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Y两优302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3种硒肥试验,研究不同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硒肥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可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含量,不同硒肥作用效果不同。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以齐穗后3d叶面喷施有机富硒肥500倍液50kg/667m^2效果最好,水稻籽粒中硒含量达0.067mg/kg,比对照增加0.043mg/kg,达极显著水平,生产的大米符合富硒米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三种蔬菜在2种硒含量土壤中对硒锌铅镉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叶用芥菜、大蒜和雍菜在富硒和低硒土壤中对硒和重金属(Pb、Cd、Zn)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在富硒土壤中,大蒜、芥菜和雍菜各部位硒含量均高于低硒土壤的处理,其中,根部和可食部位分别是低硒土壤的1.6~2.6倍和1.1~4.5倍。3种蔬菜在两种土壤上的可食部位硒含量都表现出大蒜(0.029~0.143 mg/kg)芥菜(0.007~0.016 mg/kg)雍菜(0.002~0.007 mg/kg)的趋势,其中富硒土壤中大蒜和芥菜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0.01mg/kg)。3种蔬菜的根部或鳞茎部位的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各自的茎或叶部位。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呈正相关。3种蔬菜对Pb、Cd、Zn的吸收能力不同,植株的Pb含量高低顺序为雍菜芥菜大蒜,Cd含量高低顺序为大蒜芥菜雍菜,Zn含量高低顺序为芥菜大蒜雍菜,且在蔬菜不同部位的累积顺序均为根茎、叶。因此,生产安全且富硒蔬菜,需选择硒富集能力强且重金属吸收能力较低的蔬菜种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蔬菜中,大蒜和芥菜具有较高的硒富集能力,可作为富硒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证实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的增硒、锌与增产效果,2015~2016年使用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等几种含硒叶面肥对水稻进行田间叶面喷施试验。结果显示:水稻喷施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的稻米硒含量比其他叶面肥处理及对照区高0.21~0.598mg/kg,锌含量高6.30~14.6mg/kg,产量高5.22%~13.85%。表明含糖蜜液生物液体富硒叶面肥增加锌硒含量与增产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3种改良剂(秸秆生物质炭、钙镁磷肥和蚯蚓液态肥)及其不同配施方式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调控效果与机理。模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降低交换态铝含量,同时显著提高有效硒含量。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硒由有机结合态向可溶态转化,从而增加土壤有效硒含量;铝由交换态向有机配位态转化,土壤潜性酸度降低,进一步增强硒的有效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的不同配施方式均能有效抑制茶园土壤进一步酸化,显著提高土壤硒有效性及茶叶硒含量,其中同时施用秸秆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再错时配施蚯蚓液态肥的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酸性富硒土壤地区开发富硒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降镉措施对镉轻度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及降低水稻糙米镉含量的效果,为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在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和瑶琳镇各选择镉轻度污染农田开展了不同用量石灰调控pH降低水稻镉积累、施用腐殖质型土壤调理剂+钙镁磷肥降低水稻镉积累、施用等量不同土壤改良剂降低水稻镉积累、石灰与叶面阻控剂配合施用降低水稻镉积累和...  相似文献   

6.
施用含硒有机肥对粉葛产量及硒吸收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6个处理,研究增施不同量含硒有机肥对粉葛生长、产量及硒在粉葛不同器官中富集状况的变化,探讨增施含硒有机肥对粉葛产量和硒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先降低后升高,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则逐渐递增。施用含硒有机肥均显著提高了粉葛块根中的硒含量,块根硒含量最大值达0.084 mg/kg,比对照处理提高58.49%。藤/块根、芦头/块根中硒的转运系数均有降低,说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更多的硒被固定在块根中;根际土壤中总硒含量比对照提高6.9%~27.4%,有效态硒含量提高了9.5%~34.8%。施肥均显著提高了商品薯中的硒积累量,各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9.64%、13.73%、29.79%、47.66%和69.95%。综合考虑肥料成本、产量及块根硒积累量等因素,实际生产中施肥量6000 kg/hm2较为合适。综上所述,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提高粉葛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提高块根产量及硒积累量。研究结果为含硒有机肥调控下粉葛富硒栽培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稻米镉含量超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威胁着人类健康;硒是人体必需元素,遍布人体所有器官,而且与镉有拮抗作用,能促使镉从人体内排泄。民以食为天,为人们提供富含硒而镉含量不超标的大米,已成为目前普遍的饮食新需求。笔者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证实,采取"推广撒施钙镁磷肥,晒田排水时撒施石灰,出穗期实施深水管理,破口抽穗期-乳熟期喷施富硒叶面肥"等综合措施,可以确保在镉含量二级背景值(镉含量0.2 mg/kg-0.6 mg/kg)的土壤中生产出食用安全的"富硒而镉不超标"大米。  相似文献   

8.
施和平  张晓元  许晟 《热带作物学报》2022,43(12):2489-2495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土壤环境缺硒可导致人、畜产生诸如白肌病和克山病等多种疾病;而通过施硒肥提高植物尤其是农作物的硒含量,是防治硒缺乏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花生(Arachis hypogaea)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通过施硒肥来提高花生产量及其含硒量奠定实验基础和提供可能性,以花生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硒(Se)对花生幼苗生长和开花及其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硒浓度≤0.5 mg/L能促进花生幼苗的生长;其中以0.1 mg/L硒促进花生幼苗生长的效果最好;而硒浓度≤1.0 mg/L促进花生幼苗开花,以浓度为0.5 mg/L时花生幼苗开花数最多,达到27朵/株,约比对照提高90%;但硒浓度≥1 mg/L则抑制幼苗生长,且硒浓度愈高,对花生幼苗生长的抑制效果愈大,幼苗根变粗短,根尖褐化也愈严重,植株开花数显著减少,甚至不开花。与对照相比,低浓度(≤1.0 mg/L)硒可提高花生幼苗的SOD和POD活性,并降低其丙二醛(MDA)含量,但高浓度的硒(≥3 mg/L)则仅在培养初期提高花生幼苗的SOD和POD活性,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花生植株的POD和SOD活性则不断下降,但其MDA含量则逐渐升高。该结果为今后通过施硒肥来提高花生的含硒量和产量奠定了相关的实验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海南砖红壤为供试土壤,根据作物吸收硒的量来研究施用不同水平的碳酸钙、磷铵、有机质对土壤有效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海南砖红壤中以施用2 g/kg碳酸钙处理植株硒含量增加显著,达到了0.41 mg/kg,砖红壤的有效硒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冬小麦硒的含量及其富硒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给富硒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取样、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方法,同时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河北省冬小麦硒的含量及小麦富硒施肥技术。结果表明:(1)河北省冬小麦含硒量变化范围为0.010~0.222 mg·kg-1,其中46.67%的冬小麦缺硒,35.00%的冬小麦轻度缺硒,正常含硒量的小麦仅占18.33%;(2)通过土壤施硒和叶面喷硒可有效地提高冬小麦籽粒的含硒量,达到富硒小麦的要求,而浸种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措施。以亚硒酸钠作硒肥,生产富硒小麦的土壤施硒量以0.10~0.25 mg Se·kg-1为宜;叶面喷硒的适宜浓度为40 mg Se·L-1,每公顷用液量750 kg,以小麦抽穗至灌浆初期进行喷洒效果较好。因此,建议在河北省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产富硒小麦的土壤适宜施硒量为225~562.5 g·hm-2,叶面喷硒的适宜施硒量为30 g·hm-2。  相似文献   

11.
富硒微肥对利川有机水稻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建洲  刘芳  喻米玲  游勇 《作物研究》2013,(5):476-477,480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锌硒葆富硒微肥对利川有机水稻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在破口期、抽穗期、乳熟期,通过叶面喷施锌硒葆富硒微肥,能显著提高稻谷硒的含量,硒含量达到0.21mg/kg,从而达到国家富硒稻米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集广西梧州市六堡茶产区茶园土壤样品和对应茶鲜叶样品进行检测与分析,探讨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与茶叶中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试验茶园土壤pH平均值为4.0~6.5;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2.28 mg/kg,远高于富硒茶园的土壤标准;茶园土壤剖面中各土层之间全硒含量在1.85~1.95 mg/kg,土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各茶园茶叶中全硒平均含量为0.66 mg/kg,枝条中全硒平均含量为0.58 mg/kg;茶鲜叶、茶树枝条与土壤全硒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滴灌条件下不同价态外源硒对水稻硒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外源硒酸盐及亚硒酸盐施入滴灌稻田中对土壤中不同价态硒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旨在为滴灌条件下富硒水稻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T-43为材料,硒肥为亚硒酸盐与硒酸盐,施硒量为0.3、0.6、1.2 kg/hm~2。【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1 d硒酸盐1.2 kg/hm~2处理土壤中可溶态硒含量最高,比对照高了340%;可交换态硒、铁氧化物态硒及有机态硒含量在施肥后4 d亚硒酸盐1.2 kg/hm~2处理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80%、56%、59%,硒酸盐处理铁氧化物态硒及有机态硒含量增加不显著,说明硒酸盐主要以可溶态硒存在,而亚硒酸盐主要以可交换态硒存在,并且由可溶态转化为其他形态,因此降低了其有效性。对水稻的根、茎、叶及籽粒硒含量分析后发现,亚硒酸盐处理的籽粒和叶中的硒含量显著低于硒酸盐处理,而其根部硒含量显著大于硒酸盐处理,茎部硒含量无显著差异,且亚硒酸盐处理的根部硒累积量均大于硒酸盐处理。【结论】说明施用亚硒酸盐大部分积累在水稻根部,硒酸盐处理的地上部硒累积量大于亚硒酸盐处理,同时,硒酸盐处理的根系吸收系数、初级转运系数、次级转运系数均大于亚硒酸盐处理,说明亚硒酸盐大部分积累在水稻根部且向地上部转运较难,硒酸盐随水滴施的生物有效性高于亚硒酸盐。  相似文献   

14.
以优质常规水稻品种黄华占、星2号和湘阴县镉等重金属重度污染区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施硒盆栽试验,研究硒对稻米中镉等重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华占以每667 m2施16 g硒的降镉效果最好,随着硒用量的加大,降镉效果下降,呈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曲线变化趋势;星2号随着硒用量的加大,降镉效果呈递减变化趋势。两个水稻品种施硒都能达到降镉的目的,但很难将稻米中镉控制在限量指标范围内,降镉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5.
宜宾天然硒资源丰富,但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酸化问题,阻碍富硒农产品开发。通过施用专用土壤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在多年试验基础上,经综合分析和大面积示范验证后提出,对宜宾天然富硒水稻绿色种植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措施、质量指标、采收贮藏等技术进行规范,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6.
硒对花生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花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初步研究了硒对花生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0~60mg/LSe使叶绿素的含量和POD活性高于对照,且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它们的含量也相应增加;而MDA低于对照,随着硒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在Se浓度达到90 mg/L时,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则升高。10~90mg/LSe使CAT和SOD低于对照,先随硒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高浓度硒时又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为检验土壤调理剂(粉剂)对水稻的降镉效应,2017年开展了晚稻小区定位试验。用湖南博川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土壤调理剂(粉剂)为试验药剂,设置3个处理:常规施肥+供试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基施;常规施肥+供试土壤调理剂4500 kg/hm2基施;常规施肥。结果表明,该产品能显著地提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和稻谷中全镉含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以在石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部分大米含硒量分析及生物硒肥对籽粒硒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江苏省 5 2个不同品种大米样品、全国部分省市 30个大米样品以及两种用不同硒生物肥生产的富硒大米的含硒量 ,研究了生物硒肥对大米含硒量及硒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江苏省的大米含硒量为 0 .0 15~ 0 .0 5 6 mg/kg,平均为 0 .0 35 mg/kg± 0 .0 0 9mg/kg;全国部分地区的大米含硒量为 0 .0 11~ 0 .0 5 5 mg/kg,平均为 0 .0 2 5mg/kg± 0 .0 11mg/kg,湖北恩施的大米含硒量达 0 .2 6 2 mg/kg。依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谷物食品摄入量 ,推算江苏省和其他地区居民从大米中摄入的硒分别为 10 .5~ 17.5 μg/(d·人 )和 7.5~ 12 .5 μg/(d·人 )。在水稻齐穗期喷施硒 2 0 g/hm2 ,大米含硒量由普通大米的 0 .0 71mg/kg分别提高到 0 .4 71mg/kg和 0 .6 4 0 mg/kg,有机硒比例分别由普通大米的 78.38%提高到 87.11%和 89.0 8%。外源硒能显著提高大米的含硒量和有机硒含量及比例  相似文献   

19.
硒对荸荠组培苗生长及SOD和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芸  张弛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8):1368-1371
以荸荠试管苗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研究硒对荸荠组培苗的生长及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用于培养幼苗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6%琼脂+30%蔗糖,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后,测定荸荠幼苗的长势及SOD和POD等酶活性及MDA含量。结果显示,硒浓度为45mg/L时,荸荠组培苗的生长势较好,SOD和POD等酶的活性相对较高,MDA含量最低;硒浓度低于45mg/L时,对SOD和POD起激活作用,可促进生长;硒浓度高于45mg/L时,对SOD和POD活性及组培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表明只有适当的硒浓度,才能增强SOD和POD活性,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叶面喷施硒酸钠对不同小麦品种(系)籽粒硒含量及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对114个不同小麦品种(系)进行叶面喷施硒酸钠,试验设4个梯度,分别为0 mg·kg~(-1)(CK)、100 mg·kg~(-1)(Se10)、200mg·kg~(-1)(Se20)、300mg·kg~(-1)(Se30),利用离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仪测定了籽粒硒、钙、镁、铜、铁、锰、锌、硫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酸钠可以提高小麦籽粒的硒含量,增幅因品种(系)而异;CK、Se10、Se20及Se30处理下,籽粒的总硒含量分别为1.54、5.70、10.01和13.10mg·kg~(-1)。籽粒中不同矿物质元素对叶面喷施硒酸钠的响应不同;籽粒中硒与其他元素的积累既有协同也有拮抗作用,因元素种类、小麦品种(系)和施硒量而异。总体而言,高浓度硒处理降低了籽粒中钙、镁、铜、铁、锰和硫的含量,但提高了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