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测定鲁烟白猪与杜洛克、大约克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生长性能以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较高,与大约克×鲁烟白猪组合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13.24%(P<0.05),料重比降低6.71%.2个组合的肥育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差异不明显.其中,杜×鲁烟组合的胴体直长、眼肌面积、瘦肉率、肉色、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较高,分别比大×鲁烟组合提高1.81%、15%、1.07%、6.85% 、18.46%和178.57%;背膘厚较薄、失水率和滴水损失较低,分别比大×鲁烟降低14.35%、70.51%和63.70%.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含量组合间差异不显著.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都以大×鲁烟较高,分别比杜×鲁烟组合提高10.03%、9.89%、21.48%和9.38%.4种脂肪酸含量组合间差异显著.其中,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都以杜×鲁烟组合较高,分别比大×鲁烟组提高8.90%(P>0.05)、8.37%(P>0.05)和18.64%(P<0.05);亚油酸以大×鲁烟较高为15.05%,比杜×鲁烟组合提高88.125%(P>0.05).  相似文献   

2.
研究测定了鲁烟白猪及鲁烟白猪与鲁育大约克、长白猪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生长性能以长白×鲁烟白猪组合最高,与大约克×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鲁烟白猪组合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7.69%(P0.05)和6.55%(0.05),料重比降低2.36%(P0.05)和3.99%(P0.05)。3个组合的胴体直长、平均背膘厚和瘦肉率及滴水损失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都以长白×鲁烟组合最高,但组合间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以鲁烟×鲁烟最高,分别比大约克×鲁烟和长白×鲁烟提高0.61%(P0.05)和0.46%(P0.05)。四种脂肪酸含量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研究测定ZFD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腰大肌及后腿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ZFD生长性能和饲料报酬较高,30~100kg日增体质量787.12g,料体质量比2.74:1。屠宰体质量102.68kg,胴体瘦肉率66.56%,肉色4.05分、大理石纹4.25分,pH6.58,肌内脂肪3.625%。每100g背最长肌、腰大肌及后腿肉的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都以背最长肌最高,分别比腰大肌、后腿肉提高4.52%(P0.05)和16.66%(P0.01)、5.65%(P0.05)和17.68%(P0.01)、2.35%(P0.05)和13.65%(P0.01)、1.09%(P0.05)和0.86%(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以后腿肉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提高2.75%(P0.05)和0.52%(P0.05)。硬脂酸和油酸含量不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棕榈酸含量背最长肌和后腿肉间差异显著,亚油酸含量背最长肌和腰大肌间差异显著。肌内脂肪以后腿肉含量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提高18.62%(P0.05)、160.61%(P0.05);肌肉蛋白质含量以背最长肌最高,分别比腰大肌和后腿肉提高6.12%(P0.05)、18.24%(P0.01);肌肉干物质含量以背最长肌最高,比腰大肌和后腿肉分别提高12.08%(P0.05)和8.57%(P0.05)。  相似文献   

4.
测定S×R×C、S×C、R×C 3个杂交组合羔羊不同部位肌肉粗纤维直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杂交羔羊的肌肉纤维直径,以后腿肌最粗,背最长肌最细;不同杂交羔羊同一部位肌肉纤维直径,三元杂交分别极显著高于二元杂交羔羊(P<0.01),二元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羊肉营养成分,同一部位肌肉粗蛋白质含量,三元杂交分别极显著高于二元杂交(P<0.01);而同一部位肌肉的粗脂肪含量,三元杂交分别极显著低于二元杂交(P<0.01);同一部位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二元杂交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研究测定85~107 kg体质量阶段27头鲁烟白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鲁烟白猪胴体、肉质性状随体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鲁烟白猪在85~90 kg阶段屠宰瘦肉率最高为62.72%,分别比其他3组(91~95 kg组、96~100 kg组、101~107 kg组)提高1.62%(P>0.05)、0.34%(P>0.05)和2.40%(P>0.05);在91~95 kg阶段屠宰肉品质优良,肌肉pH6.11,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最高分别为3.26和 3.11,肌内脂肪含量最高为2.38%,肌肉失水率最低为13.89%.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呈较强正相关,相反性状间呈较强负相关.在85~107 kg阶段,除屠宰率与体质量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外,其他各项指标与体质量间的线性相关不明显.综合分析认为,鲁烟白猪的适宜上市屠宰体质量为91~95 kg.  相似文献   

6.
甜菜碱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48头60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成对照和试验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栏,每栏8头猪。对照组饲喂不含甜菜碱的饲粮,试验组饲喂含1000mg/kg甜菜碱的饲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0mg/kg甜菜碱使试验组猪的胴体脂肪率降低了18.27%(P<0.01),胴体瘦肉率提高了5.71%(P<0.05);使试验组猪背最长肌中肌红蛋白、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4.88%(P<0.05)、17.66%(P<0.05)和21.79%(P<0.05);使试验组猪肝脏中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的总活力和比活力分别提高了16.33%(P<0.01)和15.63%((P<0.01);使试验组猪肝脏中游离肉碱的含量提高了16.50%(P<0.05);使试验组猪肌肉中酸不溶肉碱的含量以及酸不溶肉碱与游离肉碱比例分别提高了35.21%(P<0.01)和29.41%(P<0.05)。  相似文献   

7.
日粮纤维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甜菜渣和苜蓿草粉作日粮的主要纤维源研究日粮中不同含量的纤维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日粮中粗纤维质量分数为 6% ,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生产性能 ,对胴体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粗纤维质量分数为 8% ,猪表现为生产性能低下 ,屠宰率显著降低 (P<0 .0 5 ) ,背最长肌肌内脂肪的含量显著降低 (P<0 .0 5 ) ,背膘中粪臭素的含量显著提高 (P<0 .0 5 ) .  相似文献   

8.
锌氨基酸螯合物对断奶仔猪补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选用杜洛克×长白×约克夏29日龄断奶仔猪45头,随机接受基础饲粮相同、添加100 mg/kg(以锌计)由无机锌(ZnSO4)和有机锌(Zn-AAC)组成的5种处理饲粮,研究不同配合比例的Zn-AAC与ZnSO4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28 d试验,分前期(1~14 d)和后期(15~28 d)两阶段。结果表明:用Zn-AAC分别取代ZnSO4的40%、60%、80%和100%,与对照组(ZnSO40%)比较,试验前期ADG分别提高22.0%(P>0.05)、38.5%(P<0.01)、32.6%(P<0.05)、26.2%(P<0.05),ADFI分别提高24.6%(P<0.05)、25.3%(P<0.05)、23.5%(P<0.05)、23.8%(P<0.05);试验后期所有含Zn-AAC组ADFI增加(P>0.05);FCR Zn-AAC 60%组全期提高4.2%(P<0.05);80%和100%的Zn-AAC组,血清锌浓度分别比对照增加1.63倍(P<0.01)和1.46倍(P<0.01),随着Zn-AAC取代量提高,血清IgG含量增加(P>0.05),各组血清ALP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断奶仔猪补饲常规剂量的锌氨基酸络合物,与ZnSO4比较,能够提高仔猪ADG和ADFI,增加血清锌浓度;有机锌与无机锌合用时饲喂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其最佳配合比例为Zn-AAC 60%加ZnSO440%。  相似文献   

9.
选择肉质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烟台黑猪与引进瘦肉型猪杂交培育品种鲁烟白猪以及国外瘦肉型品种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按“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NY/T821-2004)”测定肌内脂肪含量,研究不同品种对肌肉鲜味和香味呈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莱芜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肌苷...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猪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莆田黑猪、杜洛克、大约克3个纯种及其二元杂种杜莆(杜洛克♂×莆田黑猪♀)和大莆(大约克♂×莆田黑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杜莆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2.09%、51.14%、9.26%和7.45%),表明杜莆有效地保留了莆田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莆田黑猪与杜洛克(杜洛克♂×莆田黑猪♀)二元组合的杂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性别对配套系商品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体重30 kg左右的杂交商品猪92头,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研究性别对猪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猪组与母猪组相比,30~100 kg期内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86%(P<0.01)和6.87%(P<0.01);平均背膘厚和皮脂率分别提高27.76%(P<0.01)和20.46%(P<0.01);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分别提高11.56%(P<0.05)和7.25%(P>0.05)。母猪组与公猪组相比,眼肌面积增加20.51%(P<0.01);瘦肉率提高5.32个百分点(P<0.01);熟肉率提高1.10%(P>0.05)。性别对猪只的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肉质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杜洛克×长大莱的胴体性能最好,与杜洛克×莱芜猪合成系、大约克×莱芜猪合成系、大约克×长大莱和莱芜猪合成系×莱芜猪合成系相比,眼肌面积分别增大28.39%(p<0.01)、19.31%(p<0.05)、13.52%和58.61%(p<0.01),瘦肉率分别提高6.52%(p<0.05)、4.63%、0.55%和11.63%(p<0.01);肉品质以莱芜猪合成系×莱芜猪合成系最优,肉色评分3.3,大理石纹4.0,肌内脂肪7.78%,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最高为80.1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2种不同饲养方式(常规饲养和测定站饲养)对杜洛克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饲养的杜洛克猪的料重比、胴体瘦肉率,肌肉L、b、L_(24)、a_(24)、b_(24)值,背最长肌中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肌肉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均比测定站饲养的杜洛克猪高;而测定站饲养的杜洛克猪的胴体重、屠宰率、平均背膘厚、皮脂率、肉色、24 h大理石纹、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肌肉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肌肉棕榈酸和油酸含量均比常规饲养的杜洛克猪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饲养方式对杜洛克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种不同饲养方式(常规饲养和测定站饲养)对杜洛克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饲养的杜洛克猪的料重比、胴体瘦肉率,肌肉L、b、L_(24)、a_(24)、b_(24)值,背最长肌中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肌肉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均比测定站饲养的杜洛克猪高;而测定站饲养的杜洛克猪的胴体重、屠宰率、平均背膘厚、皮脂率、肉色、24 h大理石纹、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肌肉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肌肉棕榈酸和油酸含量均比常规饲养的杜洛克猪高。  相似文献   

15.
成都麻羊肉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成都麻羊肉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为其种质特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2×3 3因子试验方法,对成都麻羊不同年龄(周岁和成年)、不同性别(羯羊和母羊)和不同解剖部位(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腰大肌)的肉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成都麻羊肉平均氨基酸总量、成人必需氨基酸和婴儿必需氨基酸分别为(21.41±1.93)(、9.27±0.89)和(10.74±1.02)mg/100 mg。所测17种氨基酸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解剖部位羊肉间存在差异。除苏氨酸外,其余所测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周岁羊肉分别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大于成年羊肉;氨基酸总量、成人必需氨基酸母羊肉均显著大于羯羊肉(P<0.05),背最长肌显著大于股二肌和腰大肌(P<0.05)。成都麻羊肉7种矿物质含量,除钙外,成年羊肉均高于周岁羊肉,羯羊肉高于母羊肉,股二肌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背最长肌和腰大肌。[结论]成都麻羊肉具有营养丰富、肉质优良和肉味鲜美的宝贵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16.
选取5月龄新疆吐鲁番黑羊、阿勒泰羊各6只公羊,对吐鲁番黑羊及阿勒泰羊的背最长肌肌肉品质、肌纤维特性进行比较,并对肌纤维特性与肌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制作背最长肌的冰冻组织切片,采用ATP酶染进行肌纤维的分型,利用CellSens Standard图像处理系统分析肌纤维类型,测定不同肌肉组织红白肌肌纤维数量和面积,利用SPSS17.0软件对吐鲁番黑羊及阿勒泰羊背最长肌肌纤维与部分肉品质进行分析。吐鲁番黑羊和阿勒泰羊Ⅰ型肌纤维数量和直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Ⅱb型肌纤维直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两个品种Ⅰ型和Ⅱb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阿勒泰羊和吐鲁番黑羊背最长肌剪切力、水分含量、肌内脂肪含量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吐鲁番黑羊背最长肌Ⅰ型肌纤维直径与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Ⅱb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与剪切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Ⅰ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阿勒泰羊背最长肌Ⅱb型肌纤维直径与剪切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Ⅱb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与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阿勒泰羊各型肌纤维直径均大于吐鲁番黑羊肌纤维直径,阿勒泰羊肉剪切力大于吐鲁番黑羊;肌纤维直径与剪切力呈正相关,与肉质呈负相关。吐鲁番黑羊背最长肌中Ⅰ型肌纤维含量多,Ⅰ型肌纤维直径小,数量多,嫩度好。吐鲁番黑羊背最长肌部分肌肉品质优于阿勒泰羊的背最长肌。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测定了屠宰体重对鲁农Ⅱ号猪配套系商品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屠宰体重对鲁农Ⅱ号猪配套系商品猪的胴体重、左侧胴体重和骨骼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平均膘厚、后腿重和皮脂率影响显著(P<0.05).其中,平均膘厚和皮脂率都以102~106 kg体重阶段较高,分别比94~100 kg体重阶段提高11.86 %(P<0.05)和9.68 %(P<0.05);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和骨骼率都以94~100 kg体重阶段较高,分别比102~106 kg体重阶段提高1.43 %、3.36 %、2.43 %和11.13 %(P<0.01).屠宰体重对鲁农Ⅱ号猪配套系商品猪肉色、a值和肌内脂肪影响显著.肉色、大理石纹、pH值、a值、肌内脂肪和干物质都以102~106 kg体重阶段较高,分别比94~100 kg体重阶段提高3.88 %(P <0.05)、22.68 %(P>0.05)、2.17 %(P>0.05)、5.21 %(P<0.05)、31.42 %(P<0.05)和1.16 %(P>0.05).屠宰体重对背最长肌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猪ARID5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性,在DNA水平上对藏猪、大白猪ARID5B(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5B)基因5′侧翼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筛选;在mRNA水平上对两猪种的肝脏、背脂和背最长肌组织中的ARID5B基因表达量进行了RT-qPCR检测;并对两猪种的背膘厚和背最长肌组织中IMF(Intramuscular fat)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ARID5B基因5’侧翼区,存在T-2 216C和In-2 029Del缺失2个连锁突变位点,藏猪与大白猪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相同组织不同品种间,ARID5B基因在肝脏、背脂和背最长肌中mRNA相对表达量趋势完全一致,且藏猪ARID5B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藏猪背膘厚和IMF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经DNA、mRNA水平、背膘厚和IMF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ARID5B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背膘厚和IM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9.
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肌肉品质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测定了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的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的肉色评分最好,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最低,分别为3.34、8.30%和2.43%,杜洛克的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和2.11%,剪切力最小,肌纤维最细。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长白猪最高,分别为22.97g、18.04g、9.25g,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白猪最高为40.25%,分别比大约克、杜洛克提高1.77%(P<0.05)、1.54%(P<0.05)。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脂肪酸总量大约克稍高于杜洛克,二者差异不显著。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SFA 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都以大约克较高,分别比杜洛克提高14.33%(P>0.05)、3.89%(P>0.05)、0.33%(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杜洛克较高,比大约克提高2.32%(P>0.05)。肌苷酸(IMP)含量以长白猪最高为2.57 mg/g,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1.18%(P>0.05)和2.39%(P>0.05),3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野鄂杂交一代猪与鄂西黑猪胴体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纯种野猪(♂)×纯种鄂西黑猪(♀)的杂交猪和鄂西黑猪为研究对象,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80 kg屠宰,测量其体重、皮厚、背膘厚度、胴体长、胴体重、眼肌面积、花板油比例等胴体性状,研究比较野猪血缘对肉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影响,同时比较野鄂杂交一代猪和杜长大猪肌肉中Cu、Fe、Ca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野鄂杂交一代猪在屠宰率、眼肌面积、皮厚、瘦肉率方面比鄂西黑猪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野鄂杂交一代猪在背膘厚度、腿臀比例、花板油比例、脂肪率方面比鄂西黑猪低(P<0.05);野鄂杂交猪在胴体长度上比鄂西黑猪要长,但差异不显著(P>0.05)。野鄂杂交一代猪和杜长大猪在pH值、熟肉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都属于正常范围;野鄂杂交一代猪在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高于杜长大猪(P<0.05)。野鄂杂交一代猪肉中的Ca、Cu、Fe等元素的含量比杜长大低,其中Cu和Ca元素的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Fe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