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河北省南宫市5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俊华  耿世明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251-251,256
利用河北省南宫市51年逐月和逐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气候趋势倾向分析、t检验等方法,对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宫市平均气温呈线性上升的趋势显著,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与年气温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夏季气温变化与年气温变化明显不同,目前年平均气温和春、秋、冬3个季节平均气温都处于升高时期,以冬季变暖最明显。年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但线性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非常一致,且夏季减少的线性趋势明显;春季降水呈增多趋势,与年降水变化趋势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利用青铜峡水库上游区域31个气象观测站1959—2007年的气象资料,对青铜峡水库上游区域的气候背景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铜峡水库上游区域年平均年降水量为382.3 mm,年蒸发量为896.3 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3倍,年平均气温为5.4℃。从历史演变来看,青铜峡上游区域年降水量呈现弱的下降趋势,年蒸发量呈现弱的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的下降和上升趋势不显著;而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从各季来看,春季降水量显著减少,冬季降水量显著增多,夏、秋季节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四季蒸发量的变化趋势都不显著;各季平均气温都显著升高,冬季升高最显著。总体来看,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量略有减少,蒸发量略有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有所减少,这使得水资源更加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对水库运行极为不利,因此亟待加强节水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廉江国家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9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廉江市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廉江市近30年年平均温度整体呈现略微减少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09℃/10 a,春、夏、秋三季平均气温均呈略微上升趋势,而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量整体呈现略微减少的变化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为-14.994 mm/10 a,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比较大;春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秋、冬季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量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85.445 h/10 a。廉江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还会引发灾害性天气,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利用呼和浩特市近50年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资料,应用Thornth 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植物气候生产力(TSPV)对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情况,评估该地区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年代际变化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该区增温率为0.35℃/10a,降水呈弱减趋势,减少率为2.91 mm/10a;近50年呼和浩特市TSPV变化缓慢,表现为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冷湿型"、"暖干型"气候类型均出现TSPV正负距平现象,说明气温和降水不是该地区植物气候生产力变化的唯一限制因子;TSPV增减与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同步,其中降水变化对TSPV的影响大于气温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塬区的庆阳市西峰区1990—2018年夏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春玉米发育期及产量资料,分析了夏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春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每10年0.46℃;降水量呈波动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每10年4.22 mm;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每10年为4.76 h。夏季平均气温偏高年较偏低年春玉米各平均发育期均提前,全生育期日数缩短,平均气候产量偏低;夏季降水量偏多年较偏少年春玉米各平均发育期均推迟,全生育期日数延长,平均气候产量偏高;夏季日照时数偏多年较偏少年春玉米各平均发育期均提前,但对全生育期日数和平均气候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夏季气象因子影响气候产量最显著的是降水量,其次是气温,日照时数与气候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平均气温影响气候产量相关最显著的是拔节-抽雄期;降水量影响气候产量相关最显著的是拔节-抽雄期;日照时数影响气候产量相关最显著的是开花-吐丝期。  相似文献   

6.
德钦县气候变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取德钦县气象站1971—2017年逐年气温观测资料,对近47年气温变化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钦县近47年平均气温为5.8℃,气候倾向率为0.507℃/10年,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夏季增温最显著,其次为春季,秋季增温相对较低;德钦县1—7月平均气温逐月上升,8—12月则逐月降低;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12.0、2.0℃,近47年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759、0.299℃/10年,年平均最高气温较最低气温上升幅度大。气候变暖对地方气候特点、工农业等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应加强气温变化特征研究,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热量资源,增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1965-2014年冀西北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冀西北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以张家口地区为例,利用全地区1965-2014年逐年年平均气温、降水气象资料,应用线性趋势分析、5a滑动平均以及Thornth waite Memorial气候生产力模型等对当地50a气温、降水和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50a张家口地区变暖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呈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温的趋势;(2)降水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全区分布极不均匀,坝下多、坝上少,在东西方向出现由中心向四周依次递增的趋势;(3)气候生产力呈现弱上升趋势,降水量为气候生产力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未来气候变化"暖湿型"气候对农业生产增加最有利,而"冷干型"气候对农业生产增加最不利。农业生产应以粮为本,利用控制气候因子等新技术发展错季蔬菜生产,特别是坝上地区,其气候生产率较低,较适宜发展蔬菜产业,可以提高气候生产率,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根据甘肃省镇原县1961—2015年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气候变率、累积距平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5年气温、降水的年、季变化倾向及年代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和全国变暖的大背景下,近55年来,镇原县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线性趋势率为0.39℃/10年。各季平均气温上升1.3~2.2℃,春季增温幅度最大;而年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3.6 mm/10年,且降水量的下降主要由夏季降水的减少引起。  相似文献   

9.
姚付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40-15143,15154
根据天山北坡东部地区3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及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47a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47a来天山北坡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及季节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1980年以后是气温上升最显著的时期,从线性拟合来看,冬季气温升高最为显著;该地区年平均降水呈上升趋势,春、夏、冬季平均降水量变化与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一致,秋季平均降水略呈下降趋势;该地区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长江源地区6个气象站1980-202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长江源地区气温、降水量及草地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草地生产潜力对气温、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江源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倾向率为0.51℃/10a;年降水量呈缓慢增加趋势,倾向率为16.21mm/10a;草地生产潜力呈显著增加趋势,倾向率为36.12 kg.hm~(-2).a~(-1).10a。长江源地区气温与草地生产潜力变化梯度方向一致,由南向北递减;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草地生产潜力与气温、降水量呈正影响,气温是长江源地区植被气候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年降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近60年来西安市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红莲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81-83,86
利用西安市1951~2005年的气象资料,对近60年西安市气候变化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西安市近60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为0.081℃/10年,特别是冬暖化程度较大。②西安市年降水量以6.752 mm/10年趋势下降。但冬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③西安市近60年的暖干化,使得该地气候更具有大陆性及脆弱性。  相似文献   

12.
对乌兰察布地区1971—2010年的降水与气温进行了分析。趋势分析表明,近40年来乌兰察布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春、秋季降水量为增加趋势,夏、冬季节降水为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并在1987年以及1997年发生了明显的跃变;小波分析发现年降水量存在着5年、10年、20年以及28年左右的周期,年平均气温存在着6年、15年、20年以及28年左右的周期;旋转主因子分析发现乌兰察布地区夏秋季降水、气温的区域划分具有一致性,南部地区降水多,气温高;北部地区降水少,气温低,但北部地区气温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3.
近52年来武汉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1961~2012年武汉市气候观测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武汉市52 a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湖北其他站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近52 a来,武汉市降水量总体表现出在波动中略呈上升的趋势,70年代为显著的少雨期,多雨期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90年代,降水量在1979年发生突变。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增温速率明显高于全国和湖北省水平,90年代以来增温尤为突出,并在1993年前后出现了突变点,进入了一个相对偏暖的气候态。日照时数在波动中下降明显,1986年前后是近52 a来的显著突变点。平均相对湿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下降幅度尤其明显,于1977年前后发生突变。武汉市气候变化总体表现出降水略升,气温升高,日照减少,平均相对湿度降低的暖干化趋势。对比其他站点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省暖干化现象明显,武汉是其典型地区。  相似文献   

14.
利用石岛地区1981—2010年气温与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30年石岛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石岛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205℃/10 a的速度上升,除秋季外,春、夏、冬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以33.4 mm/10 a的速度缓慢增加,春、夏、秋季降水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冬季降水量呈缓慢减少趋势。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灾害性天气和极端降水事件将有所增加,干旱和洪涝可能趋于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张家口地区近50年(1965-2014)的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资料,以及近34年(1981-2014)玉米产量资料,研究了张家口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张家口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并在1986/1987年发生突变,降水量变化表现为年际间波动性大,存在稳定的9年左右变化周期。干旱具有明显变化特征,自气温发生突变后,夏季干旱的空间范围、持续时间和干旱程度均有所增加。各县玉米产量变化与气候要素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降水是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玉米产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鞍山市春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琦  吴艳青  朱宇  马秀红  崔莉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99-1600,1633
利用气温距平、线性倾向、滑动平均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鞍山市1951~2005年鞍山观测站的气温、降水量、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透雨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鞍山市近55a春季气候变化特点为气温、降水呈现上升,且春季降水存在19~20、5和3 a的主要变化周期、日照略减少的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升温幅度高于平均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变小;透雨偏晚及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17.
渭北旱塬麟游县近半个世纪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渭北旱塬麟游县近46年来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对其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麟游县46年来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为0.02℃/10a;从季节性变化来看,春季增温明显,特别是2000年以后。麟游县46年来降水量以0.709 mm/10a的趋势增加,而增加的降水量主要来自冬季降水量的增加。年总降水量与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季、夏季、秋季降水量与相应季节气温间均呈负相关,冬季降水量与气温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用定陶气象站197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对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探究。结果表明:(1)80年代为低温期,90年代为升温期,2001~2010年为高温期;年平均气温以0.232℃/10a的倾向率波动上升;气温日较差有变小的趋势;年平均最低与冬季气温的上升对气候变暖贡献显著;冷空气活动对气温上升起到减缓或助长的作用。(2)1981~1990年为少雨年代,2001~2010年为多雨年代;年降水量的倾向率为13.454 mm/10a,未来有振荡性增多的趋势;旱涝灾情有阶段性,1993~2005年明显加重;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与当地异常降水相关性较好。(3)年日照时数随年代减少,倾向率为-135.21 h/10a;夏秋两季日照时数的气候倾向决定着年日照时数的总体趋势;降水量与云量对日照时数减少起到一定的促进或制约的作用,不决定其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天祝县近60年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祝县乌鞘岭气象站1951 ~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天祝县气温、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并对其进行异常性分析.研究表明,近60年天祝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达0.17℃/10a;四季气温、年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对天祝县气候变暖起了关键作用;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变化率为-1.4%/10a;四季中春、夏、冬3季降水呈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呈增加趋势;进入90年代后,秋、冬季降水均明显持续增加,而夏季降水的持续减少对年降水量减少贡献最大.综合各要素的突变特征和对气温与降水的异常分析,天祝气候向暖干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