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9月23日,由14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同时在北京、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利马等地公布了马铃薯基因组序列框架图。  相似文献   

2.
<正>9月23日,由14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同时在北京、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利马等地公布了马铃薯基因组序列框架图。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科院日前在北京宣布.由14个国家29个单位的97名研究人员组成的“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国际协作组”,继2009年完成“马铃薯全基因组序列图”后。经过近两年工作,马铃薯基因组研究又获得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4.
科技要闻     
<正>中国主导完成马铃薯基因"蓝图"育种时间将减半以中国为首、14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宣布马铃薯基因组序列框架图完成。这标志着人类将能够以马铃薯基因组序列为工具,把马铃薯新品种育种的速度从10~12年缩短到5年,并迅速提高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马铃薯Y病毒在贵州烟田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对2013—2015年采集到的贵州省多个烟区呈现典型茎脉坏死症状的疑似受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侵染的烟草样品进行单斑分离和病毒鉴定,并以现有PVY序列信息为参考,设计了4对PVY特异引物,经过RT-PCR扩增、T载体连接、序列测定以及序列拼接,并利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发现PVY福泉分离物(PVY Fuquan isolate,PVY-FQ)和PVY大方分离物(PVY Dafang isolate,PVY-DF)为优势株系并获得了PVY-FQ和PVY-DF的全基因组序列。PVY FQ整条基因组由9 699个碱基组成,编码多聚蛋白的开放阅读框位于第188~9 373nt;PVY DF整条基因组由9 706个碱基组成,编码多聚蛋白的开放阅读框位于第190~9 375nt。2条序列的基本特征与已报道PVY基因组一致。对PVY-FQ和PVY-DF全序列与已报道PVY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PVY-FQ与PVY NTN株系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而PVY-DF与PVYN具有较高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国林木基因组学研究取得突破。北京林业大学的科学家们选用百年古树作为测序的样本,利用最新的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和拼接策略,绘制完成了毛白杨的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毛白杨分子育种进入基因组时代。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是重要的茄科作物,在自然界中存在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五倍体和六倍体,同时是块茎形成、淀粉合成、对病原物应答研究的模式植物。由于茄科植物基因组存在高度的共线性,为此,开展番茄基因组计划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可以为其他蔬菜、水果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直接借鉴。从马铃薯的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和转录图谱,以及已从马铃薯中克隆的重要基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马铃薯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基因组学技术以无法想象的方式使动物育种技术发生了质变,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家禽育种受到基因组质量的影响正日益减少。几十年来,遗传和基因组技术的发展在提高家禽育种技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文回顾了基因组发展历史、家禽现代育种现状及在高分辨率基因组下家禽现代育种面临的挑战,为实现家禽精准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卷叶病毒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对近年来国内外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组、亚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为深入阐明该病毒的致病机理和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怀玉山’高山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var. cormosus ‘Huaiyushan’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为开展‘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优化、叶绿体基因组改造,探索物种进化和增加外源基因表达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组装和注释后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结构、基因组成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结果】‘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5 296 bp,为经典的4段式结构。大单拷贝区(LSC)、小单拷贝区(SSC)和反向重复区(IR)长度分别为85 737、18 373、25 593 bp,总鸟嘌呤和胞嘧啶所占的比例(GC比例)为37.88%,共注释出133个基因,包含87个编码区(CDS)基因、37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和1个假基因。‘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38个简单重复序列位点(SSR位点,36个单碱基重复和2个双碱基重复)和32个长重复序列(16个正向重复和16个回文重复)。‘怀玉山’高山马铃薯叶绿...  相似文献   

11.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分子生物学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如整个基因组的全序列、整个基因组作为一个可译框架(ORF)的某些精细结构和特点、各个功能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如蚜传机理)、基因组组分与其它马铃薯Y病毒属(PVY)成员的同源性比较、该病毒在PVY属病毒成员的分类地位等都有所涉及。了解这些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赢余中病毒进行鉴定、检测和加强抗SPFMV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开辟甘薯等抗病毒育种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RFLP揭示的籼粳基因组多态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28个RFLP籼粳特异性探针和6个SSR籼粳特异性标记对水稻不同品种进行了籼粳基因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标记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能对水稻品种进行籼粳稻分子分类。由于水稻基因组序列图的完成和释放,使得这些籼粳特异性标记揭示的基因组多态性可以在基因组序列水平上进行分析和验证。本研究以RZ906探针和RM405为例分析了籼粳特异性其及序列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20-11期目录     
随着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促进优良基因型精准高效选育方面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基因组选择在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其在林木改良驯化中的应用 也逐渐被报道。本文通过综述基因组选择的基本概况、主要模型方法及其在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讨了基因组选择在林木育种研究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强调了对预测模型优化与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的引入与方法创新,提出了联合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优化育种方案,为加快林木优良品种的精准选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普利司通公司声称,该公司已成功解码橡胶的主要基因组序列,并研发出改进橡胶树疾病诊断的技术。该公司称,该基因组序列包括重要的关于橡胶树繁殖和生命的基因信息。该研究突破是由日本国家遗传研究所的基因组信息学实验室完成的。该新基因数据将促进橡胶树的改良育种技术和种植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真核生物核基因组内含有大量的DNA重复序列,在核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真核生物几类重要DNA重复序列的特点和用途,并对其在物种起源和进化、染色体分子指纹图谱绘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染色体操作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1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马铃薯基因研究成果发布和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马铃薯全基因组序列图和生物学分析研究成果于7月14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以封面文章正式发表,该研究成果对这一重要块茎作物的  相似文献   

17.
小麦及其近亲基因组中的DNA重复序列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以小麦为重点 ,对小麦族植物中 DNA重复序列的划分、特点及其功能进行了概括 ,着重介绍了重复序列在基因组分化、DNA转座及在染色体联会和配对中的作用 ,并用一些实例就重复序列在起源和进化、染色体分子指纹图谱绘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染色体操作中的应用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由于危害严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各国科研人员努力下,目前已完成了十几个毒株的分离与全基因组测序工作。本研究对世界各地分离的SARS毒株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毒株的同源性在99.8%以上,SARS病毒的遗传稳定性较高;将SARS病毒与其它冠状病毒基因组以及编码蛋白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证实SARS病毒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可能进化起源较早,并发现SARS病毒和牛冠状病毒同源程度最高。SARS病毒orflab、orfla、S、M、N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和牛冠状病毒同源程度最高,鼠肝炎病毒次之。  相似文献   

19.
最近许多细菌和一些真核生物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证明了大基因组完全测序的可行性及这些序列的应用前景。许多生物学家现在都在期待着他们所偏爱植物基因组的完全测序,或能得到相类似植物强大的电子数据库。获得这些信息及利用这些信息的新工具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在生物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过来我们也能将这些信息直接应用到遗传育种中来改良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20.
以2020年5月31日采自黑龙江省伊春市的柳叶芹(Czernaevia laevigata turcz.)为试验材料,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TAB)提取基因组DNA,采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柳叶芹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分析柳叶芹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序列特征、系统发育。结果表明:柳叶芹叶绿体基因组总长度146 161 bp,包括1个大单拷贝区长度为93 538 bp、1个小单拷贝区长度为17 779 bp,由2个反向重复序列分别分隔,每个反向重复序列为17 422 bp。对柳叶芹叶绿体全基因组共鉴定出133个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柳叶芹与疏叶当归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柳叶芹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为研究伞形科其他植物提供了较为详细、完善的资料,为该物种鉴定以及群体和个体水平的遗传差异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