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虫序贯抽样技术是在研究病虫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一种《两查两定》方法。序贯抽样法是事先规定好一定的指标和确定的概率保证,不事先确定抽样数,是用来《查定》某一病虫是否达到或超过防治指标或发生程度的一种简便易行、效率高,又比较可靠的抽样法。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几个研  相似文献   
2.
拟订合理的防治指标,是进行“查定”防治,实行科学用药的前提;而“查定”防治又是协调各种防治措施,开展综合防治的重要关键;因此,防治指标在综合防治中可以说是关键的关键。近年,水稻病虫防治指标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水稻上仅不同程度的损失测定和指标研究的病虫在15种以上,其中研究较多的有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褐飞虱Nilaparvate lugens(Stal)、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读到了由浙江植物保护工作者编著、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1套《无公害蔬菜病虫鉴别与治理丛书》。觉得这是1套出版逢时、面向基层的好书。说是好书,是因为《丛书》选题针对性强,图谱形态逼真,内容先进实用,适应时代发展,对指导优质、安全蔬菜生产有重要意义。《丛书》以再现田间病虫生态和原色图谱,以丰富的内容,通俗易懂的文字,科学实用的方法告诉读者,“放心菜”生产中病虫综合治理的措施,因而受到了广大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蔬菜生产者的欢迎。《丛书》作者为一批长期在第一线从事蔬菜植保的科研和农技推广人员。他们既有较深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连作晚稻三化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三化螟幼虫在晚梗稻分蘖、圆秆、孕穗、破口期均能侵入,所形成的为害株数、为害类型和幼虫存活率与生育期有密切关系,为害丛、株增长呈S型曲线。分蘖期、孕穗—破口期引起丛、株为害率和损失率与卵块密度显著相关,每个卵块损失稻谷分别为59.11±2.99g、74.58±3.31g。考种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减少。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三化螟经济允许卵块密度为:分蘖期130—150块/666.7m~2,孕穗—破口期100—120块/666.7m~2;防治指标:分蘖期100—110块/666.7m~2,为害团50—60个/666.7m~2,丛为害率2.0%—3.0%,株为害率1.0%—1.5%。  相似文献   
5.
水稻分蘖期三化螟药剂防治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晚粳稻分蘖期分别接入三化螟卵量100-400块/亩的试验小区,测定结果:为害株率2.26%-9.02%、减产率1.92%—6.55%。平均每个卵块存活幼虫28.75±2.44头、损失稻谷59.11±1.63g。卵块密度、存活虫量与为害丛、株率及产量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经济允许密度120-140块卵/亩,防治指标90-110块卵/亩,比原指标明显放宽。  相似文献   
6.
我省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实践表明,三个效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1992年我省综合防治面积560余万亩,经济效益上,产量增加,防治工本下降,综防区亩产比非综防区增产6.80%,亩农药成本比非综防区减少21.29%,亩用工减少近1工;生态效益上,控制高毒农药使用,稻田生态结构起了变化,蜘蛛、青蛙等有明显增加,蜘蛛、稻虱比为1:0.16—6.52;社会效益上,稻谷残毒降低到规定标准以下,杜绝了生产性中毒死亡事故。我省的水稻综防措施,可归纳为自然控制和药剂保护两大方面,在充分发挥自然控制的基础上,有节制地合理施用农药,其主要措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省镇海县(1955—1986)、慈溪县(1953—1986)历年晚稻穗瘟发生程度的系统分级资料,分轻(1级)、中(2级)、重(3级)三级,采用马尔可夫链概率转移矩阵,作出1984、1985、1986连续三年的超长期预测检验值。由概率转移矩阵得出状态之间演变规律,考虑信息量,预测出两地各连续三年的发生等级,均与实测值相符;同理预报出1987年晚稻穗瘟在镇海县属轻发生年,在慈溪县属中发生年;得出在两地不会大流行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8.
晚稻穗瘟是我省水稻上间歇性大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在稻瘟病测报方法的研究中,尚未见有采用马尔可夫链方法作长期预报。本文根据镇海县(1955—1986)和慈溪县(1953—1986)历年晚稻穗瘟发生程度的系统分级资料,以浙江省稻瘟病预测预报研究组(1986)的方法分级。采用马尔可夫链的概率转移矩阵,作出1984、1985、1986连续3年的长期预测结果均属准确。用同样方法,预报镇海县1987年晚稻穗瘟属轻发生年,慈溪县属中发生年。  相似文献   
9.
使用农药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控制病虫为害的有效应急措施。但是,使用不当会杀伤大量天敌,削弱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因此,不断提高科学用药水平,使药剂防治和天敌利用逐步协调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不少地区,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科学用药为  相似文献   
10.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Pullas)是我国东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稻区主要害鼠,亦是欧亚大陆农田优势鼠种。一般鼠密度10~20%,即100鼠夹,捕鼠10~20只,高的达30%以上,为害损失率一般在3~10%,其危害性已超过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势在必行,并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防治指标为依据。稻田鼠害防治指标的拟订,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在国内外研究甚少。为此,我们于1986年开始组织了安吉、桐庐、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