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作物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为探究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规律和不同生育时期氮营养状况的基因型差异,以新春6号和新春3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0、75、150、225、300、375kg·hm-26个施氮水平,分析滴灌条件下不同春小麦品种在生育期内的氮素吸收曲线、临界值曲线及氮营养指数。结果表明,两个春小麦品种氮素吸收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新春6号的氮素快速积累期早于新春35号。植株吸氮量的临界值与出苗后天数均呈极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新春6号:y=-0.174 6x2+22.528x+414.02,R2=0.998**;新春35号:y=-0.169 9x2+20.832x+357.13,R2=0.993**)。依据氮营养指数计算,两个春小麦品种的适宜施氮量均在225~300kg·hm-2范围,且应适当降低出苗后25d之前和提高出苗后35d的施氮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含硅复混肥料不同用量(300、450和600kg·hm-2)对滴灌棉田土壤酶活力、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含硅复混肥料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且碱性磷酸酶活力随肥料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施用含硅复混肥料对纤维素酶、蔗糖酶活力无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且随肥料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对微生物量氮无显著影响。含硅复混肥料中、高用量均可显著促进棉花植株对氮、磷和钾素吸收。含硅复混肥料低用量下棉花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中等用量和高用量下棉花子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8%和20%。  相似文献   
3.
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滴灌春小麦氮素科学管理提供参考,在大田条件下,以新春6号和新春35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施氮量(0、75、150、225、300、375kg·hm-2)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施氮可促进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转运,新春6号和新春35号分别以施氮225和300kg·hm-2的效果最佳。新春35号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积累量和生育期均大于新春6号。两品种的籽粒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新春6号和新春35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88和335kg·hm-2。新春6号千粒重大于新春35号,而穗粒数小于新春35号。因此,滴灌春小麦应根据品种对氮素的需求特点,合理施氮。  相似文献   
4.
腐殖酸尿素对滴灌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腐殖酸尿素对滴灌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等施肥量条件下,腐殖酸尿素Ⅰ型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腐殖酸尿素Ⅱ型和普通尿素处理,但腐殖酸尿素Ⅱ型处理与普通尿素无差异。腐殖酸尿素减量条件下,2种类型腐殖酸尿素处理之间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与普通尿素等施肥量条件下,施用腐殖酸尿素可以显著增加棉花植株总干物质质量,促进棉花植株对氮、磷和钾的吸收,腐殖酸尿素Ⅰ型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棉花籽棉产量提高了17%,而腐殖酸尿素Ⅱ型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无差异。减量施用腐殖酸尿素较普通尿素处理棉花产量有所下降,但却可以显著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不同类型腐殖酸尿素效果存在差异,总体上腐殖酸尿素Ⅰ型优于腐殖酸尿素Ⅱ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利用冠层光谱数据实现滴灌春小麦推荐追施氮肥的可行性,利用手持主动遥感光谱仪(Greenseeker)测定了滴灌春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冠层NDVI值,分析其与滴灌小麦不同时期追施氮肥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乳熟期NDVI值与春小麦出苗后天数可用一元二次函数拟合,模型精度较高,R2均大于0.91;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冠层NDVI值与施氮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利用一元二次模型拟合出施氮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实现最高产量7 393 kg·hm-2下的施氮量为289kg·hm-2,实现最佳经济产量7 378 kg·hm-2下的施氮量为265 kg·hm-2;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NDVI临界值分别为0.715、0.792、0.887和0.911;根据各生育时期NDVI值与施氮量的关系,建立了氮肥推荐模型,并且根据模型计算出滴灌春小麦各生育时期NDVI值对应的氮肥追施推荐用量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适宜滴灌春小麦的氮素诊断方法,比较了硝酸盐反射仪、GreenSeeker手持光谱仪和SPAD-502叶绿素计三种氮素营养诊断施肥方法,分析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指标与施氮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茎基部NO-3含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叶绿素含量相对值(SPAD)三种诊断指标与施氮量的拟合度均较高,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均可用于滴灌春小麦氮素营养诊断施肥。三种诊断指标与施氮量、产量的决定系数均表现为NDVISPAD茎基部NO-3含量。硝酸盐指标与施氮量的拟合精度较差,试验操作也相对繁琐;GreekSeeker手持光谱仪法表现最优,拟合精度高,操作方便,较适合用于滴灌春小麦的诊断施肥;SPAD值与施氮量的拟合度也较高,也可以作为一种氮素诊断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
滴灌条件下不同价态外源硒对水稻硒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外源硒酸盐及亚硒酸盐施入滴灌稻田中对土壤中不同价态硒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旨在为滴灌条件下富硒水稻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T-43为材料,硒肥为亚硒酸盐与硒酸盐,施硒量为0.3、0.6、1.2 kg/hm~2。【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1 d硒酸盐1.2 kg/hm~2处理土壤中可溶态硒含量最高,比对照高了340%;可交换态硒、铁氧化物态硒及有机态硒含量在施肥后4 d亚硒酸盐1.2 kg/hm~2处理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80%、56%、59%,硒酸盐处理铁氧化物态硒及有机态硒含量增加不显著,说明硒酸盐主要以可溶态硒存在,而亚硒酸盐主要以可交换态硒存在,并且由可溶态转化为其他形态,因此降低了其有效性。对水稻的根、茎、叶及籽粒硒含量分析后发现,亚硒酸盐处理的籽粒和叶中的硒含量显著低于硒酸盐处理,而其根部硒含量显著大于硒酸盐处理,茎部硒含量无显著差异,且亚硒酸盐处理的根部硒累积量均大于硒酸盐处理。【结论】说明施用亚硒酸盐大部分积累在水稻根部,硒酸盐处理的地上部硒累积量大于亚硒酸盐处理,同时,硒酸盐处理的根系吸收系数、初级转运系数、次级转运系数均大于亚硒酸盐处理,说明亚硒酸盐大部分积累在水稻根部且向地上部转运较难,硒酸盐随水滴施的生物有效性高于亚硒酸盐。  相似文献   
8.
基于叶片SPAD值的滴灌春小麦氮肥分期施用推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于2014—2015年进行,利用2014年田间试验建立基于叶片SPAD值的滴灌春小麦氮肥分期施用推荐模型,2015年进行推荐模型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滴灌春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叶片SPAD值均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各生育期叶片SPAD值与产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全生育期最佳施氮量为261 kg·hm-2;滴灌春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片SPAD临界值分别为42.4、39.4、41.8、54.1;建立了基于叶片SPAD值的滴灌春小麦氮肥分期施用推荐模型,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基于模型推荐施肥可以节约肥料7.86%,提高氮肥利用率9.64%。研究得出,小麦叶片SPAD值可以指导滴灌春小麦氮肥分期施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