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繁殖大量健壮的幼猪是发展养猪业的必要条件。在繁殖幼猪过程中,防制幼猪的死亡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正发展有一定规模的集约化猪场,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在幼猪死亡病例中,对幼猪贫血的防治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幼猪贫血轻的可影响生长与发育,重者导致死亡。现将近几年来发表的文献中有关幼猪贫血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综合介绍于后,以供养猪出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猪蛔虫广泛寄生于猪消化道内。中幼猪极易受侵害而染蛔虫病。该病流行十分广泛,发病率高达50%左右。猪蛔虫在猪体内寄生过程中对肝、肺、肠道等脏器的损害非常严重,往往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发酵床养猪常见的疾病类型及防治方法,于猪舍铺设发酵床,以100头幼猪(25kg以下)为观察对象,通过饲养将幼猪喂养至90kg以上,总结饲养过程中幼猪疾病发生并整合相关防治技术。结果为幼猪生长发育良好,营养指标可达到规定标准,猪舍排放也在规定范围之内;发酵床养猪过程中常见疾病主要有3种,分别是寄生虫病、呼吸道疾病及抗酸菌病。结论表明:通过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防治发酵床养猪疾病发生的主要手段,可将猪疾病的传染性和损害结果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从而提高小猪饲养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0.36×10-6,对未吸血成蜱的半致死量(LD50)为4.687μg/虫,对饱血雌蜱的LD50为6.868μg/虫;而敌百虫对未吸血幼蜱的LC50为175×10-4,对未吸血成蜱和饱血雌蜱的LD50分别为1116和5266μg/虫.可见,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未吸血成蜱及饱血雌蜱的杀蜱效果分别为敌百虫的486、238和767倍.现场杀蜱试验,采用5%溴氰菊酯水和剂12.5×10-4时.杀蜱率达92%,30×10-6时达100%杀蜱效果,对牛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1.夜间喂食法。猪在20~25℃的气温下,食欲最旺盛,增重最快。盛夏,白天的温度一般在30℃以上,这对猪的食欲有很大的影响。而夜间气温较低,猪感到清凉舒适,食欲旺盛。因此,要使猪在盛夏增重快,就要改变白天喂食的传统习惯,采取夜间喂食。这样,可减少猪白天活动,增加休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瘟与猪气喘病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兰君 《农技服务》2006,(10):38-39
(一)发病情况田某饲养104头猪,其中,母猪20头、种公猪3头、育肥猪62头,其余的为幼猪。2006年2月2日猪群突然发病,幼猪发病率高,并有个别猪死亡,症状也比较严重,其次是怀孕后期的母猪和产后哺乳母猪,全场共发病78头,发病率为65.4%,死亡8头,死亡率为7.7%。当地兽医认为是猪患感冒  相似文献   

7.
<正> 猪流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多发于初冬或早春,往往因天气骤变、圈舍服冷潮湿、冷风侵袭、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猪体瘦弱、抵抗力下降而发病。一般幼猪发病较多,大猪较少,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 猪发病后,体温可升高到40~41℃,最高可达43℃。病猪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粪便干燥,尿少色浓;卧地不起,行走瘸拐;眼结膜潮红,流泪;鼻粘膜充血,鼻内有分泌物;呼吸急  相似文献   

8.
英国设在剑桥的马期特卡夫有限公司,发明了把精子分类的方法,决定小牛性别。精子识别方法首先在兔子身上示范,在猪和羊中也已经适用,目前又应用在出生前对小牛性别的识别。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是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的一大疫病,系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猪伪狂犬病的诊断1.发病特点:母猪感染后,仔猪可通过哺乳而感染,其发病最多,死亡率极高。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并长期排毒。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2.临床症状:哺乳仔猪及离乳幼猪症状最严重,患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呕吐,下痢,有典型的神经症状,死亡率高达100%。中猪常见便秘,一般症状和神经症状比幼猪轻,病死率也低,症程一般4—8天。成猪常呈隐性感染,较常见的症状为微热、打喷嚏或咳嗽,很少见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母猪受…  相似文献   

10.
猪痢疾是由厌氧螺旋体——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是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肠道传染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发生本病后能使断奶幼猪死亡率约达50%,生长率下降,增加饲料消耗量,以及治疗费用,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猪传染性肠胃炎是具有一定传染性质的肠胃炎病毒,一旦猪被感染就会出现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如果不对猪进行隔离,处于任何年龄阶段的猪都将受到病毒传染,尤其是新生猪仔其感染几率及死亡率都基本接近于完全状态,也就是说只要猪幼仔被感染上该病毒,就会直接导致其死亡,而周龄达到5周的猪死亡率就会相对下降。猪流行性腹泻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猪肠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大多为水泄、呕吐及脱水,由于其本身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其发病率也将达到致命状态,特别是处于哺乳期的幼仔受害程度往往较重。  相似文献   

12.
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的毒力测定和杀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0.36×10^-6,对未吸血成蜱的半致死量(LD50)为4.687μg/虫,对饱血雌蜱的LD50为6.868μg/虫,可见,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未吸血成蜱及饱血雌蜱的杀蜱效果分别为敌百虫的486、238和767倍。现场杀蜱试验,采用5%溴氰菊酯水和剂12.5×10^-6时,杀蜱率达92%,30×10^-6时达100%杀蜱效果,对牛无  相似文献   

13.
正一、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1、把保育猪分群管理要将保育猪进行分群管理,分群的方法通常要按照原窝保育的基本方法去实施。虽然要按照原窝的方法进行分群,但是还需重视幼猪的差异性,根据差异性来进行分群,把拥有较大差异的幼猪进行隔离饲养。通常情况下,养猪场如果规模较大,那么猪群的所占密度也通常会很大。要注意在进行保育猪的分群管理时,科学的把控保育猪的数量。通常每个饲养栏里要有大概二十五头保育猪,即使是围栏面  相似文献   

14.
1.后备猪的选拔方法选拔时间。一般是在3月龄,体重达到30千克时进行第一次选拔,选拔重点一是查阅生产记录,考证每头被选幼猪父、母的生产性能是否优良,有无先天遗传缺陷;二是检查每头被选幼猪的断奶窝重,窝重大者幼猪较好;三是从猪体型、外貌进行选拔。小母猪奶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匀称,阴户发育正常,端正,体躯结构匀称、身腰长,肢蹄粗壮,前胸和后臀丰满。小公猪要体格健壮、发育良好,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睾丸发育正常,四肢特别是后肢要端正粗壮。选出来的后备猪到5月龄,体重达到60千克左右时,可进行第二次选拔。选拔的重点是把生长快…  相似文献   

15.
<正>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只均易感病,尤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易感,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气候骤变、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常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附红细胞体病是  相似文献   

16.
我地有些猪贩在安徽收购肉猪时发现,那里的农家习惯出售体重5公斤左右的小仔猪,而我地的母猪饲养户却习惯出售20~25公斤重的中猪.  相似文献   

17.
正1幼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幼牛是指犊牛(出生至6月龄哺乳期的小牛)和育成牛(犊牛断乳后至配种或初胎分娩前的牛,也有将12月龄至初胎产犊的牛称青年母牛),是牛群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幼牛阶段生长发育快,生理功能变化很大,如果饲养管理不良,生长发育受阻,成年后难以补偿,直接影响成年后的体型、健康及其生产性能。因此,在幼牛阶段的营养与标准化饲养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犊牛出生后2~3周龄,是营养、环境变化最大的时  相似文献   

18.
1.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由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发。幼猪最易感性,多见于6~8周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1周内乳猪感染后,可引发原发性肺炎,全窝死亡。多数断奶前感染,引发鼻炎并鼻甲骨萎缩;若断奶后感染,鼻炎消退后无症状而成为带菌  相似文献   

19.
猪病毒性腹泻疾病有较强的传染性,可感染各种日龄猪只,尤其对幼猪有较高的致死率,本病的发生严重危害了养猪业生产。本文介绍了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及其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提出了防控该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1 基本情况149团繁育场始建于1992年3月,是一个年产万头仔猪规模的母猪繁育场.从1992年底投产到现在,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实践,已初具规模.现有六幢猪舍,其中有一幢后备猪舍,含30个猪栏;一幢公猪与空怀母猪舍,含24个公猪栏,28个母猪栏;一幢妊娠舍含38个猪栏;两幢产仔舍,共合146个产仔栏,其中一幢能用,一幢待修;还有一幢幼猪培育舍,含94个培育栏.现在总存栏数1365头,其中基本母猪320头,后备母猪220头,成年公猪15头,后备公猪7头,乳猪567头,幼猪236头.主要品种有杜洛克、大约克、湖北白、梅山杂种猪及苏联大白猪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