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释放螟黄赤眼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甘蔗苗期,放蜂区的平均卵块寄生率达93%以上,明显高于农药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枯心苗率为8.88%,相对防治效果为48.05%。在甘蔗生长后期,放蜂区的螟害株率、螟害节率和断尾率均低于农药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甘蔗产量和糖分比空白对照区分别增加了10.42%和6.38%。  相似文献   

2.
何俊华 《植物保护》1966,4(1):38-40
害虫卵寄生率的考查,在预测和估计幼虫的发生及为害、全面评价药剂防治效果、以及探索卵蜂的应用,均有一定意义。 三化螟卵寄生率的考查,许多研究单位,特别是有条件的病虫测报站急待开展或已在进行,但由于三化螟卵块外被茸毛,卵粒重叠多层,加之寄生蜂种类多,寄生习性又复杂,调查方法还不一致。本文就三化螟卵寄生率的检查方法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3.
螟害的轻重主要决定于螟卵的密度,明确卵量分布规律,是预测螟害发生程度和确定防治对象田的关键。三化螟卵量分布,决定于螟蛾盛发期,各稻作类型所处生育期及嫩绿程度,兹将分布规律总结如下。一、不同耕作制度地区的卵量分布三化螟各代卵块集中分布的稻作,一般是:第一代为分蘖期的早稻,第二代为分蘖期的单季晚稻,第三代为分蘖期的连作晚稻,第四代为孕穗期的连作晚稻。不同耕作类型区,由于适合一、二、三代产卵稻田面积比例的差异,则出现了卵量分布的不同集中程  相似文献   

4.
禹云裘 《植物保护》1984,10(1):23-24
螟卵啮小蜂(Tetrastichus schoenobiiFerr.)是热带性昆虫,但适应性强,广为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南自印尼爪哇(西伯雷贝斯区)起,迄我国安徽安庆止(约自南纬7°至北纬31°)。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区均有发生。它是三化螟卵的重要寄生蜂,能寄生于卵块里层,具寄生和捕食双重作用。在自然界的寄生率后期较高,为控制晚稻螟害的重要因素。据报导,广东海南岛崖县、陵水等县,第三代三化螟卵块每亩达一万块以上,即使不用药,螟害  相似文献   

5.
螟黄赤眼蜂对二点螟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放蜂蔗区和对照蔗区的蔗螟卵块寄生率、卵粒寄生率、螟害株率和螟害节率.结果表明,放蜂区二点螟螟虫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均为80%以上;而对照区的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则均低于50%.放蜂区的螟害株率(30.80%)比对照区的螟害株率(40.00%)低9.20个百分点;螟害节率(4.19%)比对照区的螟害节率(8.48%)低4.29个百分点.螟黄赤眼蜂对二点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掌握三化螟田间卵块密度和孵化进度 ,对于找准防治对象田 ,准确把握防治时机 ,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据笔者经验 ,未孵化卵块外形似半边发霉黄豆 ,饱满隆起。外被淡褐色茸毛 ,毛色不均匀 ,中间色浓 ,四周色淡 ,或整块卵色浓淡不均。掀开茸毛卵盖 ,卵粒乳白或白色 ,堆成馒头状 ,以手挤压 ,有淡黄色液射出 ,粘稠 ,闻之有微腥味。卵块与稻叶粘得牢固 ,不易脱落。已孵化卵块干缩不饱满 ,中间凹陷。茸毛褪色 ,毛色趋于一致 ,淡黄色。有卵壳没有卵液。卵块黑色 ,用手挤之无液射出 ,不粘手 ,卵块易从稻叶上脱落。粘有卵块的稻叶背面有 2~ 4个…  相似文献   

7.
为真实了解对不同防治方法三化螟螟害率的差异,2008年在陈贵镇堰畈村王监大畈王国安责任田进行防治技术对比试验,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鸿亮 《植物保护》1965,3(3):84-85
花县位于广东中部,水稻双季连作,早造以江矮早、矮脚南特;晚造以溪南、木泉等几个品种为主。三化螟一年发生五代,以第二代造成早稻白穗损失最大。1958年以后,由于大力兴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为农业防治螟害创造了条件;并贯彻了综合防治措施,螟害率逐年下降。1958—1962年连续五年,螟害率均在0.5%以下;1963年遇到百年大旱,带来螟害的特大发生,经过及时防治,螟害率为1.33%。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三化螟在我市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已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害虫。因此 ,该虫的测报是否准确显得非常重要。为此 ,2001年市植保站布置淮阴、金湖、盱眙3个县(区)对三化螟产卵规律进行观察 ,现将观察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1调查方法在各代三化螟产卵高峰期内 ,调查长势嫩绿的杂交稻(汕优63)、粳稻(武育粳三号) ,调查一定数量的稻株 ,每株从上到下各个叶片正反两面调查 ,分别记载各叶片正反面上的卵块数。共查得卵块数杂交稻1代224块 ,2代305块 ,3代312块 ;粳稻1代228块 ,2代318块…  相似文献   

10.
水稻分蘖期三化螟药剂防治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晚粳稻分蘖期分别接入三化螟卵量100-400块/亩的试验小区,测定结果:为害株率2.26%-9.02%、减产率1.92%—6.55%。平均每个卵块存活幼虫28.75±2.44头、损失稻谷59.11±1.63g。卵块密度、存活虫量与为害丛、株率及产量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经济允许密度120-140块卵/亩,防治指标90-110块卵/亩,比原指标明显放宽。  相似文献   

11.
使用平腹小蜂不同放蜂密度防治荔枝蝽,放蜂后调查卵寄生率和虫口密度.结果表明,田间两种放蜂密度防治荔枝蝽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卵块寄生率达81.82%~100%,卵粒寄生率达80.82%~91.24%,虫口防效达16%~94.33%.从经济成本预算,每株放蜂600头,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连作晚稻三化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三化螟幼虫在晚梗稻分蘖、圆秆、孕穗、破口期均能侵入,所形成的为害株数、为害类型和幼虫存活率与生育期有密切关系,为害丛、株增长呈S型曲线。分蘖期、孕穗—破口期引起丛、株为害率和损失率与卵块密度显著相关,每个卵块损失稻谷分别为59.11±2.99g、74.58±3.31g。考种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减少。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三化螟经济允许卵块密度为:分蘖期130—150块/666.7m~2,孕穗—破口期100—120块/666.7m~2;防治指标:分蘖期100—110块/666.7m~2,为害团50—60个/666.7m~2,丛为害率2.0%—3.0%,株为害率1.0%—1.5%。  相似文献   

13.
《植物保护学报》1966,5(1):41-49
在四川东部地区,中期测报以期距法较为实用。短期测报应按稻型、品种、移栽期、生育期以及田间蛾卵密度和卵块孵化进度进行。处于分蘗期的双季晚稻和分蘗末期的一季晚稻,亩卵块在100块以上,即可列为防治对象田,根据卵块密度和孵化进度确定防治次数和适期。較为簡化的防治标准是初見“新枯心”时施第一次药,以后根据卵块密度酌情再施一次,可将枯心率压低至1%以下。药剂治螟应掌握时間标准(即卵孵进度)及数量标准(卵块密度或侵入幼虫密度)职确定施药适期和次数。每亩用6%六六六1.5—2斤泼苗或撒毒土均可,但須有1—2寸的水层深度。  相似文献   

14.
张新良 《植物保护》1988,14(4):55-55
作者发现水稻本田套栽荸荠,可引诱10—15米以内的三化螟集中产卵,经调查,同面积荸荠上的落卵量比水稻多百倍以上。用此法集中摘除三化螟卵块,可降低本田虫口密度,减少防治面积和施药次数。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进入80年代以来,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玉米播种面积扩大,玉米螟发生频率增高,危害程度加重,产量损失增多。用被害指数取代被害株率的方法计算螟害的防治效果,对改进玉米螟的测报办法,制定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被害指数的提出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谢为民等在1990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应用基础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6.
朱绍先 《植物保护》1965,3(6):215-216
广东省的防治三化螟虫策略,过去重点是放在早、晚两造受害最重的第二代和第四代的防治上。但是由于第二、四代螟虫发生数量大、受害面积大,防治时机又紧迫,虽然大搞,用了很多农药,不一定受到如期效果,例如花县1963年第二代三化螟的防治运动称是空前的,但螟害白穗率仍达  相似文献   

17.
稻螟危害的枯心或白穗(含死孕穗、虫伤株、下同)率是检验螟害程度和防治质量的依据。螟害率按常规方法需要逐丛、株地调查,工作量即大且烦锁。为了简化调查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现将1975年以来,调查大量资料,经过螟害丛率与株率的相关性测定,然后拟订螟害丛率推算其株率田间应用表,整理于后,供生产实践上参考。一、二、三化螟造成枯心丛率与株率关系经24丘稻田螟害丛、株的全群查算,并列成相关计算表进行检验(表1)。  相似文献   

18.
本市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部滨临黄海。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3333.3hm2左右。由于品种布局的变化,消声匿迹十多年的三化螟,近年又复危害,大螟也由偶发为常发,日趋加重。据1994~1996年水稻后期螟害损失率考查,白穗率平均达1.34%,高的达30%,其中:大螟占60.46%;二化螟占6.97%;三化螟占32.55%,仅此一项,全市3年因螟虫损失稻谷达402Kg。一、种群演替与危害特点1、螟虫演替过程80年代前,大螟、二化螟、三化螟交替并发。1979年调查,螟害率0.98%,其中,大螟占46.93…  相似文献   

19.
三代三化螟产卵部位的观察刘文娟,刘国华,徐优良,任寿美,王建富,孙继明(泰兴市植保植检站,225400)孙继生(泰兴市分界乡农技站)90年代以来,我市三化螟已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害虫。因此,此虫测报是否准确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三代三化螟产卵时,...  相似文献   

20.
三化螟回升原因及防治黄玉富,杨爱国,李宝灿,戴稳斌,纪如贵(江苏姜堰市植保站225529)(塘湾镇农技站)(大泗乡农技站)我市地处江淮平原,70年代以前,三化螟危害猖獗,进入80年代,由于茬口布局的变化及有机氯等杀虫剂的应用,使三化螟的危害一度得到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