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以1年生澳大利亚‘太阳扇’(Scaevola aemula‘Sunfan’)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0,50,100,200,300)mg/L矮壮素(CCC)处理对Sunfan叶片叶绿素a(Cha),叶绿素b(Chb),叶绿素总量(Chl)和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天线转化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qP,非光化学猝灭NPQ,PSⅡ处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100,200,300)mg/L CCC处理均可显著提高Sunfan叶片的Cha,Chb,Chl,Fv/Fm,Fv′/Fm′,Fv/Fo,ΦPSⅡ,ETR,qP(p0.05),且均随着CCC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CCC处理可显著降低Y(NPQ),NPQ(p0.05),且均随着CCC质量浓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当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Cha,Chb,Chl,Fv/Fm,Fv′/Fm′,Fv/Fo,ΦPSⅡ,ETR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Cha,Chb,Chl均与Fv/Fm,Fv′/Fm′,Fv/Fo,ETR,ΦPSⅡ,q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NPQ均呈负相关,与Y(NPQ)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回归分析可知,Cha随着Fv/Fm值,qP值的增加而增加;Chb随着Fv/Fm值的增加而增加;Chl随着Fv/Fm值,qP值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自然温度日变化模式下低温处理对小麦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温度敏感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扬麦16和徐麦30为材料,于拔节期和孕穗期在全自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4个低温水平和3个低温持续时间的处理,于低温处理期间及低温处理结束后7 d内每天测定小麦第一张全展叶的光合和荧光参数。【结果】低温处理期间,扬麦16和徐麦30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拔节期低温处理期间,叶片Pn、Gs、Tr、Fv/Fm、ФPSII和qP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孕穗期低温处理期间,则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低温处理结束后,除孕穗期T4(Tmin/Tmax/Tavg,-6℃/4℃/-1℃)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叶片Pn、Gs、Tr、Fv/Fm、ФPSII、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低温胁迫下,相对Pn与相对Fv/Fm、ФPSII、qP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对NPQ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对Pn与相对ФPSII、qP的相关性要高于相对Fv/Fm和相对NPQ。【结论】低温主要通过降低叶片ФPSII和qP,引起小麦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进而降低小麦干物质积累,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ALA对西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AM-21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50~200 mg·L-1 ALA处理的西瓜幼苗叶片,观察到ALA处理可以提高西瓜幼苗暗适应叶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以及叶片获取光能能力(1/F0-1/Fm)的效应.对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研究表明,叶片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荧光猝灭系数(qP)和光化学能量耗散(P)均随着光化光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速率(PCR)、天线热耗散(D)以及PSⅡ反应中心非光化学能量耗散(E)则随着光化光照强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作用光照强度为40 μmol·m-2·s-1时,Fv′/Fm′、ΦPSⅡ、qP、P、E、D和NPQ等光响应曲线出现1个明显的转折点;当光化光照强度低于40 μmol·m-2·s-1时,随光照强度增加,曲线呈相反趋势.外源ALA处理明显提高西瓜叶片Fv′/Fm′、ΦPSⅡ、P、PCR和ETR.当光化光照强度高于1 500 μmol·m-2·s-1时,ALA处理叶片NPQ明显高于对照,表现出更强的能量耗散能力.从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比率上看,ALA处理叶片D下降,E上升,同时保持较高P,说明ALA处理有利于能量进入PSⅡ反应中心,促进光化学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番茄和黄化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对蕃茄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猝灭的影响,以揭示UV-B辐射增强对番茄光合作用的伤害机理.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对番茄叶片的光合机构造成了一定伤害,使番茄幼苗生长量、叶片PSⅡ最大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天线转化效率(Fv′/Fm′)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明显升高;两种类型的番茄幼苗对UV-B辐射增强的反应存在差异,黄化番茄幼苗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刚竹属13个竹种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了刚竹属13个竹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高节竹、红哺鸡竹、斑竹、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绿皮黄筋的SPAD、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或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等值均高于其他7个竹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值相对较低,即这6个竹种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可为优选观赏竹种;相关分析表明:Fv、Fm、Fv/Fo、Fv/Fm、Yield、qP、ΦPSⅡ与SPAD值呈正相关,qN与SPAD及其他荧光参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找出对制干辣椒美国红最适宜的水分灌溉梯度。[方法]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对辣椒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晴天自然光下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上午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12:00~14:00之间降至最低点,16:00以后再缓慢上升,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相反。[结论]在各项荧光参数指标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300、375 m3/hm2灌水梯度。  相似文献   

7.
遮阴对红叶樱花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红叶樱花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4%、50%、85%遮阴处理和全光照处理对红叶樱花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率的增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增加,叶绿素a/b减小;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花色苷含量减少。叶片净光合速率(Pn)、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增加,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降低。全光照条件下,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而24%、50%、85%遮阴条件下呈单峰曲线。红叶樱花作为园林观叶植物,遮阴降低了其花色苷的含量,因此在造景搭配时应尽量避免遮阴。  相似文献   

8.
以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和盐敏感品种(鲁麦15)幼苗为材料,用0 mmol/L NaCl和200 mmol/L NaCl处理3 d,研究盐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处理抑制小麦幼苗的生长和光合放氧速率,且对鲁麦15的抑制程度大于德抗961;盐处理下小麦幼苗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没有明显变化;初始荧光(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NPQ)则升高,说明盐处理下PSⅡ原初光化学活性没有受到抑制,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降低,起光保护作用的热耗散提高,但盐处理下品种间各参数变化幅度不同,Fo、ΦPSⅡ和qP均为抗盐性强品种变化程度小,而NPQ则升高幅度大。说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作为小麦耐盐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三种不同衰老类型的牡丹品种卷叶红、大胡红和肉芙蓉为试材,比较其叶片在不同时期的强光下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探讨牡丹叶片光抑制发生的机理和叶片衰老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与大胡红和肉芙蓉相比,卷叶红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下降较小,且保持了较高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明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迅速增加,提高了对强光的适应,而可逆失活和不可逆破坏则加重了光合机构的损伤,这造成了衰老的先后次序为肉芙蓉、大胡红、卷叶红。Fv/Fm、NPQ、qP和PSⅡ对光强响应的差异明显,使之可以作为鉴定耐光抑制能力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有着显著影响.随着供氮水平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光补偿点、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逐渐降低,非光化学淬灭(NPQ)逐渐增加.而与适中氮比较,在较低氮下各品种的降低或增加幅度不同,其中雅玉2号的叶绿素含量、Pn、ΦPSⅡ、Fv/Fm、qN的降低幅度和NPQ的增加幅度均较小,成单14号的各项指标的变幅都最大,西单2号、农大108和登海1号居中.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主要观察了F-苷肽对体外正常状态和氧化应激态的C2C12小鼠成肌细胞葡萄糖消耗及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考察了F-苷肽对胰岛素促进C2C12小鼠成肌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发现F-苷肽对正常的C2C12细胞并无促进糖消耗的作用;F-苷肽与胰岛素合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胰岛素促进糖代谢的作用增强,具有类似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诱导C2C12细胞使其处于氧化应激的状态,在此条件下,F-苷肽能够促进氧化应激态C2C12细胞的糖代谢,缓解氧化应激对细胞造成的损伤,增加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和高产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作物产量限制因子和产量形成规律分析了辽宁省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辽宁省C4作物如玉米、高梁的最高理论亩产量可达1434kg,C3作物如水稻可达1070kg.依靠政策、科学技术和物资投入是实现作物高产的保证;加强高产栽培技术配套措施的研究和推广,搞好作物品种改良是实现高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汉中平坝区种植制度演变规律的研究,指出种植业和畜牧业不配套是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在实际调查和试验研究基础上,确定水田以引入“西引二号”饲料大麦,水旱地以开展间作套种为主的种植制度改革途径,并用线性规划方法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结构调整,保证了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的稳定和产量的提高,可基本解决因畜牧业发展而导致饲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测定水稻、小麦、棉花等C_3植物和玉米、高粱等C_4植物的光合与光呼吸强度,研究不同处理对光合与光呼吸的影响。植物的光呼吸是与光合作用伴随发生的。强光、高氮等有利光合作用的因素能促进光呼吸;DCMU、叶片失水等抑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也降低光呼吸。在光合滞后期中,光合强度与光呼吸强度平行上升。在同类植物中,光呼吸强度与光合强度之间有较稳定的比值,C_3、C_4植物的光呼吸占光合分别为30—35%和4%。  相似文献   

15.
作物茎秆抗倒伏的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物的茎秆高度与直径受力学规律制约,欲使作物受风雨侵袭而不倒伏,其高度与半径的关系应在r^2/3-r^2之间。  相似文献   

16.
几种作物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孙长霞  卢树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22-5323
[目的]为食用油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作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松籽、核桃仁、棉籽、葵花籽、花生、芝麻、黄豆和亚麻籽等8种市售作物进行粗脂肪含量测定,再将作物中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葵花籽、芝麻、黄豆、花生、棉籽、核桃仁、松籽和亚麻籽中粗脂肪含量分别达到53.16%、56.10%、23.77%、49.81%、30.06%、72.88%、60.37%和42.1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总量的87.29%、83.25%、84.35%、83.90%、72.71%、92.04%、71.17%、89.03%。[结论]各作物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因而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十字花科与豆科作物对微囊藻毒素(MC)耐受性的差异。[方法]以十字花科作物典型作物油菜、小白菜、甘蓝与豆科典型作物黄豆、豌豆、蚕豆为材料,检测它们在不同浓度MC暴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检测指标包括发芽率、株高、叶绿素等。[结果]十字花科作物中油菜与小白菜受MC影响较大,甘蓝受影响较小,而豆科作物普遍受影不大。[结论]豆科作物比十字花科作物对MC耐受性更强,在受微囊藻毒素污染地区可以优先种植豆科作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十字花科与豆科作物对微囊藻毒素(MC)耐受性的差异。[方法]以十字花科作物典型作物油菜、小白菜、甘蓝与豆科典型作物黄豆、豌豆、蚕豆为材料,检测它们在不同浓度MC暴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检测指标包括发芽率、株高、叶绿素等。[结果]十字花科作物中油菜与小白菜受MC影响较大,甘蓝受影响较小,而豆科作物普遍受影不大。[结论]豆科作物比十字花科作物对MC耐受性更强,在受微囊藻毒素污染地区可以优先种植豆科作物。  相似文献   

19.
试述明清时期黔东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606-1607,1642
对明清时期黔东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选择布料作物、油料作物和嗜食作用3类代表性经济作物做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明清时期黔东地区的农业经济在经济作物的刺激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印度转基因作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政府于2002年批准转基因棉花商业化种植。截至2014年,单价或双价的转基因棉在印度大约占棉花种植面积的95%。Bollgard和BollgardⅡ两种转基因棉花的推广对整个印度的棉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给农场、农民乃至国家都带来了利益。虽然印度转基因棉花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其他转基因作物在印度并没有实现商业化种植。本文就当前印度一些新的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政府对转基因作物的监管及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