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伍国勇  刘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55-4256,4269
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2004~2008年我国农业经济数据为基础,对资本、劳动力、土地及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作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对资本、劳动力、土地及化肥等生产要素对农业的总贡献达65.24%,贡献总额达73053.31亿元;化肥施用量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最大,达38.30%,贡献量为42886.91亿元;农业机构总动力(资本)的贡献达25.41%,贡献量为28453.17亿元;土地与劳动力的贡献率也分别达到0.16%和0.38%。最后有针对性提出加强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有效利用,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秋玲 《吉林农业》2010,(9):129-130
寿光是中国蔬菜生产的发源地,也是全国蔬菜加工和贸易的集散地。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为全国的"菜篮子"做出很大贡献。随着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在增加蔬菜产量、生产水平的同时,从源头抓起发展有机蔬菜,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不仅关系到整个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息息相关。文章从有机蔬菜种苗抓起,与土地治理项目结合,推进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土地治理,实现土地的方田化、提高土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生产函数模型的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有集聚效应测度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的集聚效应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河南省、郑州市和新郑市产业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产业用地、劳动力是对产业集聚效应贡献最大的3种投入生产要素,其中产业用地的贡献率正不断调高,对所属区域产业集聚效应的贡献将会不断上升,其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同时,劳动力作为一种可塑性生产要素,如何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力在产业中的分布也将成为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完善农业生产要素配制机制,本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农业资本投入、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4个生产要素为变量,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应用因子分析法去除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岭回归法求解模型参数,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系数。并利用本文所提方法对黑龙江省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正朝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但要素配置协同匹配水平不高,农业中间投入利用率高于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农业中间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较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要素间技术进步差异较小,其中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技术进步较高。  相似文献   

5.
土地生产要素对湖南二三产业发展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1996-2007年间的湖南省二三产业发展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要素对二三产业的产出弹性分别为3.5197、0.2699和0.2015,说明土地投入每增加1%,二三产业总产值增长3.5197%。为三要素中产出弹性最大的一个;替代弹性分析说明土地是目前湖南二三产业发展中最难以替代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绩效研究表明科技进步是湖南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土地流转对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浙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99-2600,2623
在介绍现代农业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以下2个方面。①指出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即可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提高农业收入;增强农业体育风险的能力;增强农业应对市场挑战。②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土地流转为基础。土地流转既可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源配置基础,又可以为现代农业提供经济效益基础。从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上获取19省农产品产量(Y)、农业就业人数(L)、农业机械总动力代替农业资本投入(K)数据,利用CES生产函数来反映农业就业人数(L)和农业资本投入(K)对农产品产量(Y)影响情况,计算得到了农业生产函数。结果表明,劳动力对产出贡献为负,资本对产出贡献为正,同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为1.11,表明劳动力每增加1%,农户将会使资本增加到1.11%。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出农业,随着这一变化,当地农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情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该文在实地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客观描述了其农业经济要素中劳动力、资本、土地、农业科技等的实际情况,揭示了该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失衡问题,并提出了大力进农业机械化,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使用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从而自然要求提高土地经营的集中程度,进而增加农业从业人员的收益,利用经济利益驱动力,推动优化农业生产要素再配置,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也提出了相关配套措施支持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和克服进程中的体制性障碍,为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调查法研究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当地农业生产中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农业经营组织的优化选择能够提高组织与生产要素的匹配效率,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存在的主要农业生产组织同生产要素的匹配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生产队经营、小农家庭经营在调动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效率中存在诸多弊端,而家庭农场能够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高规模、多维度合作互动以及融合,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应该成为未来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主体。针对当前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障碍,提出未来发展家庭农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北京市及其主产地蔬菜生产要素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似不相关回归方法分析其替代关系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此揭示地区蔬菜产业发展潜力。结果表明:要素之间均存在替代作用,其中土地对其他要素替代相对灵活,而资本对其他要素替代缺乏弹性;要素替代关系实质上揭示了农户技术选择特征,反映了该农户农业生产潜力,通过分析要素替代关系及影响因素,可以将农户农业生产潜力量化,对于要素禀赋处于劣势的农户,如劳动力资源较少、蔬菜收入在总收入中比重较小,其生产潜力更多来自资本要素投入;对于要素禀赋处于优势的农户,如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过相关蔬菜种植培训时,其生产潜力更多来自土地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1.
基于VES生产函数模型,利用2001-2013年广州市蔬菜生产的成本收益数据,对资本、劳动的投入产出弹性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1.2641,劳动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1.0750;蔬菜生产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既反映了农业雇工成本快速上升的过程,也说明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过程符合充分竞争环境下的一般原理.提出如下建议:发挥技术的核心作用,鼓励菜农广泛运用优良技术;促进种业科研在品种抗性、多样性、产业链配合等方面实现持续进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蔬菜生产的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各粮食主产区间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均衡,阻碍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问题,利用13个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对我国粮食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进行分解,进一步对影响地区差异的各个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劳动力规模、劳均资本投入以及前沿技术水平对粮食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呈正向影响,即这3种因素加剧了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平衡;2)技术效率水平、劳均土地、劳均用工以及粮食生产劳动力结构等因素则对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有抑制作用,通过提高这些因素的投入水平能有效促进粮食产业的地区间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表现出速度快、未富先老、地区差异明显等特点。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巨大,不仅造成农业劳动力不足,还限制了农业资本的投入,同时加剧了农业土地资源的浪费,严重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面对农业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应尽力保障传统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要素的作用力,鼓励农民回乡务农,加强对农业适龄劳动人员的能力培养,充分开发老年农业劳动力资源,加大农业资本投入;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发挥新生产要素——技术、信息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推广农业科技与先进耕种工具,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产出增长的要素投入贡献率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棉花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分析各生产因素对棉花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可以找出促进棉花产量增长的根本因素,为保障棉花市场供给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基于影响棉花产出增长的四个主要因素:土地投入、物质费用投入、劳动力投入、灾害,通过生产函数分别测算了各因素对棉花产量增长的生产弹性和贡献率。分析发现,科技进步对棉花生产中的贡献巨大,土地投入是影响棉花产出增长的首要制约因素,其次资本投入,劳动力和灾害对棉花产出的影响为负,最后提出找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崇明岛特色蔬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崇明在建设生态岛进程中,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初见成效。但由于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偏小、加工滞后等因素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需要争取政策扶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发展农产品加工,健全市场流通体系等措施,使崇明特色蔬菜产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分别基于农业生产布局结构以及农业要素投入结构2个视角,一方面利用耦合度指数的方法测算出农业生产结构与比较优势的契合度,回归分析二者耦合度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利用要素禀赋结构系数的方法测算出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结构的协调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水稻以及油菜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对农民收入增长表现为显著影响关系,其中油菜和花生表现为正向影响,水稻为负向影响,玉米、棉花以及小麦并未对农民收入形成显著影响,而各种要素禀赋结构系数的极差与农民收入增长呈现负向影响关系。基于此,湖北省农业发展应发挥本省各农作物的生产比较优势来规划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加大水稻以及油菜等优势作物的发展力度;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在保证农业用地的根本属性基础上合理推动土地流转,鼓励二、三产业资本合理进入农业生产,以实现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本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7.
宁夏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汇集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形成了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高效型产业.总结了宁夏设施农业发展的成就与存在问题,分析了促进宁夏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提出促进宁夏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广义C-D生产函数分析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贡献,发现当前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来源主要是资本投入,占57.7%;其次是技术进步,占36.3%;土地投入增长的贡献很小;自然灾害有显著影响;劳动力数量投入的影响不显著。为了促进贵州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保证耕地数量稳定,大幅提高农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成都平原是中国水旱轮作发源地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水旱轮作两熟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多样化的水旱轮作和旱作模式。[目的]为研究成都平原不同种植模式的农田生产效率,基于2017年对成都市郫都区13个乡镇92户农户调查数据,[方法]运用DEA-Tobit 模型分析了郫都区主要的水旱轮作和旱作种植模式的农田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平均农田生产效率为0.793,不同模式农田生产效率排序依次为蔬菜连作或轮作(0.957)、水稻-大蒜(0.847)、水稻-油菜(0.782)、韭菜连作(0.759)、水稻-蔬菜(0.722)、水稻-圆根萝卜(0.689),农田生产效率未达到有效值1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益较低;同时,各模式均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冗余,水稻-蔬菜、水稻-油菜模式还存在产出不足问题;影响6种模式生产效率的因素均不相同,政策因素对农田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为进一步提高郫都区农田生产效率,建议适度推广农田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各类农业政策措施,以进一步促进郫都区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