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稻螟测报中,通过田间查卵只能获悉当天的卵块相对孵化率,对于这一天的绝对孵化率,则要在全代蛾子产卵结束后,根据系统调查资料才能计算出来。如果我们要用卵块孵化进度来验证预测的发生期,就要等到产卵结束后,这样对于判断防治适期是否可按预报方案进行为时太晚。为了运用田间  相似文献   

2.
稗草在大螟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俊 《植物保护》1982,8(2):13-13
近年来随着杂交稻等大株型水稻的推广种植,大螟发生数量剧增,为害加重,已成为水稻的主要害虫。由于大螟产卵于叶鞘内壁,难以调查卵量消长、卵块密度和孵化进度,给测报和防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3.
高明昌 《植物保护》1995,21(1):49-50
三化螟防治效果的变化高明昌(安微省芜湖病虫测报中心站241002)本文根据历年测报资料汇编中三化螟多年第二~三代田间卵块密度和螟害率数据,提出以卵块密度与对应防治后螟害率间的比值变化,表达防治效果的相对变化。定义:百卵螟害率=防治后螟害率(%)÷每亩...  相似文献   

4.
掌握三化螟田间卵块密度和孵化进度 ,对于找准防治对象田 ,准确把握防治时机 ,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据笔者经验 ,未孵化卵块外形似半边发霉黄豆 ,饱满隆起。外被淡褐色茸毛 ,毛色不均匀 ,中间色浓 ,四周色淡 ,或整块卵色浓淡不均。掀开茸毛卵盖 ,卵粒乳白或白色 ,堆成馒头状 ,以手挤压 ,有淡黄色液射出 ,粘稠 ,闻之有微腥味。卵块与稻叶粘得牢固 ,不易脱落。已孵化卵块干缩不饱满 ,中间凹陷。茸毛褪色 ,毛色趋于一致 ,淡黄色。有卵壳没有卵液。卵块黑色 ,用手挤之无液射出 ,不粘手 ,卵块易从稻叶上脱落。粘有卵块的稻叶背面有 2~ 4个…  相似文献   

5.
根据1962—1964年北京地区12块春播玉米地心叶期卵和卵虫(第一代)成活率資料,并参考国内对螟害与玉米产量損失关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春玉米上因玉米螟为害而造成的产量損夫估計方法和药剂防治的参考指标。心叶期卵的平均成活率及其标准誤为57.4±2.9%,卵块的脫落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幼虫期的平均成活率及其标准誤为5.64±0.89%。这两个平均成活率的变異系数都比较小,相关分析表明,百株着卵量与成长幼虫数是相关的。故可职利用卵和幼虫的平均成活率由着卵密度来估計成长幼虫密度。心叶期卵和幼虫的合計平均成活率及其标准誤为3.4±0.51%。在95%可靠性时的置信区間为3.4±1.173%,卵块的平均粒数为31.7粒。若职单株平均一虫所造成的产量損失率为5%計,可用丁式来估計产量損失: 产量損失%=[(心叶期百株累計卵块数×31.7)×(0.034±0.012)]×0.05 在經济核算士,作者初步認为职損失率1.5%作为防治标准比較合适。以此推算,欲达到这一損失率,心叶期百株累計卵块应为28块(用平均成活率計算)至21块(用成活率上界計算)。一般可定为24块。根据心叶期百株累計卵块数与累計着卵株百分率或百株高峯卵块数之間存在的相关,百株累計24块卵,相当于累計着卵株率28%,或百株高峯卵块6块。在实践上就可以用它們作为心叶期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6.
余乾能 《植物保护》1965,3(4):125-125
调查三化螟卵块孵化进度,了解三化螟卵块的孵化情况,是确定用药时间不可缺少的工作。以往采用随机采卵法来调查,结果孵化进度往往偏低。这是因为三化螟盛蛾期一般都在7天以上,有的长达20余天,随着时间的延长,水稻植株日益增高,叶片增多,前期产的卵到后期看来,都在植株的中下  相似文献   

7.
1990年,在如皋县宏坝、新民两个蔬菜队,利用Bt乳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死亡率达70-96%。试验表明以下条件有助于发挥Bt乳剂杀虫效果。 适期用药 根据虫情测报,初卵期喷施800倍Bt乳剂,防治效果为10%:孵化盛期至一龄幼虫盛  相似文献   

8.
三化螟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三化螟虫量与产量损失关系的测定、天敌因素的作用、化学防治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防治费用及稻谷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等因素,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三化螟经济允许损失水平。并制定出产量水平在每公顷6000公斤的条件下,三化螟的经济阈值:早稻孕穗末期、始穗期和抽穗期分别为每公顷1260,1470和1710块卵块;晚稻分蘗期、孕穗末期、始穗期和抽穗期分别为每公顷1335、1380、1620和1890块卵块。  相似文献   

9.
三化螟蛾始盛期和盛发高峰期的预测是螟卵孵化始盛期和盛孵高峰期预测的前提,而螟卵孵化始盛期和高峰期的预测又是指导适期防治的关键时期。因此,把握好三化螟蛾始盛期和盛发高峰期的预测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对三化螟蛾发生期的预测是依据幼虫的发育进度、化蛹进度的预测指标作近期预测,并以期距预测法预测作参考的。为了由近期预测提高到中期预测,笔者整理了惠阳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三十年三化螟蛾发生期的资料,试图利用  相似文献   

10.
小区接卵测产试验表明,荻蛀茎夜蛾(Sesamia sp.)卵块密度与校正损失率之间呈幂函数正相关,卵块密度(x)与校正损失率(y)的回归式为(?)=0.2713x~(0.9529) r=0.9955~(**),计算经济阈值为每亩30块卵,以防治收益超过防治费用1倍计,防治标准应定为每亩60块卵,达到这个标准的田块,于卵孵始盛期喷撒25%杀虫双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龙成昌 《植物保护》1964,2(3):106-108
实践证明:六六六防治稻螟,必须正确掌握螟卵盛孵期,然后根据苗情,做到适时施药,才能取得最大的防治效果。但在大面积防治工作上,如何指导群众掌握螟卵盛孵期,仍是一个问题。按照全国稻螟测报办法,螟卵孵化进度的计算,有绝对孵化率和相对孵化率两种。前者要到产卵停止后才能计算出来,只能用于验证螟卵盛孵期预测的准确性。后者,虽可根据田间检查结果及时计算出来,但因其增长速度不够稳定,也会产生用药失时。浙江农  相似文献   

12.
小区接卵测产试验表明,荻蛀茎夜蛾(Sesamia sp.)卵块密度与校正损失率之间呈幂函数正相关,卵块密度(x)与校正损失率(y)的回归式为(y)=0.2713x0.9529 r=0.9955**,计算经济阈值为每亩30块卵,以防治收益超过防治费用1倍计,防治标准应定为每亩60块卵,达到这个标准的田块,于卵孵始盛期喷撒25%杀虫双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上主要害虫,受其为害的玉米产量损失在20%以上。国内对该虫防治指标的研究报道较多,吴维均等(1965)提出春玉米心叶期百株累计卵块为24块或百株高峰卵块6块为心叶期玉米螟的防治指标;陆锡康等(1987)提出春玉米一代玉米螟的防治指标为卵高峰期百株卵量2块;顾成玉等(1987)根据卵量与幼虫和产量损失的关系,提出一代区玉米螟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  相似文献   

14.
摘要:棉田棉铃虫的卵株率与卵密度间相关极显著,因而利用有卵株率取代卵密度来进行棉铃虫发生期的分析和确定防治指标,易于被接受和掌握。同时,简化棉铃虫的查卵方法,对于棉铃虫的测报调查和指导大面积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宁地区玉米螟化学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8—1962年在辽宁省新金、辽中及沈阳三地,对为害玉米及谷子的玉米螟进行了化学防治試驗。試驗証明:玉米心叶末期或田間初見卵后20—25天,或田間第一代螟卵接近绝跡时均可作为辽宁地区进行化学防治适期的标准。用5%DDT或1%六六六顆粒剂适期施药,对第一代玉米螟都有100%效果。于玉米收获前剖查,經5%DDT与1%六六六顆粒剂处理后,減虫率分別为70%以上和60%以上。心叶期增加施药次数并不能增加防治效果。从顆粒剂的加工方法来看,混和顆粒剂优于拌粉顆粒剂。谷子上化学防治的适宜时期,为田间初見卵后15—20天,相当于第一代卵高峯或卵高峯后3—5天。用5%DDT、0.5%六六六1∶1混合粉剂,每亩4斤施于谷子茎基部,一次施药,可得70—80%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螟害的轻重主要决定于螟卵的密度,明确卵量分布规律,是预测螟害发生程度和确定防治对象田的关键。三化螟卵量分布,决定于螟蛾盛发期,各稻作类型所处生育期及嫩绿程度,兹将分布规律总结如下。一、不同耕作制度地区的卵量分布三化螟各代卵块集中分布的稻作,一般是:第一代为分蘖期的早稻,第二代为分蘖期的单季晚稻,第三代为分蘖期的连作晚稻,第四代为孕穗期的连作晚稻。不同耕作类型区,由于适合一、二、三代产卵稻田面积比例的差异,则出现了卵量分布的不同集中程  相似文献   

17.
斑衣蜡蝉卵块主要集中产在葡萄园的靠外缘的1-2行上,且以作葡萄支架的水泥柱上最多,靠近葡萄园的路边构树上也有卵。但不在林中和田边松树上产卵。在南京,4月后半月孵化,孵化盛期在4月最后一周。敌敌畏或乐果1000倍液皆能有效地防治若虫,8:50氧化乐果涂茎基部也能防治幼龄若虫。冬春刮灭卵块及在5月上旬若虫群居期,以药剂防治,是省工而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稻分蘖期三化螟药剂防治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晚粳稻分蘖期分别接入三化螟卵量100-400块/亩的试验小区,测定结果:为害株率2.26%-9.02%、减产率1.92%—6.55%。平均每个卵块存活幼虫28.75±2.44头、损失稻谷59.11±1.63g。卵块密度、存活虫量与为害丛、株率及产量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经济允许密度120-140块卵/亩,防治指标90-110块卵/亩,比原指标明显放宽。  相似文献   

19.
连作晚稻三化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三化螟幼虫在晚梗稻分蘖、圆秆、孕穗、破口期均能侵入,所形成的为害株数、为害类型和幼虫存活率与生育期有密切关系,为害丛、株增长呈S型曲线。分蘖期、孕穗—破口期引起丛、株为害率和损失率与卵块密度显著相关,每个卵块损失稻谷分别为59.11±2.99g、74.58±3.31g。考种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减少。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三化螟经济允许卵块密度为:分蘖期130—150块/666.7m~2,孕穗—破口期100—120块/666.7m~2;防治指标:分蘖期100—110块/666.7m~2,为害团50—60个/666.7m~2,丛为害率2.0%—3.0%,株为害率1.0%—1.5%。  相似文献   

20.
陈修会 《植物保护》1990,16(5):50-50
1986至1989年,我们引进松毛虫赤眼蜂,在蒙阴、临沐石门两处园艺场进行防治示范,放蜂面积1580亩,效果良好。 苹小卷叶蛾 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至第一代卵期(6月上中旬)放蜂,每隔5—6天放1次,共放4次,平均每次每亩34776头。据在蒙阴调查卵块寄生率100%,卵粒寄生率94.6%,“苹小”虫果率平均为0.7%。(对照区为10.8%),虫口残留密度由每株29.7头压低到4.2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