批迁移来到的蛾子外,尚有当地繁殖的后代,因而有世代重迭現象。在东北为害世代的成虫在7—8月間向南迁飞:一部分可能在东北南部(如錦州等地)再繁殖为害一代;但多数迁到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这一代的成虫在9月間再迁向南方,到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为害晚稻。在湖南、湖北、福建等地,该代的幼虫越冬,在广东、广西地区,再繁殖一代。一般说来,在粘虫迁飞后的地区,虫量大为減少,以至几乎不能找到,春季向北迁移与秋季向南迁移可能有所不同。在向北迁移中,每代迁移之后、数量都有增加;而在向南迁移中,数量增加是不显著的;这可能是由于迁移中有稀释或分散至更大地区的原因。根据这一模式图,許多有关粘虫发生的現象可以获得解释:如不同地区猖獗世代的不同,猖獗时間的不同,东北地区早春蛾子发生的特点,蛾子发生高峯的类型,各地区的世代数等。本文并根据这一模式图討論了对于数量变动及預测預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 Smith)2019年1月入侵云南西部地区后,已在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形成了虫源基地。本文利用历史气象数据分析了中国春、夏两季925 hPa夜间平均风温场,并模拟预测了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轨迹以及主要降落和波及地区。结果表明:由于中国东部地区春季与夏季盛行偏南风或西南季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草地贪夜蛾主要向东北方向迁移,长江以南是其北进的必经之地和主要的降落地区。如果连续迁飞2个夜晚,便可入侵长江以北至黄河以南地区。在夏季6-7月东部西南季风最强时期,草地贪夜蛾连续迁飞3个夜晚可以到达黄河以北至内蒙古与东北南部的广大区域。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对中国热带与南亚热带地区草地贪夜蛾迁出虫源的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铃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滞育性状和抗寒性分化等的系统研究表明,我国棉铃虫由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和新疆型4个地理型组成,各地理型对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高度专化适应性。受东亚季风影响,5~7月份温带型1代和2代棉铃虫成虫随偏南风向北迁移,可迁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等非越冬区的中温带地区。温带型3代和4代棉铃虫于8月中旬以后,随偏北风向南回迁。成虫种群密度过大和所处的不良环境是引起迁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我国2008年草地螟大发生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为了更好地总结草地螟的发生危害规律,改善和提高草地螟的预测预报水平,本文就我国2008年草地螟的大发生危害特征及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所得的结果表明:1代幼虫发生危害较轻,仅有70万hm2左右。但2代幼虫的危害面积则达到了1 106.7万hm2,横跨东西7个省,为历年、历代最重。在多数受害较重的地区,豆类、向日葵等双子叶作物受害最重,损失最大,而其他作物几乎都受到了危害。另外,新疆1、2代幼虫的危害时期均比内陆地区提前了1个月左右,而1代成虫的暴发也影响到了奥运会。对2代幼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1代幼虫滞育比例的下降,1代成虫从俄罗斯亚洲部分及蒙古地区的大量迁入,1代成虫盛发期间降雨量的增加和适宜的气温,是2代幼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双子叶杂草面积的扩大,也为2代幼虫的大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铃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滞育性状和抗寒性分化等的系统研究表明,我国棉铃虫由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和新疆型4个地理型组成,各地理型对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高度专化适应性。受东亚季风影响,5~7月份温带型1代和2代棉铃虫成虫随偏南风向北迁移,可迁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等非越冬区的中温带地区。温带型3代和4代棉铃虫于8月中旬以后,随偏北风向南回迁。成虫种群密度过大和所处的不良环境是引起迁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