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正>日前,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威海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山东科合海洋高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圆斑星鲽工厂化养成技术研发"进行了结题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  相似文献   

2.
信息集粹     
《齐鲁渔业》2006,23(4):52-53
3种海水名优养殖品种在龙口繁育成功 3种适合在我国北方沿海养殖的高档名优鱼种——美国大西洋牙鲆、圆斑星鲽、半滑舌鳎(俗称鳎米鱼),经过科技人员的刻苦攻关,日前在龙口市烟台百佳水产有限公司鱼类研究中心繁育成功。其中,该中心承担的山东省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美国大西洋牙鲆工厂化人工育苗”和龙口市科技发展项目“圆斑星鲽工厂化人工育苗”规模化生  相似文献   

3.
李国江 《齐鲁渔业》2009,26(2):58-59
近年来,工厂化养鱼成为莱州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是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适应市场需求,莱州市水产苗种生产企业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为工厂化养殖提供优质高效的新品种,先后繁育和推广了大菱鲆、半滑舌鳎、漠斑牙鲆、星突江鲽、条斑星鲽、圆斑星鲽、条石鲷等渔业养殖新品种。大力改善提高工厂化养殖模式,其中,工厂化养殖和配套池塘的搭配生产对地下海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的结合使条石鲷等新品种在莱州的养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2014,(3):36-36
<正>1月,由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市水产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在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黄渤海区鱼类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子课题"循环水养殖技术优化"进行了阶段性现场验收。课题实施期间,课题组结合研究内容"循环水养殖设施改造与生产运行试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12,(11):35-36
9月22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山东科合海洋高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圆斑星鲽大规格苗种工厂化培育技术”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辽宁葫芦岛市渔业园区养殖规模的增加、养殖时间的延长,海水工厂化养殖相继出现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等现象。为了调整渔业园区养殖品种单一的现状,提高养殖效益,农服中心于2018年4月,在兴城现代渔业园区鑫隆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圆斑星鲽与大菱鲆养殖效果对比试验"。从山东引进圆斑星鲽苗种1.35万尾,经过10个月的养殖.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9月16日,唐山市农牧局组织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有关专家对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实施的"河北省水产重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的课题"海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项目"课题进行现场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单位的汇报,审阅了项目组提交的资料,进行了现场验收。值得关  相似文献   

8.
正11月10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在深圳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李纯厚研究员主持承担的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循环水养殖水质智能化监控装备与技术"项目进行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东华理工大学、深圳水产行业协会、中山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9.
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是中国海域仅存的一种星鲽属鱼类,属于稀有品种,其自然资源匮乏.捕获量极少。而圆斑星鲽的人工繁殖较为困难,开展人工养殖缺乏足够的苗种数量。在介绍圆斑星鲽的生物学特性、苗种繁育及其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当前圆斑星鲽存在的问题和养殖前景提出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24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淡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系统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25B03)"在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建设的示范点通过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淮海工学院、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组成专家组的现场验收。应用课题研究成果,示范点建立温水性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集成固液分离系统、蛋白分离系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18日,由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专用养殖网箱岗位、高效养殖模式岗位和莱州综合试验站共同完成的"离岸大型浮绳式围网创新养殖模式"在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鲁东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2013,(12):34-34
10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组织天津农学院、天津市农委等单位的专家在天津立达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对该所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节能环保型循环水养殖工程装备与关键技术研究”(2011BAD13B04)子课题“工厂化循环水高效养殖生产关键技术”实施情况进行了阶段性现场验收。本次验收内容包括:循环水养殖用水预处理技术、工厂化循环水高效养殖生产技术及其在天津地区示范与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条斑星鲽俗称"花豹子"、"花边爪"。笔者从2005年开始进行条斑星鲽的养殖生产,试验表明,条斑星鲽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工厂化养殖优良品种。现将其养殖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养殖设施目前,条斑星鲽的养殖方法与其他鲆鲽类相似,工厂化养殖是条斑星鲽的主要养殖方式。可利用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池,养殖池面积一般为30~60米2,池深60~70厘米。  相似文献   

14.
圆斑星鲽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摄食习性等方面阐述了圆斑星鲽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生长发育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圆斑星鲽的养殖技术,包括人工繁殖和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科技之窗     
《中国水产》2016,(12):62-63
“离岸大型浮绳式围网创新养殖模式”通过专家现场验收
  11月18日,由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专用养殖网箱岗位、高效养殖模式岗位和莱州综合试验站共同完成的“离岸大型浮绳式围网创新养殖模式”在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鲁东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6.
<正>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属鲽形目、鲽科,星鲽属,俗称花斑宝、花豹子、花边爪,分布于黄、渤海。圆斑星鲽属冷温性大型底栖鱼类,身体呈椭圆形,体形优美,色彩斑斓美丽,是我国北方传统的名贵鱼种,民谚"春花秋鳎"的"花"即花斑宝(圆斑星鲽)。圆斑星鲽个体较大,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鲜美,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圆斑星鲽适应性强、抗  相似文献   

17.
《渔业科技产业》2007,(1):36-37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主持的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项目“海水鱼、虾性别控制技术研究”(编号2006AA10A403)之“条斑星鲽和大西洋牙鲆性别控制技术”课题在山东莱州明波水产实验基地通过了专家的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海洋局公益性科研支持项目《海洋经济动物——鲆鲽等鱼类多品种健康安全养殖技术开发》课题的一部分,笔者对微波消毒技术在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上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和研究,现将其原理与优势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北方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的发展,海水鱼类的养殖形成了一个规模化的现代养殖业。由于大菱鲆市场价格的大幅下滑,在我国北方以半滑舌鳎和圆斑星鲽为主要开发和研究对象的同时,条斑星鲽以其外观漂亮优美,体色似松树皮,富含胶原蛋白,肉质细嫩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因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成为研究人员和海水养殖业主要研究和开发的对象之一,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养殖潜力。笔者从日本引进条斑星鲽苗种2000尾,经过2年的养殖,平均体重达2.3kg,成活率95%以上。试验表明,条斑星鲽是工厂化养殖的优良开发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2,(8):42-42
6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在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对该所承担的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50)研究任务“星突江鲽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和国家“十二五”863计划项目“新养殖海水种类苗种繁育技术”子课题“星斑川鲽苗种繁育技术”进行了现场验收。课题组在集成鲆鲽类亲鱼生殖调控技术的基础上,于2012年春开展了星突江鲽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通过亲鱼优选、温光等综合调控亲鱼产卵、受精卵孵化环境控制和苗种规模化培育等配套技术工艺研究,实现了苗种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